[心得] 中職投手的問題
在拜讀過網友推薦的民明網後
讓我對投手下半身運用有了新的體會
相較於他引用了如此詳細的科學化資料跟研究
又想到常有人提到中職投手進職棒後投壞了手臂
想試著用同樣的角度去討論這個問題
很多選手,像蔡仲南
他們在業餘出賽數也是很頻繁,相較起在職棒的每週固定先發下
有時職棒或許比較輕鬆
我在想,那怎麼會進職棒後越投越慢?還把手臂投壞?
明明不就是職棒隊的資源跟防護措施比業餘環境來的更好嗎?
怎麼會這樣?
我本身跟某隻SBL裡的球隊的幾位球員有相識
不知道用籃球方面的理論來解釋會不會通?
有一說是,像他們籃球員季前會做重量訓練
肌力在訓練增強後,勢必要調整手感,這時候進入季賽期間會產生分歧
有整季持續做重量的人,他們對投籃時的力量跟手感,重點在維持現有的感覺
而沒有持續作,甚至是偶一為之的人,他們的投籃手感就需要過一陣子就得調整
差別在哪?
因為肌耐力不是練出來就會停在那裡,季賽期間很長,它會隨著時間下滑
第一種人因為有持續做重量訓練,得以維持現有的肌力強度
第二種人的情況比較多是季前的重訓強度上很大
在量的方面也較第一種人來的多
因為他要儲備到比季賽所需的正常值來的更高
使自己的肌力即使下滑也足夠應付整個賽季的強度
然後因為沒有持續的作
他也會在季賽中隨著肌力的下滑慢慢去調整到自己最好的投籃出手感覺
但是不管哪一種
對他們來說,重量訓練都不只是提升自己在球場上的身體碰撞能力爾爾
同時也是保護自己不要受傷的重要因素
因為當肌力下降了,但是運動上的強度必沒有跟著下降
這時往往會因為身體跟不上球場上的強度而造成受傷
洋洋灑灑了一堆,重點來了
我想很多選手跟教練,對進入職棒後的重量訓練的量要求不夠
一個職棒的一整季的賽季很漫長
但是他們是不是對季前的重量訓練甚至是季中的調整還維持在業餘的模式?
或是只稍微提升一點?
那當你需要在這麼長的一段期間中,不斷去重覆一個強度很高的投球動作
在肌耐力不夠的狀況下,難怪容易受傷?難怪容易讓手臂負擔過大?
又我們國內幾位旅美的投手雖然常聽到受傷開刀的消息
但他們在經過復建之後,不都是球速反而有所提升?
而復建的重點,不就是藉由重量訓練,來找回手臂在開刀過程中流失的肌力
更有強化周邊肌肉的肌力,來保護受傷部位
這樣看來,是不是也說明了重量訓練對投手的重要性?
這裡要先說,這是我用自己的立論去做的猜測,畢竟我不了解職棒隊的運作
參考的資訊是網路上眾網站對職棒投手的討論,怎麼看都很少人提到重訓這一塊
職棒似乎一向也對重訓的體認不是那麼重要?
一點小小心得,不知諸位認為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31.226
推
03/07 21:52, , 1F
03/07 21:52, 1F
→
03/07 21:52, , 2F
03/07 21:52, 2F
推
03/08 08:05, , 3F
03/08 08:05, 3F
→
03/08 08:07, , 4F
03/08 08:07, 4F
CPB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