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2025 F1 日本鈴鹿站觀賽之旅-賽前活動與賽道體驗

看板FORMULA1 (F1 賽車)作者 (雪弗蘭)時間13小時前 (2025/05/10 17:51),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6人參與, 6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繼前篇的交通與住宿分享 這一篇當然是著重在賽前活動與賽道體驗的部分 內容可能有點多 就提供給明年要去鈴鹿觀賽的朋友們 當作一些參考資料 圖文好讀版如下(WordPress平台,頁面架設粗糙請見諒) https://reurl.cc/yRoAQ6 ---以下正文開始--- https://imgur.com/kUIpG7G
大家好, 我是 kimi。 雖然說是來觀賽,但千里迢迢前來鈴鹿賽道,在如此盛大的國際賽事上,可不能只有體驗 排位賽與正賽吧?究竟在整個賽事週內還有哪些活動,或者說有哪些附加價值可以體驗(畢 竟一張門票也不便宜),不妨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能感受濃厚賽事氣息的地方,不僅侷限於鈴鹿賽道本身,在名古屋車站四處都能看見與 F1 相關的廣告與活動標語,而今年的重磅消息莫過於日籍車手 角田裕毅 升上紅牛車隊 ,對許多車迷來說絕對是天大的驚喜,但是對於廣告商來說可謂噩夢一場,3/31 剛抵達 名古屋時,近鐵售票口處的廣告甚至都還來不及換。 https://imgur.com/XjigfvS
https://imgur.com/zk7sDsJ
在名古屋車站的 JR Gate Tower,從 3/29 到 4/6 有舉辦 PR Event,其中在 3/29 與 3/30 兩日有換胎挑戰比賽,現場不僅設置了能感受速度與聲浪的機台,還擺放了日籍車 手 岩佐步夢 於 F2 參賽的賽車。 https://imgur.com/rLhakGY
https://imgur.com/ypbbOzD
https://imgur.com/lj9CdSa
https://imgur.com/i0RmYnz
https://imgur.com/UoJZhlS
https://imgur.com/Tf7dbCq
另外,憑鈴鹿賽道的觀賽門票票券,就能在 JR Central Towers 和 JR Gate Tower 內指 定的店家,免費獲得一杯飲料。不過比較吸引我的還是這個胸章製作,只要加入 F1 Japanese GP 的 LINE 官方帳號,就可以免費製作一個胸章,一共有七種圖案可以選擇, 挑選喜歡的圖案後將它交給現場工作人員,不用三分鐘就獲得啦! https://imgur.com/ToPl4Kb
https://imgur.com/PlJEJ38
https://imgur.com/rkEzqZC
徽章原則上是一人限定一個,週六在津站的軌道上我就看到這熟悉的身影,切記要收好紀 念品啊! https://imgur.com/twIl1Vy
簡單介紹了賽前活動體驗,接著來談談鈴鹿賽道本身的活動,事實上,鈴鹿賽道從週四開 始就開放觀眾入場,除了表定的練習賽、排位賽與正賽外,這四天內有相當豐富的活動, 想要全部都體驗一遍有相當難度,建議在出發前詳閱活動內容,並按照自己的喜愛規劃出 優先順序,以免手忙腳亂!(圖片取自鈴鹿賽道官網) https://imgur.com/ha0mokb
週四先買就對了 來到鈴鹿賽道,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莫過於購買周邊商品,日本站會推出的商品種類,大致 上可分為「F1 日本站周邊商品」、「車隊周邊商品」、「車隊日本限定周邊商品」以及 「SUZUKA 限定櫻花周邊商品」等四種。 有鑑於先前群友分享的經驗,無論是何種周邊商品,大約在週五就會銷售一空,而作為最 後一年與 Honda 合作的紅牛車隊,今年可說是誠意滿滿,帶來了大量的日本限定周邊商 品。 https://imgur.com/NAsmzsG
從一號彎入口進場的 8 分鐘,我的手中馬上就多了這頂日本站限定的 Max Verstappen 帽子(即使我不是 Max 鐵粉),以及一件 Polo 衫,3 萬多日幣就這樣離我而去… https://imgur.com/Jz9qrsY
而且今年讓人相當難過的是,賽道方面已經取消免稅服務,千萬要管控好自己拿出魔法小 卡的衝動! https://imgur.com/ZSZzbtH
話雖如此,我仍馬不停蹄直衝廣場中央的 F1 Store,而今天的人潮出乎意料之外的多, 在九點半的時候甚至就開始排隊了! https://imgur.com/BlHGG4y
不過實際繞了一圈下來的感想是,根本不需要在 F1 Store 排隊,因為在廣場上的各個攤 位其實都有販賣,而且標價與商品款式其實寫的都相當清楚。 https://imgur.com/Qb9tAxs
https://imgur.com/0yHijID
https://imgur.com/xlFqjvY
https://imgur.com/70KKeFf
https://imgur.com/RlXYoiN
SUZUKA 限定櫻花商品則會擺放另一處專賣區,趁著還沒湧現結帳人潮時趕快進去逛逛, 但最終只買了這個隨行杯,雖然那些鈦杯看起來也很讚… https://imgur.com/m5wSmhb
https://imgur.com/7yZyN8n
至於為何沒有買其他的限定櫻花商品?原因就是這些商品的外型設計與質感上,似乎沒有 達到預期,讓我沒有太大的購物慾望。 https://imgur.com/b9L3V4n
另外,鈴鹿本次有和伊奈富神社合作推出的限定版御守,只是週四的我就像脫韁野馬,壓 根忘了這回事!一直等到週五時才想起來要去攤位看看,然而頒布終了四個字就這樣映入 眼簾,但還好在群友的神通廣大下,終於在週六成功入手! https://imgur.com/GoVx9x1
以下為週四所購買的戰利品,其中個人推薦必買的商品為摺疊坐墊(下左一),因為賽場內 的座席區材質大多採用木質,觀賽時常常一坐就是半個小時起跳,有個摺疊坐墊絕對可以 減緩臀部的負擔,除此之外,我會建議大家準備布質購物袋,或是一個空間很大很能裝的 後背包,不然就只能和店家買紙袋了。 https://imgur.com/4yp3RAz
買完要記得做正事 順利買到心目中的戰利品後,緊接著就是參加週四的重頭戲「Pit Walk」與「Straight Walk」。 https://imgur.com/mNfvVqt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造訪鈴鹿賽道,但這次是真正有參與賽事活動,即使通道裡擠滿了人 群,還是難以掩蓋那興奮的情緒。 https://imgur.com/YPfK8Ot
一進入 Pit 區映入眼簾的,就是 T18 與 Pit 區的交會點,換胎策略、Pit Crew 彼此的 默契,往往會左右車手在賽場上的排名,從這裡開始就是另一處戰場。 https://imgur.com/hJqVUDW
率先通過終點的車手,勝利的方格旗將會在此飄揚,也就是你常在轉播畫面中看到的這個 地方。(照片取自愛爾達) https://imgur.com/SR6lT0O
https://imgur.com/CbU8Hb4
最靠近 Pit 區入口的車隊為 Kick Sauber,而正上方就剛好是頒獎台,平常只能在轉播 彼端看到的一切,現在是距離我有多麼的近。 https://imgur.com/yL3oJFE
賽車運抵賽道後,車隊技師們就開始進行一連串的車輛調整,賽車基本上可說是被脫個精 光的狀態,而一些較大型的物件如輪胎、前鼻翼…等,會暫時放在 Pit 房外面,中途也 看到今年剛加入 Kick Sauber 車隊的巴西車手 Gabriel Bortoleto,只可惜完全來不及 拿相機拍照阿! https://imgur.com/jwTVCYZ
https://imgur.com/ItZhAt3
Haas Ferrari 車隊今年在日本站帶來了特殊彩繪版本,以原有的紅、黑、白三色,加上 了粉色的櫻花塗裝,在賽道上具有相當的辨識度。 https://imgur.com/2CPLoSQ
https://imgur.com/b0D9WAL
還在欣賞賽車以及車隊技師工作時,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陣騷動,原來是 Haas Ferrari 車 隊領隊 小松禮雄 現身啦!現場的日本車迷們一邊喊著他的名字,一邊遞出相關的周邊商 品請他簽名,而 小松禮雄 也展現高度親和力,既是簽名又是和車迷們寒暄。 https://imgur.com/g8tLgQx
雖然沒辦法理解這些技師們在做哪些項目,只能知道他們正努力地將賽車調整至最佳狀態 ,在遠處看他們工作的背影,彼此互相討論,或是臉上專注的神情,一方面感到新奇,一 方面對於這些技師們感到敬佩,賽車運動靠得不是一輛很快的車,也不是一位很會開的車 手,而是全隊上下同心協力,才能在賽場上好的表現。 https://imgur.com/wbXxw8E
https://imgur.com/hK8eI5w
https://imgur.com/WSZFpH3
https://imgur.com/n0nJsfb
https://imgur.com/p4zbWaR
https://imgur.com/ThjD2sy
https://imgur.com/ZmdDaN3
https://imgur.com/p5Vpzj8
沿著 Pit 區通道往出口方向前去,人潮早已擠得水洩不通,因為從這裡開始就是四強車 隊的起點,Mercedes 車隊今年最大的看點,就是替車隊效力長達 12 年的 Lewis Hamilton 轉投 Ferrari 車隊懷抱,並找來了青訓計畫裡年僅 18 歲的義大利車手 Kimi Antonelli 來填補空缺,以及在 Hamilton 離開車隊後,George Russell 能否擔任一號 車手的重責大任,帶領車隊重返榮耀。 https://imgur.com/cgAZ3u0
https://imgur.com/cZMbrPb
下一處戰場為 Red Bull Racing Honda RBPT 車隊,從照片的視角來看,你就會知道紅牛 車隊在日本的人氣有多高,而這場賽事為日本車手 角田裕毅 第一次在主場駕駛著 RB21 進行比賽,除此之外,今年將是紅牛車隊與 Honda 共同合作的最後一年,車隊採用特別 彩繪,藉以致敬 1965 年 Honda 首次在 F1 賽事中拿下勝利的 RA272 車型,不少車迷都 想親眼目睹它的丰采! https://imgur.com/T7N1ZSq
https://imgur.com/33W4Owo
紅軍與躍馬,絕對可以讓人立刻聯想到 Ferrari ,車手陣容由人稱少主的摩納哥車手 Charles Leclerc,以及剛加盟的英國籍車手 Sir Lewis Hamilton 所組成,Hamilton 在 Mercedes 奪下了七屆世界冠軍,現年已 40 歲的他是否能在 Ferrari 開啟新的篇章 ,令人拭目以待。 而 Leclerc 在去年拿下兩個至關重要的勝利,其一是家鄉主場摩納哥站,打破個人數年 無法在主場拿下勝利的魔咒,其二則是 Ferrari 車隊的主場 Monza 賽道,當時的轉播畫 面依然歷歷在目,上萬的車迷高舉義大利國旗與 Ferrari 旗幟,大聲唱著國歌慶祝的畫 面,就好像已經拿下了車隊冠軍。 https://imgur.com/kk71DXp
https://imgur.com/q2Obmln
https://imgur.com/ijnDs3e
https://imgur.com/LJsjnGB
位於 Pit 出口的則是 McLaren Mercedes車隊,睽違了 26 年之久的冠軍荒,終於在去年 重新奪回車隊冠軍寶座,這不僅僅是 Lando Norris 與 Oscar Piastri 在賽場上努力的 成果,更是車隊上下團結一致才能取得的佳績,今年是否能發揮宰制力,持續拿下車隊冠 軍外,具有相當潛力的 Oscar Piastri 能帶來什麼樣的表現?和隊友 Lando Norris 的競 爭,究竟誰能拿下年度車手冠軍,車隊對於兩位車手又會如何管理?同樣具有相當看點。 https://imgur.com/nd4AgV1
https://imgur.com/BBKwApA
https://imgur.com/qrgh8Ny
欣賞完了各車隊的 Pit 房,靠近賽道這一側則是 Pit Wall,每隊所派出的人員數目都不 同,通常會有 race engineers、technical director、team principal 等人在此坐鎮, 藉由賽車上各式各樣的感測器來取得數據,例如與前後車手時間差、速度曲線、通過每一 個彎道的時間…等,或是與環境相關之數值,如賽道溫度、濕度、風向、風速、降雨…等 ,並且向車手下達進站指令,或者賽道上誰被罰了,有什麼意外狀況,都能在此和車手互 相溝通。 https://imgur.com/sY3y0XQ
https://imgur.com/R2TQBz5
https://imgur.com/0gm0qVi
看到這張照片你可能會覺得,我是不是又放了一張重複的照片?實際上這是兩個性質完全 不一樣的地方,暫時沒找到適合的名詞,我姑且稱它為「起跑燈號控制站」,控制人員會 在此用他神聖的手指按下按鍵,當五個燈號依序亮起後,最後再按一下就是「It’s light out The Japanese Grand Prix is underway!」 https://imgur.com/aaqYHGE
這具大型的 LED 指示器除了能顯示當日日期之外,還可以顯示車手的排名訊息。 https://imgur.com/V6FFRLh
Pit 區出口處的計時器由瑞士知名錶商 TAG Heuer 所打造,睽違了22 年再次看見 TAG Heuer 重返官方計時器的行列。 https://imgur.com/xeX8wfe
Pit 區燈號控制車輛通行,最常在轉播畫面中看到它的時刻就是排位賽。 https://imgur.com/8l6ZczO
看看 Pit 區到底有多少人,這才週四啊!翻了一下去年的 Pit Walk 影片,甚至還沒有 出動鐵欄杆,僅有紅龍來區隔人群,今年則是兩者都用上了。 https://imgur.com/EOLcXOg
沿著 Pit 區出來就是主直線,一生中能走在國際賽道的機會也沒幾回,許多車迷朋友們 也是這邊走走那邊看看,對於一切都感到相當新鮮,除了留下寶貴的合影外,也有人忙著 將照片傳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炫耀一番。 https://imgur.com/clPlLrz
能再次踏上 SUZUKA CIRCUIT這個標誌,真的是相當懷念! https://imgur.com/GlR7sZk
在 1 號發車順序的框框內突然引起了一陣騷動,車迷朋友們也忙著跟地上的小東西合影 ,究竟是什麼呢? https://imgur.com/cGynOOH
原來是車迷朋友精心製作的縮小版 角田裕毅 賽車!擺放在象徵性地 P1 位置,看來大家 對於他在主場的表現,可說是寄予厚望。 想當初還有群友問我這哪裡買得到…我居然回答去商店看看,這可是車迷的精心手藝,絕 對無價! https://imgur.com/pmhHDZw
整個主直線的走行範圍最遠處為一號彎前 50 公尺,為什麼我會記這麼清楚呢?因為一旁 就是距離提醒的告示牌。 據說歐洲車迷都會把賽道上的標示給拔回家,不過在日本站可不能這樣做,因為這些都是 隸屬於賽道的財產,賽後會回收義賣並把收入捐贈給公益團體,週日就有車迷拔走告示牌 而被警察逮捕,千萬不要做出傻事! https://imgur.com/BfbYhdz
在走行終點擺放了擔任 Race Control 的 Honda Civic Type-R,以及擔任 Safety Car 的 Honda NSX,以及擔任 Medical Car 的 Honda Civic,不過這些車輛並不會在 F1 賽 事上出現,僅能在此以靜態展示。 https://imgur.com/Vj4ETOQ
https://imgur.com/p4IgqVN
週四的兩個主要活動截至中午 12:00 為止,剩下的時間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例 如使用樂園裡的遊樂設施,或是去賽道的各個地方走一走,但有鑑於前天已經走了兩萬多 步,最後只選擇來 B 區吹風曬太陽,也順便來看看自己沒買到的位置,視野長什麼樣… https://imgur.com/yLlWCsr
經過看臺時被一家賣燒肉蓋飯的店家給吸引過去,因為實在是太香了,不過實際吃起來的 感想是,好鹹!強烈建議一定要搭配飲料或水,週四的活動體驗也差不多告一個段落。 https://imgur.com/tjYnmEj
週五(FP1 + FP2) 從週五開始就能明顯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潮,下了接駁車沒多久就看見一群人在這裡排隊 ,似乎在等車手進場,我也不好意思向旁邊的人詢問,只好發揮台灣人愛排隊的精神跟著 等下去,不過始終沒見到車手,索性繼續往賽道前進。 https://imgur.com/jRjvK0p
從 Main Gate 正式進入賽道,迎賓廣場上擺放著 20 位車手的人形立牌,提供給車迷朋 友們拍照,而且已經到了要排隊的地步。 https://imgur.com/aPvUPBh
在前往座位區的路途上,官方還很貼心的蒐集一系列的 角田裕毅 照片,紀錄他於 2024 賽季的點點滴滴。 https://imgur.com/rFStbSM
位於 Fanzone 的區域裡,有一處搭建的小舞台,這個就是每日的 Drivers Stage,每次 都會有 2 位車手進行 10 分鐘的談話,除此之外,一些知名嘉賓也會來到現場,今年就 邀請了 佐藤琢磨、中嶋悟、中嶋一貴、鈴木亞久里…等。 https://imgur.com/mfGIG5v
看看週六 Max Verstappen、角田裕毅 出席的場次,一整個 Fanzone 廣場都不夠用!(照 片取自角田裕毅 Instagram) https://imgur.com/uX21XMV
週五的座位席除了 V 區仍須對號入座外,其餘區域皆能自由進出,而我的目標為 B 區座 席,但遠遠就看見座席上擠滿了一堆人!現在離 FP1 正式開始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欸! https://imgur.com/dMfE3zA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 FP1,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制高點,向遠方望去仍可看見許多車迷,正 從稻生站前往賽道的路途上。 https://imgur.com/IKivOim
此時賽道上率先出場的為 Safty Car 與 Medical Car,兩部車會先繞行賽道,以檢視路 面狀況或是賽道上有無其他安全隱患,藉此保障每一位車手的安全。 https://imgur.com/e6zC43A
在座位區上若是想了解賽事資訊的話,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透過賽道內的大螢幕觀看,雖說 是大螢幕,但實際上還是會建議攜帶個望遠鏡會比較方便,此時可以從畫面中看到,Pit 區燈號已變成綠燈,為期一個小時的 FP1 也正式拉開序幕。 https://imgur.com/kBFjpMg
此時率先登場的是 Haas 車隊,車輛號碼為 87 號的「熊男」 Oliver Bearman,只不過 這次車隊沒有推出相關的限定商品,真是讓人有些難過啊~ https://imgur.com/1SYZGy6
新世代 F1 賽車採用 1.6 升 V6 渦輪引擎,相較於當年的 V10 與 V12 引擎,在賽場上 奔馳的聲浪聽起來還真有點無聊,甚至覺得完全不需要戴耳罩了(小朋友還是建議保護一 下) https://imgur.com/8bepWDQ
在這一小時的時間內,車手們必須盡快熟悉賽道特性,同時透過各項數據來調整車輛設定 ,也不難發現每隻車隊在輪胎上的選擇有所差異。 https://imgur.com/A7isDAQ
https://imgur.com/vVxyvy1
https://imgur.com/QFQ3vj1
https://imgur.com/gsvfCWQ
https://imgur.com/dbizdSP
https://imgur.com/3Vrn1jM
有眼尖的車迷朋友或許會發現,為什麼某些賽車上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顏色出現?其實那是 一種名為「Flow Viz」的流體染劑,其成分為石蠟油與螢光粉末所調成,最主要目的是讓 氣流可視化,來確認氣體通過賽車時是否有亂流,或是確認氣流走向與空力的設計是否相 符。 https://imgur.com/2f6l9ir
https://imgur.com/5356pc9
從 2025 年賽季開始,每隻車隊必須在任意兩個分站中的練習賽,讓新秀車手(職業生涯 中未參加超過兩次 F1 正賽的車手)駕駛賽車,藉此累積經驗及獲得更多展現能力的機會 ,其中日籍車手 平川亮 以後備車手的身分,取代 Jack Doohan 並於賽道上完成了 24 圈的測試。 https://imgur.com/3TaAzyu
同為日籍車手的 角田裕毅 則是本站重要看點之一,當他開著日本限定彩繪的 RB21 出場 ,觀眾席上的日本車迷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 https://imgur.com/E4H5Jb2
隊友 Max Verstappen 在日本同樣有著超高人氣,能否再次拿下鈴鹿賽道的竿位,大家想 必也是非常期待。 https://imgur.com/ZdsuMkg
去年勇奪車隊冠軍的 McLaren Mercedes,兩位車手在今年賽季初來勢洶洶,這股氣勢能 一直延續下去嗎?仍是個未知數。 https://imgur.com/H42FJCp
https://imgur.com/QWeJLDb
在上海站正賽歷經雙車 DSQ 的 Ferrari 車隊,自然是需要更好的成績來彌補積分上的損 失。 https://imgur.com/gPWvY2O
https://imgur.com/ZOVxy6d
Mercedes 今年開季的表現也相當不錯,George Russell 已有站上頒獎台的成績,而 Kimi Antonelli 則是新人車手中表現最佳。 https://imgur.com/rjMR3j6
https://imgur.com/cZediyg
最終 FP1 拿下最快單圈時間的是 Lando Norris,以 1:28.549 的時間排在第一, George Russell 則是落後 0.163 秒排在第二,第三名則是 Charles Leclerc,以 1:28.965 的成績坐收。 https://imgur.com/QuPrMMn
https://imgur.com/eFMjzt1
https://imgur.com/MhQq3T9
FP1 在日本時間 12:30 結束後,距離 FP2 還有 2.5 個小時的時間,B 區其實也看得心 滿意足,在計畫移動至下一個拍照地點前,趁著人潮還不多的時候買了個豚丼來吃,這樣 一份要價 800 日圓,大約台幣 184 元左右,吃完的感想就是「嗯!有補充一些熱量呢」 。 https://imgur.com/avetK1y
個人認為這種大型賽事活動,攤販所賣的食物,價位會高一些蠻合理,畢竟運輸人力成本 都要考量,如果想要吃得划算又不想排隊,建議提前在超市買一些食物,會是不錯的選擇 。 https://imgur.com/AHrboh9
快速解決中餐後,我來到鈴鹿賽道中最熱門的拍照景點,因為在這裡能以櫻花樹作為前景 ,拍下在 2 號,或是連續 S 型彎道上行駛的賽車,不過手上的鏡頭焦段實在過剩,能使 用的範圍相當小,只能勉強拍下一些櫻花,以及在場上的 Porsche Carrera Cup 賽車。 https://imgur.com/SK1lV0T
另外,只要有足夠的鈔能力,也能像這群人一樣,站在卡車的後方來趟賽道巡禮。 https://imgur.com/GylcVLh
日本時間的下午三點,FP2 正式拉開序幕,由 Carols Sainz 率先登場,大多數車隊都採 用硬胎與中性胎的設定。 https://imgur.com/Pi6v782
才進行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賽場上突然安靜了下來,看了大螢幕與賽道上的燈號,這才發 現有賽車撞上了護欄,引發紅旗並終止 FP2。 https://imgur.com/zxyVizh
在 D 區座位席往一號彎勉強拍過去,看起來是 Alpine 的賽車,撞擊幅度之大,左半邊 整個都不見了,吊車與賽道工作人員正以最快的速度,處理車體殘骸與賽道上的碎片, Medical Car 也在一旁待命。 https://imgur.com/DGCJWA7
整起事故大約 10 分鐘處理完畢,看著拖車從眼前緩緩駛過,Alpine 的技師團隊們晚上 又要加班啦!事後了解是 Jack Doohan 在未關閉 DRS 的狀態下射進一號彎,從影片中看 來是整個賽車後半部直接飄起來,最後就失控往護欄撞了上去,幸好人沒有大礙。 https://imgur.com/dXXxHGE
過了沒多久,Fernando Alonso 的賽車在第 8 彎衝了出去,再度引發紅旗,在 FP2 剩下 的 20 分鐘內,又分別出動了兩次紅旗,這次改成賽道邊的草皮燒了起來(照片取自F1官 方),整個 FP2 的節奏完全被打亂了。最終 Oscar Piastri 以 1:28.114 拿下第一,隊 友 Lando Norris 以 0.049 的差距排在第二,第三名則是 Isack Hadjar,以 1:28.518 的成績排在第三位。 https://imgur.com/xxOHmqR
https://imgur.com/ZdU5cLU
週六(FP3 + QUALIFYING) 繼週五 FP2 混亂的場面,能讓車手們試探車輛極限的時間,僅剩上午一個小時的 FP3, 最終成績以 Lando Norris 的 1:27.965 位於榜首,而隊友 Oscar Piastri 則是以 0.026 的些微差距落在第二,第三名則是 George Russell 的 1:28.077。 https://imgur.com/qucGl5U
https://imgur.com/ecjJusd
https://imgur.com/TMNL9wn
原以為 FP3 能相安無事地進行到最後,但在剛開始沒多久,以及接近尾聲時又分別燒了 一次,就連 2023 年辦在炎熱的 9 月份也沒那麼會燒啊…(照片取自 F1 官方) https://imgur.com/mqfbEO3
在 FP3 與排位賽的空檔間,賽道工作人員會出來整理路面,確保場上沒有碎石或異物干 擾。 https://imgur.com/59u0bVO
https://imgur.com/yxvj7Ab
距離下午的排位賽有 2.5 個小時的空閒,買了一份炒麵和豬肉串,炒麵基本上都是已經 裝盒放在保溫櫃裡,豬肉串則是現烤,兩者稱不上相當美味,同樣能填飽肚子就是了。 https://imgur.com/2nP633I
很快的來到排位賽環節,各隊車手們必須以全力衝刺模式替自己取得更好的位置,經過 Q1 的 18 分鐘後,淘汰的車手名單(16 至 20 名)依序為 Nico Hulkenberg、Gabriel Bortoleto、Esteban Ocon、Jack Doohan 以及 Lance Stroll。 https://imgur.com/ED1s5cV
https://imgur.com/koJ1IZW
https://imgur.com/q6pUh5U
https://imgur.com/3xC6DR6
https://imgur.com/G07ZjLb
距 Q2 結束前的 8 分鐘左右,賽道上又發生火燒草皮的事件,最終淘汰的車手名單(11 至 15 名)依序為 Pierre Gasly、Carlos Sainz、Fernando Alonso、Liam Lawson 以及 地主車手 角田裕毅,而 Carlos Sainz 在 Q2 期間阻擋 Lewis Hamilton,週日被罰退三 位起跑。 https://imgur.com/33xUgWn
https://imgur.com/Hb2bV4u
https://imgur.com/lpCxJ8O
https://imgur.com/FDAxucE
https://imgur.com/RAEWUTp
至於 Q3 最後成績,正當大家都以為 Team Papaya 穩坐一、二名時,Max Verstappen 以 0.012 的微小差距擊敗 Lando Norris,不僅拿下 2025 年日本站的桿位,同時也創下 鈴鹿賽道的最快單圈時間。 https://imgur.com/swWyFzG
在新秀五人名單內,表現亮眼的有 Isack Hadjar,以 1:27.569 排名第七,另一位則是 Oliver Bearman,以 1:27.867 的時間排在第十名。 https://imgur.com/AOB4qag
https://imgur.com/K6zUP27
週日(正賽) 有鑑於前面三天都是早早就抵達賽道,週日我選擇悠悠哉哉的晃進去(覺得有些後悔..), 十一點半抵達賽道時,朋友提醒有 Honda Racing Gallery 可以看,此處展示了一系列 Honda 參與 F1 賽事的車輛。 https://imgur.com/Q9aF8DR
首先是 1967 年 9 月於義大利大獎賽上亮相的 RA300,全車以灰白色為基底,並以象徵 日本國旗的紅色貫穿車身。 https://imgur.com/k8IWOXm
其動力單元為一具排氣量 2922cc 水冷 V 型 12 汽缸自然進氣引擎,能在 11,500 轉時 提供超過 420 匹馬力,引擎重量控制在 200 公斤,車重則是控制在 590 公斤。 https://imgur.com/Ak7ms6K
當時的 Honda 著重於引擎動力輸出表現,但過往的 RA272 與 RA273 都有著過重的問題 ,意識到這一項缺陷,RA300 已經是大幅減輕了車重,不過當時在 Lotus 49 的問世下仍 備感壓力,只能不停的調整引擎讓 RA300 維持競爭力。 https://imgur.com/NIJiYRI
位於一旁的則是 McLaren Honda MP4/6,為知名車手 Ayrton Senna 的戰駒,同時也是 Senna 與 Honda 並肩作戰獲得佳績的最後一年。其動力單元為代號 RA121E 的 V12 引擎 ,能在 13,500 轉時提供最大 735 匹以上的馬力,相較於 1990 年搭載 V10 引擎的 MP4/5B 賽車,動力不僅提升 55 匹馬力,引擎重量更減少至 154 公斤。 https://imgur.com/CfhNL85
新世代的車體設計與空氣力學,讓當時的 McLaren Honda 仍保有相當競爭力,甚至在賽 季中推出三種不同版本的前懸吊設計,但隨著 Williams 的崛起,Senna 很難在保住手中 的桿位與勝利,屢屢要求 Honda 提供動力更強勁的引擎。 https://imgur.com/jQ0eVNu
相較於 RA300 與 MP4/6 的地位,Spirit Honda 201C 也許沒有如此的耀眼,但這也是 自 Honda 宣布 1968 暫停參與 F1 賽事以來,一項代表性作品,開啟了 Honda 在 1983 至 1992 年輝煌的時代。 https://imgur.com/6KWSKgu
當時的 Spirit Honda 201C 搭載一具排氣量僅 1496cc 的 V6 雙渦輪引擎,能在 11,000 轉時提供超過 600 匹馬力,儘管數據上看起來亮眼,但仍處於試驗性階段的狀態下,引 擎欠缺穩定性,車輛底盤設計不甚理想,未能在賽場上獲得佳績。 https://imgur.com/uowXVm1
1998 年 12 月,Honda 重回 F1 舞台的懷抱,以共同開發賽車與引擎供應商的角色加入 了 BAR 車隊,合作打造出這款 BAR002,其外觀也不難看出整體設計更加注重空氣力學的 表現。 https://imgur.com/HGI8xMa
在新賽季的初登板,兩部賽車分別拿下了第四與第六的成績,雖然車隊在季末僅僅拿下 20 分,也讓人對這部新世代的 Honda 抱持著一股希望,不過資深的車迷其實都知道接下 來的幾個賽季發生了什麼事… https://imgur.com/MAe8JMF
歷經殘酷的金融風暴後,Honda 宣布 2015 年再次重返 F1,並且與熟悉的老朋友 McLaren 合作,MP4-30 的出現又重新點燃車迷心中的熱火。 https://imgur.com/6oiImMw
只不過當年的動力單元已進入全新世代,1.6 升 V6 渦輪引擎,再加上極其複雜的 MGU-K 與 MGU-H 技術,可說是讓 Honda 備受挑戰,欠缺穩定性與動力,讓當時效力的西 班牙車手 Fernando Alonso 講出了經典名言。 https://imgur.com/HkCvkST
慘澹的三個賽季後,McLaren 終止了與 Honda 的合作,幸好在 Franz Tost 的出手相救 下,Honda 於 2018 年成為 Red Bull Toro Rosso 的引擎供應商,將 RA618H 引擎應用 在 STR13上。 https://imgur.com/v6EQqA3
雖然 Honda 的動力單元在穩定性方面有著顯著改善,在車手 Pierre Gasly 的努力下, 於 Bahrain 奪得第四名佳績,不過在這之後賽車的競爭力仍然不足,車隊年度排名倒數 第三。然而 2019 年 Red Bull 與 Renault 分道揚鑣並改與 Honda 合作之下,迎來了年 度第三的成績,隨後與 Max Verstappen 奪下四連冠勝利。 https://imgur.com/gcHkINm
館內展示的車輛並不多,但絕對都是 Honda 在 F1 領域中具有相當代表性的作品(無論成 功與否),除此之外,入口處的牆上還有幾位車手的簽名,像是 佐藤琢磨、中嶋一貴、中 嶋悟以及 Sergio Perez,同時也擺放了 角田裕毅 的賽車服,右下角也有本人的簽名。 https://imgur.com/valnoxc
https://imgur.com/SmWZ7On
至於為什麼會說悠哉的晃進賽道讓我很後悔?其實就是沒看到車手遊行,畢竟從 Honda Racing Gallery 出來就已經 12 點了,原本預期買個午餐再進座位區應該還有一點機會 ,結果光排隊就花了一個小時,而餐點品質也因為人潮的關係直直下滑。 https://imgur.com/PL34gwm
迅速搞定午餐並進到座位區,有鑑於週五和週六賽道草皮頻頻起火的經驗,即使週日上午 鈴鹿下了點雨,但賽會仍不敢大意,仍派出灑水車對草皮灑水。 https://imgur.com/g6LGqQr
開賽前依照慣例會播放主辦國國歌,當全場觀眾起立,聽著日本車迷大聲唱著日本國歌時 ,感動的淚水不禁從眼角滑落。 https://youtube.com/shorts/NI8R58n1vx0 要感受氣氛的話 C 區絕對是最佳首選,在賽事播報員努力的炒熱氣氛下,大家奮力揮舞 著手中的 Honda 與 Suzuka 的旗幟,正賽馬上就要開始啦! https://youtube.com/shorts/78D-5tlMi38 在暖胎圈結束後所有車輛回到起跑線,沒多久就聽到 20 輛賽車在場上拉轉的聲音,五個 紅燈依序亮起後,燈滅起跑!Red Bull Racing 車手 Max Verstappen 依然守住領先位置 ,緊跟在後的是 McLaren Mercedes 的 Lando Norris,兩部車即將進入一號彎。 https://imgur.com/Na3c4Pd
Oscar Piastri 同時也以相當快的速度進入一號彎,彼此間的差距僅有一步之隔。 https://imgur.com/rf9mJ0I
一眨眼的工夫,畫面中依序擠進了 Charles Leclerc、George Russell、Kimi Antonelli 、Isack Hadjar、Alexander Albon、Lewis Hamilton、Oliver Bearman、Pierre Gasly 、Fernando Alonso、Liam Lawson、Yuki Tsunoda、Carlos Sainz、Nico Hulkenberg、 Esteban Ocon、Jack Doohan、Lance Stroll 以及 Gabriel Bortoleto 的賽車。 https://imgur.com/VSirX4g
https://imgur.com/Vc36EFz
https://imgur.com/WjnDCIL
緊接著所有賽車通過由 3 至 6 號彎所組成的 S Curve,消失在眼前。 https://imgur.com/u0tcm7y
在 53 圈的比賽中,起跑排名和最後正賽的排名,幾乎是沒有太大變化,整場比賽下來沒 有太多激烈的攻防戰,唯一精采的畫面就是 Norris 出 Pit 區時與 Max 並排,最後 Norris 自己開去除草。 https://imgur.com/dLpfiBf
最終的比賽結果,Max Verstappen 就以 Pole To Win 之姿抱走了日本站冠軍,亞軍則 是 Lando Norris、季軍為 Oscar Piastri,再度替車隊拿下大量積分。(圖片取自 F1 官 網) https://imgur.com/mJVr6Wg
而日本地主車手 角田裕毅 最終拿下 12 名,衝線後他特地在 C 區座席前放慢車速,向 車迷朋友揮手致意,可惜被前面揮旗的觀眾擋住沒拍到啊~~~ https://imgur.com/0yXOEvR
最終車手完整排名如下圖 https://imgur.com/yHtar79
https://imgur.com/keUduZy
2025 的 F1 日本站可說是圓滿落幕,賽道上的工作人員也紛紛搭上工作車輛離開,車迷 朋友們也紛紛熱烈鼓掌,感謝這群默默無聞的人員,一起努力維持賽道的安全。 https://youtu.be/MXEgw-GnP3o
雖然比賽結束了,但望向遠方散場的人潮,還有場仗要打呢… https://imgur.com/0OfznB9
給未來要觀賽的朋友一些建議 1. 體能 下圖是我在週四行走的總步數,也是在賽道四天裡走最多路的一天,建議大家一定要穿一 雙舒適好走的鞋子,如果平常不太走路的人,建議在出發前幾個月開始鍛鍊,甚至還要負 重練習,不然該如何把自己辛苦買到的戰利品給帶回去呢? https://imgur.com/3APngdC
2. 熟悉場地 除了買戰利品、參加 Pit Walk 和 Straight Walk 這些事情之外,週四個人認為最重要 的就是熟悉進出場動線,或是了解廁所、販賣機、飲水機、小吃店…等設施的位置。 https://imgur.com/TJJTWLo
3. 服裝選擇與防曬措施 這次在鈴鹿觀賽運氣算是不錯,從週五到週六的白天都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雖然平均氣 溫大約在 15 度上下,但可不要因此輕忽太陽的威力,如果不想被曬出色差,常見的防曬 乳或是帽子等防曬手段仍有其必要性,不然就會像我一樣,臉整整黑了一個層次。 我的服裝策略為上衣穿著薄長袖,搭配一件可拆內裡的防風外套,下身搭配一件刷毛長褲 ,走路會稍微有點熱,然而週五白天的強風,在坐著不動的情況下會感受到明顯涼意,甚 至會讓人吹到流鼻水,因此會建議準備個口罩、圍巾或頭套類的配飾。 https://imgur.com/fjNmcIH
4.飲食 賽道內的飲食消費平均在 700 日圓以上,至於美味程度,以不挑嘴的我而言都只能算是 普普通通,不喜歡排隊的話強烈建議先在超市買好食物,水分補給的話,這次在賽道內都 是靠著販賣機活下來,部分區域也有提供飲水機,但我建議在座位區的話,最好買有蓋子 的寶特瓶類飲品比較恰當,不然賽道上的風絕對會把杯子、鋁罐吹得亂七八糟。 https://imgur.com/RVHcec8
https://imgur.com/BIVFf93
https://imgur.com/h8g4gFI
https://imgur.com/RHCfsiu
5. Pit Walk 選擇 Pit Walk 在整個賽事週一共有兩場,分別為週四上午與週六晚間的 Night Pit Walk 活 動,如果想要拿到車手簽名,週六的 Night Pit Walk 機會比較大,群友就很幸運的給 Leclerc 和 Hamilton 簽名到,至於週四的 Pit Walk,則是可以看到車隊技師忙碌的模 樣,賽車也不會用車罩蓋起來,兩者體驗的氣氛不太相同,該如何選擇請自行評估~(小孩 才做選擇!) https://imgur.com/fbhxB1c
6. 座位區選擇 把握「高」這個原則就對了,主要是不容易被護網擋住視野,特別是要拍照的朋友,一定 要記得這一點至於要選擇哪一區,我認為 B 區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看直線起跑至一號 彎的攻防戰。 https://imgur.com/WLhJO3f
而我這次所買的 C 區座位,分為 角田裕毅 與 Honda RBPT 應援席,憑入場券就能換到 應援小禮物,像是旗幟與上衣,大家也都會熱情地揮動旗幟替 Max Verstappen 和 角田 裕毅 加油,我認為這是相當有觀賽氣氛的座位區。不過明年 Honda 就要改跟 Aston Martin 合作,屆時的氣氛會是如何?我也不知道。 https://imgur.com/RPmnRWg
https://imgur.com/1kFtFcu
總結 寫了這麼多,我想暫時可以告一個段落了,希望這些內容對未來要去觀賽的朋友們,能提 供一些幫助,而這一切也受惠於 Line 群組內的朋友們,每天都會有人熱心地分享資訊, 像是接駁車排隊狀況,活動入場資訊…等,讓第一次觀賽的我就有豐富的體驗。 雖然這次有些朋友們來不及合照,在此說聲抱歉,但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加入 ,無論是老車迷,或是才剛踏入 F1 領域的新朋友們,有朝一日,一定要去賽車場走一回 ,預祝各位都能買到理想的座位區、要到車手簽名,買到想要的紀念品! https://imgur.com/I9sAHxQ
https://imgur.com/Pz5kBoi
https://imgur.com/RuYyp9J
https://imgur.com/KG9gg2n
https://imgur.com/ZuTWCfh
https://imgur.com/YNkUApK
https://imgur.com/z3u3d3c
https://imgur.com/MRYIA0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5.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746870668.A.D32.html

05/10 18:15, 12小時前 , 1F
整理的好詳細,很用心的紀錄跟分享,大推
05/10 18:15, 1F

05/10 18:19, 12小時前 , 2F
05/10 18:19, 2F

05/10 19:03, 12小時前 , 3F
詳細推
05/10 19:03, 3F

05/10 19:40, 11小時前 , 4F
05/10 19:40, 4F

05/10 19:58, 11小時前 , 5F
05/10 19:58, 5F

05/11 01:05, 6小時前 , 6F
非常詳細 謝謝你這麼用心的文章
05/11 01:05, 6F

05/11 01:07, 6小時前 , 7F
請問pit walk 是在活動時間去排隊就可以參加嗎?不限票種?
05/11 01:07, 7F
文章代碼(AID): #1e7o6Cqo (FORMULA1)
文章代碼(AID): #1e7o6Cqo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