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體格與出力
共 9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3(3推 0噓 1→)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NKN (99%是眼鏡與吐槽)時間10年前 (2015/09/04 18:25), 10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這可以跟之前的武術界練外功強化肉體行為的話題,掛勾在一起。. 我想大家都同意練大隻,或各種強化肉體辦法,可在徒手對打中建. 立優勢,特別是在規則有限定的運動界是如此(也因此禁藥問題層出不窮)。. 但不只是打要害,在允許使用武器的場合,則肉體強壯雖然還是有某些. 優勢決定性就少得多,而且武器在場外並不
(還有197個字)

推噓1(1推 0噓 5→)留言6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jkwusun (鍵盤劍手)時間10年前 (2015/09/02 19:04),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回到正題,雖然徒手武術跟體格關係比較大,大隻通常比較耐打,. 但是打到要害也是會有一發逆轉的的可能。. 恰好看到這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uDareOrNot/videos/968608583164586/. 看起來灰衣男也不像練過,只是一拳中下巴剛好一發放倒. --
(還有53個字)

推噓0(0推 0噓 1→)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hind (秋夜微雨)時間10年前 (2015/09/02 13:39), 10年前編輯資訊
0
0
2
內容預覽:
使用手法 是因為近身接手的關係. 打散手 重點多半在身法步法. 許多傳武設計很明顯 先由近身手法入手 後期開始訓練散手. 從步法 招式設計 就看得出來了. 若有研究WKF空手道的演變 就不難發現. 打散手 手法運用會很有限 不太可能做大幅度的防禦動作. 對手的拳速 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做小幅度的撥擋而已
(還有609個字)

推噓2(2推 0噓 0→)留言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istolpete (路過的碌人)時間10年前 (2015/09/02 10:58), 編輯資訊
0
1
1
內容預覽:
這邊只針對剛柔流的部分做回應. 用十八這套型來說沖繩剛柔流的發力其實不是正確的. 剛柔流的開手型用白話講就是擒拿攻防技術的應用整理. 若是講發力基礎 還是在三戰這套型. 在打這套型的時候全身肌肉有幾個點會被特別檢查有沒有出力. 從腳趾開始 臀部 丹田 背肌 到前腕 都是邊練邊被檢查的重點. 轉腰在基
(還有218個字)

推噓4(4推 0噓 20→)留言2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jkwusun (鍵盤劍手)時間10年前 (2015/09/02 01:13), 10年前編輯資訊
0
0
2
內容預覽:
其實我滿好奇你的觀察的,您說剛柔流的發力方式是經過轉腰,與拳擊不同. 但是你舉的拳擊的影片是教1-2的,然後你只講刺拳?. 事實上拳擊的右直拳,發力方式就是你說的"經過轉腰 把力量傳到手上". 就在你舉的那片拳擊影片的0:30秒可以明顯看出黑人的轉腰動作,. 是沒有那隻剛柔流的型場作的明顯,但很顯然
(還有44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