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一種投球姿勢
共 7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racelia (Yo Quiero Tacobell)時間20年前 (2005/08/12 20:06),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不是這樣的. 米式的投球下盤也是很用力的. 只是用力方式不同罷了. 米式投球雖然沒有很大的跨步. 但是小的跨步往下踩一樣要用力. 因為小步所以反而容易用力踩. 用力一踩之後身體就會跟著衝出去. 衝出去之外也會壓下去. 如果東方式的投球是使用下半身力量為主. 就不會有這麼多亞洲投手把手丟壞掉了這樣很困

推噓8(8推 0噓 1→)留言9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ngusyu (蒼穹的昕空)時間20年前 (2005/08/10 16:53),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 http://www.baseballstudies.net/libros/pitcheramericana.html. yakyu大的文章, 歡迎多多觀賞. 不曉得哪一天才能破除一堆不科學的傳統說詞?. 國外投球相關的書籍都不錯,The pitching edge, Fi
(還有23個字)

推噓1(1推 0噓 0→)留言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ats (瑞特斯)時間20年前 (2005/08/10 14:41),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我覺得. "東西方人適合不同的投球方式". 這種論調應該是不成立的. 在美國. 三四十多年前drop & drive也是主流. 但現在教練已經不教這種投法了. 那想必是研究的結果. drop & drive並不會讓全身力量應用得更完全. 只是直覺上看起來下半身有在出力而已. 因為如果drop & d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ouchman (1979)時間20年前 (2005/08/10 14:08),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昨天看了一篇民明公論的文章覺得蠻不錯的. 民明公論\民明專題\台灣棒球七大不思議其之三 投手永遠不會利用下半身. http://min-mei.net/. 裡面論點跟台式球風教練的觀點有一些出入.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台灣球員跟西方球員差異最大的地方. 應該就是教練的腦袋吧. --. --.

推噓3(3推 0噓 1→)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ttsucks (it does!)時間20年前 (2005/08/10 13:1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這兩種用法應該是指投球時重心的轉移,應該是投球的一種技巧,不是一種投球的方式. drop and drive 會用很多下盤的力量去帶動全身來投球. 也就是說下盤的力量釋放完後去帶動上半身,然後連動去帶到手去投球. tall and fall 則是相反,大多的投球動力來自於上半身 (甚至肩膀&手為大多
(還有451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