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 米蘭五大爭議,門線球又出線

看板ACMilan作者 (Forza Milan)時間13年前 (2012/04/01 10: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米蘭又現門線爭議 將帥諒解裁判不忘炮轟尤文 2012年04月01日03:54 騰訊體育 http://sports.qq.com/a/20120401/000160.htm 連結有圖 騰訊體育訊 米蘭與卡塔尼亞的比賽,出現了一系列驚人的爭議。比這些爭議更加驚人的 是,賽後AC米蘭的主帥阿萊格裡、巨頭加利亞尼、大批球員,炮轟的不是裁判貝爾岡齊, 而是尤文圖斯!這些判罰究竟有沒有道理?那個門線懸案,球究竟進了還是沒進?米蘭此 舉究竟是真委屈還是策略?不妨來解讀。 五大爭議 本戰出現了五大爭議。第一:下半場81秒,卡塔尼亞進球,但被吹越位。第二,第33分鐘 ,阿巴特直傳,羅比尼奧前插,但被吹越位。第三,第62分鐘,諾切裡諾挑傳,博阿滕左 路突破,被吹越位。第四,第65分鐘,羅比尼奧單刀過掉門將後推空門,馬切塞在門線附 近解圍,被吹球不進。第五,傷停補時階段,伊布禁區內攻門打中馬爾科莫塔手臂,但裁 判不吹點球。 五大爭議,惹來了雙方賽後的瘋狂抱怨,更引發了米蘭媒體,及都靈媒體之間的對峙和罵 戰! 爭議解讀 五大爭議中的三個,都很明顯。第33分鐘羅比尼奧那次前插被吹越位,是誤判;第62分鐘 博阿滕那次前插被吹越位,更是明顯的誤判。不過必須指出,羅比尼奧、博阿滕當時只是 在邊路突破,而中路卡塔尼亞有2-3個人還在防守的編隊裡,所以這兩個球不能算是絕對 單刀,不是賽後矛盾的焦點。補時階段伊布確實射門打中了莫塔的手臂,但莫塔手臂沒有 張開,緊貼著身體,而且莫塔側身了,這是典型的球打手,不判也是可以理解的。 真正的爭議之一,是卡塔尼亞的進球被吹,米蘭的門線懸案。首先來看卡塔尼亞的進球, 莫塔右路傳中,貝爾格西奧前點將球挑到後點,戈麥斯後點頭球破門。慢鏡頭很清楚的顯 示,貝挑傳時,戈麥斯沒有越位。但是莫塔傳中時,貝爾格西奧多探出了半個身體。必須 指出,在貝爾格西奧完成挑球時,邊裁就第一時間舉旗了——也就是說,在戈麥斯還沒有 觸球前,邊裁的旗子就已舉起,判的是助攻球員越位。這是一個準確的判罰。 此外,羅比尼奧那次門線懸案,就有說道了。當時羅比尼奧晃過門將後推射,球被馬切塞 在門線附近解圍。對這個球,《米蘭體育報》認為非常可疑,阿萊格裡賽後反覆看了慢鏡 頭後認為「這很難判斷,但確實是個進球」,加利亞尼說:「蒙塔裡那個球更加顯而易見 ,但這個球也是個進球」。《都靈體育報》卻認為:「這球顯然沒有過門線」。 反覆播放的慢鏡頭,也無法準確的判斷球到底是不是整體過了門線——意大利的導播在定 格鏡頭時,在解圍球員的腳碰到球之前的大約半秒定格畫面,從定格的畫面看,球還有超 過一半並未過線。但半秒之後球員才解圍,這半秒時間裡球還在移動,究竟有沒有整體過 線呢?很難判斷,仁者見仁吧。「賽後米蘭官網利用技術手段出台了一張圖片,證實球已 經過線。這種利用一幀一幀的定格出台的圖片,證明了這個球確實難以判斷。而針對這張 圖片,暫時沒有官方或權威媒體予以認可或駁斥。」 米蘭炮轟尤文 奇怪的是,米蘭賽後並未炮轟裁判,而是炮轟了尤文圖斯。阿萊格裡說:「那球進了,儘 管很難判斷。但我們並不想攻擊裁判,貝爾岡齊吹罰了一場高水平的比賽。很多人都在討 論裁判,但我們不想。」可是阿帥話鋒一轉,開始抨擊尤文圖斯:「自從有個早上,有個 人(指尤文經理馬羅塔)對報紙發表抨擊裁判之後,意甲就陷入了巨大的爭議。看看最近 吧,拉齊奧有點球沒判,進球被取消,佛羅倫薩也有點球沒判,但人們都表現出了應有的 舉止。而有的球隊自己遭遇了四連平,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受到懲罰,卻不斷的抱怨。我要 說的是,所有人都應該閉嘴。而如果有些人繼續這樣做,那麼AC米蘭也會抱怨,也會保護 自己!」 加利亞尼賽後說的更直接了:「這是第二次我們被吹掉一個進球。沒道理,為什麼AC米蘭 的進球非要打中球網才能算進?連續兩次出現這樣的誤判,這就是一種『風向』了。尤文 圖斯?我不想談這些,我只想說,我們可以原諒裁判在越位方面的一些錯誤,但是如果一 個球過了門線卻被取消,那是不可原諒的!」 近來尤文動輒動用官方網站和喉舌媒體向裁判施壓,導致整個意甲都變得敏感,無論是裁 判,還是球隊。意甲19隊裡至少有10支球隊的高層最近採用向裁判施壓的策略,尤文米蘭 之間更是爆發了持續一個多月的口水戰。如今隨著阿萊格裡和加利亞尼的開炮,矛盾再度 升級。這種背景下,那個球究竟過沒過門線,反而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意甲高度白 熱化的裁判爭議,再次成為波及米蘭尤文二隊、米蘭城都靈城媒體的全面戰爭。(冷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83.99
文章代碼(AID): #1FTxuuZa (ACMilan)
文章代碼(AID): #1FTxuuZa (ACMi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