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 展望2019

看板ALL-RUSSIANS作者 (timing is a bitch)時間6年前 (2018/12/31 21: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近幾年 俄羅斯球員表現還是以女子兵團較為突出 男子球員度過青黃不接的交接期後 終於有了一些焦點球星 先來看一下 17 18年的百名選手 Name 2017 2018 U/D 1. Karen Khachanov 45 11 ↑34 2. Daniil Medvedev 65 16 ↑49 3. Andrey Rublev 39 68 ↓29 4. Evgeny Donskoy 72 98 ↓26 5. Mikhail Youzhny 84 ret -- 首先是Karen Khachanov 22歲(1996年生) 法網連兩年第四輪 今年溫網也第四輪 輸給最終冠軍Djokovic 今年拿了三個冠軍 馬賽 以及年尾拉尾盤 連拿莫斯科以及巴黎大師賽 上一個拿到大師賽的俄羅斯人已經要追朔到09年的davydenko了 最終排名收在11 離世界前10只差一步之遙 他的武器是他近兩米的身材 強力的發球與渾重正手拍 他的手腕十分有力 正拍不用大拉拍 利用手腕甩動就可以打出十分大的角度 缺點是擊球超不穩定 常常自爆 XD 偶像是Safin 打法也很像(脾氣也很像XD) 他把球帽反戴是為了致敬偶像Safin 2019年目標看可否衝到top 10 === Daniil Medvedev 22歲(1996年生) 今年拿下包含生涯首冠的三座冠軍(雪梨,北卡,東京) 雪梨和東京都是從會外賽一路殺到冠軍 年終收在16名 難得在top20有兩個俄羅斯選手 雖然身材一樣近似兩米 但身體太瘦 所以打球不是以力量取勝 也不是以現在上旋為主的主流打法 而是以平擊為主 這也說明他的紅土戰績十分不理想 而他最好成績出現在草地和室內硬地 他的反拍能切能抽 送出去的球又平又快 非常值得學習 今年目標以大滿貫打進16強 為主 另外紅土看能否有所成長 == Andrey Rublev 21歲(1997年生) 成名甚早 14年法網青少男冠軍 去年以Lucky loser拿下克羅埃西亞賽站冠軍 生涯首冠 加上17年美網八強 原本期望今年有一番作為 但在蒙地卡羅傷了背部 導致法溫都缺賽 也讓他無法在今年 衝高排名 但next gen比賽看起來傷勢已不成問題 擊球特色是狂野正拍 尤其愛閃正拍 每一球都當成殺父仇人在槌 加上擊球點早 一旦被他掃中通常只能望球興嘆 另外武器是發球大砲 但因為雙發失誤太多 所以二發會刻意降速 去年缺席法溫網 今年要先扣除去年澳網的第三輪 所以法網一定會成為可怕的種子殺手 到時候就看籤運如何了 == Evgeny Donskoy 28歲(1990年生) 其實算邁向生涯後期的中生代 生涯其實就在 60-100名間徘徊 12-13年是生涯年 很少看他打球 暫且跳過 XD == 另外 從前的一哥 Andrey Kuznetsov(1991年生) 09年溫布頓青少年冠軍 其實他打球節奏快不錯看 正反拍平擊有速度 但今年初受傷後就再也沒出現了 可惜他16年打進澳網第四輪後 成績未能進一步突破 希望還能看到他復出 == 最後 來緬懷退休選手 Mikhail Youzhney 在今年聖彼得堡男網賽退休(竟然不撐到莫斯科) 結束近20年的職業球員生涯 Roberto Bautista Agut(ESP) def. Mikhail Youzhny(RUS) 7-6(6) 3-6 6-3 這位世界排名最佳來到第八的俄羅斯老將 生涯最佳 06 10 年打進美網四強 另外在四大滿貫賽都打進八強 (澳網-08;法網-10;溫網-12) 生涯拿過10座ATP冠軍 最近一次是2013年的瓦倫西亞男網賽 擊敗當時世界第三的Ferrer 02年的Davis cup 決賽第五點 在客場輸二贏三 為俄羅斯拿下史上第一座戴盃 除了穩定的抽球外 單手反拍切球 為人熟知的軼事 08年的邁阿密大師賽 他在第三盤破發點上失誤後 用球拍把自己頭敲破 不過在短暫包紮治療後 他還是破了對手Almagro的發球局 並在隨後搶七局獲勝贏得比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CgSO9Evw
最後回味獲勝招牌敬禮姿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XH0_yJ1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1.2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LL-RUSSIANS/M.1546263402.A.1B6.html
文章代碼(AID): #1SAXjg6s (ALL-RUSSIANS)
文章代碼(AID): #1SAXjg6s (ALL-RUSS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