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風情-澳大利亞人 (2)

看板AUS_Tennis作者 (Sammy最可愛了!!)時間15年前 (2010/11/10 21: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誠實的澳洲人 ——“我看澳洲人”之二 ¤ 哲夫     最近讀到一則新聞頗有意思。澳洲MORGEN民意測驗公司近期對25種職業進行誠實 和操守測驗,結果表明,各州和聯邦的政客以及汽車經紀人是最不被人信任的人,相反, 護士連續五年被認為是最受信任的人,得到88%的澳洲人的尊敬,藥劑師位於第二,達 到 80%,教師職業的誠信度上升了7點,達到 71%,連員警也上升了5點,達到6 0% 的最高記錄。看來,澳洲人不僅敢於對政客品頭論足,而且對誠實守信自有其獨特的 見解。 記得剛到澳洲的時候,人生地不熟,感到很苦悶。和三、五個朋友聊天就成為唯一的消遣 方式。話題當然是天南海北,無所不包,但談得最多的還是他們在澳洲的經歷和感受。這 裡的中國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澳洲人有一點非常好,他們自己不說謊,也很相信人。” 一位朋友還好意提醒我說,澳洲人幹甚麼都講究貨真價實,在這裡你不用擔心上當受騙, 不過,如果到了唐人街,還得小心為是。從這些話裡,既可以感受到澳洲人的可敬可愛, 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內心的隱痛和自我批判精神。事又湊巧,有次去悉尼的唐人街買禮品, 經朋友介紹認識在這裡經商的幾位原中國留學生,其中的一位和我聊起經商的種種趣事, 他告訴我,澳洲人經商,不是“Yes”就是“No”,頭腦簡單得跟鄉巴佬一樣,他們 和人談生意,雖然態度彬彬有禮,內容卻直截了當,從來不會轉彎抹角。而他們對別人所 說的話也是完全相信,絲毫不加懷疑;由於澳洲人講話直言不諱,幾乎沒有顧忌,不瞭解 這種文化特徵的人常常感到難堪。 一次去悉尼,住在離中國城不遠的Newtown達令頓街。據說這裡是悉尼留學生的大 本營之一,前前後後可能有數百人在這裡住過,流傳下來的各種版本的故事幾天都講不完 ,有的讓人捧腹,有的讓人心酸。幾位闖澳洲多年的PR持有者談起他們當年如何略施小 計,編些令人同情的故事和理由,騙取善良的澳洲人的同情,搭上順風車趕時間上學的往 事,說到現在這班人要不就是擁有自置車輛,要不就是澳洲近來治安勘虞搭順風車沒有安 全保障云云,慨歎世風日下,美德不再。聽了這些故事,想像來自文明古國的孔夫子的徒 子徒孫們是怎樣異國他鄉、蠻荒孤島為生計、為前途使鬼點子、耍小聰明,無所不為,無 往不勝,真不知道是該為他們驕傲還是該為他們難過。 說到澳洲人的誠實,我倒有些親身感受。一次,我和這裡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的負責人 共同去邀請一位很談得來的澳洲朋友參加一個活動,我們對他很詳細地解釋了這個活動的 情況,心想以我們對他的瞭解和我們平時的交情,他一定會樂意參加的。誰知他聽後想了 想說:“我對這個活動不感興趣,不想參加,不過我很感謝你們邀請我。”這種爽直到連 起碼的面子也不給的處事方式,不說中國,在其它亞洲國家也難以見到。一位朋友對澳洲 人和日本人的處事方式進行比較。他舉了個有趣的例子。 如果你去拜訪一位正在忙碌中的朋友,這位朋友是澳洲人,他可能對你說:“對不起,我 很忙。”而如果這位朋友是日本人,他就會以種種委婉的言詞和含蓄的暗示來表明他很忙 ,倘若你意識不到,那他就只好忍耐著陪伴你了,天大的不痛快也藏在心裡。日本人含蓄 如此,中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一位朋友對你的某些做法有意見,這位朋友是澳洲人 ,他會直言不諱地告訴你,有時可能會不惜因此和你鬧翻臉;如果這位朋友是中國人,他 或許會隱忍不發,最多給你個含蓄的提醒了事,其它的事就得靠你自己去慢慢反思了。還 有,若澳洲人說要請你吃飯,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友好的表示,並不是要請你吃大魚大肉, 一醉方休,而且,他們沒有客套,沒吃飽繼續吃,吃完了便放手,完全自便。相比之下, 中國人請客吃飯,總是會作一大桌子菜,生怕客人不夠吃,還一個勁地說沒菜沒菜,多多 包涵。之所以會如此,我想,除了儒家文化的長期教化外,還有些人是把請客吃飯和送禮 作為重要的商業交際手段和感情投資來對待,看重的是它們背後的實際利益和商業回報。 因為吃了人家的飯或者拿了人家的東西,必定得給人出力辦事,否則就不算君子或者不夠 朋友。受過這種文化薰陶或者習慣了這種場合的中國人,初到澳洲,第一次上人家裡吃飯 是絕對吃不飽的。我第一次到澳洲朋友家參加晚會的時候,看到桌子上沒擺多少東西,而 參加晚會的客人為數不少,再說,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拿東西,感到不好意思,所以一忍再 忍,沒吃上甚麼東西,當主人問大家吃飽了沒有時,還得連連表示感謝。那晚可慘了,餓 著肚子玩到深夜,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冰箱找吃的。據我所知,這裡的中國人吃 我這種苦頭的為數不少。 說來說去,這恐怕也是文化的差異使然。在澳洲待久了,我便慢慢明白,澳洲人請你吃東 西,或者邀請你參加活動,你完全不必要抱勉強態度,你想吃、想參加,只需直說,不必 感到不好意思;不想去,也只管明言,不必感到過意不去,甚至也不用找甚麼理由和藉口 。澳洲人不善於客套,他們相信你所說的話,如果你講客套,不說實話,那倒楣的就是自 己。雖然澳洲人不善客套,但他們懂得謙讓,懂得尊重個人選擇,他們請人參加晚會乃至 學術活動,最後總要加上一句:悉聽尊便,不必勉強。有時聚餐,還要求自帶食物參加。 如果按中國傳統文化來衡量,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我們請客要再三邀請方表誠意,在領 受人家的食物或禮品時,又要再三推卻以表示禮貌和教養。為了“不好意思”,我們要勉 強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強迫自己吃不想吃的東西,違心說自己不想說的話,甚至犧牲幸 福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回想起平日在人際交往中,時常見到一些國人,不僅自己難得講幾 句真話,而且對別人的話抱懷疑態度,處處設防,不禁慨而歎之。話說回來,比較兩種文 化,確無所謂誰優誰劣之分,但若以瀟灑隨意為標準,那麼,中國人的交往方式肯定要累 人得多。 澳洲人的誠實,還體現在他們經商做生意上。在澳洲,喜歡逛商店的人大可不必為討價還 價而傷腦筋,因為這裡的商店除了“跳蚤市場”“Sunday Market”、議價互 利店“Bargin Store”和唐人街的中國店之外,基本上是明碼實價。一位在澳 洲住了多年的朋友告訴我,這裡的個體戶特別誠實,講信譽。有一次,他請人安裝煤氣管 道,經過仔細查看線路後,這位澳洲師傅報價 400 元,隨後他馬上聲明說,若我朋友 請供氣的煤氣公司來安裝,可以得到特別優惠,大約只需要250元。他還建議我朋友, 先打電話到煤氣公司聯繫,若他們不能派人來裝,或者報價超過他,可以再找他來安裝。 誠實可愛得如朋友幫忙。 哪有我們時常見到的“奸商”的影子。澳洲的商店為了吸引顧客,也經常採取靈活的減價 策略。每家每戶的信箱不時見到各商店寄來的減價廣告。按消費法規定,若商店進行減價 銷售,必須準備充足的庫存,若出現脫銷,沒有買到該商品的顧客可以今後有貨時以減價 當天的同樣價格購買該商品。這種做法叫做Raincheck,顧客只需要填寫一張單子,留下位 址電話,然後等待商店通知。還有的商店採用同種商品最低價格競爭戰略,如果你在該商 店購買到商品後,發現別的商店的同類商品更為便宜,那麼,你只需要回去告訴該商店, 商店絕對會退還差價。 有人說,澳洲文化是一種信任人的文化。的確,澳洲人崇尚誠實,注重信譽,他們自己講 真話,不說假話;也理所當然地相信別人也會這麼做,所以他們通常不會對人設防。外出 辦事,你會發現澳洲人對人的信任讓人吃驚。去各部門提出申請,呈交表格,他們對證件 通常是粗粗一看,也不會仔細核對填寫的事實情況,一切以表格最後宣誓欄下填報人的簽 名為准;銀行、郵局和圖書館在核對提款人、掛號件收件人、借書人的身份時也只是草草 看一看證件;商店極其重視信譽,對顧客十分誠實和信任,貨物出門很久仍然可以退貨或 替換,有的甚至連收據也不看。澳洲的文化不僅對人充分信任,而且對職業操守有特別的 期望和要求。在澳洲,醫生、護士、教師、員警等職業和獲得太平紳士稱號的人都被認為 是有很高誠信度的職業,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往往在誠實方面被社會視為模範。 值得一提的是,說謊、說假話在澳洲被視為一大犯忌,提供假資訊、假證據,可以受指控 且最高可判處七年的監禁。所以,司法部門在同證人、疑犯面談收集證據時,都會再三向 對方說明作假證的嚴重後果;到法院打官司,第一件事就是手按聖經宣誓,保證自己提供 的全是真話;若請律師為你寫狀紙,最後你得為狀紙的真實性宣誓簽名。澳洲人視誠實為 做人的基本要求,所以,在這方面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政客們乃至政府總理不遵守選舉 諾言,民意就可以把他們列入誠信度的最低檔次;在澳洲作偽證是很大的犯罪,就是部長 、總理也難逃法律責任。 還有,對我們中國人十分忌諱的“死”字,澳洲人也一樣直言不諱,絲毫不會感到不吉利 。在坎培拉,一些慈善機構、公立醫院常常在給居民家裡寄的募捐信函中寫道:“請您準 備死,在現在就考慮怎樣安排您的遺產,並在您的遺囑中考慮對這些機構的捐助。”一位 朋友告訴我,澳洲法律規定,任何年滿18歲的人都應該立有遺囑,以免發生意外時無所 遵循。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18歲如夢般的年齡,人生之路才剛剛開始 ,你不同他談事業、談人生,卻讓他們思考死亡、擬訂遺囑?據說在澳洲,醫生們對病人 的診斷,也是實言相告,即使病人得的是絕症,也會如此。這裡的理論是,病人瞭解了實 情,雖然最初會情緒低落,悲觀絕望,但一旦渡過情緒低落期,尤其是在心理醫生和社會 工作者的輔導和幫助下,會很快樹立對疾病的正確態度和信心。這在中國,可能是不合常 情的,病人已經痛苦萬分,怎麼可以經受如此絕望的消息的打擊呢?通常醫生只將病情告 訴家屬,至於告不告訴病人,怎麼告訴病人,那是家屬的事。的確,中國的“死”文化是 很有講究的。不說那些早晨八、九點鐘的青少年和中天之日的中年人,就是風燭殘年的老 人,也很忌諱談到“死”字,有的甚至對讀音相同的數字如“4”都非常敏感。實在萬不 得已要對活人談死這個問題時,也要巧妙地用“百年”、“身後”等字眼來代替,對於那 些封建帝王來說,即使“百年”也還是太短,所以就出現了日復一日地高喊“萬歲”口號 的壯觀場面。其實,誰都清楚,萬歲的可能性有多大。 澳洲人這種毫不做作的直率脾氣和無所顧忌的直言性格,的確是他們的可愛之處,在這裡 ,人們可以對上司說真話,對朋友說真話,對同事說真話,甚至對鄰居說真話,而不會擔 心穿小鞋或者遭到打擊報復。我想,誠實守信,真話待人,在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 化裡都應該是一種值得提倡和肯定的基本精神,中國的國民教育,首先應從這類基礎工作 抓起。 出處:http://www.aucca.com/zhefu1.htm#a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96.214
文章代碼(AID): #1CsfnNdb (AUS_Tennis)
文章代碼(AID): #1CsfnNdb (AUS_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