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克爾梅之謎

看板Argentina作者 (路丘)時間20年前 (2005/06/24 17: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裏克爾梅之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2005-6-24 10:42:00 來源:體壇週報 作者:程征 閱讀697次   從1997年世青賽奪冠,到2000年豐田杯率博卡挑落皇馬,裏克爾梅紅極一時 。不過噩夢從轉會巴薩後開始了,得不到重用的他最終被租借到比利亞雷亞爾。但在佩萊 格裏尼手下,裏克爾梅重新爆發,也將同在西甲踢球的國家隊隊友兼好友艾馬爾甩在了身 後(左圖)。國家隊中,佩克爾曼重用在貝爾薩手下不得志的裏克爾梅,裏克爾梅也用連 續進球和盤活全隊作為回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裏克爾梅不斷穿梭于英雄和凡人之間呢 ?   "這樣踢球我很快樂"   從貝爾薩到佩克爾曼,阿根廷隊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時代。貝爾薩以戰術取勝,佩克爾 曼則以球員和技術為本。不同的建隊風格需要不同的球員來實現,裏克爾梅在貝爾薩手下 碌碌無為,但佩克爾曼上任後,他便重新煥發了光芒。   貝爾薩的戰術思想並不複雜,三後衛通常不變,除非對方打三前鋒,因為"後衛要比 對方前鋒多一人"。中場儘量簡潔,安排幾位工兵就行。前場進攻邊中結合,強調邊路。 據貝爾薩統計,足球比賽中70%的進球是從邊路發起的。他的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3 313陣型上。   至於前腰,貝爾薩並未選擇裏克爾梅,因為他的戰術強調一個快字,而裏克爾梅會把 速度拉下來。他先後選擇過貝隆、艾馬爾和達曆山德羅,這3人各有特點,但細膩程度都 與裏克爾梅相去甚遠。不過貝爾薩要的就是這樣的球員,他希望皮球快速進入禁區,而且 中路並非其主要進攻線路。   貝爾薩的戰術思想與阿根廷球員的嫺熟技術結合在一起,也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果, 把進攻足球發揮到極至。要說有什麼不足,便是隊伍頭重腳輕,後防壓力太大,只能與對 手比誰進的球多。其實,佩克爾曼恰恰是最早贊同並推行這種打法的,貝爾薩也是他極力 舉薦的。不過,隨著韓日世界盃上的失敗,當佩克爾曼走上前臺時,他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在保持傳統風格的基礎上,使球隊的進攻方式更趨合理和有節奏。   起用裏克爾梅是佩克爾曼與貝爾薩最大的不同點,從而也使球隊風格發生了根本轉變 。裏克爾梅是"歷史性的寶貝",佩克爾曼稱之為"正在消失的中場"。佩克爾曼選擇了裏克 爾梅的才華,其他位置的安排則是為了協助裏克爾梅工作,比如雙後腰。佩克爾曼還堅持 使用雙前腰,雖然尚未見太大成效。不過他仍表示,還在等待艾馬爾狀態回升。佩克爾曼 的想法是讓艾馬爾突在裏克爾梅前方,成為中路的一支箭。   佩克爾曼賭中了裏克爾梅,聯合會杯小組賽首戰突尼斯和末戰德國,裏克爾梅兩度當 選全場最佳。與德國比賽的上半場,裏克爾梅在禁區右側用右腳罰入一個任意球。2比2 戰平德國後,記者問道:"從比賽而不是性格來說,你是否感覺自己正變成球隊領袖?"一 向寡言少語的裏克爾梅這次則強調了集體的重要性:"教練和隊友的支持讓我感到幸福, 看到阿根廷隊這樣踢我很快樂,我們正逐漸強大起來,並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但願能 打進決賽。任意球射門?嗯,球員自然會努力踢,如果能命中,對大家來說都是最好的。 "   《號角》報認為,"裏克爾梅是場上最好的球員,射出一記高雅的任意球,掌控著球 場上的空間,把以釐米為計算單位的精確傳球送達位置最好的隊友。對他出色表現的認可 是一致的,決無分歧。"   《民族報》的大標題則是:"一個飆升的形象。"文中說,"阿根廷隨著羅米的足球脈 搏而跳動。他有一種虛假的緩慢,這種球員把速度隱藏在大腦裏。當他擔任起球隊領袖, 他就變成對手的噩夢。與德國的下半場,他用自己的能力使阿根廷變得強大。" --- 我也不喜歡什麼神 大帝之類的綽號 比較喜歡像絕地大師這類黑暗界的稱號 XDD 還有就是這樣的形容 "一種虛假的緩慢,這種球員把速度隱藏在大腦裏" 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43 ※ 編輯: Lucho 來自: 163.25.118.43 (06/24 17:07)
文章代碼(AID): #12kyndmK (Argentina)
文章代碼(AID): #12kyndmK (Argen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