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海外球員的沙烏地與顯露老化的日本
有網友問我為什么沙烏地阿拉伯和突尼西亞沒有很多海外球員。
是否是造成實力不濟的原因。
首先,阿拉伯人真的有很強的足球天賦,很難說他們實力不濟。
其次,阿拉伯足球與東亞足球實際上走的是兩條不同的路子,
從歷史上看,阿拉伯足球從來不存在80年代末東亞國家探尋的風格問題。
在沙特,以傳統四強為代表的國內球會,
在1980年代就擁有了不差于歐洲球會的訓練條件,
他們可以很輕易的請到歐美特別是南美洲最好的青年隊教練
來執教本國的青少年球員,以巴西為例,
几乎巴西所有最好的青少年教練,都曾經在沙特執教。
在這樣的情況下,送年輕選手出國留學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另外,東亞球員之所以能夠在歐洲聯賽擁有一定的立足空間,
優勢不外乎速度和靈活,而這兩點,傳統的海灣阿拉伯球員都不具備,
雖然也有阿拉伯球員在歐洲效力,但大多來自相對硬朗的北非球隊,
和黎巴嫩,阿曼等國。
受地中海文化影響,突尼斯等北非阿拉伯國家足球帶有明顯的拉丁風格,
而且由于殖民歷史的原因,北非國家都擁有很好的足球傳統,
1921年,突尼斯就有了自己的聯賽。
今天的突尼斯聯賽已經是非洲最好的聯賽,
球員收入水平不低。所以不像其他几支非洲出線球隊那樣,
有很多效力海外的球員。
坦率地說,聯賽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
而能夠在聯賽中保持一定比例的足球精英,
是一個國家足球持續發展的條件,
之所以非洲球隊實力變化那么大,
是因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除去南非等少數國家外,
過分的依賴移民到歐洲的非洲人的后代,
很難說他們的足球真正代表了本國風格,
球隊總是有拼湊的球員組成,表現也會反差很大。
這個世界上除去球員資源丰厚的巴西和阿根廷,
其他國家都不具備將大部分頂尖選手送到歐洲踢球,
而又能長期保持本國足球水准的實力。
很多國家比如中國和韓國有些時候是特意在保留最好的球員在國內。
誠然對于球員個人來講,送出去發展是好的,
但是對于聯賽來說未必。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J聯賽,
隨著各隊不再花大錢引進世界明星球員和教練,
大部分的本國好手又出國發展,
日本的球員發展已經出現斷層,
首先體現在國家隊的老化,
其次是國內組與海外組差距拉大。
很顯然J聯賽球隊不像國家隊一樣,具備超強的國際競爭力。
聯賽水平的下降,年輕球員不能得到老球員的真傳,
也會影響年輕一代的成長,畢竟能夠出國的年輕人是少數。
所以國內舞台才是培養后備力量的關鍵。
以2005年世青賽為例。
韓國的白志勛、金珍奎、朴周永,都入選了本屆世界杯陣容。
中國隊2005年打進世青賽16強的球隊,
有9名球員是中超球隊的主力,被稱作國青九小虎。
馮瀟霆作為唯一的亞洲代表,入選了最佳陣容。
其中五名隊員在世青賽后進入國家隊。
而本屆世界杯的日本隊,
最年輕的駒野友一,茂庭照幸都已經24歲了。
平均年齡達到了28.4歲,在本屆是最老化的球隊之一。
與特魯西埃時代最年輕曾經平均23.4歲的國家隊相去甚遠。
2002世界杯日本隊招入四名國青隊員,本屆一名沒有。
松井大輔,今野泰幸這樣的2004奧運隊員仍然缺乏國際比賽的鍛煉。
平山相太,前田俊介,森本貴幸這些國青隊的優秀隊員,
完全應該有機會進入國家隊。
日本足球在2000至2004年之間稱霸亞洲足壇,
恰恰是特點鮮明的1999日本國青隊的黃金時期。
或許以一份名單剖析日本足球有些武斷。
但個人看法認為,在本屆世界杯之后,除非繼續使用老將,
否則著眼于2010世界杯日本隊恐怕要經過一定陣痛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48.40.100
※ 編輯: Tigersandys 來自: 219.148.40.100 (06/15 23:16)
推
06/16 08:52, , 1F
06/16 08:52, 1F
推
06/16 09:31, , 2F
06/16 09:31, 2F
推
06/16 11:14, , 3F
06/16 11:14, 3F
推
06/16 13:39, , 4F
06/16 13:39, 4F
推
06/17 08:01, , 5F
06/17 08:01, 5F
Asia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12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