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 全球足壇專家“會診” 中國足球問題多多
本週二在北京開幕的“北京國際足球競技場”論壇,圍繞中國足球當前窘境的成因和未來
發展取向成為焦點話題。國際足聯、亞足聯、南非世界盃組委會員、德甲、美國大聯盟、
日本J聯賽、英超等全球足壇精英官員和國內外資深媒體記者、評論員,匯聚一堂,就中國
足球開始“會診”。
基礎設施不健全、青少年培養體系不完善、場館利用不充分、俱樂部收益不合理、聯
賽水準低等等一大堆問題讓參會的國外專業人士對中國足球“一聲嘆息”。
其實,無論是歐洲聯賽還是美國大聯盟,甚至我們的近鄰日本,足球產業和競技水準
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反觀中國足球,某些方面甚至出現負增長態勢。
一個國家足球的水準是否能夠提高,說白了就兩大塊,大眾普及和青少年培養;市場
開發和盈利最佳模式。恰恰是這兩塊,中國足球嚴重滯後。在青少年培養方面,中國的三
種模式無一先進,俱樂部梯隊,文化學習普遍缺失;地方足協發展,成才率太低、回報太
少,缺乏持續發展動力;教育系統培養,目前基本癱瘓。與我們可以形成參照的是日本的
J聯賽,其聯盟副主席鈴木德昭介紹說,日本足協把大量人力和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球員的培
養和教育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著重培養和提升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水準和普及,目前日本
足球甚至已經有了3至6歲年齡組的專門教練。
市場開發和盈利模式則以中超聯賽為例,據聯賽部主任郎效農介紹,每年集中運營的
總收入是1.2億人民幣,相當於1500萬美元,各俱樂部收入比例中,門票佔4.5%,電視轉播
2.7%,衍生商品0.2%,廣告贊助高達72.8%。15家中超俱樂部主要分佈在沿海和東部地區,
其中9家盈利,6家虧損。與此不對稱的是,歐洲足球豪門一年的電視轉播收入高達總收入
的40%左右,德甲聯賽中,僅僅26%的收入來自商業贊助,有26%則來自電視轉播。
綜上所述,低水準運營中國足球聯賽必然對國家隊形成很大影響,而青少年培養的嚴重滯
後更是無法使中國足球取得長遠進步。具體到目前國字號隊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單純換
帥只會是治標不治本。而究其原因,中國足球的主管機構中國足協的統籌管理能力不足雖
然是導致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但更要看到,整體的國情和體制約束了中國足協能夠自主
引進先進的理念進行運行與管理。特別是女足和國奧作為08奧運參賽隊,中國足協必須以
此大局為重,全身心投入這兩支隊伍。而站在球迷的立場,世界盃和國家隊遠遠比國奧或
女足重要的多。顯然,足協一味地傾向女足和國奧,不僅冷落了國足,而且違背了足球運
動必須長期投入、才能出成績的規律,將受到輿論的質疑和球迷的指責。特別是當前國足
成績一塌糊塗,讓足協連打馬虎眼、得過且過的資本都沒有,這無法調和的矛盾必然在使
中國足壇再次走向封口浪尖,進入多事之秋。最終的結果,是中國足協乃至更上層的決策
機構順應足球運動發展的根本規律,使中國足球步入正規,還是繼續違背根本,靠短期利
益平衡各方利益,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0.46
B_supporter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