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讀者投書]M型體育界 冷門運動沒人愛

看板B_supporters作者 (台客@魅敵森)時間17年前 (2008/06/23 1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林有得/基層體育人士(台中市)】 2008.06.22 03:58 am 體委會主委戴遐齡上任後首次記者會提出「全民競技,花開並蒂」的施政理念與口號。 事實上,從體委會首任主委趙麗雲以來,每任主委都有自己的口號與施政理念,趙麗雲十 一年前喊出的「全民與競技,雙主軸帶動」至今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口號,無怪乎戴遐齡 的新口號一喊出,媒體反應是「了無新意」。 其實,不管怎麼喊口號,如果他們的施政理念與口號卻成「口是心非」的話,恐怕體育界 只有反感。尤其,體委會官員從來沒有把全民運動發展放在心裡,即使有的話,也只是針 對少數種類的競技型全民運動的發展而已,而不是真正照顧到「全民」運動。 因為,台灣發展的運動有近百種,但體委會官員看得上眼的只有奧運、亞運、世運等種類 ,其餘的民眾所從事的全民運動,說真的,體委會官員們別說數不出來,可能還打從心底 很瞧不起玩那些全民運動呢。 體委會官員的心態由每年分配補助即可見一斑。競技運動處管轄的四十幾種運動,以有國 際競賽成績為優先,是謂「錦上添花」;沒有國際競賽成績者只能陪榜拿點小補助,聊勝 於無。全民運動處的M型化更是明顯,標榜世運項目的「大協會」補助二百萬元起跳,關 係好的拿五百萬元還嫌少。如果沒有什麼身分,那就直接到「小協會」處排隊,領個三、 五萬元謝主隆恩去吧。 當劉內閣推出「擴大內需」方案時,曾被批評將造成「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對照體委 會對各體育界的補助,何嘗不是如此,熱門運動者有生財能力,但能獲得的補助也多;冷 門運動難獲企業青睞,能獲得的補助相對也少,M型體育界於焉產生。而在體育界基層的 人真不知該自我反省為何要去推展冷門運動?或是抱怨自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49
文章代碼(AID): #18NoXroT (B_supporters)
文章代碼(AID): #18NoXroT (B_suppo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