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一年之計在於青──中國青少年足球現狀調查

看板B_supporters作者 (傷寒瑪麗)時間16年前 (2009/01/17 16: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羊城晚報 (2009-01-04 15:20)   新年伊始,在2008年“四大皆空”、亂象紛紜的中國足球不管願意與否,必須前行。   回望2008年,中國足球尤其讓人痛心的是青少年足球的敗落,而其他的敗落歸根到底 也與此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目前,包括中國足協在內的多個部門正在醞釀多項舉措,旨 在讓行政力量重新在青少年足球培養上發揮積極作用。   不過,在舉措落實之前,還是讓我們先近距離看看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現狀,也許發自 心裡的疼能讓行動的步子變得更快。這次的“口子”開在了遼沈大地,一塊中國足球的沃 土。可就在2008年,昔日“十連冠”遼寧足球隊遭遇了職業化之後的第二次降級。原因並 不複雜,在青訓體系被摧毀後,遼寧足球隊已經後繼無人。      2003年10月25日,在陽光燦爛的天安門廣場,1200多名少年兒童手持足球,高呼“熱 愛足球,增強體質”,由此拉開了《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計劃》啟動儀式的序幕。該 計劃的宗旨是把在英國和歐洲取得成功經驗的足球啟蒙教育計劃引入中國,培養青少年的 足球興趣,加快足球在校園中的普及,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為中國青少年足球運動與 國際接軌打下良好的基礎。   據介紹,這將是中國校園體育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普及面最廣的一項青少年足 球運動。其包括師生的專項培訓,國內、校際間的各種交流,夏(冬)令營,國際青少年 球員交流互訪,向國外足球俱樂部推薦優秀球員等。記者了解到,該計劃將在三年內推廣 到全國80個大中城市近萬所中小學,預計在15年的發展過程中,將會有3.7億青少年從中 受益。 ■現狀   這是一座球星輩出的城市。   2004年中國足球先生肇俊哲、2006年中國足球先生鄭智、2007年中國足球先生杜震宇 ,還有李金羽、李鐵、肖戰波……這一長串耳熟能詳的球員都有同一個故鄉──瀋陽。在 這裡,他們完成了足球生涯的啟蒙教育。   而在現在這個寒冬,我們在瀋陽尋訪球星的接班人時,失望、無奈、尷尬的情緒撲面 而來。   『球星搖籃』已沒了『足球小子』!   據瀋陽市足協的最新統計,2008年註冊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已從最頂峰的1500人直線 下降至不足100人。由於中國足球負面新聞不斷、形象跌至谷底,中國足協盲目將足球推 向市場,魚目混珠的足校利字當頭、廢人無數,家長、學生遠離足球已成事實。   市場的足校:燒錢、毀人,終被市場拋棄   與上世紀90年代末期,足球學校一哄而散遍地開花相比,它的死亡速度更快。遼寧省 鼎盛時期的七十多所足球學校目前只有高豐文足校、遼寧奧弘等少數幾家在苦苦支撐。   由前遼寧隊球員莊毅投資的瀋陽毅智足校當年是規模較大、辦學相對正規的一家,而 如今他在瀋陽東陵區的校區已變成了一所大學的分院,很難找到足球的味道。原國家隊主 教練高豐文投資的足校目前仍在堅持,但與以前二三百學員相比,現在只有不到二十人。   據記者了解,瀋陽市各足校招生困難始于2002年,當年瀋陽金德足校招生只有3人報 名,這種青黃不接的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成材率低、文化缺失是足校垮掉的根本原因。   『孩子們真是一批批地被廢呀!很難找到工作的他們成了地道的文盲加流氓。』一位 基層教練回想自己昔日的學生還惋惜不已。   因為中國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就二十幾家,每年吸納的隊員數量十分有限,大量足校學 生因沒有出路,不得不在十八九歲結束自己的足球生涯。   更為觸目驚心的是,絕大多數以『盈利』為目的足校在每年收到一萬至兩萬元不等的 學費後,孩子踢球怎樣、學習怎樣根本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如何克扣伙食費、訓練費則 成了足校經營者的主要心思。任何履歷的人都能當教練,文化課更是形同虛設。到頭來, 當大批球技和學業都被荒廢的廢才成為社會負擔後,利欲熏心、文化缺失、成材率低的市 場化青少年足球最終被市場拋棄。   遼寧省體育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梁殿乙說,大多數足校和家長都是抱著『一夜暴 富』的心態進入青少年足球市場的。孩子沒能擁有正規的校園生活,而是過起了『集中吃 住、集中學習、集中訓練』的三集中生活,而足校以盈利為目的、管理混亂,這種環境中 根本出不了人才。   政府的體校:一朝廢黜,百廢待興   當15年的市場青少年足球走向失敗時,足球重回『舉國體制』之聲漸響,但看看各省 市的體校足球,在荒廢了15年之後想回頭,只能從零開始。   梁殿乙說,遼寧省各市從足球職業化以來,就基本沒有足球隊了,這種空白一直持續 到2006年。   瀋陽市體校目前恢復了足球隊,但苗子已大不如前。瀋陽市體校足球隊主教練楊年訓 長期從事青少年足球訓練,他對記者說,1991年那時候,瀋陽市皇姑區體校僅貼出個招生 告示,一天之內就有96個孩子來報名。如今,只要能有人來踢,教練就像找到寶貝一樣, 根本沒有選材空間。前一段他用私人關係找到幾所足球重點學校,忙活了一大頓,只送來 了4個孩子。   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在遼寧省運會金牌槓桿的引導下,不管水平高低,已有十個市 恢復了青年足球隊,但由於三級訓練網中的縣區體校已嚴重萎縮,少年足球的情況更加糟 糕。以瀋陽為例,只有和平區體校一家還在抓少兒足球,其他縣區的足球教練大多待崗或 轉行,短時間內搭起足球的架子都很難。   社會的學校:想回歸、回歸難   在專業青少年足球被歷史拋棄,職業化青少年足球被市場拋棄後,像日本、韓國那樣 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被很多人視為中國青少年足球的必然選擇。但業內人士指出,在我國現 階段,教育、體育分屬兩個不同的政府部門,導致校園足球的開展存在天然障礙。   遼寧省體育局和教育廳在2003年確立了28所重點足球小學。2004、2005兩年,全省的 小學足球聯賽搞得轟轟烈烈。但到了2006年,隨著隊員們到了上初中的年齡,一支隊伍的 球員散落到不同的中學,隊伍自然就解體了。而且從初中開始,孩子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 ,校園足球到了初中就很難維系下去。   梁殿乙說,在目前的體制下,校園足球與競技體育還沒有結合點,在日本、韓國暢行 的學校足球不能簡單移植到中國。   原瀋陽金德隊球員曲南男2007年退役後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校園少兒足球上,他聘請 的四名教練每天都會在瀋陽市實驗小學和205小學免費教小孩踢球。但即使有足不出校就 能學足球的優越條件,能常年堅持的孩子也是寥寥無幾。   曲南男對記者說,實驗小學的球隊有二十幾人,但每天訓練都不能保証所有孩子都到 ,因為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多用點時間學習。   記者在實驗小學的訓練場現場看到,出席一天訓練的只有7名小朋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5.127
文章代碼(AID): #19SPLCI7 (B_supporters)
文章代碼(AID): #19SPLCI7 (B_suppo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