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 台灣老時光---跑啊!林和---台灣人的第一場馬拉松

看板B_supporters作者 (傷寒瑪麗)時間16年前 (2009/02/16 11: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時報  2007.05.05 台灣老時光---跑啊!林和---台灣人的第一場馬拉松 陳柔縉   在第一場允許台灣人參加的馬拉松賽中奪冠的林和,只是一個受雇於臺灣銀行的人力 車夫。賽前,沒有結伴,也沒有甚麼教練指導,他一個人利用夜晚風涼的時刻,練習了三 天……   當全台灣為林義傑的極地馬拉松成就喝采時,我暗自為「林和」著急起來。   林和名不見經傳,九十一年前只是一個受雇於臺灣銀行的人力車夫。當年台北街頭剛 有汽車沒多久,全台灣不超過三十部,有身分地位的商賈官紳往來,普遍乘坐人力車。現 代人常把人力車誤為三輪車,其實人力車只有後方兩輪,由車夫雙手握住腰前橫桿,以雙 腿為動力前輪。   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臺灣日日新報社舉辦「空前壯舉」的「????」(讀成 ma-la-son,即馬拉松)全島大賽。台灣民眾當時普遍對運動陌生,不知賽跑為何事,三 十六歲的林和可能因在官方的臺灣銀行工作,被日本職員勸進,才報名參加馬拉松賽,和 其他十六位台籍選手一起拉開台灣人九十年的馬拉松歷史序幕。   比賽不分性別年齡,   只分日本人、台灣人   現代馬拉松先於一八九六年成為國際奧運會的項目,逐漸傳向各地,抵達台灣已經一 九一○年代。之前台灣雖有各種團體辦各種賽跑,但沒有「????」的說法。到一九一六年 一月,現在台北重慶南路日籍商家組織的「府前會」才有一場名為「????」的比賽,分大 人和兒童組。大人組的路線,因為當時靠左行走,所以跑過現在的總統府前,便左轉愛國 西路,再左轉中山南路,最後往北直到圓山飯店(時為臺灣神社)。看不出有台灣人與賽 的蹤跡,不過,林和工作的臺灣銀行就在路線上,大概目睹了寒冬裡的這一場馬拉松。   三個月後,史上有台灣人參加的第一場馬拉松賽隆重熱鬧登場了。路線拉長達十二公 里左右,跑「三線道路」三圈。三線道路就是今天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和中山 南路圍起來的四方形馬路,都是有綠地綠樹相隔的林蔭大道。當時說起「三線路」,跟咖 啡店一樣,是摩登之地,只不過三線路鋪小砂石,不像今天是黑亮平整的柏油路面。   賽前預測,   六成看好日本選手   馬拉松比賽路線選當時最好的馬路,分組卻有點蹊蹺;不分甚麼性別或年齡,而是分 人種,日本人一組,台灣人一組。政商界寄贈許多獎品,竟有指定給日本組,堀井商會送 的銀盃就是其一。往九十一年前的那一只銀盃望去,折射的光如一粒沙,磨痛我的眼睛。 不過,年輕的林和大概想不到那些殖民地的幽怨,報名後,他就開始練習。沒有結伴,也 沒有甚麼教練指導,他一個人利用夜晚風涼的時刻,練習了三天。平時會沾一點的酒,暫 停了,改吃一點高麗人蔘。   日本人這邊,賽前拚命練習,報紙報導得也很拚命。除了訪問選手,知道被狗亂追亂 吠是練跑最困擾的事之外,還說握有「北部運動界?霸權」的鐵道部有十五人參加,淡水 稅關團又是如何冒雨練跑。報社並設有獎徵答,讓民眾預測台灣人和日本人的第一名成績 分別是幾分幾秒。結果,六成猜想日本人會跑快一、兩分鐘,其他四成才看好台灣人。   四月第四個日曜日(星期天)終於來了,二十三日比賽這一天,一掃月初的綿雨,爆 出攝氏三十二度的高溫,但仍然吸引數千民眾圍觀。全台沒幾部汽車,所以沒聽說有像現 在的交通管制。跑道沿邊有報社插的幾百面紅色旗幟。各路「應援團」(啦啦隊)也來助 陣,台中的帝國製糖會社就組了六十幾個人的大型啦啦隊,連夜揮師北上,為一位叫津村 的選手壯聲勢。一群日本小學生揮著紅旗,上寫白色英文字「HS」,為他們城南小學校的 老師加油。警察也出動,守衛審判席帳篷,不讓閒雜人等擾亂;西門町那邊的兩個藝妓卻 沒頭沒腦鑽進現在的衡陽路和中華路交口的審判席,被他們喝住:「非工作人員不准進來 !」沒想到藝妓卻嬌聲嬌氣說:「大人,可以啦。」害警察一時間反應不及,只有苦笑。   早上七點,沖天的四發煙火點燃比賽的緊張氣氛。八點,一堆選手已經擠滿台北廳前 ,也就是今天中山南路和忠孝東路口的監察院前面。他們胸前貼著、掛著或縫著邊長都二 十四公分的菱形白底黑字號碼布。算一算,日本選手有一百來個,台灣則少少十七人。   台灣人這一組先上場,八點五十四分,槍聲一響,林和與埔里來的原住民周金九、台 北的學生潘愛汝、安坑公學校老師胡李成、做生意的林榮朝和台北的農夫黃金水等十幾個 人往火車站的方向衝出去了。在他們前面,有一部腳踏車前導,背後另有汽車跟著。胸前 號碼布寫著「11」的林和一馬當先,很快把其他人甩開。林和第一圈跑過東門(今景福門 )時,出發點這邊的樂隊看見他,就開始大奏進行曲,群眾也拍手喊加油。如此三圈後, 林和衝過終點線,成績是五十一分四十一秒。   兩組冠軍皆任人力車夫,   賽後同車風光遊街   十點三十六分,換日本組上場。跑最快的藤岡計吉也是人力車夫,在台北醫院(今台 大醫院常德路舊館)供職,卻比林和慢一分半多,跑出五十三分十八秒。賽後,他與林和 同獲總督府第二號大官民政長官和夫人獎贈的花環,又一起搭上汽車,風風光光繞行三線 道路一圈。不過,這位二十八歲的藤岡先生心底卻不怎麼服氣,事後跟記者抱怨說,他賽 前禁酒色,以蛋補充營養,練習過三次,每次跑完三圈只需四十分,正式比賽失常,都怪 有認識的人給他加油,他必須「與之答禮」,才會輸給林和。   這一場馬拉松除林和為台灣人爭了一口氣,台灣人在賽外賽也贏了日本人。馬拉松賽 出發的地方,也就是現在中山南路和忠孝東路口,有一座「大島久滿次」的銅像。大島堂 堂六尺,所以主辦單位想出一個餘興節目,讓民眾來比身高。結果,三十七歲的沈賜記勝 出。   沈賜記跟林和不同,屬地方要人,時任後土龍區長(相當今苗栗後龍鄉長),他的兒 子沈珮錄戰後擔任過苗栗縣議長,他的孫女則嫁給剛剛新任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二哥。   沈賜記原本到台北辦事,預定前一晚就回後土龍,卻被兩個日本商店的人勸留下來比 身高,最後以一百八十六公分多擊敗群雄,比日本人居冠的一百八十公分高出許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96
文章代碼(AID): #19cDboIi (B_supporters)
文章代碼(AID): #19cDboIi (B_suppo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