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2425期 主後1998年8月23日 長中新校長萬榮華

看板B_supporters作者 (傷寒瑪麗)時間16年前 (2009/02/16 13: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台南長老教中學是1885年9月21日成立的(《教會史話》 309~311)。首任校長為余饒理 (George Ede),繼而掌校的有甘為霖、巴克禮、宋忠堅、費仁純(第二仟校長)、廉德 烈等人。1912年英國長老教會國外宣道會選派一位青年教育家赴台。此人就是萬榮華( Edward Band,1886~1971)。萬榮華回述說: 當時我適在劍橋西敏斯特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修完神學課程。先是在劍橋 女皇學院(Queens College)攻數學得學位,並在母校伯坎赫中學(Birkenhead School )任教一年。我早就決志要擔任教育宣教師(Educational Missionary)並向海外宣道會 登記。時我僅26歲,缺乏經驗尚待學習,然因台南有緊迫需要,遂 未得尋覓更合適的人 選,就委我斯職。 我於1912年11月17日抵達台南,受到熱烈歡迎,認為今後有人可以全力處理百廢待理 的校務矣。教士會先送我至日本學習日語。赴日前高金聲曾帶我去看東門外新校址。站立 城牆在竹林之外望見約十英畝的地,此將是教育下一代敬畏上帝的所在,亞伯拉罕及摩西 之思念、上帝的許諾.均湧腦海。自覺上帝確實給我一大機會辦學,來裨益教會加福於台 灣。我給友人寫道:「我猶如一初生嬰孩,擺在面前之每一事物皆決定一生之成敗。前輩 宣教師亦為此良機而鼓勵,本需一位較我為強者來擔任.然今我願效力,我不欲使極大關 心此工作的同仁失望,尤不願使賜給我此一良機之上帝沮喪.請多代禱俾我忠實勿懈。」 1914年9月我自日本歸來,接宋忠堅牧師(Rev. Dliiican Ferguson)出任校長。學 生約60名.全體寄宿校內。我必須維持此校不致低於官立學校水準。我曾記下:「欲使教 會學校完成使命,必須給予學生較官立學校為好的德性訓練(Moral training)。若僅力 於與官立學校競爭、只求學校之擴大,而忘懷精神與德性之薰陶,則不如停辦為佳。為此 ,學校需要優良教員的陣容,有深厚宗教修養與道德文章為世器重的教員,將得學生的敬 重,也將對教曾的未來有深刻不止的影嚮」。(Edward Band. Reminiscences .p.10~12 ) 1915年1月新校舍動工。首先建築兩排,每排有教室兩座,又建兩排宿舍,最後修建 大禮堂,1916年4月完成(參見《教會史話》 316),學生們奔馳歡樂於前所未有之兩座 廣大操場。操練、體育、足球(football)都組織起來,足球是我引入台灣的。當初學生 赤足踢球,毫無痛苦,稍後出外和他隊競賽,多年享有常勝的記錄……,萬校長自1912年 抵台,至1940年離去,其回憶錄(Reminiscences)值得再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96
文章代碼(AID): #19cFrgR6 (B_supporters)
文章代碼(AID): #19cFrgR6 (B_suppo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