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晚社論]丟臉,大人教小孩作假
【聯合晚報╱社論】 2010.05.25 02:15 pm
台北市教育盃小學足球賽的「假球」事件,現在有人主張送國際足球總會裁定。鬧到如此
地步,中華足協說不太恰當,也有家長說太誇張。
實在不恰當,也實在很誇張。為了能雙雙晉級,由家長和教練指導小孩上場敷衍踢和,這
樣恰當嗎?把踢假球說成是「戰術運用」,這樣不誇張嗎?最惡劣的是,連主辦的教育局
都沒擔當,寧可大事化小,這樣算是教育的示範嗎?網路上罵聲不斷,這真是當今教育和
體壇風氣的一次現形記!
這件事現形了兩個現象:一是為求勝而不擇手段;二是和稀泥,上下串聯作假,各方心知
肚明,但積沿成習也就不以為意。這兩種現象,老實說吧,大家都很熟悉。古早的學校裡
,督學來了,老師叫小朋友把參考書藏起來。現在的學校裡,為了應付各種甄試入學,學
生作品由大人協助施力,甚或全校的計分排名都設計成替特定學生「助一臂之力」。這些
例子,不是很多學生從小的親身經歷嗎?甚至「體制作弊」都不以為奇。也難怪,受如此
「薰陶」長大成人之後,當了教練當了家長,會教小孩「不要進攻,不要得分,兩隊都晉
級不是很好嗎」!
兩隊都晉級當然很好,那麼,當職業球員的,賺點外快,打球放水一點,又有什麼不好呢
?「運動員精神」難道能在這種狡辯之下成立嗎?也所以,這次事件中不肯善罷干休的人
說,取巧者若不受罰,難道全力以赴的選手是笨蛋嗎?
但這正是社會集體和稀泥風氣的可悲之處,是家長眼裡只有功利主義的可悲之處,也是理
應培育運動員精神卻始終不爭氣的體壇可悲之處:全力以赴的,被視為傻瓜;取巧得勝的
,叫做「有辦法」;據理力爭想要辨明是非的,是不識時務。
從政壇到體壇到杏壇,台灣每天上演各種作假的戲,大家行禮如儀,不撕破臉也就一團和
氣。但堅持不懈的美德,追求真相的勇氣,也就在這種汙染下漸漸失落了。如果我們還記
得觀看蘇麗文奮戰時的感動,希望下一代做人誠實正直,就不要再和稀泥下去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85.189
B_supporter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