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 陳重嘉》從吳俊良的離職談起

看板BabyBears作者 (陽春麵)時間15年前 (2009/10/12 19: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aseballNEWS 看板] 作者: Adven (電風扇) 看板: BaseballNEWS 標題: [雅虎] 從吳俊良的離職談起 時間: Mon Oct 12 13:30:52 2009 http://tw.sports.yahoo.com/cpbl/blog/cpbl_chen/330.html [雅虎] 從吳俊良的離職談起 作者:陳重嘉 | 發表時間:2009/10/12 對現在年輕的球迷來說,吳俊良這個名字可能引起不了多大迴響,但 對曾走過中華職棒簽賭事件之前黃金時期的球迷來說,吳俊良一度是 本土頭號強投的代名詞,用不精確一點的說法來形容,職棒 7-9年的 吳俊良,地位就如同今日獅隊的本土一號強投潘威倫一般。 吳俊良和張泰山同年進入職棒,職棒七年一投一打兩大新人,最後新 人王被泰山拿走,之後兩人的際遇也大不相同,相較於泰山目前仍是 中職人氣強打者,吳俊良卻因為不明的傷痛影響(並非球場上的傷害 ,之後診斷出為先天性胸椎狹窄),被迫在邁向高峰的路上就提前離 開戰場,職棒10年後出賽就不多,最後在職棒14年提前脫下球衣,轉 任教練,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在統一球團的安排和規劃下,吳俊良有計劃性地被以投手教練的方向 培育著,多半是搭配外籍投手教練,擔任協助及溝通的工作,而對他 自己來說也是向洋和尚挖寶學習的機會,從新聞媒體的一些報導來看 ,吳俊良算是學得蠻認真,而且成效看來也不壞,眼看就要成為一名 可獨當一面的投手教練。 而統一卻在長年裁培後、在球季仍在進行之時、在總冠軍賽開打之前 ,以「吳俊良需要休息」一辭,解任吳俊良一軍投手教練的工作,調 往二軍,或甚至有傳言指出球季結束後便會結束雙方的賓主關係。 我想我應該先說明,我對於統一打算炒了吳俊良這件事本身一點意見 也沒有,球隊是他的,統一並沒有必要終身聘用任何人,球隊想要換 新的教練,想要用誰,不想用誰,覺得用誰更好,那都是老闆的事, 他是老闆,我只是鄉民,當然是他說了算。 雖然吳俊良過去有很大的成就,又或許他對部分統一獅迷有很重大的 意義,但當球團覺得他不適合時,分手是唯一的結局。 但既然我是鄉民,也代表著我有不負責任批評的權力,統一雖然一向 是中華職棒中的優質球隊,對台南主場的在地化經營,對球員的照顧 以及領先各隊的薪資水準,一向都受到好評。但不知為什麼,這支球 隊卻也同時是一支在人事行政上手腕非常粗糙的球隊,從過去的三寶 事件,最近的陳家偉、朱尉銘,一直到吳俊良,我真的很好奇,這支 球隊到底是怎麼看待球迷的情感的?過去人們常用公務員球隊來形容 統一球員欠缺激情的表現,但現在看來,真正以公務員態度在行事的 ,或許是球隊的管理階層才對。 我再強調一次,我對統一獅解任吳俊良並沒有意見,但至少你要給球 迷一個可以信服的理由,而不是拿連小學生都不相信的理由隨便搪塞 ,在躲個幾天媒體等風頭過去了就一切搞定,媒體可能是善忘的,但 球迷的支持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撕傷中被損耗。 如果今天是說雙投教反而造成指令混亂,你要炒吳俊良,ok;或者你 另外延攬了一位更有經驗,更有能力的投手教練來換掉吳俊良,沒問 題;或者你就是覺得吳俊良帶起來效果不好,決定重新培養一名未來 的投教,然後在球季結束後重新讓經驗不足的新投教上路,那好,我 也能接受。 但今天卻是在總冠軍賽開打前陣前換將,讓數月前才剛轉任教練職, 或許自己都還搞不清楚狀況,今年才27歲的鄭博壬接任投手教練一職 ,這合理嗎?是鄭博壬的上任會成為球隊在總冠軍戰的祕密武器?還 是吳俊良做到球季結束會有什麼恐怖的事要發生? 先生,為什麼您要這麼著急呢? 從媒體報導看來,鄭博壬自己其實也是感到惶恐而且不確定能做出什 麼貢獻,但球團還是這樣做了,是不是代表著其實球團根本不重視這 個位置上擺的是什麼人,只要不是球團有意見或不喜歡的人就好了, 那麼,總冠軍在球團心裡的真正重量,其實也就不言可喻了。 再進一步談,台灣球隊對於教練的養成究竟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 有什麼理由一個球員退役後立刻就能成為一名稱職的教練呢?球員生 涯表現好壞其實並不是重點,有的名人堂球員無法教導別人複製自己 的成功,相對的也有生涯表現奇差的球員,因為自己天份不足,反而 更懂得如何調整和改善別人缺點,但除非是在球員時期就抱持著未來 要成為優秀教練的想法持續進修,否則我實在不能理解今天是球員, 明天就變教練,會是一個正常的培訓人材管道。 台灣職棒的小聯盟和業餘體系並不夠健全,所以由球員轉任的教練多 半也沒有機會從基層累績經驗,而是直接被推上職棒戰場,這樣的教 練能給需要調整的球員多少幫助,其實是很讓人存疑的,而這也正對 照出統一多年來對吳俊良的裁培,在現今的職棒中,是多麼珍貴的一 件事。 一個聯盟想要整體的實力提升,除了球員本身要努力之外,身負指導 責任的教練們其實更關鍵,但相對於近年來球員的成長,說實在的, 教練們的程度仍然沒有改善多少,而這又和我們根本沒有確實的教練 培育管道有關,每年看到會自行進修或出國吸收經驗的教練可說是屈 指可數,閉門造車的結果就是看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出現在台灣 職棒的真實賽場上。 曾經我以為土洋共治兼練功的吳俊良模式會是一條明路,但看到的卻 是這樣的結果,怎麼能不讓人感到灰心呢。 吳俊良只是一個個案,相信他仍然有在其他地方找到新工作的機會, 但如果中職不能真正思考教練培訓和提升的重要性,有朝一日,教練 的水準或許會成為整個聯盟進步的最大阻礙。 【2009/10/12 Yahoo!奇摩運動-名家專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3.61.131.30 Adven:轉錄至看板 Lions 10/12 13:35 Adven:轉錄至看板 Baseball 10/12 14: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60.172
文章代碼(AID): #1AqmnOzh (BabyBears)
文章代碼(AID): #1AqmnOzh (BabyB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