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經濟學專家信我
大一經濟學原理只上了一學期 下學期翹光沒去上幾次
大二個經拿C+ 總經只去考了期中期末 沒去上課
===========
一、 先強調這不是「完全競爭市場」
首先,我們必須先說明自由球員不是 完全競爭市場。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商品是同質的,買賣雙方均為價格接受者。
但職棒球員明顯具備「高度異質性」:
黃子鵬的商品特質:
「本土」、「低肩側投」、「年均100+局數」、「無洋將名額限制」。
選手們不是超市裡的礦泉水,無法被輕易替代。
因此,我們不能用一般商品的供需曲線來評估他的價格。
==========
二、 黃子鵬的定位是細分市場下的「完全獨佔(Monopoly)」
這是分析黃子鵬合約價值的唯一重點。
在今年的自由市場中,雖然有四位球員,
但只有黃子鵬一位先發投手,其他三位皆為野手。
這導致了市場被分割為兩個子市場:
。野手市場: 屬於寡佔或壟斷性競爭。
有三位選擇(替代品),球隊若簽不到A,還有B或C,或者可以用洋砲替代。
。本土先發投手市場: 屬於完全獨佔(Monopoly)。
【理由】
▓供給側:
市場上能吃下100局以上的本土先發投手,供給量為 1(黃子鵬)。
▓制度性壁壘:
中職的洋將名額限制創造了強大的壁壘。
洋投雖然能吃局數,但會佔用名額。
本土先發投手的最大價值在於「釋放一個洋將名額給牛棚或洋砲」。
▓獨佔定價能力:
作為唯一的供給者,黃子鵬及其經紀公司擁有極強的定價權。
獨佔廠商的定價法則永遠是 P > MC(價格高於邊際成本)。
★結論:
他的價格包含了巨大的稀缺租值。你看到的高價,其實是買下這個獨家供給的入場費。
=============
三、 買方視角:台鋼雄鷹的「正向外部性」「邊際效益」
從需求端(球團)來看,這是一個寡佔市場。只有六支球隊有能力購買。
為什麼是台鋼雄鷹開出5年6600萬?這可以用「正向外部性」、「邊際效益」的概念解釋:
▓正向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
黃子鵬是高雄人,台鋼作為高雄球隊,簽下他能帶來「戰績」以外的票房與行銷紅利。
這些額外收益拉高了台鋼的願付價格。
▓邊際效益遞減原理:
「相對」投手王國(老五隊)來說,黃子鵬對於台鋼雄鷹(新球隊缺乏長局數本土投手)
來說,黃子鵬是「雪中送炭」。他能直接解決輪值崩盤的風險,邊際效益極高。
==============
四、 是否溢價?(Premium Assessment)
答案是:有溢價,但這是「合理且理性的溢價」。
若我們將「合理價格」定義為球員WAR換算的薪資,
黃子鵬的合約均薪可能會高於純粹數據換算的價值。
這多出來的部分(也就是大家一直該的溢價),是由以下幾個經濟因素組成的:
▓獨佔溢價(Monopoly Premium):
因為他是市場上唯一的長局數先發。若你想買「本土100局」,
你別無選擇,只能接受獨佔價格。這不是白癡溢價,是經濟學的壟斷力。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的轉嫁:
通常長約風險由球團承擔。
台鋼願意給出5年長約,等於球團承擔了未來黃子鵬受傷或退化的風險,
以換取他現在的加盟。這是一種將風險成本貨幣化的體現。
▓贏家的詛咒(Winner's Curse)存在於此例嗎?
在競標理論中,標得商品的人往往是出價最高、甚至出價過高的人。
但在黃子鵬的案例中,考慮到台鋼極度缺乏工作馬屬性的投手,
這筆錢買的不是純粹的WAR數據,還有「球隊運作的穩定性」、「魔鷹的可能」。
總結
黃子鵬處於「完全獨佔」的子市場。
有沒有溢價? 有,而且絕對高過他的帳面數據價值
為什麼? 因為他賣的不是「投球局數」跟「WAR」,
他賣的是「中職規章與環境下的本土先發稀缺權」。
在洋將名額受限的制度下,一位能穩定吃局數的本土投手,
其經濟價值包含了「省下的洋將名額」的機會成本。
--
============
本文禁止 cc001225 發表任何高見
包含且限於 推 噓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106.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XXXX/M.1763705812.A.678.html
BaseballXXXX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