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旅外vs留中職的比較

看板BaseballXXXX作者 (松鼠)時間59分鐘前 (2025/11/22 17:33), 36分鐘前編輯推噓15(17262)
留言81則, 13人參與, 10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2019年開始進入中職的那批,因為還沒有人進去國內FA資格就不討論了 而中職是自2014開放高中生選秀 因此我們拿2014-2018加入職棒的球員來比較 有國外開價卻選擇留在中職的有以下4位: 陳韻文、廖建富、古林睿煬、戴培峰 而選擇旅外的有以下10位: 黃暐傑、郭俊麟、宋家豪、林凱威、宋文華、廖任磊、鄧愷威、王志庭、林鋅杰、呂彥青 若將成功失敗與否的定義為「生涯薪資收入」 留在國內的陳韻文、廖建富都已經簽大約 戴培峰也快要進入FA,預期也會有不錯的大約 古林則是成功入札日職也是拿了大約 留中職發展成功的機率為「100%」 而旅外的這幾位,除了宋家豪和鄧愷威 其他的「每一位」都是受傷後從此一覺不振,也再沒機會簽大約 發展都輸給中職這四位旅外料 旅外發展成功的機率為「20%」 留中職這四位都是高中受過大傷,進職棒後也有大大小小的傷,但「成功率仍是100%」 結論: 選擇旅外,不只成功率只有20%,失敗後回中職還會喪失巔峰期FA拿大約的機會 但是留在中職,你絕對是球團最保護,最有養成計劃的大物,不只有機會入札,還能累積 FA年資拿大約 你說旅外有機會站穩日職,上大聯盟? 你有這個實力的話,進中職後也絕對能夠入札旅外,而且入札的合約也一定比同期從小聯 盟or日職二軍爬上來的還高薪 除了「夢想」、「海外頭銜高人一等」,現實結果已經告訴你留中職對生涯發展絕對比較 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74.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XXXX/M.1763803982.A.CE9.html

11/22 17:37, 55分鐘前 , 1F
不知道國內的運科器材跟國外差多少
11/22 17:37, 1F

11/22 17:39, 53分鐘前 , 2F
器材差多少不知道,但成績看得到
11/22 17:39, 2F

11/22 17:42, 50分鐘前 , 3F
說中職器材比小聯盟差的,有辦法列舉出來差在哪嗎?
11/22 17:42, 3F

11/22 17:43, 49分鐘前 , 4F
何況如果自詡器材好,結果成績打出來比較爛,那是什麼問
11/22 17:43, 4F

11/22 17:44, 48分鐘前 , 5F
題?是器材買錯還是不會用?那就算器材好有什麼用
11/22 17:44, 5F

11/22 17:46, 46分鐘前 , 6F
要說哪邊比較好,也請具體講出來差異在哪,而不是猜測
11/22 17:46, 6F

11/22 17:47, 45分鐘前 , 7F
不是中職比較保護的問題 是競爭差太多 中職沒甚麼競爭
11/22 17:47, 7F

11/22 17:47, 45分鐘前 , 8F
就張嘴隨便亂講。那還不如成績說話更客觀
11/22 17:47, 8F

11/22 17:47, 45分鐘前 , 9F
甚至是同額競選 大聯盟每個位置都有上百位頂級新秀在搶
11/22 17:47, 9F

11/22 17:48, 44分鐘前 , 10F
你的成功跟失敗定義和標準是什麼?
11/22 17:48, 10F
累積薪資收入

11/22 17:50, 42分鐘前 , 11F
氣成這樣,我是認真在問器材方面的事情而已XD
11/22 17:50, 11F

11/22 17:50, 42分鐘前 , 12F
客觀數據,可能是比較樣本數足夠下,當初評價跟簽約金
11/22 17:50, 12F

11/22 17:51, 41分鐘前 , 13F
差不多的人,最後生涯成績或薪資
11/22 17:51, 13F

11/22 17:51, 41分鐘前 , 14F
我不是說你,我是說一堆人都在說中職器材差
11/22 17:51, 14F
※ 編輯: alrin891202 (140.116.29.219 臺灣), 11/22/2025 17:53:42

11/22 17:53, 39分鐘前 , 15F
器材台灣真的輸啊 台灣有好幾隊到現在還是只有Trackman
11/22 17:53, 15F

11/22 17:53, 39分鐘前 , 16F
撐場面
11/22 17:53, 16F

11/22 17:53, 39分鐘前 , 17F
去國外想變更強礙到你了喔 笑死
11/22 17:53, 17F

11/22 17:54, 38分鐘前 , 18F
你確定只有Trackman?而且小聯盟器材是多那些?
11/22 17:54, 18F

11/22 17:54, 38分鐘前 , 19F
再說比較強,目前是強在哪裡?
11/22 17:54, 19F

11/22 17:54, 38分鐘前 , 20F
要說成績的話,黃算失敗嗎,他小聯盟成績很好耶
11/22 17:54, 20F
※ 編輯: alrin891202 (140.116.29.219 臺灣), 11/22/2025 17:55:13

11/22 17:55, 37分鐘前 , 21F
頂級的一定是旅外,但次一級的呢?
11/22 17:55, 21F

11/22 17:57, 35分鐘前 , 22F
黃暐傑已經32歲了,他年輕的時候運科也還草創啦
11/22 17:57, 22F

11/22 17:57, 35分鐘前 , 23F
撈哥沒旅外會有現在的成就嗎 我不覺得
11/22 17:57, 23F

11/22 17:58, 34分鐘前 , 24F
你講的都已經是30歲以上的人啊
11/22 17:58, 24F

11/22 17:59, 33分鐘前 , 25F
如前幾樓所說 本來小聯盟有五個層級 要上去本來就比較
11/22 17:59, 25F

11/22 17:59, 33分鐘前 , 26F
困難
11/22 17:59, 26F

11/22 17:59, 33分鐘前 , 27F
撈哥那年代又不能選秀...要怎麼比?
11/22 17:59, 27F

11/22 17:59, 33分鐘前 , 28F
十個成功兩個算是很合理的數字
11/22 17:59, 28F

11/22 18:02, 30分鐘前 , 29F
你拿1A聯盟的成功跟3A的比成績滿不合理的,當然如果
11/22 18:02, 29F

11/22 18:02, 30分鐘前 , 30F
要比薪資確實留中職的大勝沒錯
11/22 18:02, 30F

11/22 18:03, 29分鐘前 , 31F
工作打職棒不就是為了錢 當然比收入
11/22 18:03, 31F

11/22 18:03, 29分鐘前 , 32F
能活著回來的錢都不會少吧 呂回來月薪也是30起跳
11/22 18:03, 32F

11/22 18:04, 28分鐘前 , 33F
但如果你要說收入,鄧可能還輸一堆中職的,可是你會
11/22 18:04, 33F

11/22 18:04, 28分鐘前 , 34F
覺得他失敗嗎
11/22 18:04, 34F

11/22 18:05, 27分鐘前 , 35F
樓上,我說鄧是成功的阿,看清楚
11/22 18:05, 35F

11/22 18:05, 27分鐘前 , 36F
林凱威月薪比戴高,但你覺得戴成功林失敗
11/22 18:05, 36F

11/22 18:05, 27分鐘前 , 37F
呂就算回來拿30,他也比同期少了5-6年資,基本上不可
11/22 18:05, 37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38F
major的薪資是最優的 有這個誘因一定還是會有很多頂
11/22 18:06, 38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39F
級的選手想直接去
11/22 18:06, 39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40F
我知道啊,但是照你的收入標準,鄧應該是失敗的,可
11/22 18:06, 40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41F
是你認為他成功
11/22 18:06, 41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42F
所以才會問你標準到底是什麼
11/22 18:06, 42F

11/22 18:06, 26分鐘前 , 43F
不可能FA拿大約了,這樣算成功嗎
11/22 18:06, 43F

11/22 18:07, 25分鐘前 , 44F
那鄧也拿不了大約,你覺得他成功嗎
11/22 18:07, 44F

11/22 18:07, 25分鐘前 , 45F
因為鄧預期能領不少大聯盟底薪啊…看得懂嗎
11/22 18:07, 45F

11/22 18:07, 25分鐘前 , 46F
除非你中職可以像韓職這般輸出 選手直接拿大聯盟約
11/22 18:07, 46F

11/22 18:08, 24分鐘前 , 47F
鄧應該是可以生存個三五年就算很成功了 大不了轉牛看
11/22 18:08, 47F

11/22 18:08, 24分鐘前 , 48F
能不能撐更久
11/22 18:08, 48F

11/22 18:08, 24分鐘前 , 49F
大聯盟底薪70幾位鎂欸,這就是大約了啊,跟中職比
11/22 18:08, 49F

11/22 18:08, 24分鐘前 , 50F
啊你就討厭他們了 領多少跟你也不一定有關係嗎 而
11/22 18:08, 50F

11/22 18:08, 24分鐘前 , 51F
且她們也清楚自己的成本跟代價吧
11/22 18:08, 51F

11/22 18:09, 23分鐘前 , 52F
他現階段就還沒有真的有實績啊,怎麼預期也變成蓋棺
11/22 18:09, 52F

11/22 18:09, 23分鐘前 , 53F
論定了
11/22 18:09, 53F

11/22 18:09, 23分鐘前 , 54F
不然先打中職 過了養成年歲 再去打小聯盟 這個真的不會
11/22 18:09, 54F

11/22 18:09, 23分鐘前 , 55F
有人選
11/22 18:09, 55F

11/22 18:09, 23分鐘前 , 56F
所以這標準不就是浮動的嗎
11/22 18:09, 56F

11/22 18:10, 22分鐘前 , 57F
廖任磊不是高中去日本讀書 選秀進巨人?
11/22 18:10, 57F

11/22 18:10, 22分鐘前 , 58F
不然你把鄧拿掉啊..那成功率就是10%,還是比不上中
11/22 18:10, 58F

11/22 18:10, 22分鐘前 , 59F
職100%
11/22 18:10, 59F

11/22 18:10, 22分鐘前 , 60F
這就是我想講的
11/22 18:10, 60F

11/22 18:11, 21分鐘前 , 61F
我覺得鄧是成功的啊,問題是你的標準很模糊
11/22 18:11, 61F

11/22 18:11, 21分鐘前 , 62F
啊怎麼鄧拿掉了 大家都不要旅外就好了啊
11/22 18:11, 62F

11/22 18:12, 20分鐘前 , 63F
要比較就是等這批球員都退休再來比,但目前就是只能
11/22 18:12, 63F

11/22 18:12, 20分鐘前 , 64F
以2014-2019這批阿...看得懂嗎
11/22 18:12, 64F

11/22 18:13, 19分鐘前 , 65F
講的最斬釘截鐵的不就是這篇嗎…
11/22 18:13, 65F

11/22 18:13, 19分鐘前 , 66F
如果真的要比較生涯收入
11/22 18:13, 66F

11/22 18:15, 17分鐘前 , 67F
不對啊 都說總收入結果沒看到任何數字 簽約金跟年薪在
11/22 18:15, 67F

11/22 18:15, 17分鐘前 , 68F
11/22 18:15, 68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69F
你就先射箭再畫靶要比什麼
11/22 18:17, 69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70F
其實不太認同最後那兩句 因為旅外的目標就是在大聯盟站
11/22 18:17, 70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71F
穩拿大約 只是競爭的人更多 更困難
11/22 18:17, 71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72F
而不是什麼高人一等的想法
11/22 18:17, 72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73F
就算留中職 休季也能花錢出國學不一樣的訓練
11/22 18:17, 73F

11/22 18:17, 15分鐘前 , 74F
林凱威 呂彥青哪有失敗,回來成績不錯薪水又高欸
11/22 18:17, 74F

11/22 18:18, 14分鐘前 , 75F
薪水高有一開始待中職打到FA的高嗎
11/22 18:18, 75F

11/22 18:18, 14分鐘前 , 76F
血郭旅日那幾年我記得年薪也都是5000萬日幣起跳欸
11/22 18:18, 76F

11/22 18:19, 13分鐘前 , 77F
旅外回來幾乎跟FA無緣了 除非很早就回來
11/22 18:19, 77F

11/22 18:19, 13分鐘前 , 78F
而且簽約金我記得也不少
11/22 18:19, 78F

11/22 18:21, 11分鐘前 , 79F
頂級料在台灣球團會保護,去國外就是大煉蠱。所以存活率自
11/22 18:21, 79F

11/22 18:21, 11分鐘前 , 80F
然差異很大
11/22 18:21, 80F

11/22 18:22, 10分鐘前 , 81F
5000萬日幣是簽約金 年薪一開始是1200萬日幣
11/22 18:22, 81F
文章代碼(AID): #1f8ODEpf (BaseballXXXX)
文章代碼(AID): #1f8ODEpf (Baseball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