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浴火重生的日爾曼坦克--完全的4-4-2(1)

看板Bundesliga作者 (Mango0831)時間20年前 (2005/10/10 22:50),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了今年聯邦盃的德國隊,心中的冷靜連自己都驚訝,也許是自己夢想當球評的心態作祟吧,對於德國隊於聯邦盃的賽果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 雖然聯邦盃是個雞肋比賽,實際上在FIFA的努力之下,不僅僅是日本,墨西哥等實力稍遜的隊伍全力以赴,阿根廷與巴西也是精銳盡出,因此本屆聯邦盃可說是德國隊在世界盃之前最佳的實力測試機會。或許我的心中,還是冀望德國隊在世界盃的表現吧!對我而言,賽果只能是其次,重點是,Klinsmann到底肚子裡有多少料,能為日爾曼騎士團帶來了多少利多。 Klinsmann可以說是一個奇葩,他的國際化與自由奔放,甚至帶點理想化的浪漫個性,是嚴謹習慣的日爾曼人少有的,也因此他的作風與前幾任教練有著極大的差異。從Vogts開始,德國國家隊就已經是支極度重視球員經驗的隊伍,因此隊員年紀普遍偏高。而傳統的自由人打法+3-5-2陣型,更是歷經三任總教練,二十年以來不變的傳統。但如今在金色轟炸機執教下的德國隊,卻有了革命性的轉變,那就讓我們從陣型的沿革,來談近20年的德國國家隊吧。 Beckenbauer的掃把腳(sweeper)陣型 Beckenbauer是德國足球史上最偉大的自由人(freeman,關於自由人的部分容後再述),而德國隊這種自由人的打法大概也是從此時確立,但足球皇帝所詮釋的自由人在場上並不全然是sweeper的角色。 也許是Beckenbauer過去在球員的角色與球隊打法演變使然,他執教德國國家隊時,雖然使用的陣勢有4-4-2,3-4-3,4-3-3,5-3-2等,但後防線的sweeper走向卻是確定的。86年世界盃的Jakobs,88年歐洲國家盃的Herget,以及90年世界盃的Augenthaler為最主要的sweeper代表。Th. Berthold,Buchwald,Kohler等則是前後期的後衛主力。 在進攻方面,在84~86年則是單前鋒雙前鋒的交互運用,若單前鋒則多為Rummenigge,配上兩個邊鋒,多是Littbarski與Allofs,Voller,Brehme等人的輪替。雙前鋒時則多為Rummenigge與Voller。而88~90年則就是著名的Klinsmann 與Voller的天王組合。而此間的中場變化較大,總體來說,86年世界盃的德國隊中場是採Brehme,Matthaus,Magath,Kh. Forster的菱形站位。90年世界盃則是以Brehme,Matthaus,Reuter,Reuter等人為主力,控制力極強的五人中場。 整體而言,Beckenbauer執教時期的德國隊人才輩出,打法也非常全面。縱使後衛採sweeper站位,但無論攻防,都不會將重心完全集中在一兩位球員身上。即使有自由人踢法的概念,卻也沒有特別側重哪一位球員,而且以有經驗老將為選材主力的習慣,在皇帝執帥印任內也不明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78.129.108

10/10 23:19, , 1F
厚...終於開始寫了。 
10/10 23:19, 1F

10/10 23:41, , 2F
秘書要教我排版嗎XD
10/10 23:41, 2F

10/11 00:21, , 3F
看起來確實是很需要重新排版...XD
10/11 00:21, 3F

10/11 01:36, , 4F
推~
10/11 01:36, 4F

10/11 03:49, , 5F
90世界盃 Reuter一個當兩個用XD?
10/11 03:49, 5F
文章代碼(AID): #13Id_58F (Bundesliga)
文章代碼(AID): #13Id_58F (Bundesl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