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李居明與馬丁利──談精神指標

看板CPBL作者 (SGS)時間16年前 (2009/02/05 07: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李居明與馬丁利──談精神指標 作者:陳文瀾 | 發表時間:2009/02/01 | 推薦數:7 | 回應數:7 由關係企業YES電視台所轉播的紐約洋基隊比賽,球賽前必定有球隊歷史畫面回顧,鏡頭開始於貝比.魯斯(Babe Ruth),接著是迪馬喬(Joseph DiMaggio)、曼托(Mickey Mantle)、傑克森(Reggie Jackson)的影像,最後結束在晚近最受歡迎的球員Derek Jeter身上。 這些球員不只代表洋基隊光輝的歷史,更是洋基隊的精神指標。企業如此,球隊也是這般,都是以少數菁英為核心所打造的組織;洋基隊以Jeter為領袖,而陳金鋒、彭政閔分別是La new熊隊、兄弟象隊的招牌,無人可取代其地位,即使他們缺席,精神仍與隊友、球迷同在。 一支球隊想塑造明星球員,已屬不易,想擁有堪稱精神指標的超級巨星,更可遇而不可求;這些巨星不但得長期表現穩定、紀錄輝煌卓絕,帶領球隊攀登巔峰,還得行端品方、形象良好,對隊友、球迷有強大號召力,還能得到跨球隊球迷的敬重,甚至一言一行都足以影響棒壇。 依照職棒生態,精神指標通常是野手、教練,而在台灣職棒,更須是本土選手;畢竟,即使是主力先發投手與出場最頻繁的終結者,比賽局數仍遠遠比不上一線野手。或許,統一7-11獅隊成軍以來,球迷人數始終無法成為第一,關鍵原因之一在於,頭牌本土球員如謝長亨、潘威倫,都是投手。 至於興農牛隊,黃忠義、張泰山都具有成為精神指標的條件,但黃忠義無法跨越球隊鴻溝,前些年的張泰山失於言行輕佻、國際賽表現欠佳,導致他們僅止於方面人物;或許在一、兩年後,謝佳賢更可能成為興農牛隊的精神指標。 精神指標人物難以養成,所以軟體銀行老闆孫正義,仍以高銜委諸退休的王貞治,讀賣巨人隊也藉由讓王貞治擔任退休球員會會長,不讓軟體銀行鷹隊獨占「OH桑」的光環。 二○○八年球季,洋基隊最大的損失,莫過於未能留住板凳教練馬丁利(Don Mattingly)離開;馬丁利是洋基隊八○年代的王牌球員與隊長,在紐約號稱「比冰淇淋還受歡迎」,更是許多中壯年洋基迷的精神寄託。 但洋基隊與馬丁利好聚好散,球迷們都相信,假使現任總教練喬拉帝(Joe Giradi)因戰績不佳而解職,馬丁利將是繼任人選。 兄弟隊一直保持前總總教練曾紀恩副領隊的頭銜,目的也在借助他的盛名,凝聚球隊、球迷向心力,但在最近一波裁員潮中,卻將也曾是兄弟象隊象徵的首席教練李居明解職,竟然連個虛銜都沒給,可說令人不解。 http://tw.sports.yahoo.com/mlb/blog/cpbl_kao/229.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48.148
文章代碼(AID): #19YYZKWb (CPBL)
文章代碼(AID): #19YYZKWb (C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