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BL] 「郭源治和劉秋農」──日本職棒與業餘棒球界兩位值得學習
經營評論家 岡本博志 著 \ 陳明言 譯
不期而遇的棒球人生
郭源志於1956年在台東市出生,出身於少數民族的阿美族。那時候的台灣還算是貧困的時
代。不只是他的家族,住在台東的少數民族都生活在貧困的環境裡。
台東是二次大戰後台灣最早有少棒興起的地區,郭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為少棒球員。高個
子的他,早就是嶄露頭角的投手了。
由於少棒運動的興起,政府也積極參與推展棒球運動,台灣的基礎棒球也跟著快速發展開
來。少棒(Little League)以13歲以下小學生為主;青少棒(Senior League)都在
13-15歲;青棒(Big League)16-18歲之間。郭11歲還是小學6年級時就轉校到台中,再
進入華興中學。
另一位,劉秋農自嘉義市的小學、中學畢業之後,進入台北的華興高中,兩人不期而遇成
為同學,雙雙歷經三級棒球的基礎訓練。
劉在棒球世家長大,父親劉麟是嘉義農林棒球隊1931年夏季出賽甲子園中等學校棒球選手
權大會榮獲亞軍的投手之一,七年前過世以前對於台灣棒球著有貢獻,如今在台灣棒球界
更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秋農的兄長(思義)也是很熱心的國手級棒球選手。跟他相比,
秋農對棒球比賽特感興趣,但每當練球時卻又是興趣缺缺,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的興趣是
多方面,而當時他也只想把書念好。
華興高中是宋美齡夫人所創立的,該校揭櫫的教育目標是培育文武雙全的學生為目的。兩
人被公認是很有前途的新生,被該校棒球部所吸收加入球隊後,獲得多數師生的認同與讚
賞。
當時的華興高中棒球隊擁有從全台灣號召而來50人以上的隊員,是全國聞名的強隊。年級
越高,實力也越強的兩位都是主戰投手,也在練習時互相切磋競爭;一方擔任投手,另一
方就下來擔綱中堅手,發揮打擊火力。幸虧,隊裡另有一位左投手,即是素有第一投手之
稱的李宗源。他被路德Orions的球探三宅宅三發現他有投手素質,後來成為三宅家養子,
歸化日本籍加入Orions隊。他於4年期間只獲5勝,年紀輕輕就從球隊退役,改在製藥公司
做一個薪水階級從業人員;踏出新人生的第一步,現在服務於輸出部門任部長要職。
然而,他們在高中三年時,擁有三位傑出投手的華興中學已奠定了全國高中棒壇霸主的地
位,更成功地擠身世界青棒(高中)強權之林,與當時台灣成棒已可相提並論,是人人稱
羨的名校了。
快到畢業的時候,兩位對將來的出路,由於彼此的趣味不同,心裡早就有不同的打算。
郭並不是討厭嫌學業的人,他所耽心的就是學費的來源無著,再升學的深造的事,打從一
開始就沒有這念頭,所以加入公司所屬的球隊在當下是他最好的選擇了。自小時候愛棒球
的他,及至長大始終如一,深信邁進棒球之路是他人生的康莊大道。有一天,他付不出學
費無法再升大學深造的消息讓媒體曝露之後,來自華興中學和輔仁大學的創始者宋美齡夫
人的支援,終於圓了他再升學的願望。
另一方,劉想進入師範大學志願當老師,雖然他的體育專業成績非凡,但教育部並無規定
要錄取超越甄選保送標準的學生,築夢想進入師大而後當教師的劉終於無法如願以償。(
文待續)
http://www.cpbl.com.tw/news/Newsread1.asp?Nid=8027
--
快變廢墟了
http://0rz.tw/Ylaj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34.128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PB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