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會客室〉還原叛將真相──梁功斌專訪
※ [本文轉錄自 baseball 看板]
作者: seti (SETI@home) 看板: baseball
標題: 〈棒球會客室〉還原叛將真相──梁功斌專訪
時間: Mon Aug 4 02:50:49 2003
〈棒球會客室〉還原叛將真相──梁功斌專訪
曾湋文 02-18 20:56
------------------------------------------------------------------------------
中華職棒六支球隊2月12日向職棒聯盟登錄季初隊職員名單,沒有意外,當年的轉檯球員
並不在名單中。網路上陸續出現不少針對「叛將」一事的論戰,並有許多不實的流言傳出
,未免網友以訛傳訛,本站特專訪台灣大聯盟誕生的關鍵人物、前那魯灣公司營運企劃部
經理梁功斌,希望透過他的解釋和說明,還原歷史真相。
雖然可能會被指為「歷史罪人」、承受惡名,但梁功斌依舊勇敢站出來,從腦中努力搜尋
過去那段回憶,侃侃道出當年台灣大聯盟成立的歷史,以及挖角球員的過程。
記:你能簡述一下台灣大聯盟當初決定成立的過程嗎?
梁:大家都知道,年代公司爭奪職棒轉播權失利,和聲寶公司未能如願加入中華職棒,是
台灣大聯盟成立的兩大關鍵,和一般人想像不同的是,籌組新聯盟的主意是由聲寶公司陳
進堂提議的。那一年金龍旗決賽在台東舉行,賽前陳進堂和邱復生見面,正式確定了另起
爐灶的計劃。
記:決定組新聯盟後,接下來有哪些動作呢?資金從哪裡來?
梁:其實新聯盟成立的進展相當快,陳進堂和邱董(邱復生)簽的草約還是我擬的,上面只
有三項條文,我寫完傳真給邱董確認無誤簽名後,把他回傳的傳真上頭的簽名塗掉後,再
傳給陳進堂簽名,完成雙方確認的動作。
在當時的環境下,要找到四家公司共組聯盟有實質上的困難,因此陳進堂和邱董決定以「
中央集權」的方式,由那魯灣公司經營聯盟和四支球隊。陳和邱簽下草約後,聲寶和年代
各自想辦法募集五億資金,以總計十億的資金籌組新聯盟。
記:當初邱復生是如何評估是否會成功?
梁:那時簽下的天價轉播約,平均一年的權利金高達五億,籌組新聯盟一年也不過五億,
怎麼算都划得來。我認為中職那次提前一年半談轉播合約是錯誤的,給了新聯盟充裕的時
間籌備,如果像今年球季這樣快開打了轉播合約才要確定,根本沒時間及時孵出新聯盟。
記:為什麼想網羅中職球員?
梁:職棒一定要有明星球員,從中職找明星球員是最快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造勢。
記:為什麼會由你出面與球員接觸?
梁:我是中華職棒的元老級員工,職棒聯盟草創時我就是一份子,在聯盟工作了五年才離
開,和球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所以那魯灣才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我。
記:網羅球員的動作是如何進行的呢?
梁:由於陳進堂和棒協有淵源,因此業餘球員的部分就由他負責,我則負責網羅職業球員
的部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轉檯球員都是我談的,像蔣坤生和李仲宏就也是陳進堂談的,
第二波加入的張天麟跟林琨瀚等也不是我經手的。
記:當初的轉檯球員以兄弟和味全兩隊的球員居多,是上層授意的嗎?
梁:其實並沒有。上頭只指示要找10到12名球員,龍獅虎象四隊剛好一隊挖三人。不過兄
弟和味全的明星球員本來就比較多,所以目標多放在這兩隊身上。當時統一也有不少明星
球員,但那時的領隊郭俊男看球員看得很緊,所以獅隊只有郭進興一人離開。
記:當初代表那魯灣跟球員談轉檯,如何決定球員的身價?
梁:當初和球員談判,公司並沒有給所謂的「薪資上限」,一個球員值多少價碼,簽約金
多少,都由我決定。一般說來,第一批轉檯球員的簽約金大約在300到500萬,不過陳義信
的價碼更高一點。
記:為什麼陳義信的價碼更高呢?
梁:因為他是第一個簽約的球員,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簽下第一名
球員是很重要的,有人動了,其他人就會跟進,所以開出的價碼不能以一般情況計算。
記:你跟球員談妥合約價碼後,公司都不會再有意見嗎?
梁:絕對不會有意見!邱董知道跟球員談條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非常花費時間跟精神。
和球員談合約通常需要經過三個步驟,第一次跟球員面對面談,第二次再跟球員及他的家
人、好友談,第三次就拿著合約和支票簽約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就代表著那魯灣,如果我跟球員談好的價錢,送到公司被打折扣,例
如簽約金500萬變成450萬,我如何讓球員充分相信我?
記:你認為你能成功說服球員的原因是?
梁:第一個是信任!我在中職跟球員相處這麼久,他們相信梁功斌說的話不會是假的,這
是最基本的條件。第二自然就是合約的條件。當時跟黃平洋和呂明賜簽下的合約都有獎勵
條款,黃平洋投幾局、呂明賜打幾支全壘打、打擊率多少以上可以有獎金,寫得清清楚楚
,這種真正職業化的合約也是球員願意跳槽的原因。
記:球員會擔心簽了約卻不能打球嗎?
梁:大家都知道當時球員簽的合約根本就不公平,所以他們可以算是約滿離開中職的,這
是我跟球員說明的重點。我們的合約中也註明,就算球員轉檯後因法律因素沒有辦法上場
,那魯灣薪水還是照付,算是給球員一個很大的保障,所以聽到這一點他們就心動了。
記:第一批轉檯球員是由你經手的,過程中有什麼是令你印象深刻的?
梁:林易增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我還記得當時在黃平洋家地下室一口氣和黃平洋、林易
增和郭建霖三人談約,三個人最後都順利簽約,支票也拿了。不過林易增後來心念一轉,
又決定不加入新聯盟了,所以他就把支票退還,並親自向邱董道歉。
記: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呢?
梁:我想是簽下李居明的過程吧!當時陳進堂希望我幫忙牽線李居明,但因為兄弟隊住的
飯店換了,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聯絡他,如果問記者,他們一定會知道那魯灣有動作,所
以這件事就擱著。有一次我到屏東,飯店的老闆很熱情的招待我,言談中他透露了他在台
南還有一間飯店,而且兄弟當時就住在飯店裡,我就這樣聯絡到了李居明,所以我一直認
為他加入那魯灣是天意。
記:兩聯盟最後走到合併這條路,但中職依舊堅守「永不錄用」的底線,你的看法是?
梁:實力決定一切!這批球員如果還能打球,能夠吸引票房,中職一定會有球團願意打破
協議錄用他們,就像當年郭俊男替羅敏卿出頭一樣。重點是這些人都已經老了,就算帶兵
也不一定有多少票房保證。如果這批球員裡包括陳金鋒或郭泓志這種等級的球員,我想情
況不一定會相同。
記:你覺得轉檯球員還有機會回到中職吧!
梁:我覺得還是有可能,例如孫昭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體能教練,當初他知道自己有一天
會走上教練一途,就開始充實體能訓練方面的知識,甚至還希望我幫他介紹到美國學習一
兩年相關知識,就算不支薪也沒關係。只要這些人有實力,有人賞識,一定還有機會。
記:過去你待過中職播報組,去年又替ESPN播報台灣大聯盟的比賽,你覺得兩個聯盟的比
賽差別在哪?
梁:如果中職的比賽有80分,台灣大聯盟大約60分吧!論實力我不覺得兩方真的有天南地
北的感覺,重點在台灣大聯盟的比賽沒什麼競爭性,因為四支球團的老闆都相同,少了各
為其主、各自賣命的目標,打起來一團和氣,自然比不上中職龍象、獅象大戰這樣有話題
性和吸引力。
記:就你所知,打了六年的那魯灣是從何時起開始有「敗勢」的呢?
梁:據我所知,那魯灣打到第五年帳目上還是損益兩平,或許帳面上跟實質上有落差,但
至少他們沒有頹勢。2002年球季是轉折點,一是那魯灣沒有搶到蔡仲南,阿甘加入中職後
、一來一往那魯灣聲勢下滑很多;第二則是兄弟連霸,中職球迷回籠;再來就是那魯灣的
母公司因景氣不佳沒辦法再挺台灣大聯盟。
記:你還是覺得那魯灣當初選擇的經營方式是正確的嗎?
梁: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中央集權」,由公司統一管理四隊這個方法最可行,初期這
樣的方式是合理的,不過之後應該要轉型。當初選擇實行屬地主義也是正確的,不過在環
境未成熟的情況下,有客觀上的限制,或許需要時間吧!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06513
--
當你仰望著天空~~~~~是否曾想過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呢????
如今...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夢想成功~~~~~~
只要運用你電腦的殘餘計算能力~~~~~~~~
便能夠在家中處理龐大的數據~~~~~~~
協助柏克萊大學進行這項計畫~~~~~~~
希望大家來參與~~~~http://setiathome.ssl.berkeley.ed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03.64.26.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31.123.79
※ 編輯: mousepad 來自: 61.231.123.79 (08/04 04:07)
CPBL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