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

看板C_Anthony作者 (我不胖我是阿瓜)時間17年前 (2007/11/22 14: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安東尼三度力闖國際籃賽,終於今年協力完成奪標任務,再讓他的超級進攻球風得到被完整評價的機會,廣受全球矚目。 新一代美國男籃隊在美錦賽以10連勝的鋒頭響震全球,讓布萊恩(Kobe Bryant)的防守與安東尼(Carmelo Anthony)的進攻一時俱為全球籃壇最令人神往的軍事配備;尤其是安東尼三度力闖國際籃賽,終於今年協力完成奪標任務,再讓他的超級進攻球風得到被完整評價的機會,廣受全球矚目。 但對安東尼來說,過去五年來最精彩的時刻都不是發生在自己可能投身最久的NBA舞台上,畢竟是生涯初段最大遺憾。 2003年以超級新鮮人身份帶領雪城大學拿下校史首冠,安東尼被媒體譽為當代無與倫比的NCAA最佳球員,整個大學籃壇甚至無任何一人夠格與他相提並論。接下來四年時間,於全球包括台灣球迷眼中,在電視上看到他穿著美國隊球衣的機會可能多過於金塊隊15號的鏡頭,而且安東尼是在歷經2004年奧運及2006年世錦賽的兩度挫敗後,才將球賽打成自己想像中的主宰場面。 入行時間稍晚,但安東尼也不過23歲稚齡,未來要用什麼樣的風格投入、迎戰、甚至開展出改造NBA的能力? 終極進攻小前鋒 終極進攻小前鋒,可能會是安東尼最單刀直入、最容易讓令人感受其強大籃球張力的角色。如同80年代也一樣是在金塊隊以投射能力大嗚大放、用無所不在的得分技藝列名籃球名人堂的偉大進攻小前鋒英格利許(Alex English)。當年的英格利許從未被視為當代的強勢領導者,但憑藉個人超卓的投射範圍與進攻意志,加上柔軟身軀及靈活步法打底,同樣能在偉大球員輩出的80年代留下無可比擬的名號。 美國隊甚或NBA的領導者接班態勢已趨明顯,詹姆斯無疑是接下Kobe、艾佛森(Allen Iverson)、鄧肯(Tim Duncan)等當代領袖梯隊的頭號人物;韋德(Dwyane Wade)傷病疑雲過去幾季揮之不去,但一次總冠軍的MVP身份已將自己劃入歷史,成為眾家新秀的挑戰標竿。同年入行,在名望上也曾與詹姆斯並駕齊驅的安東尼,下一步要思考的是如何再次拉拔自己的聲勢與成就,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切入未來10年的領導梯隊前段班。 如同影壇中的同行比拚戲劇能力,只要同行同齡之中已擁有被消費者所強烈認同且引發共鳴的同戲路巨星,一名演員無論將自己期望演出的角色演到再好,都幾乎難有翻身戰勝的可能。安東尼生與詹姆斯同一年代,走同一戲路幾乎全無勝算,但卻更可能讓他另開竅門,激發創造出無人能想像的全新籃球角色。 以進攻潛能評斷安東尼的發展性,聯盟中能勝出者幾稀矣。他除了在二年級時從新秀球季的平均21分小退至20.8分之外,之後兩季都呈現得分能力大爆發的進步,第三季來到聯盟排名第八的26.5分,第四季只打了65場比賽卻來到聯盟第二、僅次於Kobe的28.9分,單場平均得分直向超級得分名將指標的30分叩關,而這個時間點,有絕大可能會在年底開打的新賽季發生。 能到達平均30分能力等級的超級進攻球員,除了原有的得分方式必須要能穩定發揮外,更必須在每一季思考設計開發因應不同對手或是身處不同球隊所需的投籃武器為何,盡量利用每一次接球的機會來創造最大進攻效益,而無須思考自己持球在手的時間與空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進攻機會點。 舉全聯盟最受推崇的兩大進攻高手Kobe及艾佛森為例,兩人都從96年動輒操控絕快速度及優越運球技巧來過人取分的單一型進攻球員,在10年內進階為在進攻半場內各個角度及方向都能引導出接球位置,也讓攻擊腳法進步到全無死角的境界。 他們都是先從運用個人的體能天賦與進攻直覺為出發點,進而學習NBA進攻中最精髓所在的「急停跳投」,備妥內外兼修的武器後再加強在團隊戰術中的各式跑位技巧,讓他們的破壞力可以不隨持球而發生,可以無所不在。 安東尼的進攻模式中,最為人稱道之處除了是他禁區敢打、外線能投的全面性外,更在於他比詹姆斯或韋德多了非持球時的跑動接球能力,可以更靈活的穿透對手防守,在團隊引導出最有效率的時間及空間執行投射。 這樣的能力不是各個進攻好手都有,過去10年內僅有極少數射手型的球員在跑位接球上能帶給對手強大威脅,如活塞隊漢米爾頓(Richard Hamilton)、甫轉至塞爾蒂克隊的艾倫(Ray Allen),以及已退休的溜馬隊名將米勒(Reggie Miller)等。 他們在進攻步法上的活潑性,讓得分效能得以發揮得到最大,但安東尼的跑位與這些射手的大不同之處,就是他的位置是在三號及四號球員之間遊走,主攻中距離投射及切入,再伺機尋找以大搏小機會在禁區搶分,進攻風味截然不同。 美錦賽中有時被K教練(Mike Krzyzewski)委託以強力前鋒位置在籃下接球進攻,安東尼以奇巧無比的跑位總是能先對手一步卡到進攻接球位置,雖然在嚐試中挨了不少火鍋,但在主打禁區的過程中,他以腳法爭取到的進攻機會竟然還能高過隊中兩大鋒線史陶德邁爾(Amare Stoudemire)與霍華(Dwight Howard),已算是美國隊賽事奇觀之一。 安東尼在賽後曾表示,在NBA賽事中他絕對不會想進到籃下與鄧肯等巨人硬碰,不過安東尼的230磅體重噸位原本就高於其他的三號小前鋒球員,一旦具備這種進攻位置上的擴充性,他要專心致志發展成為平均30分以上的球員,已非難事。 【《美國職籃聯盟雜誌》2007年10月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99.101

12/03 18:04, , 1F
我也是MELO迷 眼光不錯 推
12/03 18:04, 1F
文章代碼(AID): #17HIZgjg (C_Anthony)
文章代碼(AID): #17HIZgjg (C_Anth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