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藍色大軍十年變革
http://sports.sina.com.cn/g/2005-05-01/06211536670.shtml
2005年05月01日06:21 新浪體育
隨著客場2比0擊敗博爾頓,切爾西在整整50年後奪得了球隊歷史上的第二個英國
頂級聯賽冠軍。人們在金牌教練穆里尼奧的到來之際或許想到過這位冷酷的主帥會給
切爾西贏來冠軍的獎盃,但恐怕很少人能夠預計聯賽冠軍會以這樣一種輕鬆而了無懸
念的方式到來。自球隊前任掌門貝茨將荷蘭辮帥古力特從意甲請入斯坦福橋之後,倫
敦藍軍就始終未停止過對冠軍的追逐,而在9年三任來自意大利的主教頭之後,一個
葡萄牙人用他極度現實主義的足球,在那個俄羅斯巨頭的支持之下完成了先人的夢想
。如今的切爾西從建隊用兵直至奪取冠軍的方式不是意大利式的、也不是葡萄牙式的
,而僅僅是穆里尼奧和阿布式的。
戰略:從明星戰略到實用主義
從90年代中期開始,切爾西揮舞金元大棒從意甲賽場上大幅度吸納外援入隊,一
時間藍衣軍團中明星雲集令人目眩。然而除了早期的佐拉與迪˙馬特奧之外,走入斯
坦福橋的明星們大多已過了當打之年。這批名氣大於真實實力的球員在性價比方面往
往不盡如人意,而酷愛吸納老將也讓球隊在整體上缺乏更多提升的空間。回顧90年代
中後期切爾西引入的大牌球員,儘管其中不乏如佐拉這類象徵了球隊一個時代的人物
,但其中也有近半數屬於巔峰已過的遲暮英雄,98年入隊的卡西拉吉、99年加盟的德
尚都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最不可思議的則是2000年春季轉會加盟的AC米蘭名將喬治
˙維阿,年逾三旬的利比里亞人在英超的表現無疑已經不復米蘭年代的神勇,這筆交
易也只是讓切爾西的隊史中增添了一位“前世界足球先生”而已。
而自阿布入主切爾西之後,儘管龐大財力之下掀起的盧布攻勢席卷了整個歐洲,
但俱樂部的引援手筆卻更多地停留在“準一流”的實力派選手身上。引入皇馬棄將馬
克萊萊便是這一思路的典型案例,在奉行球星政策的皇馬將這位法國鐵腰清洗出隊時
,開始走實而不華之路的切爾西成為理所應當的接納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拉涅利
執教的“阿布元年”中,引援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三名大牌球星貝隆、穆圖和克雷斯波
卻無一表現出眾,這也讓穆里尼奧入主之後球隊的實用主義思想變得愈發明確。巧合
的是上述三名球員無一例外地來自切爾西多年來青眼有加的意甲賽場,這三人的相繼
落馬也使得藍軍從古力特入主開始持續10年之久的意甲情節嘎然而止,04-05 賽季的
主力陣容沒有任何一名成名於意甲的球員,這是十年來的第一次。
引援:從外援狂潮到本土化革命
1999年12月主場同南安普頓的比賽中,意大利光頭主帥維亞利排出了震驚歐洲的
全外援首發陣容,對於主力陣容中僅有勒索和懷斯兩位英格蘭人的球隊而言,上演這
一幕實際上是遲早的事情。對外援的過分倚重使得這支缺乏歷史底蘊的球隊始終無法
得到太多英國球迷的認可,兩座足總盃的輝煌也無法讓他們在人氣上與戰績平平的熱
刺相匹敵。當巨頭阿布入主斯坦福橋時,迎接他的是英國球迷和媒體的一片質疑聲,
此時在這個俄羅斯人看來,引入本土新人成為了聚斂人氣的必然手段之一。
從英格蘭國家隊最近兩場世界盃外圍賽的首發陣容來看,貢獻了特里、蘭帕德和
喬˙科爾的切爾西隊已經和曼聯並列成為最大的“國腳供應商”。當99年那支全外援
11人亮相斯坦福橋時,誰能預料今天的切爾西竟會成為第一國腳大戶?別忘了這支藍
色的球隊還是傳言中回購貝克漢姆的頭號熱門。
如果說2001年從西漢姆引入蘭帕德僅僅預示著球隊本土化的開始,那麼2003年夏
天球隊的大手筆便正式到來,藍軍“趁火打劫”般從降級的西漢姆吃進喬˙科爾和格
倫˙約翰遜,又從南安普頓購入布里奇。如今切爾西本土化的具體表現並不僅在於首
發陣容中出現多少英格蘭球員,同時藍軍還為未來五年內的英格蘭國家隊培養著一條
幾乎完整的後防線 (左布里奇、右約翰遜、中特里) 以及2-3名中軸線主將 (喬˙科
爾能否出任前腰取決於國家隊主帥的安排) 。而這一干代表著未來的球員在歐冠聯賽
的錘煉之下,也無疑贏得了更多的提高機會。
後防:從四邊衛組合到四中衛怪陣
在90年代中期的切爾西大陣中,幾乎是淤積了一批實力不俗的邊後衛球員,諸如
巴巴亞羅、辛克萊爾、費雷爾、梅爾奇奧特、佩特雷斯庫、勒索克斯等一干來自歐陸
乃至非洲的邊路防守球員。而在古力特和維亞利時代的排兵布陣中,都曾經出現過將
兩名邊後衛推上前衛線的情況,即勒索克斯與佩特雷斯庫分別出任左右邊前衛。這與
當時英超意甲賽場上進攻手段傾向上的差異不無關系,顯然兩名浸淫意甲多年的少帥
都對英超聯賽中邊鋒的殺傷力頗為忌憚,鎖死對方兩翼成為了他們防守中的重要戰略
。
如果說當年球隊邊後衛位置上的人才濟濟代表了古力特和維亞利對英超的特殊認
知,那麼穆里尼奧在本賽季數次祭出的“四中衛”防守體系,便無疑是對葡萄牙人現
實主義求勝之道的最佳詮釋 — 胡特、卡瓦略、特里和加拉斯從左到右一字排開,這
是讓任何對手都感到頭疼的一道銅牆鐵壁。當然,這樣的陣容在歐冠聯賽中出現,多
少有不得而為之的味道 (布里奇和費雷拉負傷) ,但球隊中擁有四名類型各不相同的
優秀中衛,這當然是穆里尼奧迥異於前任的戰術思想帶來的結果。
中場:從悍將叢生到兩翼齊飛
如果將穆里尼奧之前三位主帥指導之下的切爾西隊統稱為“意大利時代”的話,
那麼從球隊的前衛線很容易看出自始至終貫穿的意式足球思想。90年代中期切爾西中
場兩個邊路球員的配置立足於攻守平衡,時常以邊後衛出身的防守人才客串,悍將懷
斯等人更是長時間坐穩首發,後腰位置上更是相繼引入德尚、佩蒂等一干風格硬朗的
大將。傳統型前腰和速度型邊鋒在這支球隊並不吃香,烏拉圭人波耶特算得是為數不
多的攻強於守的前衛球員,而他的繼任者蘭帕德更是中場球員中能攻善守的代表。
這一局面在拉涅利執教的後期才有所改觀,丹麥人格倫夏爾的加盟為球隊邊路進
攻帶來更多的變化與新意,03年夏天也正是他不負眾望的一腳將球隊帶入冠軍聯賽。
阿布入主後球隊在轉會市場上引入愛爾蘭飛翼達夫,同時入隊的喬˙科爾也在部分場
次中在邊路游弋。而挖角曼聯重拳吃進羅本則讓球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兩翼齊飛,
儘管荷蘭小子的傷勢讓他在本賽季出場次數不多,但每當他與達夫在邊線掀起腥風血
雨時,對手的城門便開始頻頻在一場比賽中四度洞開。
鋒線:佐拉之後再無進攻靈魂
平心而論,即便本賽季的切爾西隊拿滿所有能奪得的冠軍,隊中也沒有任何一名
球員能取代佐拉在球迷心目中的位置。就是這個來自意大利的小個子在90年代中期將
技術足球的一股清新風氣帶入英格蘭足壇,他曾經在曼聯禁區內視後衛如無物般盤帶
破門,他曾經在足總盃決賽中為隊友送出不可思議的助攻,而切爾西至今唯一的一座
歐洲獎盃也是這個小個子前鋒在替補登場後怒射奪來的。榮耀之餘佐拉更多讓人記住
的是他在英國賽場上靈異脫俗的球技,也正是這樣的球技使得切爾西的戰術長時間以
來圍繞這位前鋒展開,如前所述,這也正是盛產優秀前鋒的意大利足球的一種共性,
三任主帥的戰術思想幾乎不約而同地體現著這一點,直至佐拉進入暮年之後拉涅利仍
長時間不捨不棄。
而穆里尼奧的戰術體系中,前鋒從來不是進攻中最為關鍵的人物,古德約翰森在
場上如同一個前場的影子,而法甲賽場上的妖人德羅巴也不可能再像在馬賽隊中那樣
將單打獨鬥進行到底。當然兩位正印前鋒在聯賽中入球數依然位居隊內前兩位,然而
在歐洲戰場刺刀見紅的大賽中,人們更多看到的卻是特里挽狂瀾於既到或是蘭帕德恐
怖的入球能力,就像對拜仁比賽中德羅巴搖身變作傳統英式中鋒一樣,前鋒在如今的
切爾西隊中,是穆里尼奧手裡近乎萬能的棋子,卻也僅僅是棋子而已。
附:切爾西近十年主力陣容變遷:
96-97足總盃決賽11人:
格洛達斯
克拉克 勒伯夫 明托 辛克萊爾
佩特雷斯庫 迪馬特奧 懷斯 紐頓
佐拉 休斯
97-98優勝者盃決賽11人:
德胡耶
克拉克 杜貝利 勒伯夫 格蘭維爾
佩特雷斯庫 迪馬特奧 懷斯 波耶特
維亞利 弗洛
99-00足總盃決賽11人:
德胡耶
梅爾奇奧特 德塞利 勒伯夫 巴巴亞羅
波耶特 德尚 迪馬特奧 懷斯
佐拉 維阿
01-02足總盃決賽11人:
庫迪奇尼
梅爾奇奧特 加拉斯 德塞利 巴巴亞羅
格倫夏爾 蘭帕德 佩蒂 樂索
哈塞爾巴因克 古德約翰森
(仙履)
--
" If I quit now, they win. "
- Dana Scully in 'Fight the Futu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97.102
→
61.57.97.102 05/01, , 1F
61.57.97.102 05/01, 1F
→
61.57.97.102 05/01, , 2F
61.57.97.102 05/01, 2F
推
220.140.16.232 05/02, , 3F
220.140.16.232 05/02, 3F
推
59.112.219.93 05/02, , 4F
59.112.219.93 05/02, 4F
推
140.113.13.87 05/02, , 5F
140.113.13.87 05/02, 5F
Chelsea 近期熱門文章
10
12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