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從代訓選秀看賽制問題
※ 引述《hsuans (大豆大豆國貨好)》之銘言:
: 其實有一個想法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看人提過。
: 三洋將一投兩野規定啦!!
: 就限制每隊只能登錄一個洋投,兩個洋野。
: 不要跟我說「投手和野手分不出來啊」
: 以前中職投手強的時候,都有一些超強的洋打者。
: 結果現在一個都嘛沒有。
: 基本上不能全用洋野,因為國內投手的球速不夠快,
: 總是要一些高水準的洋投來訓練打者。
: 相對的,對投手而言國內的打者水準也不夠看,還是要一些洋砲。
: 同時,洋打和本打之間,本投和洋投之間,都可以作良性的競爭。
: 為什麼不行呢? 制度上面。
: (對了,結論請不要是「因為某隊沒有土投,所以現在對他們最有利。)
「引進高水準洋將以提高台灣球員的水準」跟「擴大好球帶以提升中職打者水準
跟投手球速」,這兩者我一直都相當的懷疑。
引進高水準洋將,是可以提高中職比賽的競爭度,但在目前的情況下,中職球員
究竟是會有如預期般的進步,還是以旁門左道追尋速成以面對這些更高水準的對
手,相當令我懷疑。更甚者,引進洋將是否又會壓縮台灣球員的上場空間?如果
不是過去停止引進洋砲,我們會看到現在中職有七名土打打出兩位數全壘打的情
況,這多少代表了更多的上場空間多少還是讓部分土打的打擊,特別是長打被養
了出來。
如果重新引進高水準洋將,目前這批打者勢將難以抗衡,難保他們不會就此縮回
去,或是用各式各樣出不了國門的怪招去嘗試在短期內獲得對抗這些對手的能力
。到時候恐怕中職只會冒出更多的鳥打,而不是如預期的水準提升。
先進觀念的引進,重要性應該遠勝於重用高水準洋將。當然,缺不了的就是二軍
的建立(說真的,我對現在進行的二軍很沒信心,後面再說)
韓職在1988年建立二軍,1991年實力被日職承認,進行第一次日韓明星賽。1995
年韓職更跟包括松井秀喜,鈴木一郎的日職明星隊作戰。但是韓職什麼時候引進
洋將?如果我資料沒錯的話,是1997年。
更新觀念的引進還有二軍的建立,讓球員可以循序有效的提升自身實力,效果應
該比引進一堆遠超過中職實力的洋將,把球員一股腦丟下去跟他們對抗,看看有
沒有人運氣好長出來有效多了。
但是現在的二軍讓我非常沒有信心,簡單的引用一段話
許順益:制度不明
合庫教練許順益認為,政府單位關心棒球發展,不論對職業或業餘棒球來說都是
好事,只是所有制度都要詳細規畫,最好能集思廣義。然而不論是替代役、補充
役的分別,甚至職棒二軍的成立,體委會的說法至今仍令業餘界人士「霧煞煞」
。在亞錦賽對南韓擊出再見安打的高志綱就是合庫球員,問到未來服役的問題,
許順益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台電教練陳哲祥認為,職棒成立二軍未明朗化,他不
予置評。只是未來二軍與一軍不能建立升降制度,或是二軍只有訓練沒有比賽,
球員實力如何提升,令人懷疑。
現在我們只知道,會有60人投入所謂的「二軍選秀」,每隊可以選10人。但是接
下來呢?這些人要比賽嗎?足夠進行比賽嗎?一年要比多少場?球團要怎麼運用
這些人?我們全部不知道。在連線板看到有人說一年止比30場,這又能練到什麼
?更何況這消息根本未經證實,可以確定的只有「代訓」罷了....
我很害怕到頭來這只是個假二軍,或是個跛腳二軍....
最後說一下擴大好球帶的問題,前面毛主席跟benda 大都說過了,這邊補充一下
。簡單一個問題,如果今天 MLB宣布縮小好球帶,請問對RJ、Colon 比較不利,
還是Maddux、Moyer 比較不利?
擴大好球帶,只會給放慢球速的投手更多空間罷了。如果我可以投出大量遠在打
者攻擊範圍外的「好球」,何必提升自己球威,增加球速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93.6
推
推 61.231.48.107 11/20, , 1F
推 61.231.48.107 11/20, 1F
推
推 61.230.139.91 11/24, , 2F
推 61.230.139.91 11/24, 2F
Cobra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