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The Williams-Santo Cubs: 1970-1973 (2)
So Little from So Much
1970 年的小熊隊經歷了一個最紛亂的球季。他們是一支擁有了許多非比尋長的
力量的球隊。Williams 表現得很好,是他生涯中最好的幾年之一。Hickman 雖
然無法勝任中外野的防守任務,但是他在打擊上的表現非常傑出,比他前面任
何一年的表現都好。在六月的時候,他被移到一壘,讓膝蓋得了關節炎的 Ernie
Banks 在勝下的球季裡都在場邊休息。Santo 打得並不算是生涯裡最好的,但
還是相當出色。Callison 和球季中找來而且守了最後兩個月中外野的 Joe
Pepitone 都在棒次後段中提供了不少火力。小熊隊在聯盟裡得分排名第二,而
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對打者有利的球場加上整年不尋長的火力大放送,但無
庸置疑的,這是一支攻擊火力很旺盛的球隊。
另外,Don Kessinger 因為他在遊擊區的精采表現,贏得了 1970 年的金手套
獎,他的左右兩邊是守三壘的 Santo 和守二壘的 Glenn Beckert,他們在 1968
年時也曾得到金手套獎。而這支球隊最重要的資產是他們的先發投手,在這點
上他們的表現會比單純的數據所展現出來得好。Ferguson Jenkins 表現出色,
而 Ken Holtzman 也還不錯。Bill Hands 依舊拿出很紥實的功力,而在六月底
從勇士隊要來的 Milt Pappas 也擺脫上半球季的惡劣表現,投出一個很棒的下
半球季(2-2 6.06 -> 10-8 2.88)。
攻防之間的平衡,使得小熊隊在 Pythagorean 上的預測戰績為 94 勝 68 敗,
是國聯最佳,超過西區冠軍辛辛納提的「Big Red Machine」三場。但是他們卻
只拿下 84 勝 78 敗的戰績,落後分區冠軍匹茲堡海盜隊五場。
怎麼會這樣呢?是不是 1970 年的小熊隊是個會在關鍵時刻手軟的球隊?幾乎
確定不是這樣的。他們在這前後幾年基本上是由同樣的一群重要球員所組成,
而他們都不曾偏離 Pythag 這麼多,也 Leo Durocher 在他那長而且傑出的經
理生涯裡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特性。唯一能用來解釋小熊隊會偏離他們預期該
有的勝敗這麼多的理由,大概就是他們實在運氣很差吧。
They Couldn't Get No Relief
但是在這次的情形裡,我想還有一個因素是不能被忽視的。雖然他們的實力很
強,但是 1970 年的小熊隊有一個很糟糕的弱點:牛棚。就像我們之前說的,
1969 年的小熊隊不算是一個有著堅強後援群的球隊,但是那不算是真正的大弱
點。到了 1970 年,那很肯定是個問題。這一年的小熊隊後援投手群的總合防
禦率是 4.63,在有十二支球隊的國聯裡排名第十。跟他們的先發投手相比有很
明顯的對比:他們的防禦率是 3.55,國聯裡只輸給擁有 Seaver-Koosman-Gentry-
Ryan 而且主場是對投手有利的 Shea Stadium 的大都會隊。這個極大的差距是
不常見的,其他任何一支球隊在先發投手和後援投手的差距上都跟 1.08 距離
很遙遠。
這個明顯的差距表示小熊隊大部份的時候都在一開賽沒多久就領先對手,但是
到了球賽尾聲就不一樣了:這是讓人贏球的時候笑得開心但是輸得時候總會很
心酸的好方法。這和 Big Red Machine 剛好完全不同,他們比 Pythagorean
所預測的多贏了十一場球,最大的關鍵也許是他們有著最強的後援投手群:
Clay Carroll、Wayne Granger 和 Don Gullett。
在這個隨著球季進行越來越令人疲倦的環境下,小熊隊是有採取行動要解決這
個問題,但是他們的作法令人費解。他們在球季結束的時候把 Selma 交易走,
所以球季一開始就面臨了投手深度不足的問題,而下面這些是他們在球季中所
做得一些跟牛棚有關的交易:
- 四月八日:和資深的蝴蝶球投手 Ken Johnson 解約。
- 四月二十三日:簽下自由球員,手臂酸痛的老將左投手 Steve Barber。
- 五月二十九日:把可靠的後援投手 Ted Abernathy 交易到紅雀隊,換來替補
內野手 Phil Gagliano。
- 六月二十三日:從教士隊買下右投手 Roberto Rodriguez,而這是他這一年
裡所待的第三支球隊。
- 六月三十日:和 Barber 解約。
- 七月六日:和資深的左打專門投手 Hank Aguirre 解約。
- 七月九日:把右投手 Archie Reynolds 交易到天使隊,換來曾經是明星,但
但是已經進入浪人模式的三十三歲老將左投手 Juan Pizarro。這是他在兩年
內所待的第六支球隊(包括兩個小聯盟)。
- 九月一日:從白襪隊買下右投手 Bob Miller,這是三十一歲的 Miller 這一
年裡的第四支球隊。
- 九月二十一日:從勇士隊買下永遠不會老的蝴蝶球投手 Hoyt Wilhelm。
從某個角度來看,你不能說他們沒在做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直到球季
的最後十天,他們唯一拿到的後援投手沒做到什麼事,而他們卻把唯一可靠的
救援投手(Abernathy)交易掉,換來一個額外的內野工具人;Gagliano 的工
作是擔任替補內野手 Paul Popvich 的替補,而他只為小熊隊打了二十六場球
共四十個打數。
在這同時,三十三歲的前王牌 Phil Regan,在傑出的 1968 年和普普的 1969
年之後,在 1970 年完全爆爛;在六月底的時候他已經拿下了五場敗場,防禦
率是 4.44,而且可預期的失去了 Durocher 的信任,雖然他繼續待在球員名單
上直到悲苦的球季結束,但是他越投越少,也越投越爛。而 Abernathy 在下半
球季在皇家隊表現出色、Selma 整個球季都是費城人隊的後援王牌的事實,更
像是在小熊的傷口上抹鹽。
在甘苦交雜的小熊傳奇裡,1969 年一直被當做是悲劇性的挫敗,失去了奪下榮
耀的最佳機會。但是事實上,1970 年是更適合被這樣看待的。不像 1969 年,
國聯東區在 1970 年裡沒有什麼強勁的對手:冠軍頭銜似乎就擺在那邊等著小
熊隊來拿,大概 90 勝就夠了。而且不像 1969 年,小熊隊在 1970 年是打不
出他們應該要有的勝利,他們的勝場遠遠的低於預估。而更糟糕的是,球團的
高層對於解決他們的弱點沒能出上什麼力,而最後再加上無止盡的惡運,最後
的結果就是 1970 年的小熊隊還是成為一個棒球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might
have been」的例子。
The Ennui of 1971
如果小熊隊在 1969 年後是感到挫折的話,那他們在 1970 年之後就是被徹底
擊潰了。有些人也許會認為他們會被前一年的挫敗而變得更有動力,但是他們
在球季後所做的交易都很怪異,甚至是瘋狂。在十月時,他們把很有天份而且
防守工夫不錯的游擊手 Roger Metzger 交易到太空人隊,換來了內野工具人
Hector Torres。他們認為需要取得另一個內野工具人的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
更別提沒人搞得懂 Torres 能做到什麼 Metzger 所做不到的。
然後到了 1970 年十一月三十日,小熊隊做了兩個當時讓我很困惑現在還是搞
不懂的交易。他們把擔任指定打擊和替補的老將 Willie Smith 換到紅人隊,
取得二十八歲的小聯盟捕手 Danny Breeden,然後他們把後援王牌 Hoyt Wilhelm
交易回勇士隊,換來二十六歲的小聯盟一壘手 Hal Breeden。我從來沒聽過這
兩個 Breeden 是何方神聖,而且也常常搞不清楚誰是誰。我到今天還是不了解
為什麼小熊隊要把隊上所需要的兩個老將換出去,然後換來兩個可能一輩子都
會在小聯盟打滾,而且隊上根本不需要的一對兄弟,而且是在同一天裡。
而那就這樣了。除了換了幾個小聯盟球員和板凳球員之外,小熊隊沒有為 1971
年的球季多做些什麼準備。他們在進入新球季時,球員名單基本上是和 1970 年
的時候一樣,完全沒有針對牛棚這個球隊的弱點做什麼補強(而且還把後援王牌
Wilhelm 交易出去,讓牛棚更弱了),然後中外野手也還是繼續擺爛。看起來似
乎小熊隊已經被 1969 和 1970 年的挫敗耗盡了熱情了。他們的表現看起來似乎
是對命運投降了:反正就只能這樣了,幹嘛要再努力些什麼?
1971 年的小熊隊,打起來就是這個樣子,疲倦、無精打采。他們一開始起步就
很緩慢,而且在整個球季裡都沒表現出什麼競爭力,海盜隊最後取得分區冠軍,
小熊隊則拿下軟弱的 83 勝 79 敗,並列第三。他們的優勢和弱點還是一樣,當
然,多老了一歲並不會讓他們表現得比較好。只有拿出賽揚等級要現的 Jenkins
和三十三歲的 Williams 表現得像是一線的球星。年僅三十一歲的 Santo 則開
始有點下滑了。Holtzman 表現得很不好,Hickman 和 Pepitone 都打得不錯,
但是因為年事已高的關係,逐漸被傷勢拖累。Callison 完全不行,而 Banks 在
自己的最後一個球季裡斷斷續續的出賽,而且表現得不太好。在 1966 到 1969
年時像鐵人一樣的捕手 Randy Hudley,幾乎整個球季都因傷不能出賽。而說到
牛棚,依然由 Regan 領軍的小熊隊後援投手群,則是最糟糕的。
在 Shea Stadium 的廣告看板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標語:「Rub a Dub Dub,
Same Old Cubs」到了 1971 年的八月,球隊的氣氛更是陷入非常惡劣的狀況,
甚至會公開的和 Durocher 發生爭執。Official Baseball Guide 的 Edgar
Munzel 這樣描述:
球團老板 Phil Wrigley 被媒體刺激,於是決定他一定要為這個明顯的磨
擦做點什麼,而他們一個很特別的方式回應。他到一個公開的地方,對著
四名芝加哥日報的記者發表聲明。
他支持 Durocher 並斥責球員。事實上,從某個角度來看,那是史上第一
次有大聯盟的球團老板威脅要開除整支球隊而留下經理。
雖然 Wrigley 的方法很奇妙,但是那並沒有解決或是改善整個情況。這支球隊
在之後的十一場比賽裡輸了九場。Durocher 帶領小熊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
Durocher 和 Wrigley 似乎是唯二還不知道這件事的兩個人。
--
歡迎轉錄,但請遵守下列規則:
一、註明翻譯者為:RJJ@ptt.cc
二、必須完整轉錄(包括此簽名檔)
You can also read the post here : http://braves-ct.blogspot.com
With web-interface and some pictures embed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66.127
Cubs 近期熱門文章
11
17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