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水肺裝備推薦順序

看板DivingSport (潛水)作者 (捷運你好棒)時間2天前 (2025/05/20 01:19), 13小時前編輯推噓7(7025)
留言32則, 10人參與, 34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推薦購買順序: 運動相機 > 電腦錶 > 浮力袋 > 水母衣 > 菜瓜布套鞋 > 面鏡 > 蛙鞋 > 防寒衣 > BCD > 調節器 以下是各類裝備的購買考量 ◎ 保命裝備 電腦錶: 沒買也記得租喔! 我會蠻推薦 有錢直接買一支。 建議一開始下水就戴著,以租用一天 $500 來算, 只要 4 趟潛旅,租用費就可以買一支入門電腦錶了。 如果純潛水用有點可惜, 一年能夠潛兩趟潛旅都算蠻活躍了, 超過兩趟,直接買吧。 我當初選擇以「日常也能搭配使用」為主軸。 自己使用的是 Garmin G1(無 Solar),2022/8購入,用了兩年,沒後悔。 CR-4:約 $6000(純潛水用) Garmin G1(無 solar):約 $16000 同價位有 MISSION 2,但我最後選 Garmin,因為支援生活功能較多。 手電筒 這個比較微妙,小貴(約 $2000), 但又是那種「可能救你一命」的裝備。 建議你買但我快滿裝才買。 浮力袋(SMB) 建議學會打就買一個。 我用的是淘寶貨,進氣口設計比較小, 整體體驗確實跟教練用的 SCUBAPRO 有差距, 但價格差超多,我是買便宜的。 ◎ 輕裝部分 面鏡: 0 潛即可購入,因為拍照會很明顯。 我試過很多款,最後停在 GULL VADER,鍍膜超讚。 推薦加購護髮帶,蠻實用。 菜瓜布套鞋: 0 潛即可買,為了衛生。 除非永遠拒絕岸潛,這個基本逃不掉。 不要買塑膠材質的,要選菜瓜布款,比較止滑。約 $600。 蛙鞋: 建議 100 潛 or AOW 後再買。 剛開始不太會踢,有些神蛙反而不好踢,潛多了租多會有不同心得, 可慢慢試。 最後選極致蛙王,約 $5000。 建議加裝拉耳,穿脫方便。 水母衣: 0 潛可入手,建議買。約 $500。 男生防曬好夥伴,不然很容易曬破皮。 防寒衣: 10 潛以上再買, 我當初整件式跟兩件式猶豫很久, 兩件式比較好看,拍照用,但容易冷,肚子遇冷只能 阿斯; 整件式比較保暖但不好看(也可能是人的問題)。 建議手腳都要有拉鍊,穿脫會方便很多,沒拉鍊不建議買,慎選。 ◎ 重裝部分 BCD: 建議 100 潛以上再入手。 我唯一推薦「背囊式」,當初買的是 Halcyon Adventure+碳纖背板, 雖然很潮,但其實覺得不需要買到這麼頂,碳纖維是真的蠻輕啦。 調節器: 同樣是 100+ 潛後購入, 我用的是 Tecline V1 + Tec2 調節器組 + 加濕器。 加濕器我沒用過,微重。 ◎ 證照考照建議(AOW + 高氧) 如果你長期都只跟同一個教練,那其實可以不用急著考 AOW 或高氧。 但如果你是比較常「到處潛、到處冒險」的類型, 建議把證照考一考,會省下很多麻煩(尤其國外船潛/深潛/高氧需求)。 ◎ 運動相機 + 防水殼 相機我當初是買 OSMO Action 第一代, 頭好壯壯一路用到後來換成 INSTA360 Ace Pro,使用下來非常滿意。 一開始就買整套(機身+殼+支架+配件)應該也花了快 2 萬元。 ◎ 配件部分 潛水多功能浮力袋包: 體積有點大,不怎麼方便,感覺技潛短褲好多了。 備用二級頭扣環: 這個好東西,因為BCD沒有口袋塞備用二級頭, 直接扣在身上,是磁吸的,平常方便,危急時可直接使用,安全好找。 防寒面罩3mm/5mm: 冬天會下水的這東西很讚,下深會頭痛的也很推。 上完OW去了一趟潛旅就買了相機,然後持續租錶租裝, 一直到100支左右才購入裝備,有持續潛水早點買裝都比較賺, 但我是考量到一年沒下幾支,買錯最貴, 還是決定把空間跟保養成本交給潛店。 -- hsnuconan:這世界上只有10種人 懂二進位的和不懂二進位的 10/27 00:13 Metallicat:hsnuconan的數學老師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10/27 00:13 Metallicat:hsnuconan會被作成簽名檔XDDDDD笑死 10/27 00: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8.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vingSport/M.1747675191.A.6C1.html ※ 編輯: c1558866 (220.134.28.137 臺灣), 05/20/2025 01:36:38

05/20 08:06, 2天前 , 1F
看到運動相機擺在第一位….嗯嗯
05/20 08:06, 1F

05/20 09:22, 2天前 , 2F
電腦錶才是第一順位
05/20 09:22, 2F

05/20 10:31, 2天前 , 3F
這是你自己個人的順序吧...其他順序眾說紛紜但放第一的
05/20 10:31, 3F

05/20 10:31, 2天前 , 4F
100%不會是運動相機XDDD
05/20 10:31, 4F
錶可以用租的 下水要戴電腦錶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 編輯: c1558866 (220.134.28.137 臺灣), 05/20/2025 12:08:36

05/20 13:42, 1天前 , 5F
個人順位 面鏡=相機=襪套>其他
05/20 13:42, 5F

05/20 13:43, 1天前 , 6F
襪套租蛙鞋比較不會刮破腳後跟
05/20 13:43, 6F

05/20 13:43, 1天前 , 7F
電腦表也是第一順位
05/20 13:43, 7F
我自己沒有買襪套確實每次潛旅完腳後跟一定破皮 下次買看看 感謝

05/20 16:04, 1天前 , 8F
100潛才買重裝喔。潛100隻租重裝的錢都能買一件BC了
05/20 16:04, 8F
讓我重選一次 我應該會早點存錢買一套 自己是OW考取5年才完成百潛 單次買入裝備的錢可以支撐我一年潛水興趣的開銷 所以沒有選擇購入

05/20 17:53, 1天前 , 9F
懂你意思了,以只能買不能租的角度來說那的確是這樣沒錯
05/20 17:53, 9F

05/20 17:54, 1天前 , 10F
但那是因為唯獨相機在買/租的考量上是這樣,而不是因為
05/20 17:54, 10F

05/20 17:55, 1天前 , 11F
這個東西的入手優先度比其他東西更優先,文章放在一起稍
05/20 17:55, 11F

05/20 17:55, 1天前 , 12F
微會有誤會空間
05/20 17:55, 12F
補充一下 運動相機其實可以租 當初購入考量是以使用的廣度為主 差不多價錢我選擇買運動相機 興趣得以延續 回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修正一下文字 希望大家都可以快樂下水 看大物 然後安全回家 ※ 編輯: c1558866 (220.134.28.137 臺灣), 05/20/2025 20:08:42

05/20 20:05, 1天前 , 13F
不管是買/租 運動相機都不會是大眾的優先選項吧
05/20 20:05, 13F

05/20 20:06, 1天前 , 14F
尤其當菜鳥時期 拿著運動相機拍攝 中性浮力勢必跟著改
05/20 20:06, 14F

05/20 20:06, 1天前 , 15F
變 如果是已經有潛過一段時間想買的人還行
05/20 20:06, 15F

05/20 20:07, 1天前 , 16F
但是對於剛考到證照的人來說個人不建議
05/20 20:07, 16F
同意 ※ 編輯: c1558866 (220.134.28.137 臺灣), 05/20/2025 20:16:58

05/20 23:33, 1天前 , 17F
從教育訓練跟持續要玩的立場來說,這篇的順序其實不是
05/20 23:33, 17F

05/20 23:33, 1天前 , 18F
很恰當
05/20 23:33, 18F

05/20 23:36, 1天前 , 19F
簡單而言,輕裝→電腦表或重裝(含浮力袋)→相機,是
05/20 23:36, 19F

05/20 23:36, 1天前 , 20F
循序漸進且配合教育訓練過程的合理性
05/20 23:36, 20F

05/20 23:39, 1天前 , 21F
在進階課程的時候,其實最好都要有自己的裝備,這個階
05/20 23:39, 21F

05/20 23:39, 1天前 , 22F
段其實對裝備的配置、盲操與熟悉度已經有一點要求,而
05/20 23:39, 22F

05/20 23:39, 1天前 , 23F
這個階段也開始接觸大深度潛水,屬於自己的電腦表建議
05/20 23:39, 23F

05/20 23:39, 1天前 , 24F
也是在這個階段前後備齊,至於相機,在未掌握中性福利
05/20 23:39, 24F

05/20 23:39, 1天前 , 25F
還有裝備熟悉度前絕對不建議碰…這個是有影響安全的
05/20 23:39, 25F
感謝詳細回文 希望可以讓之後讓大家在選擇裝備時 更有概念 水下最常出現的問題 很常是因為緊張然後導致後面的錯誤動作產生意外 購買裝備因為熟悉可以提升安全性我認為是很正確的 想問一下 中性浮力可以控制到怎麼樣再去購入相機運動相機 會相對安全 建議購入 想說讓之後有考慮購買的人比較有個概念

05/20 23:45, 1天前 , 26F
我第一個裝備是買水下搖鈴,怕有事搖不到人
05/20 23:45, 26F
叮叮棒確實也很重要 哈哈

05/20 23:53, 1天前 , 27F
就我自己而言我也差不多是上面的選擇
05/20 23:53, 27F

05/20 23:53, 1天前 , 28F
我OW上完就先買完輕裝+電腦錶 大概20支買完全部重裝
05/20 23:53, 28F

05/20 23:54, 1天前 , 29F
如果真的有預算+願意玩的久 建議是多花點錢買好一點
05/20 23:54, 29F

05/20 23:54, 1天前 , 30F
這幾年每年都漲價 只會愈來愈貴
05/20 23:54, 30F
我的感覺比較不同 自己2017年學潛水 那時候背囊式相對少 都是背心式 背囊式價格相對高 現在背囊很多便宜的 調節器也有因科技進步在相同價位下有更好的選擇 我自己的建議還是以持續潛水為前提 不要一頭熱 確定會潛再買 我覺得一年會超過兩次潛水行程 買裝備比較划算 感謝分享

05/21 15:25, 20小時前 , 31F
我剛入坑,目前順序是水母衣→面鏡→電腦錶,接著浮力帶?
05/21 15:25, 31F
我覺得可以 還是浮力帶手電筒一起買 哈哈哈 建議可以開始想防寒衣比較適合兩件還是一件 會跟你常去的潛水點有關 我覺得一件式的比較萬用 當然平常會熱一點 30M以下都較冷 保暖點對安全也有好處 ※ 編輯: c1558866 (220.134.28.137 臺灣), 05/21/2025 22:33:35

05/22 11:28, 34分鐘前 , 32F
CR4 6000? 我看官網8000左右 是水貨價嗎?
05/22 11:28, 32F
文章代碼(AID): #1eAsWtR1 (DivingSport)
文章代碼(AID): #1eAsWtR1 (Diving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