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僥倖:為什麼Djokovic溫布頓第五冠拿的實至
絕非僥倖:為什麼Djokovic溫布頓第五冠拿得實至名歸
轉載自[運動視界]網球專欄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65266
小弟很少po文,文長,當然許多論點ATP官網已經有提出了,但是看到後面對囧抱屈的話
令人感到鼻酸,分享給各位,費迷的話就別看了...
(網站裡有詳細的技術圖表分析可供參考)
禮拜天的溫布頓決賽,最後由Novak Djokovic以7-6、1-6、7-6、4-6、13-12險勝Roger F
ederer,拿下了生涯第五座溫布頓金盃,追平了前瑞典球王Bjorn Borg的紀錄。這也是Dj
okovic生涯第16座大滿貫冠軍,距離Rafael Nadal和Federer又近了一步。在ATP官方統計
的「大獎杯」總數,也以54座冠軍,追平Federer。某種程度而言,這場比賽也漸漸證明D
jokovic不應該再被視為Federer和Nadal之後的老三,甚至可以與這兩位傳奇相提並論。
就當天的男單決賽,Federer整場比賽的表現,說實話,非常優異。就如當天轉播主播球
評頻頻強調,Federer在所有表面上的數據表現,全部都勝過Djokovic。即使是非受迫性
失誤較多,就致勝球與非受迫性失誤比例而言,仍然是優於Djokovic。然而,當我們探究
比賽的細節,尤其是決勝關鍵分的部分,就會發現Djokovic贏得實至名歸。
如果我們硬要對於兩位表現的總結,就是以下兩句:
Federer之所以敗:錯失良機,背離強點。
Djokovic之所以勝:臨危不亂,適時出擊。
以往,當我們提到Federer錯失機會,我們會想到的是破發點的掌握度。舉例而言,在201
5年美網決賽中,Federer在Djokovic發球時握有了二十三次破發點,但總共只成功破了四
次,種下敗因。但昨天Federer在十三次破發點當中,就成功破了Djokovic七次。所以,
破發掌握度不是Federer昨天的敗因。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Federer整場比賽的數據相當漂亮,但恕我直言,Federer到了關鍵時
刻,尤其是搶七,他完完全全搞砸了。
舉例而言,Federer整場比賽在網前得分效率高,總共拿下了78%的分數(51/65)。然而
,在三次的搶七,Federer只來到了網前兩次,而且只得一分。再者,三次搶七總共三十
三次來回,就有二十次兩人都在底線交手,而這就中了Djokovic的下懷。Djokovic在這二
十次來回,就拿下了其中五分之四。
雖然說Federer在網前得分效率不錯,甚至在發球上網時有很漂亮的87%。然而,Federer
整場比賽上網次數佔所有分數的比率,卻比起四年前的決賽整整少了7.3%。Federer當天
上網的比例,也比對上Rafael Nadal的四強比賽還少。
或許Federer是顧忌Djokovic優秀的穿越球能力,抑或是認為自己在底線就可以與之匹敵
,但事實證明,Federer減少上網比例,反而讓Djokovic可以在底線取得優勢。在全場雙
方成功回發後的來回中,兩人都站在底線左右的來回總共有194次。而Djokovic在這些來
回中,就拿下了114分。
相較於Federer優異的發球表現,Djokovic當天發球狀況,毫無疑問地,是兩人在溫布頓
四次交手中最糟糕的一次,儘管如此,他仍舊靠著傳統的近身發球策略,達成很好的效果
。近身發球的效果,在於讓對手擊球動作受壓迫,進而造成回擊失誤或質量不足。而當天
Djokovic的近身發球,的確也替自己解危了幾次。
除此之外,Djokovic當天反拍,比以往刻意去打向Federer的反拍。
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因為Federer當天精準的反拍切球奏效,讓Djokovic被迫選擇做較為
安全的擊球方向。早在去年巴黎大師賽準決賽,我們就可以看出Federer的反拍切球對於D
jokovic的整體擊球節奏所造成的干擾效果。因此,在這次溫布頓決賽,Federer會運用如
此多的反拍切球,確實不令人意外。
但Federer多次反拍對角切球的策略,其實是個雙面刃。一方面,他的確擾亂了Djokovic
的擊球節奏和腳步;但另一方面,也等於是讓Djokovic有機會可以考驗Federer的反拍,
甚至帶出了Federer在正拍的空檔。
這也造成了Djokovic直線反拍在當天發揮得更好。Djokovic當天總共擊出了12計這方向的
反拍致勝球,並引出了對手7個受迫失誤。因為Federer被鎖在與Djokovic對角反拍的斡旋
中,反而遺漏了正拍的空檔。所以當Djokovic偷襲時,Federer除了望球興嘆,即使回球
也是相當困難。
但這不僅僅是反拍而已。面對Federer,Djokovic在當天決賽的確使用了比以往更多的對
角擊球,除了是要延長來回外,也企圖將Federer拉開到場外,製造另一邊的空檔,或是
引出他的失誤。畢竟,即將滿38歲的Federer,在往身體左右延伸的速度和敏捷度,已經
大不如前,所以一旦陷入對手的調動,實在很難有勝算。
而雖然說Federer在總得分上多了Djokovic十四分(218:204),但是如果去細看,這十
四分的差距,剛剛好就是第二盤雙方的差距。扣掉第二盤,其實雙方真的是平分秋色。事
實上,這場比賽之所以如此接近,原因就在於Djokovic和Federer剛好就在自己擅長的部
份各有勝負。在1到6拍的來回中,Federer以185:152取得優勢;在7拍以上的來回中,Dj
okovic以52:33扳回一城。
所以如果看完了比賽,卻認為說Djokovic「只」贏在搶七,或是說他運氣好,這是有失公
允的。就像前面各個數據顯示,從表面的數據來看,他看起來是遜於Federer,但其實不
然。即使面對了Federer帶來的威脅,他還是能夠將戰局掌控在利於自己的情勢,這就證
明Djokovic當今球王的封號,實至名歸。
但除了場上,Djokovic還必須要面對全場幾乎一面倒希望自己敗北的球迷們。我們必須承
認:Federer是位值得尊敬的傳奇,而他的確也值得受到愛戴。畢竟,他是史上拿到最多
大滿貫冠軍的選手,而他優雅的紳士風範,也的確受人景仰。
但球迷們一面倒的支持Federer,對Djokovic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打出好球,包括那
在第五盤5:5,15-30時那驚天一撲,竟然迎來的只是懊惱的嘆息,掌聲卻是稀稀落落。D
jokovic整場比賽九次雙發失誤所帶來的掌聲,比他精采穿越球的掌聲還大。甚至,在Fed
erer挑戰致勝球成功之後,Djokovic上前詢問主審,卻被全場噓聲伺候。即使是Federer
在自己家鄉打巴賽爾男網賽或是台維斯杯,所獲得的支持和喝采,還遠不如坐在溫布頓中
央球場的球迷們這麼瘋狂。就連轉播賽事的主播球評們,無論是哪國的,都有不少凸顯自
己的支持傾向。賽後,任何與這場比賽的社群貼文,除了哀悼Federer打敗仗的言論,也
滿滿的出現謾罵、詛咒。
如此敵對的環境,Djokovic還是成功擊退了廣受歡迎的對手,這當然要歸功於他那強大的
心臟。西方媒體時常喜歡說Djokovic球迷少,以及Djokovic在噓聲四起時表現更神勇這種
言論,說他享受當反派的感受。但這是真的嗎?坦白說,真的有球員喜歡天天上場時被全
場一半以上球迷噓嗎?有哪位球員有這種特殊的癖好,喜歡受到心理的摧殘?Djokovic在
賽後表示,當他聽到球迷們為Federer加油時,他會自動把Roger在腦中轉換成Novak,假
設這些球迷是在替自己加油。說真的,這其實挺可悲的。
各位讀者看到這邊,是否會感到有些感慨?假設不是因為Djokovic從小就必須面對艱困的
環境,因此被培養出堅強的抗壓力,他能承受這樣的對待嗎?對於球員的喜好,這是每個
人的自由。但曾幾何時,觀賞網球既有的個人崇拜,竟然演變成如此令人髮指的猖狂,甚
至還衍生出「Federer就是網球」這種宗教性的口號,只要是其他人贏球就是網球恥辱的
一天等等?體育比賽中,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誰贏誰輸,除了一時的喜怒哀樂以外,有
需要如此誇張的反應嗎?
筆者對於所謂的三巨頭,自然有自己的喜好,但也不至於因為對於其中一人的欣賞,而衍
生出對於其他人的憎恨。因為這三位球員,各自有自己所長,也有所短。而身在三位傳奇
並立的年代,對於喜愛網球的人們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何必去執著「非X不可」的
想法呢?
總而言之,這場比賽又再次成為兩人經典對決中的新篇章。兩人也在這場比賽獲得了各自
尋求的答案和教訓,想必會讓他們在下一次對決中做出適當調整,再次打出令人血脈噴張
的史詩級戰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5.1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jokovic/M.1563411506.A.AC1.html
※ 編輯: kyleyu (114.136.5.183 臺灣), 07/18/2019 09:00:09
推
07/18 09:07,
6年前
, 1F
07/18 09:07, 1F
→
07/18 09:07,
6年前
, 2F
07/18 09:07, 2F
推
07/18 10:58,
6年前
, 3F
07/18 10:58, 3F
推
07/18 11:01,
6年前
, 4F
07/18 11:01, 4F
推
07/18 11:04,
6年前
, 5F
07/18 11:04, 5F
→
07/18 11:04,
6年前
, 6F
07/18 11:04, 6F
推
07/18 11:05,
6年前
, 7F
07/18 11:05, 7F
→
07/18 11:05,
6年前
, 8F
07/18 11:05, 8F
推
07/18 11:30,
6年前
, 9F
07/18 11:30, 9F
推
07/18 11:35,
6年前
, 10F
07/18 11:35, 10F
推
07/18 11:46,
6年前
, 11F
07/18 11:46, 11F
推
07/18 11:49,
6年前
, 12F
07/18 11:49, 12F
→
07/18 11:54,
6年前
, 13F
07/18 11:54, 13F
→
07/18 11:57,
6年前
, 14F
07/18 11:57, 14F
推
07/18 12:43,
6年前
, 15F
07/18 12:43, 15F
推
07/18 13:08,
6年前
, 16F
07/18 13:08, 16F
→
07/18 13:08,
6年前
, 17F
07/18 13:08, 17F
推
07/18 13:38,
6年前
, 18F
07/18 13:38, 18F
→
07/18 13:38,
6年前
, 19F
07/18 13:38, 19F
推
07/18 13:50,
6年前
, 20F
07/18 13:50, 20F
推
07/18 13:52,
6年前
, 21F
07/18 13:52, 21F
推
07/18 14:46,
6年前
, 22F
07/18 14:46, 22F
→
07/18 14:47,
6年前
, 23F
07/18 14:47, 23F
推
07/18 15:19,
6年前
, 24F
07/18 15:19, 24F
→
07/18 15:20,
6年前
, 25F
07/18 15:20, 25F
→
07/18 15:21,
6年前
, 26F
07/18 15:21, 26F
→
07/18 15:21,
6年前
, 27F
07/18 15:21, 27F
推
07/18 15:29,
6年前
, 28F
07/18 15:29, 28F
推
07/18 16:14,
6年前
, 29F
07/18 16:14, 29F
推
07/18 16:24,
6年前
, 30F
07/18 16:24, 30F
推
07/18 16:53,
6年前
, 31F
07/18 16:53, 31F
推
07/18 16:55,
6年前
, 32F
07/18 16:55, 32F
→
07/18 16:55,
6年前
, 33F
07/18 16:55, 33F
→
07/18 17:04,
6年前
, 34F
07/18 17:04, 34F
→
07/18 17:25,
6年前
, 35F
07/18 17:25, 35F
→
07/18 17:25,
6年前
, 36F
07/18 17:25, 36F
推
07/18 17:29,
6年前
, 37F
07/18 17:29, 37F
→
07/18 17:31,
6年前
, 38F
07/18 17:31, 38F
→
07/18 17:32,
6年前
, 39F
07/18 17:32, 39F
→
07/18 17:32,
6年前
, 40F
07/18 17:32, 40F
→
07/18 17:34,
6年前
, 41F
07/18 17:34, 41F
推
07/18 18:01,
6年前
, 42F
07/18 18:01, 42F
→
07/18 18:01,
6年前
, 43F
07/18 18:01, 43F
推
07/18 21:40,
6年前
, 44F
07/18 21:40, 44F
→
07/18 21:40,
6年前
, 45F
07/18 21:40, 45F
→
07/18 22:03,
6年前
, 46F
07/18 22:03, 46F
→
07/18 22:03,
6年前
, 47F
07/18 22:03, 47F
→
07/18 22:04,
6年前
, 48F
07/18 22:04, 48F
→
07/18 22:12,
6年前
, 49F
07/18 22:12, 49F
推
07/19 13:15,
6年前
, 50F
07/19 13:15, 50F
推
07/19 15:23,
6年前
, 51F
07/19 15:23, 51F
推
07/20 20:46,
6年前
, 52F
07/20 20:46, 52F
推
07/25 01:29,
6年前
, 53F
07/25 01:29, 53F
→
01/21 17:55,
6年前
, 54F
01/21 17:55, 54F
Djokov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