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認真的男人 - 黃煚隆
認真的男人 - 黃煚隆
前言:
以往都是以守備聞名的黃煚隆,今年在打擊方面有突出的表現,目前高踞打擊排行榜
第2名,頗有挑戰打擊王的架式。他用他的表現告訴我們,只要肯努力,三十六歲都還可
以進步! (文:郭明鈺)
內文:
收音機裡傳來播報員非常激動的聲音:『九局下滿壘二出局,味全只領先一分,
‧‧‧‧這球打擊出去,球飛向左外野‧‧‧‧。』
你下意識的知道,比賽已經結束。不管你是不是味全隊的球迷,你心裡都清楚;這球
這球只要飛不出全壘打牆,就應該會掉進味全隊左外野手黃煚隆的手套裡。
就算是看起來將要飛出全壘打牆的飛球,裁判也已經準備手畫圓圈,打者也已經準備
做英雄式的跑壘,但只要看到黃煚隆還沒放棄,你知道,事情還沒一定。有很多次,他後
退攀上牆頭,伸長右手,手臂好比是全壘打牆的延伸,原本可飛出牆外的球,被舉起的手
套圍起,頹然的回到場中,形成一個平凡的高飛必死球。
這種戲碼在中華職棒的征戰史中,一次次的上演,久而久之,球迷對黃煚隆所培養出
的信賴感,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默契。就像太陽每天總會從東邊升起、水煮沸後一定會化
成蒸氣一樣。
手套散發的鋒芒,蓋過了球棒
防守好的球員總是會給人一種安全、牢靠的感覺,特別是在緊要關頭,他可以把緊繃
的戰局瞬間終結掉,留下攻擊者一臉的錯愕、悔恨。當然,這時候的英雄,通常會是投球
的投手,單場MVP也絕不可能落在有優異防守演出的球員身上。這也是防守者的悲哀與無
奈,他們必須習慣於做一個無名英雄。
在中華職棒中,光以守備好而聞名的球員,黃煚隆算是非常有名的。他在球場上永不
放棄的拼勁,為他搏得了『拼命三郎』的美名,飛身撲球、撞牆,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這種拼勁有時讓對手看了也不禁感動;他同時還被稱之為『牆邊魔術師』,在全壘打牆前
把球接回來,黃煚隆可說是台灣棒壇的第一把交椅。
相較於在防守上的聲名卓著,屢受肯定(職棒四年,聯盟第一次『金手套獎』他就屏
雀中選。職棒八年,他又再度獲獎),黃煚隆在打擊方面的成績就要遜色很多,在球場上
他通常只被定義成『守優於攻』的球員,不像李居明,甚至廖敏雄一樣,可以攻守兼顧,
一方面拿『金手套獎』,一方面獲選『最佳九人』。在過去幾年,他手套的鋒芒總是蓋過
了手中的球棒;一個左撇子,卻老是憑右手的手套幫他在圈中揚名立萬。
看一看他過去的打擊成績。從職棒元年至職棒八年,黃煚隆打擊率最高的一年是職棒
四年的三成,其他的七年都只是二字頭,這並不符合一個強打者的攻擊水準。在長打方面
,他全壘打最多的一季也不過五支,當中還有整整兩年,他的全壘打數掛零。攻擊上不具
特別的威脅性,使黃煚隆在棒次上,也很少納入中心棒次,狀況好一點的時候,會被排在
第二棒,負責推進隊友;差一點的時候,常被排在第九棒,只負責偶偶放放冷箭,承先啟
後。球隊借重他的,是指望他能幫球隊守下幾分,而不是靠他打下幾分,這是黃煚隆給人
的印象。
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但真的發生了
這個情形,在今年有了重大的轉變。職棒九年的球季進行約有一半,在打擊排行榜上
出現了黃煚隆的名字。和過去不一樣的是,這次黃煚隆不是出現在吊車尾的後半段,而是
以三點六七的打擊率高居排行榜第二名,直接威脅排名第一的怪力男,而且是打擊前五傑
中唯一的本土球員。這樣的成績,不得不令人驚訝,因為一般都認為,打擊是要靠天份,
而守備才可能靠苦練,已進入職棒生涯的第九年,黃煚隆在打擊上的表現突然開竅,這的
確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隊友開玩笑說,他應該去『驗尿』。不過,如果仔細觀察黃煚隆今年的打擊表現,你
可以發現,他並不是突然間竄起,炫爛一陣子後就歸於平淡;而是以一種穩定、平實的一
支安打一支安打慢慢地累積,最後才積少成多,在平凡當中散發出奪目的光采,教人不注
意他都難。他的轉變,並不是在一朝一夕間,而是持之以恆不斷地摸索、嘗試,一步一步
在打擊理論和實戰經驗逐漸豐富成熟之後,所形成的一種頓悟。這個改變,應該要追朔到
去年的上半球季。
職棒八年上半季,味全龍隊在走了五員先發大將之後,實力大受影響,球隊被迫進行
重整,說得好聽一點,是進行『世代交替』,但實際的情形卻是『青黃不接』,況且整個
球隊的形不一樣了,氣氛也完全不同,身為隊長的黃煚隆,除了自己本身的狀況調整之外
,還必須負起指導新人的責任。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不怎麼輕鬆,尤其黃煚隆又是
個做事力求完美的典型處女座,所以常常把自己搞的心力交瘁,個人的成績因而大受影響
。
在上半季末,有一次在嘉義為了接全壘打牆邊的飛球,黃煚隆撞傷了肩膀,被迫休養
了五個星期。這一段時間,總教練叫他不用跟著球隊,完全靜下心來養好身體,這讓黃煚
隆第一次可以完成放鬆,放下球隊的責任,『自私地』光想自己的問題,同時做一些調整
。
從低潮中走出
黃煚隆過去的打擊,在觀念上,是把自己定位成助攻型的球員,因此從不要求能有什
麼多強的長打火力,以推進隊友為主要的進攻目標;在技巧上,因和呂明賜是好朋友,因
此多少受到呂明賜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呂明賜在揮擊上,是屬於由上往下的砍擊式,這
種砍擊式的擊球法是國內打擊方面的主流思想。黃煚隆一方面認定自己是助功型,一方面
又服膺這種砍擊式的揮棒,就這樣打了好幾年,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定適合這種打擊方
式,但以打擊的成績來看,雖不是太好,但也還不致太差,所以不會特別想要去做調整。
直到職棒八年上半季因傷缺賽後,才讓他有了徹底檢討和求變的想法。
味全上半季排名殿底,黃煚隆上半季打擊率僅一成九六,這些負面的數字雖然帶來了
壓力,但從另一角度看來卻也是一種解脫,『反正不會更糟了!』他想。此時,任何一種
改變,都成為必要且合理的。他向隊上的打擊教練大衛求教,又從同樣是左打的洋將喬坎
那身上,得到更進一步的建議,這種來自於純美式的打擊觀念,和左手強力打者提供的活
示範,讓黃煚隆在擊球理念上有不同體驗。
下半季開賽,黃煚隆的打擊和上半季判若兩人,安打一支又一支,打擊率也從一成多
慢慢往上爬升,兩成、兩成一、兩成二‧‧‧,到了球季末,終於把打擊率拉回至兩成五
一,更令人訝異的是:睽違兩年多的全壘打也開張了,而且半季的時間裡一連打了五支,
包括出現他個人職棒生涯的首支滿貫全壘打。
『打擊就是要去抓那個點,』黃煚隆談到他的改變,『我現在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
個點上,這說起來很玄,可能只有靠自己去體會,但是一旦抓到了,這種感覺就不容易跑
掉。』開悟了之後,黃煚隆在下半季的打擊率就達到了一般定義的強打標準--三成,這已
經為他今年球季耀眼的成績做出了先期的預告。
安打多,三振少
今年球季一開始,黃煚隆前兩場球全部『摃龜』,連續七個打數沒有安打,直到第三
場才開胡,從此他的安打就進入量產階段,一支接一支、一場接一場了。總計到六月七日
,黃煚隆共擊出七十六隻安打,是聯盟的安打王;打擊率三成六七名列第二;打點三十分
;盜壘十次都是排名第十;另外,他在兩百三十一個的打席數中,只被三振了十次,是所
有進入打擊排行榜的打者中,被三振數最少的;而且在他的球季前二十六場球,共一百一
十一個打席當中,更只嘗到一個老K。
黃煚隆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帳面上的數字,他持續、穩定的表現,才是他最值得稱
道的地方。截至七月六日止,黃煚隆總共出賽了五十五場球,其中有四十六場他都擊出了
安打,而且在四月三十日至七月六日的三十七場出賽中,他只有三場沒有揮出安打!中間
還包含了一個連十三場和一個連十二場的連續場次安打,在這五十五場球中,黃煚隆總共
也只有六場未能攻占壘包,其餘的四十九場球他每場都至少上壘一次。這種幾乎沒有低潮
的打擊表現,比起大起大落的極端演出,對球隊更有實質上的幫助。
『他的擊球是全方面的 (He uses the whole field.)。』打擊教練大衛說,『看黃
煚隆的打擊,就和打擊教科書上告訴打者的一樣,先求擊球點確實 (make contact),就
是台灣一般所說的『阿答里』,如此安打就會隨之而生。其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只不過他
做的十分確實。』 大衛進一步指出,黃煚隆持續不斷地在體能上自我要求,勤做重量
訓練,這都是他今年打擊方面能一直維持高峰的原因,『肌力的增強,讓他擊出的球更強
勁;下盤的穩重,讓他揮棒時重心很穩,整個揮棒動作就能保持平衡與流暢。』『除此之
外,大慨就是自信心了。今年他和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心理上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在場
上顯的不急不燥,表現就非常的穩定。』
永遠是第二男主角
打擊狀況不錯,在教練團心中黃煚隆進攻的扮演角色就和過去有了不同,他今年在先
發打序上,逐漸向『中心打者』趨近,第五棒和第三棒是他固定的棒次。而過去常會被要
求用犧牲觸擊來推進隊友,今年這個需要就少了許多,截至目前為止只有一次犧牲短打的
記錄,這還是在球季開始第二場球發生的事。
黃煚隆這股穩定打擊表現,讓味全龍自今年一開賽,就能一直保持在A級球隊之林,
並在五月拉出一波單月十一勝三敗的戰績,從此便雄踞王座。他雖然不像張泰山、陳金茂
,有大量的打點和長打幫球隊取分,也不像大帝士用盜壘來瓦解對手的士氣,但是平實的
安打、上壘,讓球隊累積了更多致勝籌碼。
黃煚隆在五月份的打擊非常出色,單月打擊率有四成六二(第二名),為龍隊立下不少
汗馬功勞,也很有可能奪下個人八年多來第一座單月MVP獎座,可惜五月份出了一個在單
場就轟出了三隻全壘打,且單場壘打數破記錄的怪力男,所以雖然黃煚隆在安打、得分、
打點上都領先怪力男,但在記者票選時仍以一票之差落敗;六月份,黃煚隆單月依舊擊出
了四成的打擊率,連續第二個月名列打擊率亞軍,可惜這一次的月打擊王是打擊率四成一
七的『棒球先生』李居明,不用說,MVP又落入了他人之手。
其實這不是黃煚隆第一次,或第二次錯失單月MVP的獎項,在職棒四年九月份,他當
月有五成的打擊成績,二十支安打,八分打點,但可惜碰上了單月五勝零敗,並幫助統一
獅奪得下半季冠軍的王漢,最後也是屈居第二。『習慣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期待,反正還
是每一場球都盡心去打、去守,盡力幫助球隊獲勝,這比較實在。』雖然難免還是會有些
失望,但棒球不就是這樣嗎?正如同他過去,總是默默地做好份內的工作,成與敗,是與
非,都是另一回事了。
指導新人有一套
黃煚隆對球隊的貢獻,除了守備和打擊方面外,之前也提過了,在新人的培育及養成
上,他下了更大的功夫。『因為他和隊上的每個球員都很好,和年輕的選手也熟,所以他
是隊上球員與教練間的一座橋樑。』
同是九朝元老的洪正欽這麼說,『而且他能以身作則,不吝惜地給予少年仔一些建議
和場上經驗傳承,不論是心理上還是技術上,他真的付出很多。』
以味全隊中的新生代外野手蔡昆祥來說好了,蔡昆祥原本在服役時,因中共導彈來搗
蛋,所以在馬祖整整待了兩年,完全沒有接觸棒球。但自從去年三月底一加入味全隊後,
他的成長是有目共睹。到了今年,蔡昆祥的守備更漸漸脫離了菜鳥時的青澀,無論功守越
來越有大將之風,說起來這多少要感謝他有一個好室友黃煚隆。打從去年到味全後,徐生
明總教練就特別安排蔡昆祥和黃煚隆同房,就是希望能藉由黃煚隆的熱心和認真,早一點
把蔡昆祥當兵期間的兩年空白給填補起來,從結果來論斷,這個安排是十分成功的。
當職棒五年,三商虎隊的劉義傳奪下年度最佳進步獎後,他說了一句傳頌至今的名言
:『只要肯努力,三十二歲還是可以進步的!』這句話被那些不斷尋求超越自我的棒球選
手奉為圭皋。五十二年次的黃煚隆,今年已經三十六歲了,他從不因為所擁有的成就而就
此自滿,也不把年紀漸長當成是故步自封的藉口,不管是場上、場下,他認真的態度,讓
他突破年齡的限制,而能在三十六歲後,達到自己職棒事業的顛峰。對黃煚隆而言,年齡
只是一個數字,這個數字的大小,和他對棒球付出的程度,並沒有關聯。
此文轉自 職業棒球第196期(87/7/10出刊)封面人物
文:郭明鈺
我是終於寫完了分隔線我是終於寫完了分隔線我是終於寫完了分隔線我是終於寫完了分
〒△〒 Damn it (消音??) 這文章傷當傷當的長阿
首先,很感謝各位耐心的板友把他看完= =
這是我前幾天回舊家時,翻到的寶藏之一(這本職業棒球,一本八年,一本九年的龍族)
又覺得此文章不錯,所以就打算把他寫上來..
沒想到居然這麼長...(搞必阿!!)
我想 拼命三郎的態度,應該是很多球員或球迷要學習的^^" 共勉吧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11.92
推
211.74.254.214 11/25, , 1F
211.74.254.214 11/25, 1F
推
140.114.88.223 11/25, , 2F
140.114.88.223 11/25, 2F
推
140.114.58.65 11/25, , 3F
140.114.58.65 11/25, 3F
推
219.84.23.114 11/25, , 4F
219.84.23.114 11/25, 4F
推
140.112.215.149 11/25, , 5F
140.112.215.149 11/25, 5F
推
140.112.215.149 11/25, , 6F
140.112.215.149 11/25, 6F
→
219.84.23.114 11/25, , 7F
219.84.23.114 11/25, 7F
推
61.60.196.10 11/25, , 8F
61.60.196.10 11/25, 8F
推
61.223.148.182 11/25, , 9F
61.223.148.182 11/25, 9F
推
220.143.167.67 11/26, , 10F
220.143.167.67 11/26, 10F
→
220.143.167.67 11/26, , 11F
220.143.167.67 11/26, 11F
推
140.109.103.224 11/26, , 12F
140.109.103.224 11/26, 12F
→
140.109.103.224 11/26, , 13F
140.109.103.224 11/26, 13F
推
09/26 11:20, , 14F
09/26 11:20, 14F
Dragon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