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大東亞棒球圈
最近看到巴大這篇文章,覺得討論的東西蠻有意思的,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興趣
也說說自己的看法?最近德國體育新聞也一直在報導Ballack和FC Bayern是否
續約的消息,媒體評論倒是頗支持這位國家隊隊長去國外發展。只是歐洲各國
的運動市場和台灣當然有很大的差異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東亞棒球圈 不能當真
作者: 盂峻瑋 發表日期:2005-11-15
此次亞洲職棒大賽在日本千葉羅德拿下首屆冠軍後寫下句點,四國精采的比賽
也讓台灣見識到高水準的球技。目前在全球化的席捲下,區域經濟盛行,幾個國家
互相組成一個聯盟,而聯盟內的國家視同「國民待遇」,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
用,貨暢其流,地盡其利」,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包括日韓台,已經有人在網路提
倡職棒版的大東亞共榮圈,建議以台日韓和中國大陸做為一個共同體,這些地方出
生的球員都視為國內球員,實施交流和比賽。
我先以歐洲著名的波斯曼判決為例。比利時球員波斯曼向當時歐盟境內禁止轉
隊的規定,做出上訴挑戰。歐洲法院做出兩個重要決定,第一是球員在合約期滿之
後,可以不用母球隊離隊同意而逕行離隊,第二是歐盟境內出生之球員都得視為國
內球員,達成人盡其才的效果。於是,年初英超有一場比賽,阿森諾球團所排出的
十六名球員,完全沒有一個是英國出生的,引起相當大的震撼。
技術高超的歐盟足球員得以向最高的殿堂挑戰,但也使得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
國家無法留住好球員,造成嚴重的人才外流,如北歐國家。即使他們在國際賽可以
回國效力,但一旦賽事結束,又得回母球團踢球,對該國經濟毫無貢獻。
可以預見的是大東亞棒球共榮圈若真的成立,雖然台灣的好球員可以往上爬,
例如彭政閔以本土球員身分加盟獨賣巨人,在東京巨蛋大顯神威,或大陸的王楠披
著兄弟隊戰袍迷惑打者,可以看到各地的球員披著不同球團的戰袍,為了自己的
「錢」途而打拚。
但台灣棒球觀眾人口少,市場規模無法擴大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在大東亞聯盟
擁有一軍球隊,頂多就是二軍或春訓的根據地。此情況猶如美國屬地的波多黎各,
雖然之前蒙特婁博覽會曾把主場搬到波多黎各首府比賽,但因經濟水平低加上市場
又小,實驗終告失敗,大聯盟索性於去年將球隊移駐到華盛頓,一勞永逸。於是,
像波多黎各最佳的情況就只能在冬天成立冬季聯盟,實施三個月的短期比賽。
共榮圈對國內棒球的生態會造成什麼影響?有沒有可能日本和韓國,甚至其他
國家競相在台灣廣設棒球學校而使參與人口增加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棒球學校
成立的首要條件是成本必須低,拉丁美洲因經濟窘困,球員只要月薪幾百塊美金即
可打發。但在經濟相對富裕的台灣,球員不可能低就。
假設此棒球圈有十支一軍球隊,表面上工作機會大增,但他們必須和日本、韓
國甚至大陸的眾多球員競爭,只有球技出眾的才能出人頭地,而且表演舞台是在外
地而不是台灣,工作機會反而減少。除此之外,社會中「唯有讀書高」的價值根深
柢固,父母更不願意讓小孩去打球。假如無法解決這些不利的結構問題,一旦開放
之後,台灣棒球恐怕只會繼續沉淪下去。共榮,說說即可,不能當真!
(作者為樹德科技大學休管系助理教授)
※原文刊載於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中國時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09.114.55
Dragon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