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與實踐論 關於東歐足球生存狀態的調查報告

看板Eastern-Euro作者 (Lahti)時間21年前 (2004/12/23 15: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4:50 新京報 東歐國家獨有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環境決定了這裡的足球文化與眾不同,類似於 中央陸軍、紅星這樣的名字比比皆是。    矛盾論1 東歐足球的文明時期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歐的土地上充滿了神奇。連年的戰亂動盪並沒有削弱這 裡人們的樂觀進取,相反卻孕育出眾多文學與藝術方面的傑出人才;也正是在 這種樂觀情緒的激勵下,東歐足球一次次創造出了令世人驚訝的成就。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匈牙利隊的水平便足以笑傲足壇,並在足球理念和戰 術方面領跑世界。而前蘇聯、捷克、以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前南斯拉夫等 國更是屢次在國際賽場上一鳴驚人,前赴後繼地扛起過東歐足球的大旗。而在 俱樂部方面,東歐球隊早在上世紀60年代的博覽會杯時代便已兩度折桂,並曾 5度捧起過歐洲優勝杯賽的冠軍。    1986年,羅馬尼亞霸主布加勒斯特星隊在塞維利亞歷經 120分鐘苦戰,最終以 點球2比0力克巴塞羅那,為東歐球隊捧起了歷史上的首座歐洲冠軍杯冠軍—— —由於基輔迪納摩隊是當年的優勝者杯得主,所以1986年於兩隊間進行的歐洲 超級杯賽,便成為了象徵東歐俱樂部足球鼎盛期的顛峰時刻。而在1991年,貝 爾格萊德紅星隊同樣是依靠點球決戰,5比3力克法甲巨人馬賽,再度為東歐球 隊奪得冠軍杯,並在年終的豐田杯賽中完勝智利科洛科洛,成就了世界俱樂部 霸主的地位。    然而就如同社會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一樣,東歐足球總是在剛剛步入輝煌期時, 便由於政治上的不斷動盪而遭受根本性的損失。一方面西方世界不斷以鐵幕和 制裁等方式,在球場內在球場內外打壓東歐足球勢力,像剛剛提到的貝爾格萊 德紅星隊,便是由於制裁而伴隨南斯拉夫足球一道分崩離析。    而另一方面,東歐國家內部的政治原因,也經常對足球事業產生制約甚至是破 壞。「波茲南事件」、「布拉格之春」帶來的影響自不必說,有時僅僅是領袖 們的個人意願,便可令整個國家的足球事業蒙受災難:1986年剛剛為布加勒斯 特星隊奪得冠軍杯的守門員杜卡達姆,便曾因為不願與齊奧塞斯庫兒子為伍, 而被後者下令砍掉了手指!在如此內外交困的惡劣生存環境中,東歐足球就如 同希臘神話中的希希弗斯,無數次夭折的悲劇不可避免。    矛盾論2 ꄊ政治動盪引發足球滑坡 上世紀90年代初蘇東巨變之後,許多掣肘文化發展的政治因素已煙消雲散,東 歐足球似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東歐球會在歐洲賽場 上的表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了顯而易見的下滑:冠軍杯改制之後,僅有 基輔迪納摩隊1999年殺進了半決賽;而在近 5年中,更是只有莫斯科中央陸軍 隊一家,在上賽季得以晉級冠軍聯賽16強———這與上世紀80年代末,星隊和 紅星隊3度殺入決賽兩度捧杯的壯舉,形成了驚人的反差!    而從兩支塞黑勁旅的近況身上,我們或許能揣摩出東歐足球之所以衰落的一絲 端倪。與紅星隊捧杯相隔12年之久,貝爾格萊德游擊隊隊才作為第2支塞黑( 前南斯拉夫)球隊,得以晉級冠軍聯賽的正賽階段;而紅星隊本身也早已不復 王者風範,本賽季的聯盟杯賽場,他們先是在冠軍杯預賽中被埃因霍溫7比3橫 屠,隨後又在聯盟杯首輪遭遇了聖彼得堡隊的6比1羞辱———而在國內賽場, 這兩支首都球隊卻依然有如呼風喚雨一般輪流坐莊,其他球隊根本無法與之抗 衡,整個塞黑聯賽也只有兩隊間的德比可以一看;這種情形同樣也適用於捷克 賽場,歐戰墊底的布拉格斯巴達目前在國內竟然領先第2名9分之多,再次蟬聯 捷克冠軍幾成定局———顯然,缺乏對抗的國內聯賽,已嚴重影響了東歐俱樂 部的技戰術水準。    實踐論1 足球服務政治 如此聯賽一邊倒的局面,有其形成的歷史原因。出於「足球為政治服務」考慮 ,以前的東歐足球經常採用全民足球的發展方向,為了有效快速地取得成績, 有關部門經常將優秀運動員聚集為一支精英球隊,這從斯巴達、迪納摩、中央 陸軍等隊名上可見一斑,而其他俱樂部只不過是這些精英球隊的「人才儲備庫」 而已。所以嚴格說來,東歐聯賽並非真正的「職業聯賽」,它只是為政治服務 的利益工具而已。    隨著鐵幕的落下,為政治服務的聯賽一時間陷於茫然。改革陣痛期中的東歐諸 強,不是被金融寡頭侵吞,便是政府半死不活地托管,而眾多中小俱樂部則只 得在溫飽與破產之間苦苦掙扎。東歐聯賽也因此充斥著假球、黑哨、球場暴力 等不良現象,像捷克的裁判賄賂醜聞、以及塞黑的足球流氓都已在整個歐洲臭 名遠揚。    由於不滿於國內聯賽水平的混亂滯後,有才華的東歐球員紛紛邁開了西行的步 伐。從上世紀90年代起,東歐球會的人才流失愈發嚴重,而4大聯賽則「囤積」 了越來越多的「華約球星」,於是便出現了一個怪現狀:一方面東歐球員乃至 於國家隊的水準在穩步提高,而另一方面東歐俱樂部的戰績卻是一年不如一年 。就連「金球獎」的結果也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1986年以前的比拉諾夫 、布洛欣、雅辛等人獲獎時均效力於本國球會;而斯托伊奇科夫、內德維德和 捨甫琴科,則清一色地在歐陸豪門中獲此殊榮。    實踐論2 東歐足球重現生機 不過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以及政治生活的趨向穩定,加之東歐樂觀進取 的天性使然,歷經苦難的東歐足球已多少露出了否極泰來的徵兆。    在剛剛出爐的聯盟杯32強名單中,東歐球隊佔據了其中 6個席位。而莫斯科中 央陸軍、基輔迪納摩和頓涅茨克礦工 3隊在冠軍聯賽中的頑強表現,也使得人 們對他們在聯盟杯中的表現抱以了期待。而上文所提到的這 3支前蘇聯球隊, 也正是東歐球隊經營領域中的開路ꔊ    阿布拉莫維奇 ———絕對不能忽略的名字 隨著俄羅斯資產階級近年來的崛起,足球領域也逐漸刮起了一股紅色的投資風 暴。在這其中,阿布拉莫維奇的名字自然最具代表性,而這位掌握切爾西隊的 俄國首富,正是莫斯科中央陸軍隊的大股東之一,在他大把大把的盧布攻勢之 下,中央陸軍隊近年來的異軍突起自然不足為奇。阿布的感召力影響到了國內 其他富豪,中央陸軍的同城死敵莫斯科斯巴達克隊隨即也被引入巨資,形成分 庭抗禮之勢。兩強之間的競爭迅即延伸到了轉會市場,在首都雙雄火爆的「軍 備競賽」中,卡維納吉等知名球星也紛紛北上———俄羅斯足壇已初現繁榮景 象。與之相仿,受到大亨資助的頓涅茨克礦工隊,其硬件設施已與歐洲豪門無異 ,大有力壓基輔迪納摩掀起烏克蘭「橙色風暴」之勢。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朱明) -- 有心 沒心 心在芬蘭 多情 薄情 情繫 Aja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7.122
文章代碼(AID): #11odeFj0 (Eastern-Euro)
文章代碼(AID): #11odeFj0 (Eastern-E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