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閃身正拍 vs 單反

看板Federer作者 (Casper)時間15年前 (2010/02/01 17:37), 編輯推噓16(1609)
留言25則, 1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以往看費神的比賽,很多打法和擊球方向其實大致上猜得出來 但是這次澳網費神卻有很多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擊球方式 好比說突然放個小球,或是說對方反拍空檔很大卻轟正拍 讓我覺得差別最大的就是反拍進身球的處理: "單手反拍取代了閃身正拍" 我覺得這也是昨天贏球的一大關鍵 好幾次我以為他會移動去打閃正的時候,卻出現了單手反拍 用單反腳步上確實會比閃正省力很多,也會避免空出正拍空檔 ROGI賽後好像有說他的腳步回來了 腳步的好壞,差別最大的就是在於單反的穩定度 單反適時直線發力+推檔出更大的角度+穩定+切球破壞節奏=馬力找不出ROGI的其他破綻 當馬力狂打ROGI反拍卻不奏效時的OS大概就是:那我還有哪裡可以打... 馬力比賽時既定的策略一旦不湊效,心理就會慌 更何況遇到ROGI時,除了打他的反拍也想不出其他的策略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70.165

02/01 17:49, , 1F
我也覺得昨天的反拍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02/01 17:49, 1F

02/01 18:05, , 2F
Rogi心想:真的不要再打我的反拍了
02/01 18:05, 2F

02/01 18:06, , 3F
真的沒有你們想像中的好打...
02/01 18:06, 3F

02/01 18:25, , 4F
昨天的反拍真的嚇到我了....強得很過火XDD
02/01 18:25, 4F

02/01 18:29, , 5F
費:這個局我佈了一年之久...
02/01 18:29, 5F

02/01 19:42, , 6F
Rogi:之前爛爛的反拍是我在最近這50場比賽加進去的ㄎㄎ
02/01 19:42, 6F

02/01 20:42, , 7F
結論 :費神用大師盃佈反拍狂噴的局 這樣一切就能解釋(誤)
02/01 20:42, 7F

02/01 20:48, , 8F
費神被大家送反拍練了一年 不進步也難啊 XDDDD
02/01 20:48, 8F

02/01 20:50, , 9F
恐怕不只一年吧 XD
02/01 20:50, 9F

02/01 21:16, , 10F
感謝大家陪Roger練反拍啊~
02/01 21:16, 10F

02/01 21:36, , 11F
覺得真的是練多狀況就好了XDDD
02/01 21:36, 11F

02/01 22:10, , 12F
即使不奏效還是只能打他反拍,不然難道要攻他正拍嗎?
02/01 22:10, 12F

02/01 22:11, , 13F
其實Rogi正拍真得偶爾會失靈呀,08杜拜就是這樣 QQ
02/01 22:11, 13F

02/01 23:17, , 14F
同意原po的說法,穩定的單反真的能少跑個幾步,減少閃身正拍的
02/01 23:17, 14F

02/01 23:18, , 15F
機率,Roger也更能專注去抓對手的球路
02/01 23:18, 15F

02/01 23:48, , 16F
再旋的球都打得好的單反,這只是小菜一盤
02/01 23:48, 16F

02/01 23:48, , 17F
MURRAY的正拍沒有很快,有雷射正拍會更有機會吧XD
02/01 23:48, 17F

02/02 00:08, , 18F
昨天反拍超穩的!!!能抽能攻又帶有強烈上旋!!!!
02/02 00:08, 18F

02/02 00:09, , 19F
重點在後面的強烈上旋
02/02 00:09, 19F

02/02 01:18, , 20F
二樓大推的害我噗哧一笑...XDDDDD
02/02 01:18, 20F

02/02 08:37, , 21F
在穿線的時候,借海棠小姐的頭髮,輕輕的...拉啊拉...
02/02 08:37, 21F

02/02 22:59, , 22F
腳步有差.. 08年真的有點慢. 另外, Rogi 06年以後就不會
02/02 22:59, 22F

02/02 23:00, , 23F
過度依賴閃身正拍, 畢竟他的反切防守本來就是一絕.
02/02 23:00, 23F

02/05 16:32, , 24F
系網強者推一個~~~~
02/05 16:32, 24F

04/16 19:51, 6年前 , 25F
機率,Roger也更能 https://moxox.com
04/16 19:51, 25F
文章代碼(AID): #1BPg3bvd (Federer)
文章代碼(AID): #1BPg3bvd (Fed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