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的技術面問題.

看板FigureSkate (花式滑冰)作者 (So happy together)時間12年前 (2013/10/09 19:44), 編輯推噓3(3023)
留言2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幾個朋友也喜歡花滑, 但我們都是門外漢. 有天我們就聊到, 記得之前Mao才說過她近年的滑冰速度提升了不少, 但是變成起跳的時候身體有時會微妙地失去平衡. 所以朋友就說那她不能採用舊的技術嗎? 這就讓我想到Mao的3A的變化, 除了滑冰速度變快, 進入準備時間變短外, 我的觀察是她膝蓋深蹲起跳的程度變小了, 然後她跳躍的高度變低, 現在就常發生不足圈或雙足的情形. 不過似乎在遠度方面有進步. (滑冰速度提升的幫助?)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 難道Mao不能在節目開始進入3A前先用較慢的滑冰速度和以往的跳躍技術完成3A, 然後之後再加速完成其他跳躍和節目嗎? (門外漢的異想天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9.31.247.72

10/09 20:08, , 1F
Mao經歷過兩次體態改變,每次改變都使她需要重心找出身體
10/09 20:08, 1F

10/09 20:08, , 2F
的重心和軸心,這是很多選手升組之後無法照過去的跳法跳出
10/09 20:08, 2F

10/09 20:09, , 3F
同樣水準的要因之一。像MIKI生過小孩之後,她也有提到,生
10/09 20:09, 3F

10/09 20:09, , 4F
產帶來一些女性私密的體態改變(不只上圍),所以她沒辦法
10/09 20:09, 4F

10/09 20:10, , 5F
再依照過去的方式操課,她現在的訓練MENU是靠自己給自己調
10/09 20:10, 5F

10/09 20:10, , 6F
整,自己摸索出來的自我訓練方式。所以可以理解成,MIKI現
10/09 20:10, 6F

10/09 20:11, , 7F
在的跳躍方式和她生產前不是同一種。所以我真的覺得她就
10/09 20:11, 7F

10/09 20:11, , 8F
是鬼神來著啊@_@
10/09 20:11, 8F

10/09 20:12, , 9F
準備的進入時間變短這件事應該是和她提升難度有關,KIM的
10/09 20:12, 9F

10/09 20:12, , 10F
COMBO準備很長,所以老是被日粉抓著批@_@
10/09 20:12, 10F

10/09 20:13, , 11F
至於身體使力的方式,這個板上有教練在看,不知道教練願不
10/09 20:13, 11F

10/09 20:13, , 12F
願意出來技術解說XD
10/09 20:13, 12F

10/09 21:47, , 13F
去看看mao06、07年的比賽,那時候速度很飆悍的
10/09 21:47, 13F

10/09 21:47, , 14F
近年的滑冰速度提升了不少....?(笑)
10/09 21:47, 14F

10/09 21:56, , 15F
也是門外漢的回答:因為3A跟高度無關 可是需要遠度
10/09 21:56, 15F

10/09 22:00, , 16F
Mao這幾年的演出 講難聽一點 很像是神采不見了
10/09 22:00, 16F

10/09 22:00, , 17F
wiki有解- 電腦動畫可看出 跳3A其實沒有到2A那麼高
10/09 22:00, 17F

10/09 22:01, , 18F
以前的技巧也許沒有現在好 但是感染力很強
10/09 22:01, 18F

10/09 22:03, , 19F
A跳是唯一正面進入的跳躍 不須太大"step up" 需要的是
10/09 22:03, 19F

10/09 22:04, , 20F
很快速的收回跟轉體 Mao從上次賽季到目前3A一個最大
10/09 22:04, 20F

10/09 22:06, , 21F
不同處 是現在慢慢脫離存周問題 這幾次是overturn
10/09 22:06, 21F

10/09 23:59, , 22F
MIKUNU也沒有說錯啊,MAO的滑行一度速度往下掉了之後,又
10/09 23:59, 22F

10/10 00:00, , 23F
變快。速度降下來也要看她節目是怎麼編排吧,有很多因素,
10/10 00:00, 23F

10/10 00:02, , 24F
並不是看一樣指標就說全部啊= =。有必要這麼嗆嗎
10/10 00:02, 24F

10/10 01:03, , 25F
滑冰技術我外行,但是改變技術改的是肌肉記憶,兩種混用
10/10 01:03, 25F

10/10 01:03, , 26F
i應該是可能性很低。
10/10 01:03, 26F
文章代碼(AID): #1ILK6trg (FigureSkate)
文章代碼(AID): #1ILK6trg (FigureS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