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 職棒二軍場次增加 尚缺人手(上)

看板Future-Star作者 (明月鑑我心)時間16年前 (2009/10/23 18: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9.10.22 中廣新聞網 陳楷報導 台灣的職業棒球發展了二十年,聯盟球隊起起落落分分合合,無論是四隊、六隊、七 隊還是11支隊伍,都沒有一支球隊長久建立二軍,儲備足夠的戰力。 行政院體委會從六年前開始委託職棒球團代訓原本必須服兵役的役男球員,希望用五 年的時間幫助各隊成立二軍,但是五年下來除了La new、中信以及統一組成二軍,其 他三隊並沒有花費資源在二軍陣容上。 不過去年體委會決定繼續代訓制度,撥給各隊七名選手充實二軍陣容,並且要求各隊 比賽場次從30場大幅提升到60場,腳步最慢的興農牛也成立了二軍。 La new熊隊的林津平認為二軍賽的轉變十分明顯。「制度啊,更完善了。今年變成六 十場,有那個一軍的味道了。雖然沒那麼多,但一個禮拜都有兩三場,打起來要慢慢 調那種一軍的強度,我覺得改變很多了。之前都是友誼賽或一個小比賽,一個月就打 完了,差很多。」 有比賽才有成長,是各隊選手共同的心聲,同樣在熊隊磨了兩年的投手郭建宏表示, 之前各球團沒有積極建制二軍,兩個球團一起組一隊,不但球員流動率偏高,場次也 多不起來。現在四隊都有二軍,「最大的進步是因為賽事多,投球局數跟著多,遇到 的情況也自然變多,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累積得多。」 身為中華職棒唯一非科班出身的選手,郭建宏三年轉了兩支球隊,一直投不出成績, 他坦承,季初一度想要放棄棒球,但是教練還是照樣給他開課表,隊友也建議他修改 投球姿勢,「一直進步就會有動力,如果一直原地打轉,就會想說不要打了,開始猶 豫。如果你有前進的動力,今天做到,我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再去設定,一直往前走 ,就比較不會去想其他的事,不會想我到底要不要打球。」 郭建宏說自己球速雖然沒有進步,但是球有了尾勁,感覺比較順暢,最後他不但在二 軍拿下最多的九勝戰績,還在季末升上一軍,拿下了職業生涯一軍的第一勝。 至於林津平從在文化大學唸書開始就參與中華職棒的二軍賽,替代役兩年加上熊隊二 軍也打了四年,可以說是聯盟最「資深」的二軍選手,也上過熊隊一軍。林津平認為 ,一軍跟二軍練球份量在春訓期間都差不多,但進入例行賽以後,二軍的練習份量就 明顯比一軍多,「一軍選手實力好,他們可能練三小時,在二軍的可能要練十小時來 彌補,因為他們(一軍)一直在比賽,跟人家切磋球技會更進步,我們二軍比賽有點 少,要從別的地方加強自己,才能跟一軍的拼。」 林津平希望二軍場次要再增加比較好。「就一直在練球,很少比賽,你一直練練練都 沒有地方發洩,感覺會散,沒有比賽會很膩。現在比賽很多,可能練三天比兩天,練 得成果都有機會表現,這樣比較有效果。」 林津平表示,二軍比賽沒有什麼球迷,不過La new一向是職棒界最重視二軍的球隊, 無論教練團陣容或者是球員都是四隊最完整的。「我們二軍的那幾個都是自己二軍的 人,別隊可能就是大學生、借來的,我們就是一軍的選手下來幫忙打,或是替代役的 ,別的球隊就有借將,借蠻多的。」 由於各隊兵源普遍不足,比賽經常跟各大學商借學生球員,但統一投手陳逸宸就表示 ,借將實力跟二軍選手有一段差距,打起來好像是陪借將練習。「借將業餘的技術到 職業這邊不一樣,心智差很多,好像突然打一打感覺自己還會退步。」 但球評楊清瓏觀察今年統一二軍,認為借將的問題短期內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借將 的問題還是滿嚴重的,要讓二軍獨立運作就是自行培訓選手要增加,代訓選手透過自 行培訓以及一軍下來的調整選手,二軍就更完美。」 只是楊清瓏並不認為借將一定會影響代訓選手的實力,整體來看借將能跟職業球員打 不一定是壞事。「我要跟體委會建議,借將就讓他借,因為重點在我們要讓代訓選手 透過很好的訓練成長,要成長就一定要比賽,要比賽短期看起來,借將是一定要的。 透過借將讓代訓的選手成長可行,至於二軍的獨立性就要看各球團的意願。」 http://tinyurl.com/ykjfph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3.63
文章代碼(AID): #1AuOd_UI (Future-Star)
文章代碼(AID): #1AuOd_UI (Future-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