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11年選秀球員介紹 投手-1

看板Future-Star作者 (Elephant is an attitude)時間13年前 (2011/12/28 03: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lephants 看板 #1E-XbbFJ ] 作者: Kouzuki (櫻華亂舞) 看板: Elephants 標題: [心得] 11年選秀球員介紹 投手-1 時間: Wed Dec 28 03:15:42 2011 王祥宇、卓志名、盧邵禹、安正明、王政傑、 謝富仲、王偉仲、林凱倫、陳皓然等人修改自09年選秀球員介紹; 吳培輝、何寬揚、李竣旗、林育鴻、黃伯楷、 陳弘桂、張佳瑋、張耿維等人修改自10年選秀球員介紹; 張宗益修改自09、10兩年度選秀球員介紹。 出生年月日、身高體重及投打習慣以棒協公布之球員名單為主, 取該選手最近一次獲登錄之賽事為數據參考 (撰寫時的最近賽事依序為盟主賽→冬巡賽/梅花旗→協會盃) 守備位置藉棒協正式記錄做參考,以近兩年該選手累計五次以上守備位置為標準, 依出賽數多寡臚列,自主要守備位置依序排列。 (如右外野手、一壘手則代表該選手守位以右外野為主,其次為一壘手) 學經歷及國手資歷參考台灣棒球維基館球員頁面,三級棒球以外的球隊只列入甲組等級。 若有錯誤、闕漏敬請告知。 今年的評價與去年不同,由於今年的球員多半都是非頂尖身手的業餘球員, 今年評價的意義比較像是對於這位球員在職業發展的可能, 數字越高當然就是越有機會在職棒成為主力或王牌了。 各分級的意義大致上是- S:高於80%的機會在三年內成為前兩號SP或先發十人 A:有一半機會在三年內成為前兩號SP或先發十人,或高於80%成為後段先發、中繼或替補 B:三年內較有可能是一二軍浮沉的一軍半球員,不過長期仍有打上一軍的可能 C:二軍的主軸球員,或完成性夠高,但終其職業生涯只有A的後半部功能(天花板到頂) D:二軍替補,三年內都會是Roster Filler E:沒有什麼打職棒的實力,在二軍也生存不易 其實光這樣就看得出,今年獲推薦的球員大多數還是這一兩年有替代役資格的球員。 也因為沒有太多目玉或隱玉選手,今年選秀對於以往用心在觀察成棒的球隊將十分有利。 另外今年除了照片,還試著找了各球員的投球/打擊影片, 希望對投球/打擊機制有研究的各位先進能對小弟惠賜灼見。 投手 1.林旺億 http://www.chinatimes.com/content-images/11051202/C00C225C.jpg
(林旺億,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U3OozMc0_Y
(林旺億,攝於11/07/06,二軍LaNew對興農) 出生日期:1988年06月28日 身高體重:190公分/95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台南市崇學國小-台南市安順國中-台中市台中高農-波士頓紅襪-台灣體院-     興農練習生-國訓中心 國手資歷:09年世界盃 個人不負責評價:狀元 因為高達八成是狀元所以沒甚麼好說的(逃)。 2.林煜清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060208/SN03/SN03_005.jpg
(嘉工時期的游擊手林煜清,跑者為王寶篁,攝於06/02/08,菁英賽南英對嘉工。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http://www.agan.tw/wp-content/uploads/2010/07/990713-1-223x300.jpg
(林煜清完投擊敗日本,攝於10/07/13,哈連盃中日戰。圖片來源:中華棒協) 出生日期:1988年12月09日 身高體重:180公分/85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左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嘉義市宣信國小-嘉義市民生國中-嘉義市嘉義高工-國立體大-台灣電力 國手資歷:09年港口盃;亞錦賽;世界盃、10年哈連盃;世大棒;洲際盃、11年港口盃; 勞工盃;      世界盃 特殊事蹟:08年大專盃投手獎、中韓大學邀請賽投手獎、      09年大專盃無安打比賽(對高苑)、11年春聯累計三場完封勝 個人不負責評價:S 投球姿勢怪異,喜歡吐舌頭,登板必喝麥香奶茶的怪咖「奶茶清」林煜清, 本來只是個在棒球聖地-嘉義短暫參加諸羅山盃的普通孩子, 能夠走過嘉工解散的陰影,以投手身分在海內外發光發熱,這也正是棒球迷人的地方吧。 如同前面所說,林煜清直到國中以前都不算是正式的球員, 國中開始才在嘉義的棒球重點學校-民生開始確立自己未來將走上棒球之路; 只是畢竟起步比較晚,林煜清國中畢業後沒有太多的去處可選, 最後跑到了離家不遠,當時也一直很缺人的嘉工去打球。 在林煜清就讀嘉工時,這支球隊僅僅擁有三位曾具正式青少棒資歷的球員, 林煜清便是其中之一(其他兩位是投手林威呈與今年甫加入Lamigo的捕手許躍騰), 這三人正好擔綱球隊三個最重要的守備位置:投手、捕手、游擊手- 沒錯,林煜清在高中時期並不常投球,反倒是球隊的開路先鋒兼游擊手! 其實看看林煜清的投打習慣也不難猜到,他曾經在打擊區上發展過一段時間, 且林煜清也屢屢用棒子幫助嘉工在一片看壞中擊敗各路英雄, 嘉工在菁英賽十六強賽唯一的一勝,就是靠著林煜清單場五打點的表現擊敗秀峰奪下的。 當林煜清畢業自嘉工後,這支球隊也隨即解散,伴隨著球迷與球員的回憶逝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AgZ--lBYk
(08年的林煜清,攝於08/11/30,中韓大學邀請賽高麗對國體) 獲得國體的保送資格後,林煜清開始轉型為投手,在大一一年左右的調整下, 林煜清在08年協會盃面對堪稱業餘最強的合庫披掛上陣,沒想到當時籍籍無名的林煜清, 以六局七次三振,僅被擊出兩支安打的表現與學長們讓合庫難得地吃下完封敗。 十一月的中韓大學邀請賽中,林煜清更以穩定突破140KM的速球,搭配精準曲球亮相。 這樣的好身手,同時也預告了他即將在往後三年主宰台灣的業餘棒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8Uvxu112Gw
(09年的林煜清,攝於09/06/10,中華培訓隊藍白對抗賽) 09年可說是林煜清名揚四海的一年, 仍是大二的他成為球隊在賴鴻誠、黃志龍後又一張王牌。 先是在二月的大專盃準決賽完投擊敗了宿敵之一文化; 四月的春聯與學長們攜手將球隊送進複賽,並以兩度封鎖輔大的表現受到矚目; 靠著這半年來出色的發揮,林煜清第一次成為國手,參與世界盃等三項賽事。 其中世界盃是全隊勝投王(3勝)、ERA及(1.04)WHIP最低(0.23),K/9最高(13.5), 由於該屆世界盃含熱身賽罕見地在三周打了18場比賽,賽事密度幾乎等同於職棒, 不少效力中華隊的業餘投手,在本屆賽事中因無法適應而表現不佳(如林晨樺便是)。 事實上,正也因為初獲國手資格的林煜清在港口盃與亞錦賽的表現都不理想, 在世界盃終於調整得當的林煜清能證明他並非曇花一現,更讓人欣慰。 自世界盃返國後不久,林煜清又在學校的安排下, 與當家左投賴鴻誠及速球派新人鄭文豪一同在十一月赴橫濱參加秋訓, 秋訓的成果在十二月的的大專盃徹底展現,林煜清在面對實力不弱的高苑時投出No-no, 光這五個字就看得出他對業餘球隊的宰制程度了,林煜清可謂君臨天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8kJQo3XdJQ
(10年的林煜清,攝於10/10/20,洲際盃中日戰) 不過也許是累積了過多的疲勞,林煜清在10年前半年的表現並不理想, 一直到再度獲選國手後才開始加溫,哈連盃完投勝日本一役則再度打響「松坂清」名號。 再來就是讓他一戰成名的末代洲際盃預賽中日戰了,這一支比起哈連盃強上數倍的日本, 部分成員曾在日本世大棒痛擊林煜清,甚至把中華隊扣倒,應付起來極為棘手, 而臨危受命的林煜清一開始也因為控球不穩, 先對野原将及中川投出兩次觸身球,險些引發衝突; 不過隨後便連續四局封鎖日本,最終讓中華隊奪下該場比賽的勝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FJ1LdXBlw
(11年的林煜清,攝於11/11/06,MLB全明星台灣賽第五場) 最後就是今年了,已經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林煜清看不到太多業餘打者對他具有威脅性, 整屆春聯締造三次完封,就連合庫都慘遭毒手,換作學長賴鴻誠來都未必有這種實力。 隨後的三場國際賽,扣除只上場一局過的狗港口盃,林煜清在後兩者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世界盃中他曾先發面對以夢幻陣容租出征的加拿大, 以七局七次三振失四分(皆是全壘打)吞敗。 世界盃結束後,林煜清選擇技術性延畢來到台電打球,本來對職業持保留態度的他, 最後是在經濟考量下決定參與選秀,成為本屆受矚目的投手「四林」之一。 比較林煜清各時期的影片可以發現,他的投球機制其實還未完全固定, 有人認為他的動作不甚協調,我想從08年一開始的投球內容來看確實很明顯, 但在國家隊經過郭泰源的指點後,今年MLB明星賽時已經比起以往好上不少。 當然也還是有人覺得這種投球機制遲早會大爆炸,這尚待時間驗證他是否真的是未爆彈。 他有一顆速度中等但威力十足的速球,這顆略帶有內竄效果的速球, 平常大約維持在140~144KM左右,最快可以到147KM,大約佔林煜清用球比例的五成左右, 其餘的一半就視該場狀況而定有不同的變化,這也是林煜清最大的特色, 使他擁有絕佳的三振能力,高三振率也是「松坂清」這一外號的由來。 以一個學生業餘投手來講,有一顆水準以上的變化球與夠準的速球大概就能混得下去; 但林煜清有兩顆超殺,加上兩顆業餘水平以上的變化球,難怪他連合庫都不放在眼裡。 兩顆超殺的變化球分別是他專心練投後修得的叉指變速球(螃蟹球)以及單指曲球, 這兩種球路國內投手都不常使用(尤其是單指曲球),加上林煜清對這兩顆球控制力佳, 只要其中一種球路狀況夠好,對方打者都只有吃鱉的份。 另外兩顆水準以上的變化球則是另一種變速球-圈指變速球(OK球)跟滑球, 其中滑球最近有被卡特球取代的跡象,且這顆球也補強其橫向變化球較為不足之處。 最後再配合這兩三個月新練的伸卡球,林煜清可說是最接近黃平洋二代的男人。 林煜清這位投手除了多彩的變化球,人來瘋的個性也是讓他能夠屢破僵局的關鍵, 不過這種個性有時也是一把雙面刃,在洲際盃對日本一戰可說是嶄露無遺, 在投出觸身球為止的林煜清動作僵硬,顯得有些亢奮過頭了, 直到後來才冷靜下來應付打者,在情緒管理方面還可以多多努力。 此外林煜清在這三年幾乎沒有什麼太長的休息,個人覺得在他進入職業後的一兩年內, 球隊最好有計畫的使用並再對其機制修正, 否則有可能讓長期處於過勞狀態的他爆發嚴重的傷勢。 事實上,林煜清最近才因為肌肉發炎告傷, 加上易感冒的體質使他因此在盟主賽中早早退場。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缺點的修正,球速也能提升到最快150KM左右, 林煜清要一圓旅外夢並非難事。 3.林晨樺 http://times.hinet.net/images/Chinatimes/20111216/SC160184.jpg
(林晨樺,攝於10年洲際盃。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出生日期:1988年12月16日 身高體重:188公分/88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高雄市復興國小-高雄市興仁國中-宜蘭縣中道中學(高中部)-文化大學-台 灣電力 國手資歷:09年港口盃;亞錦賽;世界盃、10年哈連盃;世大棒;洲際盃、11年港口盃; 勞工盃;      世界盃 特殊事蹟:10年春聯連兩場完封、梅花旗投手獎、大專盃無四死完封、11年城市賽投手獎 及MVP 個人不負責評價:S 同樣被列為狀元候補之一,號稱「棒球界彭于晏」的林晨樺, 同樣也是話題性十足的一位球員,不過私底下他其實是一位非常有自己想法, 口才便給但又搞笑的大男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DjNCTA23Is&feature=related
(鯰魚哥第一集,拍攝者+旁白:林晨樺 XDDD) 出身阿美族伽路蘭社的林晨樺,因家裡有表舅陳德泉在當教練,早早就開始接觸棒球, 國小畢業後,他也順勢來到陳德泉執教的興仁打球。 在嚴格的治軍風格下,陳德泉除了送出兒子陳家駒旅美,得意門生黃志龍旅日, 也協助本來只是玩票性質丟下勾的林晨樺正式從外野轉換戰場到投手丘, 林晨樺現在的投球風格也是從這時起慢慢成形。 報考高中時,林晨樺在因緣際會下沒有加入原先心儀的華興, 反而繞了一大圈台灣到了宜蘭加入陸永茂帶領的中道, 原本就習慣吃竹筍炒肉絲的林晨樺很能適應陸永茂的帶隊方式, 也在伊藤鎮生和周宗志兩位教練的輔助下,將出手點上調至接近目前的側投, 讓他高一便成為球隊的主戰投手之一,可說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順遂的棒球路,卻帶給林晨樺過多的自傲,最終林晨樺05年菁英賽中被林旺衛一棒打醒, 讓他了解到這個圈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使他更能刻苦耐勞地練習。 在高中的三年,林晨樺的最快球速雖然只有135KM上下, 但極為變態的速球尾勁幾乎是讓青棒小打者屢屢吃鱉,配合穩定的心理素質,表現超齡。 過人的資質,加上高中身高成長快速,使林晨樺慢慢地受到了國外球探的注意, 本來林晨樺有機會在高三就跟一棒打醒他的林旺衛一同出國投效雙城, 卻因學生身分較為敏感,加上其父希望他能有大學文憑而作罷。 此後大學時也曾有美國球隊挑上林晨樺,但可惜最終因為價碼問題未能成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AgZ--lBYk
(09年的林晨樺,攝於09/06/15,中華培訓隊藍白對抗賽) 升上大學後,林晨樺大二前比較沒有表現的空間,大一還曾練過類似莊宏亮的那種正高壓 ; 不過從大二開刀拿掉右肩的骨纖維瘤,加上鄭凱文跟羅嘉仁雙雙離開以後, 他的機會總算來了,09年春聯活躍的表現, 讓大家看到了曾琮萱以外,文化另一位極具潛力的側投, 其中複賽對合庫六局零責失的表現,不但終結了合庫18連勝的記錄,也打開了國手之路。 比較可惜的是林晨樺在入選國手的這三場賽事中都沒有發揮, 尤其是世界盃的舟車勞頓嚴重影響他的投球威力,高過10的ERA看得出他被打爆的程度。 而一年的操勞,也使得林晨樺肌腱發炎,讓他低潮了好一陣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IfPrPZUqaA
(10年的林晨樺,攝於10/12/28,盟主賽合庫對文化) 幸好10年的春聯開打後,林晨樺的狀況總算回穩且更勝以往, 四月開始的春聯先完封威達晉級決賽,決賽再完封了宿敵國體一次(對手是林煜清), 累計20.3局未失分也使他毫無意外成為該年度三大賽事的國手, 結果一開始的哈連盃被荷蘭打出再見全壘打,使中華隊痛失晉級四強的機會; 幸好後面的世大棒跟洲際盃都能找回自己的身手,世大棒活躍在對美加兩國強豪的止血, 洲際盃則是對香港一戰先發,順利達成扣倒香港的任務。 到了年底的梅花旗、大專盃、盟主賽,林晨樺再度放倒了北部的兩支強隊輔大與國體, 助文化在該年度拿到四冠,並兩度在總冠軍賽挫敗國體,可說是隊史上最光榮的一年。 (10年春聯、梅花旗、盟主賽、九十九年度大專盃;大專盃跨年到隔年二月結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tsiKOCOfs
(11年的林晨樺,攝於10/09/17,世界盃熱身賽中華對文化) 而今年的林晨樺表現更加的耀眼,國內的盃賽依舊打遍天下無敵手, 僅在春聯複賽對北體被打爆,城市賽與盟主賽都抱回投手獎而歸。 三場代表國家出征的賽事也都將林晨樺定位為終結者,比以往的中繼更為受敬重, 而林晨樺也不孚眾望,在終結者的位置上未曾失過一分,三場比賽的ERA都是0, 雖然帳面上只有兩次救援成功,但已足以讓他成為球隊中的明星。 返國後,林晨樺曾赴日參與軟銀的測試未果,最終決定投入選秀。 林晨樺在高中時期,主要以滑球為應戰的武器,當時這一顆滑球, 跟他不同進壘角度及握法的速球及投球姿勢,就足以讓對方的打者一籌莫展; 到了大學階段,林晨樺大概是洲際盃那時開始使用新的武器球-伸卡球, 這一顆球的水準更勝過去的滑球,狀況好時準度以及往右打者內沉的幅度都很漂亮, 加上他的速球控制力也不錯,均速也有137KM上下,最快據說曾投到145KM, (他這幾年有點使用過度,有時球速催不太上來,MLB賽時連135都沒有), 最後搭配不同出手點擾亂打者,成為他宰制業餘打者的幾項最大利器。 林晨樺的投球機制,很明顯是由完全100%的下勾提高出手點而來, 這點從他的準備動作上朝三壘側下壓可以看得出來, 而林晨樺投球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他的前跨跟下壓兩種加速向量可以說是均速前進, 這對於增加投球的爆發力有很棒的加分效果,舉臂後的抬腿也幫助他蓄積了下壓的能量, 這樣一來,林晨樺能夠很輕鬆地將自身的威力提升到極限, 而這種投球機制,也讓我想起一位中華職棒史上擁有絕對威力的側投,絕佳的守護神, 也是林晨樺文化的學長-蕭任汶,大家有興趣不妨可以比較一下兩人投球有何異同之處, 不過比起蕭任汶,更能釋放投球威力的林晨樺顯得更有球速。 林晨樺自小學長期擔任投手,備受倚賴的手臂多少有過勞或是重傷的疑慮, 這幾年陸陸續續曾出現幾次手臂發炎的狀況,不過大致上沒有爆發太過嚴重的傷勢, 但考慮到他與林煜清一樣在近兩年內負擔了不少的投球局數, 若真的選進這位側投好手,球隊最好詳細地審視他的健康狀況後擬定使用的計畫。 最後就是傳出要價400萬簽約金的他一度被譏笑與撻伐,害得他晚上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我一開始其實不太認同這種想法,但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他會這樣開口是其來有自, 也希望林晨樺最終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好好在職棒發展並尋求再度旅外的機會。 4.林彥峰 http://img.epochtimes.com/i6/1003022114261470.jpg
(林彥峰,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tLhuX0CiAI
(林彥峰,攝於11/04/02,二軍戰橫濱對羅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SFSPV1GxsM
(林彥峰,同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7ODqk3QEbg
(林彥峰,攝於11/10/09,平成23年第一次Tryout) 個人不負責評價:? 出生日期:1985年05月22日 身高體重:184公分/95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台北市福林國小-台北市華興中學(國、高中部)-合作金庫-國立體大-     費城費城人-台北市-千葉羅德海洋 國手資歷:01年IBA世界青少棒、03年亞洲青棒、09年港口盃;亞錦賽;世界盃 特殊事蹟:首位擁有美日兩國職棒資歷的台灣球員 狀況不明之超謎樣旅外免簽牌中繼用大哥-阿牛。 5.黃志龍 http://www.npbl2006.com/npbl/baseball/Photo.asp?P_No=1797 (黃志龍,圖片來源:棒球王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_eIiZilKWc
(黃志龍,攝於11/04/17,巨人二軍與社會人交流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ON6dlo4nY
(黃志龍,攝於11/10/09,巨人二軍與社會人交流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7Mgdnq-cY
(黃志龍,攝於11/10/09,平成23年第一次Tryout) 出生日期:1989年02月22日 身高體重:177公分/80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高雄市復興國小-高雄市興仁國中-新北市穀保家商-國立體大-讀賣巨人 國手資歷:05年IBA世界青棒、06年IBA世界青棒、07年亞洲青棒;小馬聯盟帕馬級青棒、      08年哈連盃;世大棒、09年港口盃;亞錦賽;世界盃、10年洲際盃;廣州亞運 特殊事蹟:05年謝國城盃青少棒賽功勞獎、07年王貞治盃投手獎;亞青MVP及防禦率王 個人不負責評價:? 狀況不明之超謎樣旅外免簽牌先發用小弟-志龍大欸。 6.王嘉誠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15/d15212.jpg
(王嘉誠,攝於11/12/03,冬巡賽航空城對國訓白。圖片來源:中華棒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AIEJqW2Y4M
(王嘉誠投球,攝於11/11/16,協會盃航空城對崇越) 出生日期:1986年05月30日 身高體重:180公分/80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新北市民義國小-新北市明德中學(國中部)-新北市秀峰中學(國中部)-     台北市強恕中學(高中部)-輔仁大學-新北市-桃園航空城 特殊事蹟:04年菁英賽功勞獎、棒球節目「打擊出去」「大魔王」 個人不負責評價:A 帥氣的打擊出去「大魔王」王嘉誠,可以說是一位棒球經歷十分特別的球員, 國一才開始跟著哥哥打球的他,在國中時本來是外野手, 後來卻以投手身分獲得強恕的青睞,最後順利考進這間位在首都內的棒球名校。 在強恕,王嘉誠適時填補了姜建銘、蔡明晉畢業後的投手戰力空缺, 分擔了林克謙的使用量使其免於被操爆的命運,兩人也是球隊的兩張王牌及戰友。 不過高二時,王嘉誠於練習中不慎傷到右肩韌帶,此傷不但影響他的球技甚鉅, 使其的棒球路蒙上了陰影,甚至讓他一度想要放棄; 幸虧在家人跟當時強恕的投手教練蔡全欽的協助下,王嘉誠終究是走出了傷痛, 在畢業前也帶領球隊奪下強恕隊史的第二座冠軍,可說是十分風光。 來到輔大後,王在大一依舊因傷所苦,還好大二在傷勢緩和下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戰力, 在傷癒首戰-05年協會盃就完投擊敗台電這支業餘霸主,一個月後的梅花旗再度完投勝, 到今年為止,王嘉誠可以說是台電剋星,至少三次面對台電投出優質先發, 連台電的陳哲祥總教練都不得不承認王嘉誠是一位十分具有腦袋及壓制能力的先發投手。 在畢業前,王在輔大被總教練葉志仙與蕭宇奇並列為球隊的左右護法,實力可見一班。 只是過去沒有積極進行治療的肩傷,終於在此時再度爆發,且傷勢比以往更為嚴重, 不但使王嘉誠意外在替代役落選,只得帶著傷在松指部跟台北忠烈祠度過一年軍旅生涯。 退伍後雖順利考取新北市隊,卻也因為肩傷而在加入後一個月便黯然退出。 天無絕人之路,看似即將走到終點的棒球路,在學長介紹其參與錄影下獲得了延續。 靠著上節目賺取足夠錄影費後,王嘉誠毅然決定在台大接受手術,揮別困擾八年的肩傷。 邊錄影邊復健約莫過了一年後,王報名了桃園航空城的甄選,一開始雖然僅被列為備取, 卻在有人放棄錄取資格的情況下順利成為航空城的一員,並成為航空城的主力先發至今。 王嘉誠的投球機制其實不算是很流暢,至少看過幾次後就可輕易猜測他受過不輕的傷, 在詢問學校的林郁捷教練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對投手最致命,傷及韌帶的肩傷, 或許因此王在球風上偏向技巧派,倚賴實戰135~140KM的速球加上曲球跟指叉球吃飯; 他的速球雖然不快,但個人覺得還蠻會「酸」的(有點上飄); 至於變化球就屬指叉球最為常用,曲球的控制力則是有待加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嘉誠算是十分有想法與努力的球員,這點多少對他有加分效果, 心理素質十分穩定及冷靜,有耐心與打者周旋都是其投球特色。 現在看到的討論中,大家還蠻常拿他來跟官大元比較的, 可是官大元至今無重大傷痛史,加上在業餘時就以耐投著稱, 跟曾有重大傷病導致一度中斷球緣,體力也略嫌不足的王嘉誠還是有不少差異, 只是走過同樣坎坷的棒球路後,大家不免會希望能夠有第二個官大元來鼓舞野球人, 也希望曾與林瀚共拍牙膏廣告的王嘉誠,能以新星之姿在職業棒坦闖出自己的天空。 7.王祥宇 http://www.tcs.tyc.edu.tw/tcs100/file/img/baseball_a-14.gif
(王祥宇,圖片來源:桃園縣政府體育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QR0BMJ-E
(王祥宇投球,攝於11年協會盃,協會盃航空城對崇越)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29日 身高體重:186公分/94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台東縣南王國小-台東縣台東體中(國、高中部)-開南大學-合作金庫-     國訓中心-桃園航空城 個人不負責評價:B 在大學以前的王祥宇是一名外野手,在這個位置上沒有什麼太出色的表現; 直到加入開南轉任投手,並接受郭李建夫的指導,才有了長足的進步。 從大二上學期開始,王祥宇開始成為王鏡銘與曾保羅外,球隊另一位十分倚重的投手, 開南能在往後幾年的茁壯打下不錯的基礎,王祥宇可說是功不可沒。 不過王祥宇在爭取職棒舞台的過程就不是很順利了,先是08年的替代役落選; 隔年雖然順利考取,卻沒有球隊願意給他一個觀察的機會,只得進入國訓隊列管一年。 進入代訓後,王祥宇大致上確立了中繼後援為主的定位, 在春聯以後的盃賽都有很高的出賽頻率,雖然狀況起伏甚大,但也慢慢在磨練中成長。 服完一年的替代役,王祥宇參加在地球隊航空城的測試並順利獲選, 在航空城的這一年,應該是王祥宇轉任投手後出賽最頻繁的一段期間, 航空城參與的比賽中,經常看到王祥宇擔任球隊的終結者,偶爾也會在長期盃賽中先發。 過去王祥宇曾被稱為「小曹錦輝」,這跟他在大學時期的背號還有投球機制有關; 這種機制到了現在也依然為王祥宇所用,尤其高舉過頭的準備動作更是醒目。 兩人差別較大的地方在於王祥宇的變化球以快速指叉球為主,曲球為輔; 不過王祥宇在這兩種球的應用火侯並不夠,大多數還是以略帶噴射球軌跡的直球為主。 除了尾勁好,王的直球控球準度也是一絕,就算是頂級業餘打者也未必能打好其直球。 現在的王祥宇,出手點比起大學時期又要更低了點, 壯碩的體格也看得出來他是一塊Power Pitcher的好材料, 除了高舉過頭,大跨步、大動作的收尾都讓他的投球機制煞是好看且中用。 在業餘有138~142KM的實戰球速也讓他在航空城成為了球隊的亮點之一。 只是球路過於單調一直是他的致命傷,也使他的三振能力始終未有起色; 假使能加強既有的SFF等縱向變化球的應用,佐以適當的訓練以將球速提升到145左右, 那手臂十分健康的王祥宇,未來在中華職棒將會是一名不錯的終結者。 8.盧劭禹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6%AA%94%E6%A1%88:DSC09020.JPG
(盧劭禹,攝於08年。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出生日期:1987年12月16日 身高體重:189公分 92公斤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守備位置:投手 學經歷:澎湖縣中正國小-澎湖縣文光國中-高雄市三民高中-嘉義大學(中途休學)-     國訓中心-新北市 個人不負責評價:B 盧劭禹在本次選秀測試會投出144KM速球,不但榮登測試會的速球王, 同時也讓大家開始注意到這位高大的年輕投手,我只能說這是盧劭禹應得的, 畢竟他早就有這個實力,拖到現在才被發掘倒是有點晚了。 儘管是位較為被低估的球員,出身澎湖的盧劭禹在進入成棒後可說是先發救援兩相宜, 在嘉大的表現十分穩定,是李瑋華離開以後最受鍾于政企重的投手之一, 記得他在第一年投入春季聯賽時,曾完投九局失兩分的投球內容放倒台電, 更曾有三安打完封過台體的記錄,可說是十足的強隊剋星。 隨後的幾年間,盧劭禹的三振能力逐步上升,加上有137~143KM左右的球速, 對嘉大近年來稍顯薄弱的投手陣容可說是鞠躬盡瘁,貢獻了不少心力。 在休學前往國訓中心受代訓後,盧劭禹加入了投手戰力奇缺的新北市隊, 並迅速成為球隊最倚賴的頭號先發,穩定的出賽及健康的肉體都讓他讓人垂涎。 投球機制有些「怪異」的盧劭禹,出手的方式較其他的上肩投手不同, 另外他有一顆投得不錯,我不太確定球種的變化球,只是這顆球關鍵時刻常常挖地瓜。 盧劭禹最大的優勢除了他的身高,再來就是他才鋼要滿24歲, 在參加一般選秀球員的平均年齡達25.26歲的今年,他顯得相對年輕一些, 加上已經有在測試會中一鳴驚人的表現,這都大大提升他獲選的可能。 目前盧劭禹的問題就是控球不夠穩定,另外有時候情緒控制不是那麼理想, 有時會「人來瘋」而刻意用力投球,反倒讓自己的投球機制被打亂, 若是能改善這些缺失,盧劭禹不無在中華職棒吃下先發輪值的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72.174

12/28 03:21, , 1F
借轉!!
12/28 03:21, 1F

12/28 03:22, , 2F
這個的1恐怕要改寫了,新聞說大象可能不是狀元@@
12/28 03:22, 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HeyChia (1.162.95.238), 時間: 12/28/2011 03:22:24
文章代碼(AID): #1E-Xho5j (Future-Star)
文章代碼(AID): #1E-Xho5j (Future-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