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Y哥] 行百里,半九十

看板GBR_Tennis作者 (yevvi)時間13年前 (2012/11/07 00:19), 編輯推噓13(1301)
留言14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行百里,半九十。這句話可以用來送給四阿哥。 其實他很早就打入大滿貫決賽了(2008美網,21歲) 但是他卻足足等了四年才把最後的十里走完(2012美網,25歲) 能夠讓小Andy獲得冠軍最大的功臣和方法為何呢? 答案是:當然是藍道(Ivan Lendl)。 雖然藍道很謙遜的說沒他安迪一樣可以獲得大滿貫冠軍, 但我的看法是:如果沒他,小Andy大概就很難染指大滿貫單打冠軍了。 是藍道補上了小Andy最後一塊需要奪冠的拼圖。 從今年元月布里斯班開始,藍道幾乎把小Andy的正拍做某一階段的砍掉重練。 第一階段:拍型 以往小Andy的拍型如下圖 (看不懂請見諒) △:左腳 ▲:右腳 ╱:引拍角度 △ ▲ 小Andy拉拍的位置在以前經常拉到左腰後方去,也使他擊球的角度穩定空間很小。 而且都是由下往上拉,落點不深,容易被對手攻擊。 這種站位和打擊方法也容易使球偏右走。 經過藍道調整後的正拍 ╴╴ 調整過後的正拍,這種拍面角度球的方向旋轉會比較往左偏, 使得球比以往出界的機率低,而且因為是用身體壓,所以球的路線會比較平。 速度也比較快。 第二階段:站位,也是剛剛上下圖一起看。 上圖左腳再後,右腳再前的站位,以力學原理來看,會帶有一點反作用力,使得 球無法全速往前衝,而平行站位也因為缺乏前腳的前進力量,這兩個過去擊球的 主要站位,使得Murray的正拍缺乏落點深度和速度。 但是下圖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哪一個,都需要後腳→軀幹向前→肩牓及胸帶力→ 傳送到前腳。之前主板有人說的擊球時閉鎖的那一點時,身體靜止,就是運用此原理來 擊球才有辦法達到。不然,身體會出現不穩定的晃動,而沒有辦法找出一個好的擊球 點和施力點。 所以就變成以下圖片 第一張:2011法網,溫網,美網,2012澳網四強戰的擊球圖片 http://0rz.tw/0kKYe 第二張:2012奧運準決賽,辛辛那提第一輪,上海準決賽,年終第一戰的擊球圖片。 分別對上Djokovic,Querrey,Federer,Berdych。 http://0rz.tw/zpuGh (這兩張圖片經由剛剛的說明,大家可以發現哪裡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張:2012法網,溫網,美網,2013澳網八強戰的擊球圖片 http://0rz.tw/gQNGf 除了這些以外,以往Andy的正拍是以左腳腳尖當做攻擊支點,力量儲存和爆發有限。 各位可以去想力學和槓桿原理,[力矩越長,施力越小],腳踩下去跟地面接觸的多寡, 正好可以視為一個力矩。藍道教他 (1)適時用左腳跟踩下去發力。 (2)要打大角度時,左腳先往右前方跨一步。 這兩樣都是以往小Andy的正拍很少做到的,但因為小Andy07年右手腕受過傷的緣故。 現在的身體軀幹,可以打出短距離威力很強的攻擊卻沒辦法打出長距離大角度的斜 角攻擊。 未來可能實行的第三階段:(個人猜想) 可能會想辦法改掉同手同腳愛亂用手腕勾球的壞習慣。 用右手勾球,用右腳當支撐點,抬左腳。 這也是一個違反力學原理,有可能會產生一點反作用力(抬左腳), 抵抗一些前進速度的動作。 現在Andy的正拍速度和攻擊力有時候雖然會變很強,但是偶爾會呈現不穩定失分狀態 而這當中來自80%的正拍失分幾乎是來自這個不規範的動作,我覺得有點可惜。 ====================================================================== 藍道所帶給Andy一些新的技戰術運用 1.正拍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 (a)中場打左角:這個角度是12澳網SF的致命敗因,在溫網和奧運 ║║ ║║ 成功提升品質,不過近期時好時壞。 ║╠══╦══╣║ ║║ ║ ║║ (b)中場打右角:中場Inside-Out,藍道接手後變成小Andy新的武 ║╠══╬══╣║ 器庫之一。 ║║ ║ ║║ ║╠══╩══╣║ (c)正拍閃直線:以往容易掛網彈跳後又沒尾勁,藍道接手後居然 ║║ ║║ 球的威脅性變強,且球彈跳後還會向左偏。 ╚╩══╩══╝ (d)小Inside-Out:利用引拍改拉至身體右腰側,揮拍及力矩距離 變短,反而變成小Andy新的武器庫之二。 (e)正拍大斜線:這當今還是小Andy的最大弱點,最需要提升最容易 被打點的一個角度。 2.發球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 (a)一發側旋一區外角發球:Darren Cahill首先教他使用, ║║ ║║ Lendl續用。 ║╠══╦══║ ║║ ║ ║║ (b)一發側旋二區內角發球:同上 ║╠══╬══╣║ ║║ ║ ║║ (c)二發側旋一區內角發球:Lendl告訴他應加強且提高的地方 ║╠══╩══╣║ ║║ ║║ (d)二發上旋一區內角發球:Lendl新指引他加強的技術 ╚╩═╩══╩╝ (e)二發上旋二區外角發球:目前看起來最弱最容易被攻擊需要加強 但功力還不夠的部份。 三.切球 (a) ╔╦══╦══╦╗ (a)反拍直線落地後往外跳的切球:小Andy原本就會,但是Lendl ║║ ║║ 執教後變成小Andy的新的武 ║══╦══╣║ 器庫之三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86.105

11/07 00:37, , 1F
很好奇他現在跟Nadal打還會不會有對戰劣勢
11/07 00:37, 1F

11/07 11:32, , 2F
必須M起來
11/07 11:32, 2F

11/07 14:21, , 3F
ye大我對不起你,我end了...........
11/07 14:21, 3F

11/07 21:07, , 4F
喔喔喔喔終於看到偶最想看到的技術分析文了!!!
11/07 21:07, 4F

11/07 21:09, , 5F
舊的拍型站位截圖看起來好像超級瑪利喔...
11/07 21:09, 5F

11/07 21:18, , 6F
一直很好奇奧運時小馬力的上網很威,是不是跟他同時也打雙
11/07 21:18, 6F

11/07 21:20, , 7F
打,所以連帶網前的手感很好?
11/07 21:20, 7F
網前本來就算小Andy的強項,他有覆蓋面(190cm),雖然他的彈跳力不太好。 就一些網前細部的截擊技巧他可能不如Tsonga,Federer,Nadal或者是以雙打截擊技巧 吃飯的選手,但是在這個目前主要為底線的年代,夠用了。

11/07 21:30, , 8F
Tsonga的截擊有很好嗎?
11/07 21:30, 8F
以現在這個底線時代,他的網前截擊和覆蓋面算是極品了。如果他早生10年, 他會是發球上網型選手,而不會只在草地和室內施行上網戰術。 當然跟以前那些截擊大佬,他只能算普普。 如果要找一個正職教練,Edberg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p

11/07 22:01, , 9F
不行,等藍道教完小andy正拍,Edberg就要來教他截擊了XDDD
11/07 22:01, 9F

11/08 21:56, , 10F
小馬力彈跳力不好嗎...那會不會是他一發進球率常常很冏的原
11/08 21:56, 10F

11/08 21:56, , 11F
因呢?
11/08 21:56, 11F
不是,純粹因為他的平擊發球太平壓。他也可以像美網期間降速求控球,過網幅度略高。 不過這樣一來,他一發的速度破壞力就會大減。

11/08 23:34, , 12F
喔...外行人看球覺得每次一發都不成功很浪費體力xd
11/08 23:34, 12F

11/10 11:29, , 13F
推正拍很多失分都來自於那個不規範的動作這點 深有同感
11/10 11:29, 13F

11/17 00:25, , 14F
這篇把它翻譯一下寄給Lendl吧!
11/17 00:25, 14F
我想藍道本身自己就看得出來....XDD ※ 編輯: yevvi 來自: 118.167.185.150 (02/10 20:18)
文章代碼(AID): #1GcJYa1M (GBR_Tennis)
文章代碼(AID): #1GcJYa1M (GBR_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