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 Jerryd Bayless's big chance
http://hoopspeak.com/2012/07/jerryd-baylesss-big-chance/
如果列出清單,關於聯盟中前途一片大好的年輕後衛
灰熊的新成員Bayless不會在那上面
或許是因為他即將邁入職業生涯第五個球季
比起才華洋溢,人們更容易把他和在球隊間打滾的浪人劃上等號
儘管如此,這位亞利桑那大學出產的後衛去年還是繳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單
聯盟中24歲以下且PER大於17的後衛一共12位,Bayless正是其中之一
雖然PER的計算方式未臻完美,但依舊是衡量球員表現的基礎
除了所屬球隊暴龍並沒有打進季後賽
Bayless的表現可以和Rose,Westbrook等年輕後衛相提並論
正當所有球隊在蒐集能夠扮演未來基石的球員
Bayless轉往曼菲斯卻沒有引起任何討論
這種冷漠或許歸因於Bayless低進攻效率的形象深植人心
有效率的得分方式不外乎強勢進攻籃框,製造對手的犯規或是高三分球命中率
以前的Bayless可是一樣也沒有
未來的一道曙光
在縮水球季一切變得不同,Bayless爆發出生涯新高42%的三分球命中率
雖然他可能再也沒辦法有超過40%的單季三分球命中率
但可以肯定未來Bayless在三分線外是個穩定的威脅
82%的罰球命中率證明他的跳投動作沒有重大缺陷
隨著投籃選擇越來越精進
Bayless生涯三分球命中率從三成五漸漸進步到四成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上季他製造犯規的比例和Tony Parker相同
可以想見未來Bayless也可以在罰球線上頻頻取分
過多的長距離兩分球
這不代表Bayless可以順利成長成巨星,一切的問題在於Bayless如何進攻籃框
根據Hoopdata.com,與其他後衛相比Bayless上籃取分的比例過低
希望這只是他投籃選擇的問題:每40分鐘2.9次上籃與頂尖後衛相比遜色不少
Bayless曾經以強而有力的切入而聞名
進入聯盟後他發現他快速的第一步依然有效
卻缺乏到達籃框前與防守者拉開距離的爆發力
一旦他無法甩開防守者
Bayless就會在禁區外有過多的跳投
這不僅讓他的投籃命中率低於聯盟平均,同時也產生驚人的低上籃比例
好險天無絕人之路,Bayless的問題有機會修正
身材居於劣勢卻可以在禁區攪和的強力後衛Kyle Lowry是很好的學習對象
Lowry已經展現如何聰明地利用身體在籃框附近投籃
如果Bayless學習到這種技術將可以提昇他上籃的破壞力
但無論Bayless提昇他的得分技巧到什麼地步
他還是要遏止自己持續以球場上效率最低的方式得分:長距離兩分球
去年他每40分鐘投5.6個長距離兩分球,頻率之高排進了全聯盟第33名
到底Bayless想成為怎麼樣的球員?
這是個心理層面的問題,與技術無關
超級巨星是長距離兩分球的愛好者,低進攻效率的球員也是
無論是外圍單打或是為失敗的戰術收尾,球星在嚴防之下不得不選擇這種得分方式
很多好球員,但尚未頂尖的球員,會避免投射長距離兩分球
舉例來說,Josh Smith長距離投籃的意願很低,他找到其他得分的方式替代
Monta Ellis則不同,他的DNA裡充滿著"我就是超級巨星",他的投籃選擇充分反映著這點
這正是Bayless最需要避免的心理
如果Bayless不懂得劃清這條界線,再多的進步也是枉然
對於Dirk Nowitzki或是Kobe Bryant,長距離兩分球是可以接受也是經常需要的
但這些事情發生在一個非球星身上,那就是Nick Young
為了提昇進攻效率,Bayless必須重新評估自己在長距離兩分球出手的時機
調整心態上的失敗很可能讓Bayless回歸成平庸的球員
簡而言之,Jerryd Bayless必須瞭解他沒辦法和當今球星有相同的得分方式
才能更接近成為球星的一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91.26
推
07/27 01:09, , 1F
07/27 01:09, 1F
推
07/27 01:25, , 2F
07/27 01:25, 2F
推
07/27 12:17, , 3F
07/27 12:17, 3F
→
07/27 12:18, , 4F
07/27 12:18, 4F
Grizzl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