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Comparison: Jerryd Bayless

看板Grizzlies作者 (曲終人不散)時間12年前 (2013/11/09 13:51), 編輯推噓8(802)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ayless朝Terry邁進吧~XD
(#1IU67jPq) 看到這個推文,我突然開始好奇,究竟 Bayless 目前為止的生涯,究竟和哪些球員比較 像呢? 身為 one and done 大軍的一員,貝勒爺在 08 年選秀前的聲勢一直很高,沒記錯的話當 初曾經最高到第四順位,也就是 Westbrook 的那個位置,後來選秀當天一路掉到第十一 才被溜馬撿走。而在溜馬版一片歡呼後沒多久(同一天還把小歐送走換來了 Roy Hibbert ,就發現原來是選來交易去拓荒者(請見溜馬版置底文 #18P7ot0Z,溜馬版眾的憤怒) 。換去拓荒者之後,本來被期待成為「Brandon Roy 身邊的那個人」,結果在西瓜的調教 下,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期待,not even close。球探報告中的優點(爆發力強、無私、自 信、切入的第一步、投射能力、願意防守)兌現的不多,缺點(Decision-making、 combo guard、手短等等)倒是一一浮現。選秀不可能重來,不過每次看到他偶爾閃現的 進攻爆發力,都不禁猜想:要是當年雷霆選的是他而不是 Westbrook,給他一樣多的空間 去學習、成長、犯錯,他有沒有機會長到接近 Westbrook 的水準呢?而 Westbrook 在西 瓜的調教之下,又有沒有辦法照樣順利成長?如果溜馬當初沒有送走他而是自己留著用, 會不會不用等到 George Hill 才真正迎來適合溜馬系統的控衛,還是也會在控衛墳場裡殞 落?這中間有太多太多的如果,不過公堂之上偶爾假設一下,總是讓人感嘆不已。 現在的 Bayless,有幾個屬性: 1.假 PG 真 SG:雖然常常以 PG 身分上場,也是以打 PG 來培養,但骨子裡是個不折不 扣的 SG,可是偏偏又不夠高,只有 6 呎 3,翼展又不出色。 2.第六人:生涯大部分是替補出發,313 場比賽只有 40 次先發的紀錄,來灰熊之後只 有 4 次。以替補出場能提供一定的火力,其他部分就普普通通。 3.跳投:得分手段主要以中長程投射為主,外帶一些快攻和少數切入得分。 三個屬性拼起來,就是「打第六人上場幹分的假控球真得分矮後衛」。 於是我從 BR 找了幾個類似的球員來比一比... (可以看數字猜看看是哪個球員) 生涯成績 MP FG FGA FG% 3P 3PA 3P% FT% TRB AST STL TOV PTS J.Bayless 19.2 2.8 6.8 .414 0.7 1.9 .352 .824 1.9 2.9 0.5 1.5 8.3 Player A 33.0 5.8 12.9 .447 1.7 4.6 .380 .847 2.6 4.5 1.3 2.0 15.7 替補出場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PTS PT36 USG% ORtg/DRtg J.Bayless 17.3 .403 .349 .820 .517 1.8 2.5 0.5 7.1 14.78 22.2 101/110 Player A 28.3 .443 .366 .857 .553 2.1 3.3 1.1 13.7 17.38 23.0 108/108 (題外話,這幾個球員打先發的成績都比打替補好,不過 Bayless 特別明顯。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其他人都是打替補 USG% 比打先發高,只有 Bayless  反過來,打先發反而 USG% 比較高。) 進階數據 (包含先發時的成績,因為我找不到單算替補時的進階數據) PER TS% eFG% TRB% AST% STL% TOV% J.Bayless 13.7 .53 .462 6.0 24.7 1.5 15.6 Player A 17.2 .55 .515 4.5 23.6 2.0 12.4 (Bayless 的助攻率出乎意料的高啊...) 這位 Player A 就是推文提到的 Jason Terry,他也算是這個世代 combo guard 中的代 表人物了,也是板凳暴徒的中的佼佼者。生涯從鷹王到小牛前期都是先發,從先發 PG 打 到先發 SG,直到 07-08 之後開始轉打替補,隔年就拿最佳第六人,也一路拿到了總冠軍 。他也不是純粹只能幹分的球員,助攻數字和助攻率也有一定水準。如果現在的 Bayless 能進化成 JET 等級的球員,那已經很棒了,不過命中率差那麼一大截,有點難度。 不過 JET 還不是命中率最好的。講到高命中率,還有下面這一位... 生涯成績 MP FG FGA FG% 3P 3PA 3P% FT% TRB AST STL TOV PTS J.Bayless 19.2 2.8 6.8 .414 0.7 1.9 .352 .824 1.9 2.9 0.5 1.5 8.3 Player B 23.8 4.5 9.7 .460 1.4 3.5 .391 .821 2.2 2.4 0.9 1.4 12.0 替補出場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PTS PT36 USG% ORtg/DRtg J.Bayless 17.3 .403 .349 .820 .517 1.8 2.5 0.5 7.1 14.78 22.2 101/110 Player B 22.0 .458 .386 .821 .561 2.0 2.1 0.8 11.4 18.72 23.5 108/111 進階數據 PER TS% eFG% TRB% AST% STL% TOV% J.Bayless 13.7 .53 .462 6.0 24.7 1.5 15.6 Player B 15.7 .57 .531 5.2 15.6 1.9 11.8 Player B 也是個最佳第六人,而且拿得比 JET 還早。Leandro Barbosa 最初也是以 PG 身分踏進聯盟,不過自從生涯第二年碰到 Nash,他就慢慢離開 PG 的位置,專心去打 SG 了。和 JET 一樣,他的攻擊能力比現階段的 Bayless 好上不只一截(當然有一小部 分要歸功於 Nash,當年他倆的強邊空手切底線上籃堪稱一絕),Bayless 大概要吃幾顆 仙丹才能突然投籃能力大增,不過兩個人的型態不太一樣。Bayless 大部分還是打替補 PG,球都在他手上;而 Barbosa 更多是無持球的 finisher,只有在接到球的那瞬間才 會啟動。至於防守部分,雖然 Barbosa 剛進聯盟時被稱為「小手套」,但自始至終沒有 長出水準以上的防守能力,不過他的翼展比手短的 Bayless 長多了,抄截數也比較多。 Barbosa 生涯最燦爛的時期全都在太陽,離開鳳凰城之後直線下降,現在還在養傷,不過 我想就算傷好,他的 NBA 生涯也快要到盡頭了。 扣掉這兩位,後面幾位實在算不上甚麼一代名將,不過帳面上的成績和貝勒爺現在的成績 比較相似... 生涯成績 MP FG FGA FG% 3P 3PA 3P% FT% TRB AST STL TOV PTS J.Bayless 19.2 2.8 6.8 .414 0.7 1.9 .352 .824 1.9 2.9 0.5 1.5 8.3 Player C 21.5 3.4 8.4 .408 0.9 2.5 .343 .769 2.5 1.9 0.8 1.1 9.1 替補出場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PTS PT36 USG% ORtg/DRtg J.Bayless 17.3 .403 .349 .820 .517 1.8 2.5 0.5 7.1 14.78 22.2 101/110 Player C 19.3 .404 .334 .776 .486 2.2 1.7 0.7 8.4 15.66 22.3 99/107 進階數據 PER TS% eFG% TRB% AST% STL% TOV% J.Bayless 13.7 .53 .462 6.0 24.7 1.5 15.6 Player C 13.7 .49 .459 6.5 15.2 2.0 10.3 這位仁兄生涯成績看起來普普通通,不過打開他的履歷,人家是 NCAA Final Four MOP, 又是星光熠熠的 96 梯中的一員(還是第一輪!),還是 50 分俱樂部的成員,聽起來 有沒有比較厲害一點… Tony Delk 是個標準的浪人砍將,生涯十年換了八支球隊,沒有在任何一支球隊待超過兩 年,套句前幾天 Brevin Knight(現任灰熊轉播球評、也是個著名的浪人控球、也在 NBA 打滾了十年換了九隊)說的,這些浪人在 NBA 一直轉隊浪人之所以會一直換隊伍, 並不一定是他們有甚麼大問題;反過來說,他們都有一些獨特的過人之處,才會不管怎樣 都有球隊要他,不然早早就被後起之秀淘汰了。Brevin Knight 是個可靠的控球,Tony Delk 則是上來就要砍分,助攻率是本篇眾人中最低。扣掉助攻率,Tony Delk 的生涯數 字和貝勒爺目前為止的生涯成績真的蠻像的,上場時間、命中率、WS/48、甚至生涯年的 數字都差不多。Tony Delk 的 NBA 生涯稱不上亮麗,但也紮紮實實打了十年,有場 53 分的生涯代表作,加一加也有近兩千萬的薪水(實拿多少就不知道了);如果 Bayless 有個和他類似的生涯呢?我想這絕對低於當初的期待,但也不能算太差就是了。 下一位則是有貨真價實拿過 NBA 的獎項的,不過拿了這個獎並不保證有個亮麗的 NBA 生 涯… 生涯成績 MP FG FGA FG% 3P 3PA 3P% FT% TRB AST STL TOV PTS J.Bayless 19.2 2.8 6.8 .414 0.7 1.9 .352 .824 1.9 2.9 0.5 1.5 8.3 Player D 24.0 2.5 6.2 .411 0.8 2.3 .353 .809 2.2 2.3 0.8 1.2 7.5 替補出場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PTS PT36 USG% ORtg/DRtg J.Bayless 17.3 .403 .349 .820 .517 1.8 2.5 0.5 7.1 14.78 22.2 101/110 Player D 21.7 .408 .354 .800 .523 2.0 2.1 0.7 6.8 11.31 16.5 102/107 進階數據 PER TS% eFG% TRB% AST% STL% TOV% J.Bayless 13.7 .53 .462 6.0 24.7 1.5 15.6 Player D 13.7 .49 .459 6.5 15.8 1.7 14.5 Player D 和 Bayless 選秀順位相近(十四順位)、身高相近(六呎四)、爆發力都很強 (拿過灌籃大賽冠軍!),不過卻早早離開了 NBA。Fred Jones 的數字和 Bayless 更接 近,不過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完全沒有打 PG 的能力,純粹就是個 SG。在溜馬打完新人 約的四年之後,只又待了三年就和 NBA 說掰掰,可以說除了一個灌籃大賽冠軍之外,真 沒留下些甚麼。Bayless 好歹生涯開始是以 PG 來養成,現在也還在打 PG,多這一項就 讓他有更多本錢在 NBA 打下去,如果他的投籃選擇和球場視野不要繼續糟下去的話… 不過,就算投籃選擇很糟,也是有些人可以在 NBA 長久生存的。下面這位是個純矮射手, 而且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出手的那種。 生涯成績 MP FG FGA FG% 3P 3PA 3P% FT% TRB AST STL TOV PTS J.Bayless 19.2 2.8 6.8 .414 0.7 1.9 .352 .824 1.9 2.9 0.5 1.5 8.3 Player E 17.3 2.9 7.1 .409 1.1 2.9 .390 .851 1.7 1.6 0.7 0.8 7.5 替補出場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PTS PT36 USG% ORtg/DRtg J.Bayless 17.3 .403 .349 .820 .517 1.8 2.5 0.5 7.1 14.78 22.2 101/110 Player E 16.6 .409 .390 .856 .509 1.6 1.5 0.6 7.2 15.68 22.0 99/107 進階數據 PER TS% eFG% TRB% AST% STL% TOV% J.Bayless 13.7 .53 .462 6.0 24.7 1.5 15.6 Player E 13.2 .51 .490 5.8 15.4 2.0 9.7 Eddie House 號稱是個 PG,但實際上百分之百是個 SG,毫不摻水的那種,純度很高。一 上場就是火燒房子,只是不知道今天燒的是哪一邊。不過儘管他投籃選擇糟透了,又真的 沒有打 PG 的能耐,但憑著拚勁和準度(生涯 3FG% .390),還是在 NBA 生存了 11 年 ,還拿了一枚戒指,足矣。 結論?其實沒甚麼結論,只是翻了翻資料,想知道像這樣的球員究竟會有怎樣的 NBA 生 涯罷了。硬要說的話就是,如果你是個 combo guard,務必要假裝自己能控球,不然就讓 自己準一點,才能在 NBA 生存下來。Bayless 現在正在這個生涯轉捩點,25 歲,生涯第 六年,當初身上貼滿的「天分」、「潛力」標籤一張張被撕下,如果不能發展出自己獨門 的一技之長,馬上就要有人把「雙不能衛」的貼紙黏在他身上了,再也甩不掉。 他的球場視野和傳球能力大概就這樣了,在這個先發控球的球場視野也不怎麼樣的球隊, 想要在這方面良性競爭越變越好恐怕是很難;不過打擋拆、傳 pocket pass 的本事倒是 可以好好學學。除此之外,投籃選擇可以進步、最沒效率的長距離兩分也可以少投,寧願 把三分練準一點。如果能變成一台板凳上的自走砲,附帶一點控球功能,我想不管到哪他 都不會沒球打的。 不過再怎麼說,他的生涯已經比 Jonny Flynn (還有人記得他嗎?這位可是第六順位選 秀!)之流好上一截。要成為當初大家期待的那個人,恐怕也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 如果他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還是能有個不錯的 NBA 生涯。 如果非得說個結論的話,就是: 「啊,原來我們是拿一個 Tony Delk / Fred Jones 等級的 球員當第六人、替補控球、和板凳上的救世主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8.231.213.198

11/09 15:32, , 1F
好哀傷的結論XD 推認真文
11/09 15:32, 1F

11/09 15:46, , 2F
他上一場傷到腳,昨天沒練球。快給Calathes和Franklin機會!
11/09 15:46, 2F

11/09 19:49, , 3F
我只要求Bayless三分跟House一樣準就好XD
11/09 19:49, 3F

11/10 03:39, , 4F
我覺得長距離兩分比較像是來灰熊後才設計給他的?
11/10 03:39, 4F

11/10 03:41, , 5F
在灰熊看他許多時候都是掩護後的帶一步跳投
11/10 03:41, 5F

11/10 03:42, , 6F
他在暴龍先發時其實打得不錯 雖然樣本數不多
11/10 03:42, 6F
他先發替補的成績差距真的很大。 G MP FG% 3P% FT% TS% TRB AST STL USG% ORtg DRtg PTS PT36 Starter 40 32.5 .449 .362 .838 .56 2.9 5.3 0.95 23.9 114 113 16.3 18.06 Reserve 274 17.3 .403 .349 .82 .517 1.8 2.5 0.47 22.2 101 110 7.1 14.78 然後下面是他每年的長距離投籃所佔的的比例和命中率 16ft - <3pt 3pt PCT% FG% PCT% 3FG% 2008-09 21.5 .214 14.3 .250 2009-10 31.3 .390 19.5 .327 2010-11 24.2 .400 28.2 .336 <---在暴龍打了60場,14次先發 2011-12 36.2 .370 37.7 .423 <---整年在暴龍,11次先發 2012-13 37.2 .404 34.3 .342 <---到灰熊 投籃的確是有進步,不過也越來越愛投,切入攻擊就慢慢消失了... ※ 編輯: ckbbwtb 來自: 98.231.213.198 (11/10 06:41)

11/10 07:16, , 7F
或許和戰術設計也有關,但我想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受傷和轉型~
11/10 07:16, 7F

11/10 08:24, , 8F
淚推結論
11/10 08:24, 8F

11/10 11:24, , 9F
呃...這結論是...XD
11/10 11:24, 9F

11/11 12:26, , 10F
了解~
11/11 12:26, 10F
文章代碼(AID): #1IVSrQSK (Grizzlies)
文章代碼(AID): #1IVSrQSK (Grizz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