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 ATL vs. IND 第四節

現在可以稍微整合老鷹的進攻模式,這是老鷹最常見的V Offense 起手
式2-2-1 的落位。通常老應不會直接開啟擋拆,而是傳球給高中鋒做下
一個跑動。
就我個人淺薄的觀察,我認為老鷹在此結合了V Offense 與 Flex 部分
跑動掩護模式,而整個攻勢的發起點一般由高中鋒開啟。現在 2 號 JJ
的行進方向,搭配 1 號與 5 號可以形成 Flex 的基本跑動型態,請參
考http://www.cybersportsusa.com/hooptactics/earlyoff/earlycontflex.asp
,在老鷹攻擊模式中相當常見。這樣screen the screener 的方式有助
於 JJ 擺脫防守壓力到弧頂拿球開啟攻擊;不過本圖並未如此行動,而
是 JJ 在禁區正中央的 post up 嘗試。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1AB9CF34B7.jpg

接著 1 號與 5 號的搭配,本意是將 UCLA 切應用在V Offense 中,可
以視為V Offense 的一種簡單攻擊選項,但這裡選擇清開空間給強邊發
展;底下 JJ 對於 3 號 Childress 的掩護就是 Flex 的開頭。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8789BD1F0C.jpg

轉傳球後順利掩護 JJ 上到弧頂,達成任務。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7783560F13.jpg

這裡就可以明白 4 號轉傳球給 5 號的原因:清邊以及 post up;JJ與
4 號 Al 在此獲得 post feed 或擋拆的機會。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960B9C4D43.jpg

餵球給老鷹第一低位單打點 Al 後,JJ 與 1 號 Salim 的 split 是老
鷹 post cut 的重點選擇。這裡變化甚多,不過通常是Salim 通過空手
掩護可以找尋空切籃下的機會;雖然成功機率非常之低..。另外一個小
地方是老鷹既然打定主意打post split,我實在不太明白為何每次執行
時都跌跌撞撞,讓人時常以為是搞錯還是怎樣的。
這個 play 是本季老鷹運用甚多的一種配合,個人認為重點在於如何讓
JJ能夠擺脫防守壓力持球。我在太陽隊也看到不少類似的應用。當然我
對這組配合認識還不夠,希望能夠多加鑽研之。
*10:40*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DAB92D4A5F.jpg

又是 V Offense。底線 3 號 Childress 利用 Al 的跑位方式可以多加
注意,在本場比賽中一再強調這個點的運用。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06B26988F7.jpg

Childress 沒有跑出空檔,通常也跑不出來,Salim 即餵球給Al;接著
post split,這裡防守者把 Childress 意圖供及籃下的路線完全採死。
*10:00*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ADAA69BDC2.jpg

JJ一發動擋拆,所有人就像衛星一樣繞著 JJ 做配合;除了搞不清楚狀
況在那邊要位的 Al 以外。
*8:30*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EFC56C45D6.jpg

對,又是 V,又是 high post rub。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5F8519623D.jpg

右邊透過一個下擋,就是 JJ 與 Zaza 美妙的二打二機會。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67B9BBC37C.jpg

但這裡左翼 3 號通過底線掩護做清邊的動作。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D4560B9EBE.jpg


1 號由背擋取得 post feed 的機會。
這個 play 雖然簡單但一氣呵成。一共出現兩次清邊二打二的機會,直
得一看的地方在於流暢製造清邊二打二機會的跑動以及球的轉移。
*5:40*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5E70721FB7.jpg

相當詭異的打法,1 號與 5 號完全遠離隊友,放棄參與攻擊;主打 JJ
、Childress 與 Al 三人小組配合。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A7B645E879.jpg

Childress 根本就是拿來當誘餌分散注意力用,沒有空檔即清邊讓隊上
的兩張王牌發揮,完全就是在打王牌戰術。或許這就是教練所謂的第四
節保守戰法,我沒有把比賽都看完,這部份相當直得深究。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881B43D703.jpg

post split。
*5:20*
http://pic.bs2.to/photo.php?id=sssfrost&album=ECF66E7F&photo=3C0C5712CB.jpg

與上個 play 一模一樣,只是這次選擋拆,改打 JJ。
*防守*
老鷹的防守,基本上圍繞著兩個問題而生:貧弱的內線與控球後衛們(
Lue 與 Salim)低落的防守能力。老鷹的防守爛,但他們並不缺防守意
志,除了Al。本場比賽中,出現過一些令人噴飯但又有點感動的爆笑鏡
頭,諸如試圖抄截裁判的發球,用頭爭搶進攻籃板,使勁全力撲倒對手
等等。
不過老鷹為解決以上兩個問題,所使用的那種瘋狂協防包夾禁區、大量
採用輪轉換防的策略並不成功;除了本身洞太大不好捕之外,主力攻擊
手 Al 抱歉的防守與防守意志,以及經驗的貧乏,是兩大原因。
老鷹原則上採取人盯人策略,但球員通常分布在禁區外緣,一有對手持
球接近禁區,立刻會有一到二人過來協防。協防速度通常相當快,除了
Al以外,此時外圍的防守必須快速輪轉,以堵住強邊的外線漏洞。此時
出現了問題一:由於經驗不足,所以輪轉時常發生錯誤,以致於時常有
交代不清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三個人去撲同一個人。
問題二:分布在禁區外緣的站位,就像一組設計精密,卻有系統性問題
的機器,它只會對接近禁區的持球球員產生反應。至於空手走位的球員
則可以輕鬆取得 mismatch 的機會。由於老鷹球員時常必須換防,注意
力也無法集中在同一個球員身上,加上換防經驗不足而產生的交代不清
,空手掩護與走位對於老鷹而言,非常具有殺傷力。只要有耐心,隨隨
便便就可以找到灌爆籃框的機會。
問題三:內線的Zaza 太嫩、Al 太混。實際上 Zaza 應該是這支球隊的
防守核心。由於長時間的坐鎮禁區,防守外圍擋拆的球員,尤其是防守
已經不太行的矮控球後衛必須面臨相當可憐的處境:防守擋拆不會有大
個子球員出來補防,因此 Zaza 必須隨時隨地在禁區幫忙防守。那你說
如果對方傳球給 roll 進來的大個子怎麼辦?通常是不太有解的,只能
期待 Josh Smith 能夠福至心靈地掌握輪轉防守的祕奧義,適時給他一
鍋。Zaza 本身已經不是優秀的內線防守者,必須瘋狂 overplay能夠在
低位吃死牠的球員,又必須陪犯規在藉由擋拆殺入籃下的對手身上;氣
力的消耗與經驗的不足,在在增加他留在場上做出貢獻的難度。
至於Al,基本上內線沒有防守可言,讓對手要位輕而易舉,讓對手在他
頭上拿分更是唾手可得,受限於身高與詭異的卡位技巧,他在內線幾乎
不具威脅性;更可怕的是,Al面對高中鋒位置的禁區球員,並沒有積極
出來禁區防守的意圖,或許也是因為其速度不夠的關係。但這樣突然增
加輪轉防守交代的困難與禁區 Zaza 的負擔,相當要不得。無意責難他
,他在攻擊上的貢獻的確不小。
*結語*
其實,本系列差不多寫到第二節的時候就已經寫不下去了,我已經感受
到了瓶頸。誠然,實際去觀察比賽能夠迅速累積對比賽的認知,但也僅
此而已;許多東西依然必須下一番工夫去鑽研資料才能夠掌握其神髓。
即使我知道這個叫做 Flex,那個叫做 Hawk,那也不過是表面功夫;我
希望能夠知道教練為什麼要用某套打法,意義何在?這套打法讓特定球
員的執行效果如何?這套打法是否適合球隊?有太多東西需要進一步了
解。球季結束前,這個系列要暫時停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5.14
推
02/01 01:41, , 1F
02/01 01:41, 1F
推
02/01 01:50, , 2F
02/01 01:50, 2F
Hawks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