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寫(一)

看板Hawks作者 (神遊物外)時間17年前 (2007/09/27 19:1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Court overturned Belkin rulings. 先引 AJC 的一段話: It is now uncertain exactly what will happen next in the two-year-old struggle between Belkin and the other owners, but off the table for now is the prospect of Belkin wresting control of the teams. 總而言之呢,馬里蘭特別法院這邊認為當初的協議內容太過模糊,因此 將本案交由較低層級的法院處理,以求買斷過程能夠重新進行。Belkin 「暫時」無法掌握 Atlanta Spirit 是確定的,但離爭議的完全解決還 早得很。他還是有反擊的方法:比如說在三十天內要求馬里蘭特別法院 重新考慮稍早的判決;或者在十五天內向馬里蘭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只 要他願意,這案子還可以再拖六到九個月,甚至更久。爭端兩造所進行 者,為一場荒謬的意志力競賽,比的是誰願意浪費更多的金錢與時間在 這上面。 What a disaster. 不過呢,好消息是球團在三十天內,便可去除當初箝制球隊運作的協議 。因此,趕在十月三十一號簽約日截止前,老鷹還來得及在毫無罣礙的 情況下與 Smoove 相談續約事宜並續簽之。因為這張合約肯定超過四年 ,簽下去也肯定讓薪資在未來幾年內徘徊於上限邊緣。而關於是否續簽 Smoove,尚有許多爭論,但 Smoove 毫無疑問,是這幾年來老鷹除了JJ 最重要,也是最具意義的球員。 這個夏天他跑到Houston 找 Calvin Murphy 與 Hakeem Olajuwon 練習 去了,真是一個奇怪的組合。或許他是要學習 Murphy 的運球與切入, Ola 的防守與低位腳步?野心還真不小。不過,Smoove的確在訪談中提 到他必須全面加強他的技巧。第一個球季是飛天灌籃與火鍋,第二個球 季是外線投射,到了上個球季尾段,我們看到 Smoove 越來越多的持球 進攻,不論是背框單打或面框切入,都已略具雛形。 上個球季平均 16.4 分,8.6 籃板,3.3 助攻與排名聯盟第二的 2.9阻 攻,在 JJ 無法繼續出賽後,Smoove 最後兩個月更是以接近 20 分 10 籃板的強勢表現結束了球季。他正確實地朝自己的目標邁進:成為一個 全能球員。他的未來沒有極限:可裡可外,有投籃有切入有低位還有傳 球,防守端則化身為是鎮守禁區的阻攻怪物,一個優異的團隊防守者。 那麼老鷹為何在續約一事上尚未與之談攏? 除了大魔王的影響外,Smoove 還要回應多少質疑? 進攻上,隨著其他球員的加入,每一項都會一手的 Smoove 會不會因為 缺乏有效的得分手段而被邊緣化?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由於老鷹注重球 員間的可替換性,同時間在場上,時常擺出三位能彼此交換進攻位置的 球員。因此,尤其是鋒衛線上的球員,都被要求具備投切傳三重威脅, 也就是一定程度的個人單打能力。根據82games 的統計,上個球季,團 隊四成一二的外線投籃命中率,只贏過紐約與費城;比例卻佔了整體出 手的六成三,與聯盟整體水平相去不遠。命中率低落的原因,大概是JJ (老鷹進攻體系下的完美存在)以外的球員,缺乏可以有效攻擊籃框, 或者背對籃框進攻的能力。場上攻擊距離拉不開,投籃品質便會下降。 那正是大夥對 Smoove 的期望。 綜觀 Smoove 內外線的出手比例,約為一比一,僅次於Zaza、Chillz、 Jones 以及 Batista,排名第五;約略等於 Shelden 與 Wright。六成 多的命中率,比起三成出頭的外線,當然要好得多。這裡有兩點值得討 論,第一,為何我們要求的是 Smoove,而不是其他人?因為 Smoove有 這個潛能,還是他的單打能力目前最接近要求?如果這點是肯定的,那 他在老鷹的角色豈非更加不可或缺?第二,如果戰術設定就是要製造外 線的機會,投不進的球員是應該回家多練習,還是把球收起來往內切? 我們所關注者,究竟是 Smoove 的投籃命中率,品質與判斷,還是內外 線的出手比例? 兩年來,Chillz的上肢對抗力與投籃,進步幅度有限,即使能維持高檔 的命中率,仍不是一位可自我創造得分機會的球員。事實上他的切入速 度與運球不差,場上判斷卻相當有問題,換句話說,他還未完全適應MO --時常不確定自己的角色,側翼持球該切的時候不切,不該突破的時 候卻卯起來硬上--這樣的問題一直到今年季末才有較明顯的進步。 Marvin也好不到哪去,有時候,這兩個人的接球後切入與突分看了真的 令人很無言。不過,他的投籃技術與急停跳投有機會衝擊Smoove,但對 抗力與基本功同樣不足,目前定位只是外線的 finisher,比 Chillz與 Smoove 還要窄得多。Smoove 的發展毫無疑問,是幾位新秀中最好的, 也是最接近老鷹隊型需求的選手。 回過頭來談Smoove。投籃品質是不用太過擔心,其外線出手的受助攻率 是八成,只是命中率挺抱歉,或許是持續增強對抗力所致。但今年他讓 自己稍微減重,因為老鷹打算用其他球員頂住內線,讓 Smoove 專司補 防,減重能增加靈活度。另外,他的運球能力也還不到讓他做急停跳投 的程度,那也是影響持球切入能否更有威脅的關鍵之一。換言之,他最 需要加強的也是基本動作,以及得分效率。 但是心態方面呢?執行戰術時還是老樣子,沒他的事就一副要死不活的 模樣,站在弱邊就恍神,機會不大卡位就不積極,給人的感覺就是無法 時時刻刻都維持對比賽細節的專注。不過從有限的賽事錄像中,實在很 難判定 Smoove 的態度是欺敵呢,保留體力呢,欠揍呢還是怎樣,也很 難確定這樣的表現對於球隊有無傷害,或許根據他縝密地計算,那些期 望值過低的球就沒必要浪費精力去救了也是有可能的吧。簡單說來,場 上的所有小事都是別人默默在幫他做,這才是令人在意的。 另外,年輕氣盛的他在情緒控管上雖不若Salim 那麼嚴重,但也出過那 麼幾次問題,包括第一年拿灌籃王後傳出的大頭症啦,與 Zaza 在場邊 打架啦,對球迷比出不雅手勢啦,以及上個球季對於 Woody的場邊調度 (或許也與戰術設定有關)有意見,吵到最後被禁賽兩場。事發當時, 據說對此有意見者並非只有 Smoove 一人,甚至 JJ 也被傳言曾有所不 滿。這點也被許多球迷拿來大作文章,說什麼 Woody 跟他老師 Larry Brown 只會講什麼 play the right way,限制住球員的發展等等。 關於教練,我沒有那個知識深談,只能稍作解釋。首先是Woody 的臨場 調度確實很爛,要嘛提不出有效對策,要嘛照表操課,緩不濟急,比如 說不考量戰況與 matchup,第一節後半一定會讓 Chillz 上場這樣。但 是在戰術設定方面,Woody 不打快,是因為球隊快不起來;重視傳球與 跑動,是配合隊形而來;執行成功率低落,是因為球員們的學習與適應 ,乃至於基本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相當的時間,今年又有嚴重的傷病問題 。這樣一支先天防守不良的球隊,把練習的時間用來精進團隊防守都嫌 不足,何況是進攻? 而作為一位幾近於從零開始學習的職業球員,Smoove究竟需不需要承擔 在各方面近乎完美的期待? 或許球迷們對他的要求過多了些。 Woody 曾經對這小子的專注掛保證,他也說過 Smoove 比實際年齡成熟 ,一肩扛起 JJ 缺賽的重擔,將自己的比賽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相當了 不起。或許對於一位高中畢業便跳級加入 NBA,今年不過 22 歲的年輕 人而言,他已經做得很棒了。附帶一提,這小子的自信心也是超強的, 就跟 Amare Stoudemire 一樣。而他的表現會否也跟Amare 一樣,數據 上的意義大似乎於實質呢?他能夠帶給球隊的幫助,會否沒有想像中的 大呢?這是球迷們心中的疑惑。 我的意思是,Amare 確實不斷進步,成績亮眼,但他仍然有相當的進步 空間。Amare 耀眼的成績是單面向的,因為他現階段的定位就是一個 finisher。將能力所及的事情做到完美,是現在式。這個角色在他缺陣 的時候能不能夠彌補?如果缺乏 Nash 的供輸與 Marion 在防守端的掩 護,Amare 的表現能夠到哪裡?這些疑問不代表否定,卻都是值得深究 的議題。球隊提供給他的頂級合約與球迷的期待是包含所有面向的,是 能夠在攻守各方面宰制比賽的,是不可取代的 Amare,是未來式。 與 Amare 不同,Smoove並非純粹的 finisher,相反的,他以各種不同 的方式影響球賽。而他所能做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進步的空間,包括 對於細節的注重。年輕氣盛的 Smoove 當然會犯錯。不怕犯錯是他的優 點,但隨著時間流逝,他必須學習更聰明地處理球,也因此,一位時時 刻刻提醒他保持專注,遠離錯誤的教練是非常重要的。 這不也正是 Woody 在做的事? 這個夏天,Smoove迫不及待地展現強烈續留母隊的慾望,看在球迷眼裡 是非常欣慰。Smoove之於亞特蘭大的意義與眾不同,不只是生為亞特蘭 大人,或者願意留在泥沼奮鬥如此而已,而是他與 Dominque Wilkins 的連結,以及他們所共同擁有,那種能夠改變比賽以及改變球迷對於比 賽熱情的特質。三年前,當他穿上 21 號球衣的那一刻,標誌著亞特蘭 大失落已久的傳承,訴說著二十多年來的光榮與恥辱,寄託與遺憾。 那是亞特蘭大最接近巔峰的時刻,也有著最令人心酸的結局。 1994 年初,公認最有希望爭奪總冠軍的老鷹,無預警地將 Wilkins 送 往快艇。縱使自與 Larry Bird 爭冠失利後,老鷹便在重整中逐漸走入 下坡,Wilkins 始終沒有放棄,老鷹卻先一步放棄了他。最後,老鷹與 總冠軍漸行漸遠,即便九零年代一度維持中上成績,始終空懸的小前鋒 位置依然是老鷹心目中的痛;Wilkins 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不復往日身 手的他,生涯末期輾轉流離於各隊,退休時指上猶虛。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69.130

09/27 19:30, , 1F
推~
09/27 19:30, 1F

09/28 09:19, , 2F
希望Belkin不要在鬧了 s大真的是想到什麼寫什麼耶 XD
09/28 09:19, 2F

09/28 10:49, , 3F
其實一開始的構想都不是這個樣子的...
09/28 10:49, 3F

10/17 15:25, , 4F
有看有推!
10/17 15:25, 4F
文章代碼(AID): #16-v1nJ7 (Hawks)
文章代碼(AID): #16-v1nJ7 (Haw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