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 ] 100 Greatest Indians: Bob Feller
(by Justice B. Hill / MLB.com)
2003年,一個由記者、歷史學家和大聯盟官員組成的小組,共同選出了「百大印地安
人」,球團則以整個球季的時間表揚這些上榜的選手。
以下的專欄將向這些選手致敬,並歷數他們的豐功偉業。每個月都會有一篇報導帶領
球迷走入時光隧道,同時讓這些克利夫蘭棒球的傳奇人物現身說法。
這是一百個故事的第一篇。
==
1936年,剛走出愛荷華州Van Meter的農場,披上印地安人戰袍的Bob Feller,還是
個未經琢磨的狂野小子。
「若不是因為棒球,」體育記者Russell Schneider的《印地安人休息室傳說》引述
了他的話:「我也許就在愛荷華撿一輩子玉米了。這一點我得感謝我爸爸。」
而這個17歲的農家子弟很快就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
接下來的16個球季,Feller以他的快速球支配著棒球界。
「我只是把身體向後伸展,然後用力投出去。」他曾經這麼說。
他說的太簡單了。但,這就是典型的Feller。
當然,「風速羅伯」─人們都這麼稱呼Feller─確實是才華洋溢,這一點無需爭辯。
他還是個堅持己見、不為他人所動,而又爭強好勝的人;這三個特質使他能乘著94-96英
哩的剛猛速球,飆向偉大的境界。
無論是對他自己,還是從一開始就關心著他的球迷而言,Feller的名人堂之旅都是一
段愉快的旅程。他將前所未見的精湛球技呈獻給他們,因此得以在百大印地安人排行榜上
贏得一席之地。
但只把Feller看作是百大印地安人的其中之一,也許反而對他不公平。仔細看看他的
生涯數據,你會發現他即使排不上第一,至少也該是前五名。
他在職棒生涯裡投過三場無安打比賽,要是這還不夠厲害的話,看看下面的數字吧:
他還投過十二場一安打比賽。
可除了這些令人驚嘆的成績,Feller更以自己的愛國情操為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他拒絕接受小羅斯福總統特別提供給大聯盟球員的緩徵令。
1941年球季結束後,22歲的Feller投入海軍服役,在太平洋參戰。透過對戰爭的實際
支持,他將國家興亡置於個人職棒生涯之上。儘管大戰使Feller錯失了生涯的顛峰時期,
但他無怨無悔。
戰爭結束後,他在1946年重返球場。這時的他似乎正在最佳狀況。儘管控球還是有些
不穩,但快速球的威力則絲毫不減,甚至在季中測到98.6英哩的極速。
「球往哪裡去,就交給上天決定,」他說過:「有時候我就直直把球投上看台。」
有時候,他的快速球則飆過本壘中央。偶爾再配上幾顆銳利的曲球。
「每次當我覺得已經抓住Feller快速球的時間差,他就朝我眨眨眼,那高壓的大幅度
曲球就會從中外野的白色球衣裡飛出來,然後我又出局了。」洋基隊游擊手Phil Rizzuto
在Bill James和Rob Neyer合著的《投手指南》裡說道。
實際上,Rizzuto對Feller的生涯數據下了最好的註腳:打者毫無招架之力,這說明
了為什麼有2581個打者被Feller的第三好球解決。
這些數據還告訴我們,Feller不只是印地安人史上最偉大的選手而已;他也是大聯盟
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如此崇高的讚譽對於Feller可謂實至名歸,他也從不怯於承認自己投快速球的確有一
套。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他極力保衛的財富。但他護衛的不只是自身的財富,他更用心護
衛棒球運動的遺產。
他說,沒有一種運動比棒球更具美國特色。沒有人比Feller更關心棒球的健全發展。
棒球與現實人生的聯繫,也沒人比他看的更透徹。
「每天都是一個新機會。」Feller說:「你可以建立在昨日的成功之上,或丟開失敗
重新來過。生命之道正是如此,每天都有新的球賽,棒球之道也正是如此。」*
Games Starts Innings Wins Losses K Walks ERA
570 484 3,827 266 162 2,581 1,764 3.25
* 本句參照David Plaut編著,王希一、唐諾譯,《棒球語錄》,麥田1995版。
--
※ 編輯: Fitzwilliam 來自: 218.166.86.75 (07/08 23:33)
Indians 近期熱門文章
37
195
21
46
39
160
13
48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3
5
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