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Game1 & Game2 NYY VS CLE

看板Indians作者 (除此之外)時間18年前 (2007/10/06 20:0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兩天都沒來板上跟推文... 因為難得有高畫質的電視畫面可以看... 又是久違的季後賽,所以我就不想看小框框了...XD 昨天對決小王.... 其實賽前相當有信心會贏.... 就像C.C很興奮一樣,我也相當的興奮... 只是因為對到的是小王所以想說要低調一點.... 這兩場比賽其實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主審的好球帶.... 昨天主審好球帶比較小,而洋基的打者又很確實的執行game plan.... 導致C.C五局出現了6次保送 (例行賽平均九局只有1.4個...) 但即使在逆境投球,C.C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 跟最愛Call直球的男人V-Mart兩人一搭一唱,快速球無限續杯... 三振Jeter那顆球,還有三振Posada那三顆球簡直帥到了一個極致!!! 而V-MART也展現出他美聯第一捕手的氣勢!! 從配球(就一直比1),狙殺,到打出底定大局的兩分全壘打... 完全把對面的Jorge Posada給比了下來!! 在C.C,V-MART,Lofton三人的精采表現下... 如同預期,我們乾淨俐落的贏下了第一場比賽.... ============================================================================ 第二場比賽... 賽前看到賭盤還是洋基讓我們一分,感覺就有些怪.... 明明我們的Carmona就比對面那位防禦率低了整整一分.... 雖然 Pettitte 是個季後賽經驗豐富的投手,但這支球隊不怕左投... 多言無益,五點準時爬起看球.... 今天主審好球帶很大,兩邊都很好投... 但我寧可他好球帶小一些,因為這樣的好球帶正好隱藏了 Pettitte 的弱點... 第一局Sizemore率先上壘,第二棒隨後擊出雙殺打... 第三局洋基的 Cabrera 擊出一個跟昨天Damon幾乎一樣位置的飛球.. 裁判說那是全壘打,問題是我看了幾次重播還是找不到球... 那句話怎麼說的?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對吧...p 更令人鬱悶的是,就是這支我在銀幕上找不到球的全壘打... 從第三局到第八局一路壓著我們,這一分越來越巨大,越來越巨大... 沉重的彷彿讓我喘不過氣來.... 在 Peralta 打了差一英吋就出牆的二壘打以後(最終也沒法跑回本壘) 我覺得這場大概是輸掉了.... 結果Sizemore帥氣的衝撞Joba得分,讓整個球場幾乎陷入了暴動... 季後賽,玩的就是心跳,Joba的心臟終究不夠大顆(不過已經很不錯了...) 十一局下,Cabrera 再次揮霍了一個得分機會,不過那時候我已經不在乎了.... 我注意的是轉播單位怎麼沒秀出 Hafner 滿壘打擊時的圖卡,再見滿貫砲應該很帥氣吧! 嗯,再見安打也不錯啦。 ============================================================================= 五下 Lofton 那個pickoff的確滿傷的,不過那的確是個盜壘的絕佳時機,兩出局面對左投 捕手是Posada,三遊也沒有很用力hold跑者,最重要的是那時Sizemore兩好一壞球數落後, 即使盜壘失敗,下局還是從一棒開始,棒次很好而且球數歸零。 而從結果來看,六局下Sizemore又多看了一個球,沒有好球一個壞球的情況,把握住投手 要搶好球數的心態,漂亮的擊出了三壘安打。 以 Pettitte 今天在壘上有人時的謹慎來看,如果兩出局球數領先的情況下,他絕對不會 把球投那麼進來,最多就是從球數領先投到保送,兩出局一二壘有人去逮 Cabrera... 所以說 Lofton那個盜壘時機捉的非常好(如果成功或是Posada傳三壘失誤就可以扭轉氣勢) 即使失敗也只是五局下,而且下局從第一棒打起... 唯一的缺點就是死的太離譜了,完全被 Pettitte 逮到。不過 Pettitte 本就是以擅長牽制 (與牽制動作遊走在投手犯規邊緣)著稱,這次Lofton只是給他的功勞簿再添一筆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60.191

10/06 21:18, , 1F
推 快速球無限續杯!!! C.C 真男人啊!!!!
10/06 21:18, 1F
※ 編輯: goopa 來自: 59.112.161.158 (10/07 08:35)

10/07 12:56, , 2F
希望明天換我們說"thanks boys for the sweep"
10/07 12:56, 2F
文章代碼(AID): #171taM0Q (Indians)
文章代碼(AID): #171taM0Q (Ind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