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荷錫與日本足球的改革

看板J-League作者 (woodgatel)時間6年前 (2018/06/25 19:1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變革的決意 2010年世界盃、2011年亞洲盃及友誼賽,日本隊延續著出色的表現,旅歐的球員越來越多 。這些都讓整個日本對國家隊信心十足,世界盃4強看上去並非空談。然而2014年世界盃 的災難演出毀了這一切。日本在三場比賽中一勝難求,面對歐洲弱旅不能入球,面對非洲 強隊身體完全吃虧,面對南美勁旅,還是跟過往一樣毫無還手之力。 這一次從場面到結果的全面失敗讓日本足球深刻反省,支持改革的人佔絕對多數,大家都 覺得按之前那套傳控技術風格,不可能再更進一步。原博實和他的得力助手霜田正浩正是 最積極策動改革的人。日本足協先找來阿古利(Javier Aguirre Onaindía),他的戰術 風格與沙哲朗尼大不相同。然而,改革之初就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難。阿古利不僅在亞洲 盃完全失敗,更因執教西甲球隊時捲入假球傳聞,背負巨大的輿論壓力。 執教了半年的阿古利只能離開,日本足球改革的決心仍然堅決。改革派找來的教練正是夏 利荷錫。2015年3月,夏利荷錫聲望正高。他有著豐富的國字號執教經驗,在阿爾及利亞 備受好評,世界盃上差點爆冷擊敗德國。他的足球風格看上去也很現代,崇尚身體對抗、 快節奏、反擊,正是日本足球缺少的東西。 夏利荷錫知道自己的責任,上任之初就表示將幫助這個國家進行足球改革,不止做一個帶 隊的主教練。他提出球員要控制脂肪率,並把這個直接作為國家隊選材標準;他說到 J-League裁判太限制對抗,應該吹罰的寬鬆一些與國際接軌;他表示自己不會使用在球會 無法出場的球員,更重視狀態而非名氣。這些新鮮的話題給了他不錯的口碑。老帥也不怕 辛苦,幾乎每個比賽日都出現在日本聯賽的球場上觀戰,考察國內球員。 不穩的空氣 在夏利荷錫執教的前一年半沒多少人指責他,偶爾有記者批評打法,也會被更多「改革的 陣痛」覆蓋。東亞盃在日本不太受重視,世界盃外圍賽對手太弱,沒什麼參考價值。夏利 荷錫在陣型上沿用4-2-3-1,仍將這些旅歐骨幹視為核心,只是戰術方面增加了一些長傳 和反擊。 改變發生在2016年的9月。日本隊在十二強賽第一場就主場輸給阿聯酋,第二戰面對泰國 獲勝,場面難說出色。比賽中,香川、本田、岡崎等核心球員不能適應夏利荷錫的戰術, 遠藤保仁的接班人大島僚太難堪大任。這些迫使夏利荷錫做出調整,放棄了日本足球傳統 中最核心的中場指揮官,啓用山口蛍和長谷部誠組成雙防中,前場用清武弘嗣頂替香川, 逐漸放棄本田、岡崎等球員,任用原口元氣、久保裕也等新生旅歐力量。在十二強賽後期 ,日本隊更是變為三中場戰術,進一步加強防守。當然,也跟日本足球的「技術傳統」越 來越遠。 一場失利就外籍主帥的角度看不算什麼。對於日本媒體和球迷,主場負於阿聯酋是不可原 諒的。他們本想通過改革走向世界,卻發現連亞洲都愈發困難,這種心理的落差外人很難 理解。媒體悲觀的宣告20年來只要十強賽(或十二強)第一戰輸球的球隊都沒能進入世界 盃,球迷鋪天蓋地的指責,一時間,這個擅長擔憂的民族覺得自己的足球一無是處。 這時,夏利荷錫的一個行為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現在看,這件小事的影響比想象中更加 深遠。9月份夏利荷錫的孩子結婚,他飛回法國參加婚禮,沒有參加日本國家隊內部的一 次動員大會。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這是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他可以有自己的假期。 平心而論,這次動員會也沒那麼重要。但在東方,在日本或南韓、中國,國家隊危難時刻 主帥不全身心投入、不作出誓死拼搏的態度,正是毫無責任心的表現。 這件事讓夏利荷錫站在了這個國家的對立面,加上他本人對媒體態度很不友善,經常批評 ,媒體掀起的風浪越來越高。輿論風暴下足協內部支持者和反對者矛盾公開。處於對國家 隊成績的擔心,日本足協將16年奧運隊的教練手倉森誠「塞入」國家隊,美其名曰幫助調 節球員心理,實質是大家很熟悉的「日方教練」。夏利荷錫為此大鬧足協,拍桌子說「這 個人是來替代我的」,仍無濟於事。作為報復,在手倉森誠到來後,媒體上公開支持他的 太田宏介等再也沒能重返國家隊,手倉森的嫡系「16國奧班」基本淡出,直到十二強賽最 後,淺野拓磨等才得到機會。 不安的因子自此種下。猜疑、矛盾、衝突,逐漸成為國家隊比賽日媒體報道的主旋律,每 場比賽前都有人猜測是夏利荷錫的最後一戰。作為旁觀者,我想用幾個例子足以概括日本 隊在整個十二強賽的更衣室狀況。每場比賽前一天,夏利荷錫的針對訓練和用人都會見報 ,而且都是準確的。夏利荷錫用冷水浴恢復球員體能,當晚報紙就準確寫出包括長友佑都 在內5人因此感冒。最著名的「本田之亂」,兩人衝突的談話內容、後續發展,甚至吵架 的照片都發在了報紙上,訓練基地本應是非公開的。這直接導致兩人再無和好可能。 直到十二強賽結束,日本隊的負面消息從未間斷,正面新聞寥寥無幾。 最終決裂 十二強賽中日本出線之路十分坎坷,有幾次關鍵時期。最危急的伊拉克一戰,山口蛍96分 鐘的絕殺幫助日本隊起死回生。沙特一戰,清武弘嗣和原口元氣攜手挽救球隊。夏利荷錫 的自救體現在第二回合阿聯酋和澳洲的比賽中。阿聯酋戰日本隊啓用久保裕也、今野泰幸 等球員改打4-3-3,完全掌握了中場,這是夏利荷錫戰術體系的勝利。澳洲一役,日本靠 33%的控球和兩倍於對手的射門獲勝,井手口陽介橫空出世,似乎預示著主帥想要的足球 風格已經完成。 但夏利荷錫已是孤家寡人。在16年-17年關鍵的一次權力爭奪中,改革派骨幹霜田正浩的 技術委員會會長職務被西野朗拿走,本人實質降格,最終這位精通五門外語、力主引進阿 古利和夏利荷錫的人離開足協。原博實一派開始韜光養晦。夏利荷錫失去了最堅定的盟友 。每過一天,他就變得更加不可理喻。 2017年東亞盃,日本大比數輸給南韓,作為主帥竟然表示球員有實力差距。日本人心中, 南韓是決不能輸的對手,這番言論無疑觸碰底線。日本在熱身賽先後負於巴西、比利時, 夏利荷錫認為對手過強,特別要求在3月的熱身賽選擇世界盃之外的對手。三月的遠征是 最後一根稻草。然而對馬里和烏克蘭,球隊1和1負,場面一塌糊塗。而夏利荷錫,還試圖 將責任歸咎於球員。 在日本足協看來進軍世界盃是義務,不值得誇耀。除了這個基本的指標外,夏利荷錫沒有 做到任何該做到的東西。下課在所難免。 獨裁者 這是4月10日報紙的標題,也是給夏利荷錫最恰當的總結。他是一個不錯的改革人選。改 變原本堅持了幾十年的技術足球需要魄力,要得罪人,要有些獨斷專行。孤身一人在日本 做到這點並不容易,這個固執的老頭堅持了下來。他到最後也不打算用香川本田岡崎,也 不打算回到傳控的路線上。無論是對是錯,這是他這三年值得肯定的部分。既然要改,那 麼不能半途而廢。 但是,足球就是一個看結果的運動。當你結果好,一切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日本給了夏利 荷錫足夠多的時間,十二強賽聲浪滔天,仍不為所動。半年多來,哪怕是一次熱身賽打好 、一場東亞盃打好,可能都會讓他至少帶完世界盃。當你三次模擬考都不及格,憑什麼讓 家長相信能高考上清北(編按:清北是指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當然,不是家長或許不用這麼想。作為遠在中國的吃瓜群眾,我挺希望看看夏利荷錫帶世 界盃。他的命很硬,不贏就下課的比賽96分鐘遠射絕殺。萬一來個三連勝進16強呢?足球 世界本就沒那麼多確定的事。 成績之外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內容,壓抑已久的日本媒體正在「努力」,每個人也都可以 有自己的視角。夏利荷錫有過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比如歸化球員,現實不可能做到;夏 利荷錫曾說過不用在球會踢不上比賽的球員,但在十二強賽階段,宇佐美貴史和本田圭佑 曾讓他打破慣例;武藤嘉紀、岡崎慎司等在國家隊毫無機會,爭議很大;他用自己那套踢 法硬套日本球員,類型特點完全不符,這點不少名宿都覺得難以理解;夏利荷錫的更衣室 控制更是糟糕,在有長谷部誠的情況下仍有不少球員對教練不滿…… 在大量的指責聲中,也應看到一些積極的方面。日本在裁判方面略有改善,與歐洲合作, 可能還要引進VAR技術。旅歐新一代原口元氣、大迫勇也等站穩了位置,新人淺野拓磨、 井手口陽介、遠藤航等陸續接班。他對體能等硬指標的要求本身沒錯,可惜的是,他沒辦 法改變。 不明的前景 日本選擇了西野朗接任國家隊主帥。他是大阪飛腳的功勳教練,帶隊十年拿下了能拿的所 有榮譽,聯賽、盃賽、亞冠。他曾創造邁阿密奇跡,重返國字號任技術委員會會長兩年, 對球隊也算輕車熟路。更重要的是,西野朗德高望重,可以迅速彌補國家隊的裂痕,緩和 國家隊與媒體、與球迷的關係。跟夏利荷錫矛盾最直接的手倉森誠也已離開國家隊教練組 ,他沒能成為贏家。顯然,日本已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 與往常一樣日本輿論普遍悲觀,這次倒不過分。留給新帥只有2個月,就算他想啓用香川 、岡崎等名將,時間已經不夠。西野朗離開大阪飛腳後先後在神戶、名古屋執教不成功, 最近5年未有很好的帶隊成績。與務實低調、執教風格偏保守的岡田武史不同,即使在自 己的執教巔峰期,西野朗也是最著名的進攻派教練,4-4-2前壓,踢法華麗,有前無後, 球隊常年入球最多失球也多。他已很難改變風格。這樣的踢法,在世界盃上能有好結果嗎 ? 換帥或許能讓大家更團結的去參加世界盃,谷底反彈,不能說完全沒機會。與其思考一屆 世界盃的成績,更讓人擔心的是世界盃之後。日本這幾年該負責任的人已經陸續離開了, 夏利荷錫是最後一個。現在,越來越多的聲音要足協對這些混亂的情況負責。可預見在世 界盃結束後將有一波大變化。日本足球改革的決心是否還在,如果繼續改革該怎麼改,身 體對抗和技術放在怎樣的位置,青訓和國內聯賽如何發展。很多很多問題變得更撲朔迷離 。 反思 本文本應在這裡結束了。當回看這幾年、動筆寫下來的時候,又生出一些感慨。當一個國 家想要改變他們的足球風格時,主教練是否是合適的主導人選?他有著挑選隊員的權力, 在國家隊至上的亞洲國家是最重要人選。但也因他的特殊地位,一場失利、一句發言都可 能導致事態擴大。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當主帥因戰績不佳離開時,留下的將是大量難以 解決的問題。 這幾年經常對比沙哲朗尼和夏利荷錫。不考慮戰績的話,前者是一個精於人情的人,表面 工作做足,順應球迷和媒體;後者截然相反,完全以我為主,獨斷專行。西野朗的年齡決 定他只是過渡人選,且本土教練從事改革有較大難度,一個外教在日本做事會容易點。下 一任日本教練應具備改革精神,又要了解日本和亞洲,採用適當的方式循序漸進。每個國 家的足球與社會有很多共同點。日本人敢想敢做不易轉彎,容易開展從上到下的改變,也 容易矛盾激化步入歧途。他們兼備極高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也有著極深的自卑心理。瞭解 這些的外籍主帥不多。 這幾年日本足協有不少行為值得研究。他們選擇夏利荷錫後給了足夠的時間,沒有在問題 出現後當機立斷,這不一定是錯的,只是最後發現所托非人。就對國家隊負責任的態度, 手倉森誠加入教練組可以理解,卻嚴重影響了與教練的關係,導致隊內分化,教練與足協 的溝通越來越難。權力的爭奪在日本各行各業都難以避免,如果霜田正浩沒有離職,是否 很多事不會出現?還有,媒體在整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堅定表明立場反對主帥,到底是匡 正行為,還是推波助瀾? 前車之鑒。 (作者介紹:星庭,本名婁一峰,現職體奧動力評述,在中國國內有「J-League教主」之 稱。研究日職十年,評述五年,撰寫文章數百篇。葡超丶美職棒丶日職棒等亦鑽研多年。 喜歡二次元。) http://www.sportsyeah.hk/2018/04/夏利荷錫與日本足球的改革-記於夏利荷錫離開/ -- 中職2009年十大暢銷排行榜 1.《時機若對,我第一個打安打--我的打擊哲學》 彭政閔著 2.《三明治與棒球》 林智勝著 3.《從雞排店到職棒--我的心路歷程》 中込伸著 4.《問題不大--逆境思考的技巧》 王光輝著 6.《Come on!!Come on!!》 曹錦輝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1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League/M.1529925272.A.57C.html

06/26 09:52, 6年前 , 1F
06/26 09:52, 1F

06/26 10:00, 6年前 , 2F
2014年至今,日本真的經歷黑暗(陣痛?)期...
06/26 10:00, 2F
文章代碼(AID): #1RCCwOLy (J-League)
文章代碼(AID): #1RCCwOLy (J-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