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哈佛小子籃球夢
哈佛小子籃球夢
NBA首位台裔球員林書豪的故事
文 / 柯志淑 圖片提供 / 林書豪家人
...「我是姚明。」「什麼!」意外又驚喜地接到姚明的電話邀請,林書豪隨即於
2010 年七月二十八日返台,參與 NBA 的活動和「2010 姚明基金會慈善之旅」
義演賽,與球迷閃電見面。2011 年八月四日,林書豪再次返台展開一連串活動,
舉辦「籃球生命分享會」,與上千位球迷分享自己勇於追求籃球夢想與生命改變的
故事。所到之處無不聚集蜂湧而至的媒體與粉絲,儼然成為「移動長城」姚明之後
新一代的華人籃球偶像明星。
美國 NBA 幾乎是黑人與白人的世界,林書豪如何克服排擠與艱難登陸金州勇士隊?
又靠什麼力量登上 NBA 籃球最高殿堂,一路走過菜鳥年?
籃球迷父親的教育哲學
林書豪一家三兄弟都酷愛打籃球,這和他們的籃球迷父親有極大關係。
林爸爸在 1977 年赴美普渡大學攻讀電腦工程博士學位時,支持他辛苦求學的動力
之一,竟然是「可以天天看 NBA」!這也成了現今身為半導體工程師的林爸爸當年
發奮苦讀的趣事之一。
「書豪的個性從小就比較強,當他不到一歲、連話都還不太會說的時候,如果他想
要什麼東西,就會一直比,或者乾脆動手去搶。要是不給他,也不知道他從哪裡學
來的,就會不斷用頭去撞牆壁,或是『砰』的一聲摔躺在地上。」林媽媽回憶起
兒子小時候,忍不住直搖頭,「剛開始為了怕他傷到自己,只好順著他,
結果這招就成了他的小小武器──直到他發現這招沒效!」
原來,林媽媽後來請教醫師,醫師說小孩子很聰明,他從沒見過哪個孩子會不知輕重
到把自己弄傷,林媽媽心裡就有了底。一次,林書豪又發脾氣撞牆,林媽媽就「幫」
他再用力又撞了一下牆壁──當然是在安全力度之內啦──然後問他:「怎麼樣,
會不會痛?」從此之後,聰明的林書豪就再也沒用過這招了。
但也因為從小就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林書豪的個性十分主動而積極,
只要目標清楚就勇往直前、毫不畏懼,而NBA,正是他最夢寐以求的目標!
篤信基督的林爸爸林媽媽在教養三個孩子時,除了教會生活一定擺在第一優先之外,
給孩子只有一個原則:「只要把書念好,你愛怎麼打球就怎麼打球;如果成績退步,
打球時間就要縮短。」所以林家三兄弟總是儘快把功課做完,甚至,為了多一點
打球的時間,他們也盡力爭取好成績。
說到這一點,林爸爸總是得意地到處分享他的教育哲學:「從小培養孩子養成運動
習慣很重要,第一,運動可以讓小朋友身體健康;第二,有運動的刺激,
小孩吃得多就會長得高;第三,因為想要找時間運動,所以學習課業就會更認真;
第四,既要忙著運動又要兼顧課業,當然就沒有時間學壞啦!
林書豪和哥哥、弟弟一樣,都是從五歲開始打籃球,籃球可說是
他們的全家運動。因為實在太喜歡籃球了,所以當林書豪小學一年級
、哥哥小學三年級時,他們終於有了第一個教練正式教他們打球,
而林書豪對籃球的天分,也深獲每一個教練欣賞,總是成為球隊的
靈魂人物。
正因如此,林媽媽最常提醒林書豪的便是:
「要謙卑!要將榮耀歸給上帝!」一開始林書豪並不真的明白這是
什麼意思,直到在球場上碰到好幾次奇蹟似的獲勝經驗,這才漸漸體會
,原來球場上的一切不是單靠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從此以後,林書豪就越來越懂得「歸榮耀給上帝」的意思了。
進不了NCAA的NBA球員
國、高中階段,林書豪主要擔任控球後衛,雖然國三時身高只有
160 公分,但升高三那年卻一下竄高到 188 公分,大學時更擁有
191 公分、91 公斤的絕佳體格,表現因此更加突出。
林書豪的高中教練戴本布洛克(Peter Diepenbrock),至今仍然
難忘多場關鍵時刻靠林書豪贏球的重要賽事。例如 2006 年三月
北加州分區州冠軍賽,最後三十秒,林書豪決定挑戰對手當家後衛
的防守,緊要關頭上籃得分,順利幫助球隊拿下州冠軍。
「他完全知道在場上該做什麼,更不用說他的鬥志與無畏的精神。」
林書豪在球場上的領袖氣質與指揮若定的大將之風,
不僅令教練讚不絕口,更在州冠軍一戰之後,被加州媒體評為北加州 Division 2
的年度最佳球員。
但出乎意料之外的,當林書豪以如此受人矚目的成績自高中畢業,
竟然沒有任何一間 NCAA(美國大學運動聯盟)一級聯賽所屬大學
願意提供他運動獎學金,倒是向來不提供運動員獎學金的哈佛大學,
給了他一旦入學即成為哈佛大學籃球隊正式隊員的保證,
於是林書豪便決定自費就讀哈佛,主修經濟,副修社會學。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林書豪這番因緣際會的哈佛行,
反而帶領他攀上籃球生涯的另一高峰。
哈佛大學籃球隊並非頂尖,但也因為如此,所以林書豪一進哈佛就
備受重用,主打得分後衛。尤其是林書豪大二那年,曾經在杜克大學
籃球隊拿下美國籃球教練協會頒發「防守第一球員」的亞麥克
(Tommy Amaker),應聘來到哈佛擔任教練,對林書豪更是百般欣賞
,把他的籃球天分操練得最為淋漓盡致。
在亞麥克眼中,林書豪是個具備速度、彈跳力、球技、智慧、冷靜
等條件,並且充滿活力與耐力,對籃球高度熱愛、全力以赴的優秀球員。
讓林媽媽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對話就是,當她問亞麥克,林書豪究竟主打
哪個位置時,亞麥克想也不想就回答:「沒有位置。」意思就是
傳球、控球、得分、籃板、助攻、抄截……什麼都要做!於是,
在亞麥克的調教下,林書豪很快就成為一個全方位球員,
帶領哈佛籃球隊馳騁 NCAA。
然而,儘管場上風光,林書豪也曾被迫學習一項很難卻很重要的功課
,那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球場上,想盡辦法騷擾敵隊主力球員的情緒是很常見的現象,
國、高中生大多嘲笑對方「你好胖」或「你跑得好慢」,
大學生卻常常口無遮攔,甚至以種族作為人身攻擊的目標,
對他大喊「中國人」(Chinamen)或「餛飩湯」。
「剛開始我當然很生氣,後來我想到耶穌教導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
──當他們越口不擇言的時候,我越要勒住自己的舌頭──
天知道這有多困難!但是,當我想到自己也曾經得罪上帝,
上帝卻以完全的愛包容我,原諒我,我就釋懷了。」
林書豪在大四時,帶領哈佛籃球隊取得該校在 NCAA 史上最多場勝利
的紀錄,而他個人平均每場貢獻 18.6 分、5.3 個籃板、4.6 次助攻
的優異表現,更獲得 ESPN 評為全美最全能的十二名球員之一,
也是常春藤聯盟史上第一位同時達成得分 1450 分、搶下 450 個籃板
、完成 400 次助攻和 200 次抄截的球員。在哈佛大學至今一百多年
的 NCAA 征戰史上,史無前例的同時獲得 NCAA 最高榮譽
「約翰‧伍登獎」和「鮑勃‧庫西獎」雙項提名!
精采亮眼的成績,不只吸引《時代雜誌》在 2009 年專訪林書豪,
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林書豪以平均超過八十分以上的成績取得
經濟與社會雙學位之後,決定捨棄多金的華爾街,投入夢想中的
NBA 選秀會。
NBA史上第一位台裔球員
身為亞裔球員,又出身實力不強的長春藤聯盟,儘管各項數據
都極其耀眼,林書豪還是在 2010 年六月二十四日的 NBA 選秀會上落選。
「知道自己落榜時,我難過得幾乎都快哭出來了,後來和家人
買了一百五十支辣雞翅,狠狠的用吃來發洩情緒。」回想起當時的心情
,林書豪也忍不住苦笑起來。
不過,林書豪沒有消沉太久,很快就又振作起來。達拉斯小牛隊
(2011 年 NBA 總冠軍)總裁小尼爾森(Donnie Nelson),
選秀會尚未結束就來電邀請林書豪參加夏季聯賽。林書豪的實力在
夏季聯賽中完全發揮,七月十五日和新任選秀狀元華盛頓巫師隊
John Wall 的捉對廝殺,表現更是一點也不遜色,此役立刻引起媒體
與球探注意,一週之內,包括達拉斯小牛隊、洛杉磯湖人隊、金州勇士隊
都爭相表達簽約意願。最後,林書豪選擇家鄉球隊勇士隊,
並以上帝的數字「7」作為球衣號碼,與球隊簽下兩年合約。
「我非常感謝小尼爾森,因為小牛隊是選秀會後唯一邀請我參加
夏季聯盟的球隊。小尼爾森真的很照顧我,而且他相信我,
給我表現機會,我對他永遠心存感激。」最終因為考量未來能在 NBA
場上表現的機會、合約內容及離家遠近等因素,禱告後不得已捨小牛
而就勇士的林書豪,特地致電小尼爾森表達自己由衷的謝意與歉意,
並獲得小尼爾森完全的體諒與祝福。「『7』是我在夏季聯盟小牛隊的
號碼,選擇『7』作為我在勇士隊的球衣號碼,目的就是提醒自己,
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林書豪感恩地說。
剛與勇士隊簽完約的時候,林書豪覺得自己彷彿一夕之間站上世界
頂端似的,不只媒體爭相採訪,甚至還接到一萬人以上的臉書邀請,
想作他的朋友。起初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酷、很有趣,也很有自信
面對 NBA 的挑戰,萬萬沒想到當他展開集訓,卻很快就垮了下來。
然而,儘管場上風光,集訓營裡,由於林書豪給自己太多壓力,
臨場表現不佳。雖然教練不斷鼓勵,他卻對自己完全失去信心!
林書豪開始擔心自己會因為表現太差而遭淘汰,更不知道到時候該
怎麼向一直支持他的家人、朋友交待。
「這應該是我人生中最憂鬱的時候了,籃球對我來說再也不好玩,
我不想再參加任何分組賽了……」當晚林書豪徹夜無眠,
在日記上寫下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
2011 年一月二十一日,林書豪被勇士隊下放到發展聯盟
(Development League),「我真希望自己從來沒有簽過金州勇士隊!」
日記裡,林書豪沉重地發出有生以來最絕望而沮喪的哀嚎;
殊不知,上帝的手正在他身上雕琢一個最深刻而美麗的記號!
回到起初的愛與單純
下放到發展聯盟,對林書豪來說是一大挫折,卻也讓他清楚看見
自己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難道你們不知道,在場上賽跑的人,雖然大家都跑,
但得獎的只有一個人嗎?你們都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可以得獎。
凡參加運動比賽的,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他們這樣作,
不過要得到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朽的冠冕。」
有一天,林書豪讀到聖經〈哥林多前書〉九章 24~25 節,
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為「能壞的冠冕」──好的比賽、好的得分
、為球隊爭光、與球隊續約、他人的期望──而努力,
「我突然明白,我的壓力之所以那麼大,打籃球對我來說也不再是
一件快樂的事,就是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籃球已經超越上帝,
成為我生命中的首要。所以,當場邊觀眾為我加油,
我就想要有更好的表現,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高興;
而當我一表現不好,我就不快樂。」
這個覺醒讓林書豪深刻體會,當他忘了最初以榮耀上帝作為上場
打球的目的時,NBA 球星所擁有的待遇、名譽、地位,
只會以最快的速度消耗他對籃球起初而單純的喜樂,
他如夢初醒地對自己說:
「我要重新信靠上帝!」而〈腓立比書〉三章 14 節:
「向著目標竭力追求,為要得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往上去得的獎賞。」
更幫助他重新調整方向、校正目標──
「那真正最大的獎賞是在天上!我要重新學習將最好的獻給上帝,
盡最大努力為上帝打球,並把結果交託給祂!」
心態調整過來,林書豪在 NBA 的每一分每一秒立刻有了全新體會,
球場上的表現也越來越進步,即使新人球季實際上場的時間並不多,
甚至期間曾經三下三上於發展聯盟與 NBA 之間,
林書豪也學會正面看待上帝為他鋪陳的每一步:
「發展聯盟讓我有更多上場的機會,這一點確實幫助我越來越快進入狀況
。」勇士隊教練史馬特(Keith Smart)也十分肯定林書豪的態度:
「除了正規練球之外,Jeremy 還會額外苦練,並且和教練討論比賽
錄影帶,任何球員只要有這種積極態度,就會獲得證明自己的機會。」
回顧一年來的 NBA 生涯,跟隊友坐私人飛機全美飛來飛去巡迴比賽,
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的確是他所過過最多采多姿的生活,
但如果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這些東西只能給你短暫的快樂,卻不能給你永恆的喜樂。」
林書豪語重心長地說。
如今,雖然面臨 NBA 因勞資糾紛而暫時封館,林書豪的心卻十分篤定:
「我已經學會如何為上帝而比賽,那就是把分數和紀錄都交給祂,
我只要盡全力做好準備,讓自己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可以為祂所用,
這就是上帝在這個階段給我的使命!」
自學生時代對教會福音工作就頗多參與的林書豪更早已規劃,
當將來球鞋高掛的那一天,盼能全時間投入傳福音的工作──不過,
在那一天還沒來到之前,他將盡情擁抱籃球,享受打球樂趣,
見證上帝的恩典與榮耀,因為他知道,上帝將陪他逐夢踏實拚戰
每一場 NBA 籃球夢!
以上資料摘自:
http://www.cosmiccare.org/Magazine/2011/201110_true.asp
宇宙光雜誌 2011年10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93.120
推
03/02 23:09, , 1F
03/02 23:09, 1F
推
03/03 00:01, , 2F
03/03 00:01, 2F
推
03/03 00:06, , 3F
03/03 00:06, 3F
推
03/03 00:24, , 4F
03/03 00:24, 4F
→
03/03 00:24, , 5F
03/03 00:24, 5F
推
03/03 01:03, , 6F
03/03 01:03, 6F
→
03/03 01:03, , 7F
03/03 01:03, 7F
推
03/03 01:11, , 8F
03/03 01:11, 8F
→
03/03 01:20, , 9F
03/03 01:20, 9F
推
03/03 08:45, , 10F
03/03 08:45, 10F
推
03/03 19:56, , 11F
03/03 19:56, 11F
Jeremy_Lin 近期熱門文章
PTT體育區 即時熱門文章
46
100
3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