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該是換走Brad Miller的時候了吧,哀

看板Kings (沙加緬度 國王)作者 (酒吞童子)時間20年前 (2005/11/14 16:05), 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6 (看更多)
※ 引述《blackywowkaw (時候到了,起飛囉)》之銘言: : 你怎麼知道我會比你不忠實XD, : 小弟我也看NBA也十多年了, : 也是從Webber、 Williams時候支持國王到現在, : 我想打球不應該說球員努力就可以在球隊中待下去, : 是打球心態跟實力都要看的, : 誰不能符合球隊的需求,那就可能要叫他走人, : 而不應該用完全感性的成分去看待一個球隊 如果你真這麼忠實, 怎麼會不知道我們這五六年來用的普林斯頓攻擊, 是絕對需要像Miller這樣善於導球的中前鋒站在高位樞紐上的? 怎麼會叫他進籃下單打,尤其當他不具備這樣的技術? 你的意思是我們要把用了五年的戰術全盤瓦解, 然後學習全新的進攻方式, 季中一邊練兵一邊試看看會不會贏球嗎? : 除了最後一年外,每一年的籃板數據都比現在的Brad Miller高, : 而且Divac比較不像Miller,是個很有外線的中鋒, I beg your pardon? Divac跟Miller都是外線極佳的中鋒, 射程遠至三分線。 : 他也比較不會拉出來打,而是用一些小上籃和勾射得分, : 他有去闖禁區,而不像Brad Miller現在非常喜歡留在外圍等分球, 那當然。 因為Divac是這五年來除了Webber外, 唯一隊上有特別為他設定籃下Isolation單打的球員, 而且也是這五年來國王隊上唯一真正具備禁區攻擊能力的球員。 : 大家都跑到外圍了,沒有人衝禁區, : 對於其他球隊自然就比較容易去防守, 天才如你, 怎會不知道進攻樞紐Brad Miller要站在高位導球, 後場球員站在兩翼, 禁區才能清出空間讓SAR、Wells或其他球員slash進來呢? : Brad Miller留在外圍說實在對國王並沒有太大幫助, : 因為有太多人在外圍了, : 學以前Divac用頭腦打球老球皮的樣子,闖闖禁區騙騙犯規, : 效益絕對比現在好多了 各人球風不同, 說學就能學的話, 不如叫Miller學Shaq一樣拿到球就灌, 你覺得如何? Miller防守能力極差, 進攻手段不多早就不是新聞了; 事實上歷年來大多數國王球員都是此類型。 也之所以Rahim與Wells的加入, 為我們帶來我們最缺乏的部份。 論對隊上的重要性, 身為進攻發動機的Miller毫無疑問是第一位, 得分王Peja是第二, 再來是Rahim與Wells。 -- Ψ 耳朵的七情六慾 Ψ Φ 因為海灘總是好的並且什麼音樂都可以跳舞都可以推翻政府。 Φ 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quiff/ 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98.53

11/14 16:30, , 1F
我到覺得peja比較適合當綠葉型的得分點
11/14 16:30, 1F

11/14 16:51, , 2F
個人倒認為不是這樣耶.我對SAC球員的定義...
11/14 16:51, 2F

11/14 16:53, , 3F
Peja-攻擊重心 Miller-攻擊中樞 Bibby-小組搭配進攻
11/14 16:53, 3F

11/14 16:55, , 4F
SAR-內線火力 籃板 BONZI和KM FG-放冷箭 跟內線切入..XD
11/14 16:55, 4F

11/14 17:06, , 5F
唉 看了這麼多 我覺得失魂最多的還是Bibby阿
11/14 17:06, 5F

11/14 18:13, , 6F
bibby快醒啊....
11/14 18:13, 6F

11/14 18:34, , 7F
推I大........
11/14 18:34, 7F

11/14 19:05, , 8F
我覺得peja當作第一進攻點 國王根本就是找死 推綠葉型
11/14 19:05, 8F

11/14 19:05, , 9F
這幾年peja證明他完全不是個可以自己持球找機會攻擊的球員
11/14 19:05, 9F

11/14 19:08, , 10F
空手切這種東西再關鍵時刻加強防守的狀況下 攻擊力大減
11/14 19:08, 10F

11/14 19:09, , 11F
關鍵時刻我寧願給羅辛打禁區 沒進至少還有判犯規的可能Y
11/14 19:09, 11F

11/14 19:28, , 12F
agree 這篇......超想噓原po 請問要去哪裡找BM這種中鋒
11/14 19:28, 12F

11/15 08:16, , 13F
不要留於互吐文
11/15 08:16, 13F
文章代碼(AID): #13U4LcE1 (King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U4LcE1 (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