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24000分達成!Kobe史上最快

看板KobeBryant作者 (Smallville)時間15年前 (2009/12/08 10:51), 編輯推噓3(309)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bpbpbp (= =)》之銘言: : 洛杉磯湖人明星後衛Kobe Bryant在今(7)日對曼菲斯灰熊的比賽中攻下41分,不僅率隊以 : 114比98獲得本季第5勝以及最近的4連勝,同時成為NBA史上最年輕就得到2萬4000分的球 : 員。 : Andrew Bynum與Pau Gasol兩名長人缺陣的湖人,上半場結束時一度還以51比49落後,不過 : 第3節靠著Bryant攻下15分,全隊單節狂殺38分,反而在進入第4節之前,以87比75取得12 : 分的領先。 : 最近4場比賽3度得到41分的Bryant,是此場勝利最大功臣,在這場生涯第99次得分超過40 : 分的比賽中,Bryant成為NBA史上第17位得到2萬4000分的球員,而31歲又75天的年齡,則 : 是這17位球員當中達成這項紀錄時最小的,比原紀錄保持人Wilt Chamberlain小了38天。 : Bryant也在生涯得分榜上超越灰熊後衛Allen Iverson,暫居史上第16名。Iverson今天依 : 舊沒有先發,上場21分鐘得到8分,另有3次助攻。 : 除了Bryant之外,Ron Artest也得到19分,並有7次肋攻。Derek Fisher則在24分鐘的上場 : 時間中,攻得11分與7次肋攻。不過今天30歲生日的Lamar Odom只打了29分鐘拿下3分,最 : 後6次犯規離場。 : 儘管Rudy Gay得到22分,Zach Randolph也有21分15籃板的表現,不過仍不能幫肋灰熊脫困 : 。灰熊本週5場的客場之旅目前進行了4場,全部吞下敗戰。 我有一些疑問 剛才去查 NBA.com http://www.nba.com/playerfile/kobe_bryant/career_stats.html 24369分其實只是Kobe他所有季賽的總得分 (我有加過確定沒包括季後賽的分數) 那季後賽的3910分呢? 明星賽的部分 207分 不算還有些道理 那為什麼Kobe的總得分不是24369+3910分呢? 麻煩高手提供一些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10.100

12/08 11:05, , 1F
本來就是分開計算的
12/08 11:05, 1F

12/08 11:36, , 2F
因為賈霸加季後賽等於犯規 所以要分開算
12/08 11:36, 2F

12/08 12:12, , 3F
因為季後賽不是人人有得打,能打的場數也不一樣吧??
12/08 12:12, 3F

12/08 22:44, , 4F
季後賽要看球隊實力跟排名,而且每隊能走多遠都不同
12/08 22:44, 4F

12/08 22:44, , 5F
再者就是場數也不一定,同樣晉級第二輪,有人6 場 有人四場
12/08 22:44, 5F

12/08 22:45, , 6F
明星賽也一樣,只有少數人能年年入選
12/08 22:45, 6F

12/09 00:57, , 7F
因為我的想法是 "總"得分本來就是全部的分數,不管你打了多
12/09 00:57, 7F

12/09 00:59, , 8F
少場,或是有沒有多打季後賽,總得分代表的應該是一個人所得
12/09 00:59, 8F

12/09 01:01, , 9F
的總分;不過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了,"總"這個字讓我和大家的想
12/09 01:01, 9F

12/09 01:01, , 10F
法不同
12/09 01:01, 10F

12/10 11:02, , 11F
那就怪了 原po怎麼不再加上熱身賽的分數?!
12/10 11:02, 11F

12/10 11:03, , 12F
既然要加"總" 當然是NBA裡有打過的每一場都要加阿
12/10 11:03, 12F
我想可能是我表達能力有一點差...我想說的是如果單看原文 難道你們都會知道記者 報導的是季賽得超過24000分 而不是季賽+季後賽的得分 TO 樓上: 至於熱身賽的分數....我想說如果今天NBA的規則會加上熱身賽的戰績作為晉級季後 賽的參考或跟爭取總冠軍有關的話...那我也會認為熱身賽的得分數該算在個人生涯 得分之內...但目前熱身賽似乎只是用來調整球員狀態 訓練戰術之類的用處 那我想 連這樣都算的話 那該不該把球員自主練習的得分也加進去= = ※ 編輯: shawn81 來自: 140.123.22.17 (12/10 12:58)
文章代碼(AID): #1B7Ryr3T (KobeBrya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7Ryr3T (KobeBry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