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uardiola執教的曼城如何稱霸英格蘭 (一)

看板ManCity作者 (Mind the gap ... ...)時間7年前 (2018/02/05 00:34), 7年前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章:How Pep's Citizens have taken over England https://goo.gl/tVtYjk 作者:Constantin Eckner Austin Reynolds 中譯來源:虎撲 https://bbs.hupu.com/21363932.html 在Guardiola的指點下,曼城不僅統治了國內(英格蘭)足壇, 也成為了歐冠冠軍的有力競爭者。是什麼讓他們現在如此成功? 是什麼讓他們獨樹一幟?究竟為何他們幾乎戰無不勝?讓我們走近曼城,細細分析。 本文發表時,曼城在這賽季各項賽事共31場比賽中贏下了28場, 所有比賽唯一一場失利是在歐冠小組賽最後一輪,輸給了Donetsk礦工, 但那時他們早已確保出線了。 Guardiola入主之後的第一個賽季可謂艱難, 但如今他們已經是無可辯駁的歐洲足壇頂級強隊。 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如此強勢,戰術上的原因是什麼? ========== 隊伍和陣型 ========== Guardiola入主曼城,從一開始就是天造地設之合。 在俱樂部看來,這可是一位世界級的名帥。他調度有方,頗得帶隊要領; 也特別擅長調教出一支以控球為主的超級強隊。 從Guardiola的角度說呢?這可是曼城俱樂部! 他們早就想把指揮權交給一位能力強、能帶領他們創造歷史的教練了! 距離曼城成為新晉暴發戶已經過去不少時間, 但在國際賽場上,他們仍有待突破。 要知道,從2008年Abu Dhabi酋長國的財團接手開始, 數以億計的資金已投入到這傢俱樂部。 考慮到這一點,曼城在國外賽場取得的成績,確實難以讓人信服。 Guardiola願意執掌曼城帥印,也有可能是因為他知道 曼城會把“信用卡”交給他,寵溺地讓他在轉會市場買買買。 就算是Guardiola這樣穩坐如今教練屆前三交椅的大人物, 也難為無米之炊。 他和曼城的目標很遠大,必須要一支球員質量都足夠高的隊伍來完成。 加泰隆尼亞人在拜仁慕尼黑展現了魔力: 他在一定時間內能把球員個人實力下降對球隊的負面影響最小化。 但執教曼城等於是建一支新軍,和執教拜仁完全是兩碼事。 Pep入主曼城之後的18個月裡,俱樂部在買入球員方面投入4.63億歐元, 同時靠出賣球員僅賺取約1.3億歐元。 同為土豪俱樂部,大巴黎在去年夏窗投入大筆資金,較為集中地完成了兩筆重磅引援。 曼城則是分別為五名球員支付了了5000萬歐元以上的轉會費, 這五名球員是: John Stones、Leroy Sane、Bernardo Silva、Benjamin Mendy和Kyle Walker。 賽季開始之前就補充了Mendy和Walker,這充分說明Guardiola和管理層希望 首發十一人個個都是足斤足兩的好球員。 就這樣,Guardiola一點一點拼湊出了他需要的隊伍。 曼城的板凳深度依然有些不足。 後防線上他們每個位置都有兩名球員,但中前場就顯得很單簙。 Gundogan復出之前,曼城靠著同樣的中場配置打了一場又一場比賽。 好在Gundogan身體狀態很好,允許他能多踢一會兒。 即便如此,Fernandinho依然沒有合格的替補,也就是說, 曼城最常用的4-3-3陣型中的攔截型中場沒有備選項。 ----------------------------------------------------------------- ([不負責亂評]:其實是有Delph,但他常受傷; 就17-18賽季他的表現(左後衛打工); 他可以勝任Fernandinho的替補。 (因為Pep目前的4-3-3 <--> 4-1-4-1陣兩個邊衛踢得像 會覆蓋邊路的防守中場) (但大範圍出球和銜接後衛線與攻擊線的能力可能還是 不如費鳥;不過如果以四線作戰吃掉盃賽的輪值Delph夠用) ------------------------------------------------------------------ Phil Foden和Brahim Diaz兩名青訓出產的球員, 目前還根本達不到輪換出場的標準, 這使得來自烏克蘭的中場多面手Zinchenko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 ------------------------------------------------------------------------ ([不負責亂評]:這兩位作者蠻內行的,他們應該算不出Delph後來一月又進廠維修, 但Zinchenko穩健地越來越獲得上場時間是事實) (文章寫的時候還沒那麼明顯) ------------------------------------------------------------------------ 這說明雖然曼城整體踢得漂亮,但未必人人都是大球星。 對前場的三人組合來說,也是同一個道理。 畢竟Guardiola可以從Sane、Sterling、B.Silva、Jesus和Aguero中選擇嘛。 目前為止,曼城隊內嚴重的傷病只有兩起: 一是在9月Mendy的前交叉韌帶撕裂,二是最近Jesus的內側副韌帶受傷。 但只要傷病集中出現在同一時間, 他們這個無比完美的賽季就可能變得岌岌可危了。 ======== 陣型變化 ======== 賽季頭四場英超比賽裡,有三場Guardiola排出了3-1-4-2。 隨後就變陣4-3-3,並以此陣容攻城掠地、鮮有變動了。 近來對陣Newcastle聯,是為數不多的一次大調整。 單看曼城的陣型,稀鬆平常,看不出個中精妙。 畢竟,歐洲職業聯賽裡打4-3-3的球隊可是數不勝數。 然而,奧妙就藏在這個陣型裡的許多“Guardiola式”細節裡。 這個陣容運轉的關鍵,就在對“假邊後衛”戰術的使用上 (譯者註:即邊後衛離開自己所在位置,也不積極前插, 而是跑去支援中場,確保中場人數優勢)。 一開始,這種很非主流的邊後衛用法主要出現在曼城的右側, 直到Delph橫空出世,告訴全世界他打左邊後衛,很特別。 另一個關鍵的角色就是掃蕩中場, 主要由曼城“6號”Fernandinho來踢這個位置。 ([按]:6號指的是場上位置,而不是球衣背號) 這個攔截型中場,有時也叫做中場自由人。 這說明什麼呢? 他不會隨著隊伍上下往返,只有一個主要任務, 就是負責接應他身前的兩到三名球員。 有時他也會回撤協助後防, 尤其是一名中後衛前提參與組織進攻或者執行盯人戰術的時候。 ======== 比賽計劃 ======== Guardiola會根據對手量身訂製比賽計劃,因此, 我們也不可能用一句話就說清楚他的比賽策略。 但毫無疑問,在曼城的比賽裡,有很多曼城式的選擇傾向。 比如,曼城從不急著搶開局。 曼城打入第一個進球往往是在下半場,這和他們比賽的策略有關。 他們控制比賽的方式,不是更多的向前傳遞,也不是上身體, 而是用長時間的控球支配賽場。 Statsbomb的Euan Dewar和Mark Thompson在11月就指出, 曼城平均每場比賽“20腳以上的連續傳遞至少出現5次”, 這是Opta(譯者註:權威的體育數據提供商)自建立以最誇張的表現, 比歷史上任何一支球隊都要多。 而且,曼城的控球55%出現在對方的30米區域,說明在Guardiola的足球哲學裡, 控球的目的不是鞏固防守。 曼城在戰術上擊潰對手,也在精神上摧折對手。 他們不僅痛擊對方防守的漏洞, 也通過控球粉碎掉對方可憐的一點進球希望。 正如剛剛所說,Guardiola會根據對手的情況調整比賽計劃。 只要他覺得某個調整合適,他就會大膽實施。 在幾場焦點戰役,如對陣由才華橫溢的Paulo Fonseca執教的Donetsk礦工 ,還有熱刺和曼聯,面對強敵,Pep亦是如此。 曼城在開球之後就逼搶對方,保證比賽的強度, 對手在重壓之下難免犯錯。整體積極跑動和對比賽強度的基本保證, 是Pep一直以來成功的基礎。儘管有很多前文提到的“傾向”, 但Pep的戰術沒有所謂的“藍本”。 曼城比賽中節奏、強度和站位也是時刻變化的。 當今足壇,保留一點神秘感對教練來說很重要, 但還是有些網站會寫長文來剖析你的戰術。多討厭啊,對吧? ============== 準備和發展進攻 ============== Guardiola這麼多年執教,都迷戀於通過控球來控場。 在曼城也是如此,手上有大把的控球權。 Guardiola如今已經在教導他的球員們要重視“控球的意義”, 意思就是要求球員弄明白,每次傳球背後的意圖,到底是是拉開空間, 還是在防守球員間穿梭? 這不是Tiki-Taka,也不是為了控球而控球, 而是通過轉移球來調動對手整體的陣型。 通過對比分析本賽季和上賽季的球員熱點圖, 我們能看出Guardiola足球哲學的升級。 ============= 3-1-4-2的問題 ============= 賽季初Pep嘗試了三中衛,控球時曼城站成3-1-4-2。 Fernandinho在後衛線前,兩名邊翼衛(Walker & Mendy)分別插上助攻到對方底線, 以協助David Silva和De Bruyne。 Pep會同時將Jesus和Aguero放在鋒線上。 在國內賽場,這套陣容保持不敗, 但他們的控球率卻不高,這是因為他們的組織方式有一系列的問題。 在踢3-1-4-2的時候,Fernandinho這個位置很重要。 球隊控球的時候,他負責聯繫球隊的後防和站位較為靠前的球員。 當前場球員已經到位,而球還在後場的時候, Fernandinho的站位就要經受考驗了: 他得站在一個既能從後場接到球、還能向前傳遞製造威脅的地方。 可惜巴西人的位置感沒有那麼好,常常是離後防線太近了。 這也就造成了向前出球的那一下難度太大。 對他來說,這種傳球的準度太難做到。 有時他又站得離前場太近,造成前面兩條線很容易被對面密集的陣型看死。 這是因為進攻中的球隊為創造空間,需要8號位球員(譯者註:即中前衛) 和中鋒頻繁換位(譯者註:即前衛前插和中鋒回撤)。 有時,前場的中場四人和前鋒二人兩條線會站成筆直的一條線,都遠離本方半場, 這導致後衛很難直接出球去找中鋒。即便一名中鋒得球了,也因為沒有層次, 進攻難有收穫。繼續向前髮展的唯一辦法,就是個人盤帶和小範圍的配合, 都需要極強的個人能力,成功率也不高。這樣組織進攻很不穩健。 前場的擁堵導致向前傳遞需要的準度陡然增加,也導致曼城的推進出現很多毛病。 中前場的脫節使得後衛們得向前帶,以縮短傳球的距離。 中衛傳球要準備很久的,畢竟De Bruyne就這麼一個 ([按]:這裡指的應是"不是每個中後衛都有丁丁那般傳球處理速度), 所以在後衛們邊盤帶邊觀察空檔的時候, 對面防守球員早就把可能出現的漏洞補上了。 於是,無處可傳的中衛在一頓帶之後,只能傳向另一個中衛, 這種尷尬的場景時常發生。 總的來說,中衛傳球能力不足,有些空檔需要精準傳球才能送到位, 這樣的機會往往會把握不住。 為了不丟球,為了避免被打反擊, 他們只能後場把球給到另一邊的後衛。 這些,都是因為前場球員和後防隔得太遠。 如果David Silva和De Bruyne有一陣子拿不著球, 就會回撤得很深來拿球, 並在防守球員面前做出一些沒必要的花哨動作和高難度長傳。 由於邊翼衛和進攻球員隔得太近,這些操作很容易被對面緊密的站位防下來。 邊翼衛往前鋒線跑,本意是為打出快速小配合做準備,卻先幫了防守方的忙。 儘管邊翼衛們願意跑,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徒呼奈何啊! 這些問題來自於賽季揭幕戰對陣Brighton的比賽, 隨後的比賽裡,曼城前後場脫節的問題得以改善, 球也運轉得更流暢。 但同樣的控球習慣(譯者註:指球被憋在後衛腳下,然後後衛找後衛的情況) 依然存在。 也許,一個傳球精準、選位精妙的單後腰能讓這套3-1-4-2大放異彩, 但Pep直接選擇變陣,重拾他最拿手的4-3-3。曼城由此走上人生巔峰。 ------------------------------------------------------------- [不負責亂評]:這麼看來,3-1-4-2如果要順利解決, 總仔得自己上??!! XDD 看得出這3-1-4-2陣有其精妙處, 但首先要有個後腰像Pep自己,Pirlo,或是Busquets... 顯然, 如果沒有這麼樣的傢伙在陣中, 3-1-4-2就變成作為輪換兩個邊翼鋒Sane和Sterling 的功用 (等於用多上一個中後衛和中鋒來解決邊鋒輪換) -------------------------------------------------------------- (續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27.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nCity/M.1517762098.A.819.html

02/05 01:15, 7年前 , 1F
02/05 01:15, 1F
居然是Pep的恩師從足球名人(天)堂來推~~~~

02/05 18:13, 7年前 , 2F
好文
02/05 18:13, 2F

02/06 08:29, 7年前 , 3F
02/06 08:29, 3F

02/06 18:30, 7年前 , 4F
好文
02/06 18:30, 4F
※ 編輯: Underground (36.228.108.50), 02/08/2018 17:28:19
文章代碼(AID): #1QTpOoWP (ManCity)
文章代碼(AID): #1QTpOoWP (Man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