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uardiola執教的曼城如何稱霸英格蘭 (二)

看板ManCity作者 (Mind the gap ... ...)時間7年前 (2018/02/05 01:3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章:How Pep's Citizens have taken over England https://goo.gl/tVtYjk 作者:Constantin Eckner Austin Reynolds 中譯來源:虎撲 https://bbs.hupu.com/21363934.html ================================ 曼城的站位、分工以及球員們的表現 ================================ 在曼城的4-3-3裡,後防四人的站位和任務隨對手而變。 在有的比賽裡,兩個邊後衛頻頻插上、拉開寬度, 讓邊鋒們放心大膽的走進禁區。 而另一些比賽裡,“假邊後衛”戰術大行其道,曼城對球的控制也更牢靠。 關於這套“假邊後衛”戰術,稍後會為大家做詳細分析。 後防兩人中,Stones是拿球突破防線和負責向前傳遞的那個。 Otamendi則比較保守,在Stones進行這些冒險的嘗試的時候, 會留在後方專注自己的防區。 Stones受傷期間,Otamendi扛起後衛向前出球的大旗, 而隊長Kompany則擔任主防的角色。 中場由Fernandinho、Daivd Silva、De Bruyne搭建主要框架。 Fernandinho是典型的6號位,位置在後防線前,是球隊樞紐。 David Silva和De Bruyne則是提得比較靠前的中前衛,分居左右兩側。 他們兩個都會往邊路湊,尋求和邊路球員的配合, 或是與之換位以撕開對方防線。 尋常意義的中前衛主要站在中場位置,也不會往邊路走。 比如Guardiola治下的Xavi和Iniesta,幾乎不會離開中路, 因為Guardiola對中路的人數優勢有著謎一般的執念。 但在這支曼城,Guardiola在陣地進攻中給了他們兩個極大的自由度, 這是別的教練永遠不會做的。 這也許是因為Guardiola相信這兩名球員的空間意識和在人群中來往的能力, 當然也可能是Pep信任他的兩名高產邊鋒(Sane/Sterling), 認為他們在靠中間位置時更有威脅, 於是讓D.Silva和De Bruyne內站住邊鋒位置,允許邊鋒們更直接地進攻。 不論如何,這都是對原來“Guardiola式足球”的離經叛道, 然而,這還只是他到英格蘭後足球理念轉變的一個部分。 在組織和推進階段,曼城邊鋒們就已經在對方底線附近活動了。 這就給處在高位的兩名中前衛足夠的空間,能從容地在防線間穿梭。 由於他們在邊路的既定套路,中路往往只留一個中鋒。 給中鋒做球的也只會是中場球員,而不是後衛了。 Aguero得球後,很大可能會立刻開始盤帶過人, 畢竟要趕在對方球員合圍上來之前啟動嘛。 而Jesus得球後會找David Silva和De Bruyne,隨後就活動活動準備接橫穿搶點。 而這套4-3-3是怎麼解決3-1-4-2中兩條線之間位置太遠問題的呢? 答案就是,邊後衛在協助推進和組織,以維持球的輪轉。 和之前急急忙忙壓上不同,他們現在站位更靠後, 使得逼搶他們的球員得騰出精力照顧他們。這就解放了David Silva和De Bruyne, 以及現在待得遠遠、負責創造寬度的邊鋒們。 之前4個人一條線導致的距離問題,在4-3-3這種站位體系裏被輕鬆化解, 曼城球員散開,導致對方的防區擴大了。 Guardiola的陣型佈置裡,永遠有通過換位以攪亂對方陣型的法子。 這個換位可以是平行的,比如對Newcastle聯時,De Bruyne和Sterling的換位—— De Bruyne去了邊路,而Sterling站位靠內。 除此之外,還可以垂直換位。比如當Bernardo Silva在右路回撤得太深時, Walker就會暫時接過他的位置,打一會兒邊鋒。 ([按]:在聯賽客場踢Burnley時,這兩招又出來了~~~~) 為了陣型的穩定,這種換位也是有限制的。 儘管各種稀奇古怪的換位都有,但陣型的基本模樣在進攻達到最後階段之前, 都是要保持的。 這支曼城中的球員都享受了極大的自由度, 前提是他們能保持基本陣型不變。 ============ 中前場的推進 ============ 我們要瞭解曼城陣型的構成,就不可避免的要說到球場上曼城的表現, 球員與球員之間緊密的聯繫,體現在比賽中無時不刻出現的各種斜傳, 長的短的都有。 當曼城球員們想穩住控球權或者主動提速創造機會的時候,都會選擇送出斜傳。 防守方對斜傳的反應很大,為維持防守陣型完整, 他們整體在橫向和縱向上都要做出改變。 橫傳或者向前傳遞,都不會對對方防守體系造成如此大的破壞。 因此,曼城能夠如此輕易調動對手的陣型,很大的原因就是靠這些斜傳。 大部分英超球隊的防守策略是把傳球目標卡在身後,而不是向持球人施壓。 在曼城的推進過程中,這就意味著他們能在中圈附近自由遊蕩, 反正也沒有球員對他們正兒八經的施壓。 所以曼城把球轉移到威脅區域的主要策略, 就是在對方中場和後防線之間攪和,以期化解對面的經常採用的防守策略, 即中後場維持適當的距離,保持緊湊的陣型。 拆掉全英格蘭對手們的中場防守,主要就是靠David Silva和De Bruyne的串聯。 他們兩個一起的球商、技術和力量,會為隊友創造了無數機會, 讓整個英超都只能扮演與有榮焉的角色。 截止發稿時期,他倆已經一起送出了22次助攻。 他們這賽季精采的表現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出色的技術,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用狡猾的盲側跑位,給自己創造出了空間。 ([註]:"盲側跑位"(blind side positioning) 可參這篇文章: https://goo.gl/MKJcbQ ) 在盲側跑位中,Daivd Silva能夠在對手的兩條線之間窄窄的“走廊”裡獲得空間, 並和左邊鋒聯繫上。 如此,他就能和包括Sane在內的任何一個左邊路球員打出傳跑配合。 在另一側,De Bruyne會溜到肋部或禁區弧頂處,站住位置。 對手的注意力必將放在球上,在De Bruyne一側,空間就這樣被拉開了。 於是他只需要靜候佳音,等球出其不意傳到他腳下時, 剛剛製造出來的空間就派上用場了。 De Bruyne既可以自己持球突擊,也可以把球傳給插上的隊友。 曼城在在場上推進,還利用了他們在邊路的新發現。 英格蘭的球隊比會偏重於防守有球的一側,也會在第一時間看住出球對象。 比如,當一支球隊在左路展開攻勢,另一邊的防守球員會疏於防守, 就算是潛在斜長傳的出球對象,無論在中路還是邊路,都沒人嚴密盯防。 為利用這一點,曼城經常採用大範圍斜傳給邊鋒的方式進入進攻三區。 當斜長傳送出時,Sane和Sterling往往會被放空, 因為對手會把注意力放在較近的出球線路上。 示意隊友送長傳,Sterling和Sane一招手就行了。 斜長傳送到,Sane和Sterling就會利用短暫的真空, 一對一盤過防守球員,曼城也隨之進入機會創造模式。 這些斜長傳是避免和對手中路防守硬碰硬的主要手段, 十分依靠隊內天才球員的天賦。 由於英式足球不主動向球施壓,中後衛常常有大把時間去做決定。 曼城的中衛不受阻礙地往前帶很久,也沒有對手逼搶, 這種情況再平常不過。 但並不是每個對手都給曼城這個待遇。比如Sarri的Napoli就對曼城執行了高位逼搶, 在源頭處就扼殺他們的進攻; Mourinho則是逼迫曼城走右路, 把球趕到Kompany——他可沒有他那天的搭檔Otamendi那樣熟練的技術——腳下。 Guardiola已經教會了他的後衛們什麼時候該向前出球, 也教會了整支球隊後衛出球後的反應。 在最具有壓迫力的戰術裡,對方會根據每個球員身體的朝向進行對抗和跑動, 以切斷每一條傳球路線。這個戰術也叫“防守陰影”。 與D.Silva和De Bruyne的盲側跑動類似,曼城的後衛們通過盲側跑動, 也知道了什麼時候該加入進攻。 當對手試圖如前文所述那樣切斷每一條傳球路線的時候, 不持球的後衛會跑到中場,直到獲得足夠的空間。 此時,他們會像隊友要球,而到他接球的那一刻,他有足夠的空間去盤帶。 曼城能如此順利推進,也多虧了盲側跑位。 Guardiola為曼城的推進和組織準備了無數種備選方案。 多虧了他們的陣型和球員質量,他們能拆解各式各樣球隊的防守。 多方位的進攻組織使得對方很難對付曼城的進攻,進球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了。 ======================== Ederson“Scholes”Moraes ======================== ([按]:Scholes是曼聯中場名宿,以遠射功夫和優異的後上能力與跑位聞名, 也能送出精準的長傳--很可能是最被低估的優秀中場之一) 當然了,這不是他的真名,他就只是叫做Ederson Moraes。 但我們不能忽視這位如此全能的巴西守門員給球隊帶來的積極影響。 他門線技術和撲救能力顯然要高過Bravo。 截止發稿前,曼城只丟了20個球。丟球少也是後防線整體提升的結果。 但這位24歲的門將持續貢獻出高水準的表現,遠超Bravo。 Ederson給曼城帶來的,可不只是他超強的防守能力。 在控球時,他也是球隊的重要一員。 Bravo的中短傳腳法是守門員裡最為出色的, 但是面對高位逼搶,曼城就得倚靠Ederson了。 這位門將在後場,等於是給球員增加了一個人,也允許球運轉到更深的位置。 當球隊陣型已經散開, 而對方壓迫守門員或中衛已經被迫和守門員站成一條線的時候, 就需要利用球場上空的空間了。 這空間是包括曼城在內的很多球隊都想充分利用的。 在中短距離的傳球上,Ederson沒有問題, 但他在面對緊密逼搶時很難做到一腳出球。 和Bravo相比,或者和世界上任何一名守門員相比, 他最大的優勢就是送出長傳,進行大範圍的調度。 他的力量大到邪門,加上出眾的技巧, Ederson獨特的長傳能覆蓋到球場上直到對方禁區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長傳精準度很高,常常能找到既定目標, 簡直就是門將版的Paul Scholes! 在防守端,他也一樣不喜歡站著,而更傾向去出擊。 ------------------------------------------------------------ [不負責亂評]:看完這段忽然領悟Sean Dyche為何用Ronald Koeman 來比擬Ederson (本文作者是用Scholes)---- 這兩位都是以腳力健猛又能精準送達位置聞名; (Dyche踢球的年代,Koeman大概是此道最有名的名將; 本文兩位作者應是阿尼基兄貴/輕熟大叔級, 舉的例子自然是90年代末期至本世紀初的英超名宿) (當然Scholes出現就一點也不意外) ------------------------------------------------------------ 因為有他,曼城在低位破對手防守、組織進攻的時候,就有了更多選擇, 尤其是面對高位逼搶,從容自信多了。 正如前文提到的,大部分國內的球隊在對陣曼城時都會回撤防守, 而不是主動搶回控球權。 對於那些想在開門球時就和曼城杠上的球隊,Ederson提供了更多的解決辦法。 當對手向前壓上至本方30米區域時,Ederson給曼城的解決辦法就是:長傳, 然後徹底無視他們。 既然開門球沒有越位,在對手瘋狂施壓的時候, 曼城的進攻球員就會向可能收穫進球的區域跑動。 Ederson能夠通過起高球,在最合適的時機輕鬆找到進攻球員, 一腳傳球就能繞過所有防守球員。 這些長傳使得曼城占了不少便宜: 對方要麼得經受住人數的劣勢,要麼得和曼城速度奇快的天才們一對一。 當對手開始預判長傳的落點時,中圈附近會出現很大空當, 這就給了曼城球員空間去破逼搶。 Ederson太擅長於傳出這種破壞對方陣型的長傳, 以至於現在都成為了曼城破逼搶的不二選擇。 當曼城在Etihad球場對陣Pochettino的熱刺時, Ederson的的傳球輕鬆化解了熱刺兇狠的逼搶, 他甚至在自己的禁區裡創造出了不少頗具威脅而的進攻機會。 Ederson的加盟使曼城成為了目前地球上最不怕高位逼搶的球隊。 尤其是考慮到那些優秀後防球員和他的長傳結合在一起, 曼城破高位逼搶的手段真是太多了。 ([按]:現在又多了Laporte,等於同時有兩個選擇出長傳球; 道理類似丁丁和大燒肉的雙核---當一個被針對時, 還能用另一個照樣使用必殺技) =========================== 終結(finishing)和低平球傳中 =========================== 英國有句老話,剝貓皮還愁方法不夠? 到終結那些華麗的傳球的時候,曼城的手段可就多種多樣了。 曼城可以直傳塞身後,可以送出大斜線長傳, 用固定的傳跑配合或者打出那種不要命氣勢的反擊。 曼城有這麼多高水平的中場和前鋒,能做到這些我們一點都不驚訝。 這賽季依然沿用的是他們的低平球傳中。 著重打邊路,不像是我們熟知的那個Guardiola, 但他是知道怎麼用好他手上的進攻球員的。 正如他在拜仁慕尼黑調度Ribery和Robben那樣, 他激活了速度奇快的Sane和跑動積極的Sterling。 把球打到底線,然後低平球傳到禁區裡, 這樣得來的進球已經有好幾個了。 有的助攻很像典型的邊路橫傳,有的是倒三角回做, 有的像是兩者的結合——看看他們對Stoke城打進的第三球就知道了。 平常的高球傳中轉換為進球的機率不大, 當在禁區內的目標球員不以頭槌著稱時更是如此。 同時,低平球傳中讓傳球隊員更能控制好方向和力度, 因為低平球傳中比高球傳中速度更快,更難防守。 要打出低平球傳中,需要的是積極的跑動和一些空間。 斜長傳就能為球員創造這種空間,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Sane在過去幾個月能經常接到斜長傳。 有時候甚至能看出,曼城十分依賴Sane的盤帶,總是把球交到他腳下。 Sane獲得的禁區外的空間以及他很少的防守任務, 使他能頻繁接到球,並施展他的盤帶技術,儘管有時到最後他傳不出來。 另一個準備低平球傳中的方法,是一名邊後衛從對方陣型的兩條線之間開始跑動。 比如在右路,De Bruyne已經帶到對方底線,吸引來了對方的邊後衛了。 Walker此時能夠向內,無球插到對方防守球員身後了。 當Walker沒有跑起來或速度不夠快的時候,De Bruyne就直接把球傳到禁區。 這也會發生在長時間控球,卻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之後。 積極的跑動,對尋求突破口和打出低平球傳中是必不可少的。 (續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27.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nCity/M.1517765680.A.4D9.html

02/06 00:14, 7年前 , 1F
太精彩了!
02/06 00:14, 1F

02/08 15:19, 7年前 , 2F
超過癮的文章
02/08 15:19, 2F
文章代碼(AID): #1QTqGmJP (ManCity)
文章代碼(AID): #1QTqGmJP (Man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