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曼城vs兵工廠:"虛置"Gundogan事半功倍..

看板ManCity作者 (Mind the gap ... ...)時間7年前 (2018/03/02 23:19), 7年前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同樣都是4-3-3 因為不同的球員上陣,Guardiola當然有不同的細節處理; 或許,週日主場對上CHELSEA球隊戰術細節的改變 可以從這篇文章看出蛛絲馬跡..... ============================================== 曼城 vs. 兵工廠: "虛置"Gundogan事半功倍,藍月匯演面面俱到 https://www.dongqiudi.com/archive/557949.html (來源:懂球帝 劉強專欄) ============================================== 三天之內的第二次對話,曼城再次以同樣的比分擊敗了兵工廠。 在這場比拼細節掌控、陣容深度、球員的韌勁和專注度以及主帥糾錯能力 的高端對話中,曼城表現出了更高的戰術素養和更強的整體實力。 Guardiola利用“虛置”Gundogan掩護邊路進攻的方式, 解決了聯賽盃決賽開場階段出現的後場推進困難問題, Wenger未能很好地利用好對手因Fernandinho缺陣而出現的中場漏洞, 他的兵行險招讓比賽過早地落入了拉鋸戰的漩渦, 快節奏的攻防和激烈的對抗一度帶來了大量的球權易手, 曼城依靠更好的個人技術、細節掌控力和進攻組織能力 在易邊前就殺死了比賽。 【前期的鋪墊:求變求存,中場變臉】 上週末進行的聯賽盃決賽被很多人視為英超新時代的分水嶺, 財力雄厚、志向遠大的曼城在Guardiola的帶領下開啟了冠軍之路, 作為聯盟傳統勢力的代表兵工廠在此消彼長中 淪為了新王登基的背景板。 英超食物鏈頂端的秩序正在重組, 爭冠六強內部之間已經出現了不易察覺的階層分化。 當然,僅僅就兵工廠在聯賽盃決賽時的表現來看,他們在上半場前半段的戰術 還是非常成功的。 Wenger制定的囤兵中場制造人數優勢,攔截曼城橫向轉移和直塞球的策略, 一度導致曼城無法順利地將皮球推過半場,中後場球員不得不頻頻開大腳來釋放壓力。 同時,槍手在中前場奪回球權後的進攻操作十分果斷和迅捷, 他們僅靠一腳觸球通過肋部空檔找中鋒的簡單方式就製造了不少機會, 若非表現神勇的Bravo擋住了Aubameyang近在咫尺的射門, 曼城很可能不會這麽輕鬆地在60分鐘左右就徹底殺死比賽。 兵工廠在開局階段的強勢得益於高效的中場絞殺, Guardiola排出的非對稱4231陣型主要依靠左路來輸出縱深和速度, David Silva和De Bruyne在右側集結造成了中場左側的出球困難, 負責這片區域的Gundogan不僅僅屢屢在中圈弧附近丟球, 在由攻轉守階段的反搶積極性也達不到Guardiola的要求。 曼城三線之間的連接時斷時續,坐鎮中樞的德國中場難辭其咎。 (聯賽杯決賽,兵工廠選擇囤兵中場阻止曼城的推進和橫向調度, Gundogan多次持球推進被斷。 此役(聯賽第28輪),Wenger照搬原樣, 但Guardiola卻調整了曼城的進攻推進方式, Gundogan不再是主要的進攻發起者。) [按]: 這就是為何本文的標題用了「"虛置"Gundogan」這種說法 ---Gundogan看似站位如同Fernandinho,卻不完全是那麼回事 這次水平極高的中場博弈帶給了人們完美的視覺享受, 也留給了Guardiola和Wenger一些系列難題。 曼城的主要問題是找不到理想的Fernandinho替代品, Gundogan更適合出現在對手的禁區前沿而不是己方的防線身前, 一直以David Silva為榜樣的Foden能否禁得住硬仗考驗還有待檢驗; 勤勤懇懇的Delph固然能夠保證球隊的下限, 但大英中場似乎已經習慣了左後衛位置, 在Mendy復出之前他依然是球隊最為牢靠的左閘。 ============================================== Gundogan和Foden都不是理想的拖後中場人選, Guardiola決定繞開中路從兩翼打開缺口 ============================================== 如果說曼城還可以通過提升前場壓迫強度、增加控球時間的方式 去消弭缺少專職後腰的漏洞,那麽兵工廠中場的問題則看起來有些無解。 儘管還不能像當年的Santi Cazorla一樣令人放心,但回歸首發的Wilshere依然是 槍手最為可靠的持球點,他的縱向能力是極為稀缺的技術元素, 他的鬥志和拼勁對這支槍手來說可謂是難能可貴的品質。 不幸的是,Wilshere此役(聯賽第28輪)因傷無法出場,Wenger沒有像此前 很多比賽一樣遣上Elneny加強進攻,Welbeck的出場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 那就是槍手將在進攻中快速通過中場依靠鋒線球員的速度和沖擊力去解決問題。 從比賽的實際進程上來看,雙方都為解決中場的困境做出了努力, 兩位主帥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有著較大差異。 Wenger的變陣(3421到4231/424)和換人讓兩個禁區成為主戰場, 堆積前鋒看起來更像是在回避問題,Guardiola使用的首發陣容已經在聯賽盃決賽中段 有過合作,但這班人馬在今天的比賽思路與週中截然不同。 作為曼城首發陣容中存在感最低的球員之一, Gundogan的角色和功能變化對整個戰局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 【勝勢的醞釀:“擱置”Gundogan,側翼雙核主導球權】 由於三天前的聯賽盃決賽對球員們的消耗比較大, 週末對CHELSEA的聯賽交鋒同樣是一場耗費體能的硬仗, 曼城在開場之後沒有像聯賽盃下半場一樣開足馬力實施壓迫。 兵工廠同樣沒有寄希望於在前場就奪得球權, 他們的壓迫重點不是曼城的衛線而是中場, 這一方面是由於以Ederson為軸心的藍月後場具備極強的反壓迫能力, 巴西門將的定點長傳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槍手的後衛在開闊空間內難以抵擋Aguero和Sane; 另一方面就是Guardiola在Mendy受傷後的很多比賽中(尤其是強強對話) 都會嚴格限制兩名邊後衛的助攻幅度,球隊在中場的寬度並不算十分理想, 很容易會因為人數劣勢問題在中圈弧附近遭遇截殺, 對手在中場實施圍搶的收益率較高。 ========================================= 中衛帶球出擊,中鋒Aguero回撤帶開前場空間; Gundogan不參與進攻推進 ========================================= 在因為連續重傷而失去了一定的爆發力和柔韌性後,德國人(指的是Gundogan) 已經失去了早期的那種流暢的原地擺脫能力,他在遭遇逼搶時會更快地選擇出球 或回傳來緩解壓力,其擅長的持球推進和突擊也愈發依賴於空間。 考慮到兵工廠的中圈弧附近形成的密集站位讓Gundogan無法持球向前, 也很難通過踢牆配合穿越防守,Guardiola安排Gundogan在中場中路站位位置 牽制槍手的防守重心,壓力較小的Kompany和Otamendi完成持球推進, Aguero積極回撤為強側的隊友做牆,曼城既可以利用中後衛發動長傳進攻, 也可以在兩翼打出由中鋒、邊衛、進攻型中場和邊鋒參與的多人配合。 雙核接球位置較深既有利提升防守密度,也便於推動反擊, 這是曼城在本賽季最重要的變化之一。 從賽季初的352陣型開始,David Silva和De Bruyne就開始在進攻推進階段扮演 邊後腰。De Bruyne的向前傳球能夠在大空間內展現出強大的殺傷力, David Silva在防線身前可以依靠腳下頻率快、預判精準的優勢完成 水準以上的攔截和補位,他的控制和傳球能夠很好地組織起曼城的陣地戰架構, 為邊鋒的沖擊做好鋪墊。 De Bruyne的中長距離傳球依然是曼城進攻支援時的首選, 一旦無法在奪取球權後迅速找到一擊致命的路徑,David Silva帶動的小組配合 就會接踵而至。 【制勝的格局:兩翼進攻風格不同,David Silva星光閃耀】 由於Sane在左路高位連續出現接球失誤,Bernardo Silva在與Kolasinac的單兵對抗中 也不占優勢,曼城在開場後使用的斜長傳放飛邊鋒的戰術沒能形成直接殺傷, 兵工廠在這一階段的進攻反而更具威脅。 Xhaka沈入防線扮演出球中衛, 作為“副核”的Mkhitaryan回撤支援中場讓Ozil更多地留在高位發動進攻, 槍手在進攻核心區的機會創造能力並沒有人們形象的那麽糟糕, 他們缺少的是曼城的那種流暢和迅捷的一腳傳遞速率。 雖然沒能像曼城那樣連續在禁區內創造出絕佳機會, 但兵工廠的幾次射門也都頗具威脅,球隊堅決打肋部身後的進攻方式很好地利用了 前場的縱深。不過,由於Aubameyang和Welbeck的腳下技術不夠細膩, 留守後場的曼城後衛普遍具備回追速度快的特點, 槍手利用長傳發動進攻的效率反而不如大兵團參與下的陣地戰, Ramsey後插上形成的局部人數優勢是其中的亮點。 在無法依靠對角線長傳打開局面的情況下,曼城迅速切換到了陣地進攻模式。 當發現處於樞紐位置的Gundogan只是“幌子”後, 槍手雙後腰加大了對David Silva的防守力度。 Ramsey和Xhaka連續在中圈弧附近用兇狠的上搶阻止David Silva的向前盤帶, 槍手方面的強硬也激發了西班牙人的鬥志,這位被Aragones稱為 “國家隊最有種的球員”迅速在進攻端給予了對手強有力的回應。 ========================================= 曼城的兩翼進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 David Silva與邊路球員間的傳跑默契度驚人 ========================================= 由於邊鋒的技術特點和邊後衛的助攻能力差異很大, 曼城的兩翼進攻呈現出了不同的風貌。 左路進攻投入的兵力相對較少,David Silva和Sane兩人進行傳跑配合 就足以形成威脅,Aguero的參與便足以保證局部的傳切流暢度, 如果說Bernardo Silva首開紀錄的進球完全是Sane個人人能力的體現, 那麽曼城在David Silva擴大比分的進球之前的一系列鋪墊和發展, 就完全屬於團隊力量的結晶。 Sane和David Silva不斷相互靠攏足以稀釋防守, 兩人之間的傳跑配合能夠隨機產生出多種路線和變化讓對手防不勝防。 Sane在邊線處連續做動作的時候,只有在其身前的Bellerin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槍手在有球區域的人數並不少但並沒有形成實際意義上的夾擊, David Silva的牽扯作用不容低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A0T88xBUQ
(David Silva入球的各種角度("Every Angle")特寫) 在足總盃不敵Wigan競技的半場休息階段,Guardiola在更衣室對Sane開啟了吹風機。 該事件的起因是Sane在防守中的表現沒有達到Guardiola的要求, Guardiola還希望德國小將能夠用更加勤勉的跑動去製造空間, 來消弭左後衛助攻能力不足對整體進攻的影響。 當身前的邊鋒能夠獨立解決戰鬥, Danilo就可以留守後場應付速度較快的槍手前鋒。 Otamendi在第18分鐘敢於採用犯規的方式阻止Welbeck的中路突進, 正是由於Danilo和Walker都已經回防到了更深的位置, 阿根廷中衛並不是防線上的最後一人。 因為Sane的出色表現,曼城左路的進攻終究還是有著太多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 右路進攻則完全體現了Guardiola推崇的列位式打法在破解密集防守時的高效率。 在Sane鎖定勝局的進球過程中,David Silva、Aguero、Bernardo Silva和Walker在中場 右路狹小區域內完成了一次帶有濃厚Guardiola印記的配合: 邊鋒拉邊作為支撐,進攻型中場持球推動踢牆配合, 中鋒回撤參與推進,邊後衛使用低平球完成傳中, 剛剛還在強側主導進攻的邊路球員瞬間切換為實施致命一擊的“罩外人”…… 同當年的巴薩隆納和拜仁慕尼黑相比,如今的曼城通過中場的速度更快了, 這是由不同球員的特點和聯賽的環境所決定的。 一段時間以來,曼城在比賽中經常會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體能瓶頸期, 他們利用在下半場中段(60分鐘左右)時間進行即時充電。 在這一階段,曼城的中前場進攻球員會習慣性地向衛線球員靠攏, 在中圈弧區域進行連續短傳。此舉的目的在於進行體能置換、為最後時刻的總攻做準備, 同時也可以起到吸引對手上搶為鋒線球員提供打身後的機會。 在聯賽盃決賽中,曼城在60分鐘左右時已經結束了戰鬥,此役, 藍月亮殺死比賽的時間又提前了很多,如果說上半場的3-0還不能確保萬無一失, 那麽Aubameyang在第55分鐘錯失的點球機會就已經讓比賽提前結束了。 【結語:成軍速度驚人,曼城的前景值得期待】 既能利用長傳策動簡單直接的進攻,又能充分依靠個人能力打開局面, 也可以在局部單兵優勢並不明顯的情況下通過配合擊破防守, 此役的上半場就是曼城冠軍之路的縮影。 令人信服地完成了對兵工廠的賽季三殺, Guardiola的成功源於其在首個賽季四大皆空的悲劇中所悟出的技術足球生存之道, ---即要想征服英超就不應該受困於單邊主義的牢籠, 應該在努力提升技術能力和攻防組織性的同時, 剪去部分屬於控球戰術的枝葉, 力求在保有辨識度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豐富戰術的維度。 用舶來品嫁接本地元素,如今的曼城神似2015-16 賽季那支立體感十足的拜仁慕尼黑, Pep Guardiola將昔日三年完成的工作壓縮到了一年半, 英超新王前景可期。 =================================== [心得]: 在缺乏當家專職後腰的情形下, 用邊路的球員配合+中鋒回撤跑動協助+兩核心球員能力的極大化; 用進攻的細節改良來彌補防守, 也只有對進攻和控制瘋狂執著的Guardiola才會搞出這種劇本; 本季我覺得Guardiola的成功在於他也務實地更貼近英超的環境風格, 不去過分執著當年巴薩那種完美控球流的踢法; (因為英超真的就是最講究身體對抗和速度的聯賽; 根據統計,英超除了標誌性的長傳衝吊少不了, 也是衝刺(sprint)數量使用最多的聯賽; 上一季曼城四大皆空就是因為控球和英超風格的平衡沒像本季做得成功; 然後我覺得Guardiola可能還有些想法想繼續實驗, 因為目前手上的球員大致上都是能滿足他體系的球員 (這場對兵工廠的聯賽我最高興的是Aguero---- 以往有被詬病他雖然進球能力突出但是不像Jesus那樣融入Pap體系; 本場雖然沒有進球可是擔任協助的角色做得不錯, 我認為他還是值得留下來,不只作為球隊隊史入球王和元老, 他可以更多嘗試打這套Guardiola的體系 ----這就大大增加他在曼城掛靴的可能~~~~~) 所以下一季可能才是這支曼城真正所有技戰術打法都齊備的一季, 令人意外的是本季的成功簡直算是太快來了~~~ (球員們應該都有努力在適應Pep的足球體系, 從Kompany的發言就可以看出) 但我還是認為週日Conte的CHELSEA給出的考驗將會是艱鉅的, 我想破腦袋也找不出什麼方案可以攻守平衡地去打; 這個艱鉅的任務當然就看Pep Guardiola如何上菜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05.1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nCity/M.1520003954.A.EEE.html

03/03 01:21, 7年前 , 1F
推一個 深入分析
03/03 01:21, 1F
※ 編輯: Underground (36.228.105.164), 03/03/2018 01:48:40

03/03 09:29, 7年前 , 2F
推 精彩的分析
03/03 09:29, 2F

03/03 18:07, 7年前 , 3F
好長!好厲害的分析~
03/03 18:07, 3F

03/04 10:01, 7年前 , 4F
希望京多安能保持健康,畢竟重傷過次,有時能看出較收
03/04 10:01, 4F

03/04 10:01, 7年前 , 5F
斂在踢。
03/04 10:01, 5F
文章代碼(AID): #1QcMjoxk (ManCity)
文章代碼(AID): #1QcMjoxk (Man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