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豪門青訓已名不副實 「弗格森孩子」不會꘠…

看板ManUtd作者 (弗Sir)時間21年前 (2004/08/25 15: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英超豪門青訓已名不副實 「弗格森孩子」不會再現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13:36 體壇週報   記者林良鋒報道 有兩件事,貌似無關,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1995年,博斯曼法案 生效,同年,曼聯完成更新換代,以內維爾兄弟為代表的「弗格森孩子」順利接棒,成為 該隊獨霸英超的核心力量,隊中5名英格蘭籍球員(還有貝克漢姆、斯科爾斯和巴特)還先 後成為國家隊的骨幹。那一批畢業生中,有許多好苗當時還不夠格留在曼聯(例如薩維奇 、索恩利等人)。自那以後,素以青訓著稱的曼聯在9年裡,只培養出3名隊員進入一線陣 容——韋斯·布朗、奧謝和弗萊徹,相隔的時間也很漫長。   嚴格地講,韋斯·布朗不算徹頭徹尾由曼聯培養出來的新秀,在17歲簽約成為曼聯學 徒之前,他是英格蘭足總屬下「足球精英學校」的學生。弗萊徹早在1998-99賽季就被行 家看好,但直到2003-04賽季才進入一隊。在出道第一個賽季就表現出眾的奧謝,也被 「第二賽季綜合症」折磨,迄今沒有狀態。   從曼聯、阿森納和利物浦等隊的個案分析,這幾家的青訓其實已名不副實,天資獨特 的人才枯竭,青訓教練班子不稱職,是阻礙青訓體系結出碩果的內在原因;宏觀地看,博 斯曼法案使豪門失去了從小培養人才的動力,他們正將眼光轉向亞非拉地區,全球一體化 促使他們放棄原來的運作模式,從原來的12至13歲選苗育苗政策,轉為到世界其他國家採 購年齡在17至18歲的半成品再進行精加工。而由俱樂部從兒童期就開始培養,成批成才的 「曼聯現象」已經絕跡。   弗格森是幸運的,如果博斯曼法案和英格蘭重返歐洲足壇並軌發生的話,他很難有機 會耐心等待斯科爾斯等人成才,不僅曼聯新星可能大批流失,輕易到手的廉價外援也會窒 息他們的發展空間,杜絕他們的上場機會。這難得的5年給了這批孩子充足的鍛煉機會, 阿蘭·漢森曾斷言「靠孩子打天下,一事無成」。這話某種意義上沒錯,只是當時其他球 隊青訓出現斷檔,當打的球員又不足以肩負奪冠的重任而已。   曼聯奪得1995年青年足總杯時,貝克漢姆甚至未能首發,可見當時陣容之盛,後備力 量之雄,但上賽季爭奪冠軍的兩家則來自米德爾斯堡和阿斯頓維拉。參加青年足總杯決賽 向來被視為年輕球員晉身一線陣容甚至豪門的敲門磚,但奪得1995年冠軍之後的10年裡, 曼聯只在2002-03賽季擊敗米德爾斯堡捧杯,這批青年冠軍中能有多少人被擢升將是個巨 大的問號。   阿森納曾在2000和2001年蟬聯青年足總杯冠軍,但至今沒有人從那支冠軍隊升上一隊 ,當年花了100萬英鎊買來的彭南特,到現在仍是邊緣球員,反倒是初來乍到的17歲少年 塞斯克一炮走紅,現實如此,試問大俱樂部怎會有足夠的耐心和財力,繼續支持原來的育 苗政策。   曼聯現任青年隊教練是該隊昔日射手麥克萊爾,他由於為人冷峻刻板,與小隊員們有 著頗深的隔閡。在賽季前「耐克」贊助的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活動中,場上最活躍、最受人 矚目的孩子來自曼聯的同城死敵曼城,曼聯的大部分隊員並不搶眼。   弗格森在內維爾兄弟續約時,曾感慨想要再遇上一茬像斯科爾斯這麼有天賦的新人已 經不可能,而曼聯最近兩個賽季的轉會所得,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25歲以下的成 品型球員,他們不缺個人技術,需要比賽增添經驗;另一類則是18歲上下的「璞玉」型球 員,他們仍需提高技術,但極有天賦。阿森納和切爾西採取的也是類似的模式,阿賈克斯 和埃因霍溫先後成為切爾西的培訓基地,反映了全球一體化已經打破了人才培養的國際疆 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91.100
文章代碼(AID): #11B3wW80 (ManUtd)
文章代碼(AID): #11B3wW80 (ManUtd)